死亡规划。
●●●
死亡规划。
文∣雪凛凛
每个人都会死。生命之箭脱离了母体,向着死亡的目标飞翔,终结的靶心早已傲然矗立在远方。人的生存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这不单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每个人非常具体的扫尾。
———郑晓江《感悟生死》
前几日在整理公司资料的时候,看到 “遗产规划”这一业务,好奇百度:遗产规划是考虑到你自己或你关心的人会发生不幸,而按照自己的愿望,提前做出合法、有效、全面的计划。遗产归划主要是有关财产的安排,也会包括医疗护理意愿、葬礼计划和对未成年孩子指定监护人等。
在万物循环中,花开花谢、月圆月缺被视为自然,唯独在人类社会中,死亡被视为恐怖与禁忌,不愿被提及。而人最大的恐惧,便是突然死去,毕竟人生还有许多事未妥善安排。“遗产规划”好像突然给我提了个醒,我虽非富贵之人,但总有部分积蓄和一些牵挂。于是短讯王先生:如果你哪天熬夜猝死了,你这几年投资的比特币,我该怎么提现?
王先生一如既往地给我回了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表情,但我仍自顾追问,并主动把自己的财产状况连带密码账号详实汇报了一通。不知是为了馈谢我的坦言相告,还是觉得我思虑周全,便也一一告知我有哪些资产,该如何操作变现。
问完,我把对话截图给女友,结果她来句,神经病。
好吧,我的确不止一次这样了,连轴加班时,乘机远行时,负气出走时,临进产房时,还有无意间听说哪场天灾人祸,亲友的突然变故,都会跟王先生絮叨一番:我死后一定要帮我把公众号里的文章出版成册啊!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动辄会想自己也许会突然死去(可参照我从前写的那篇《我死了,你怎么办?》),我甚至非常认真地想过,如果我和王先生一起死了,除了年迈的公婆父母,我该把儿子托付给谁才能让他身心健全地温暖长大。
绝大多数的故事,都是在过去,只有极少数的,会发生在未来。
曾经网上有个很火的话题是,当我们死了,我们的QQ、微信怎么办?腾讯表示,三个月不登陆,你的QQ号就要被系统收回了,所以国内也开始有一些相关的网络遗产托管业务,你只需要将自己的托管物,如QQ的密码写入,然后设计一个数据作为提取密钥。网站会定期发邮件给你,看看你是否还好好地活着,如果有一天,你不再按时回复了,网站在一系列的确认件未得到及时回复时,会假定你已经死亡,之前存在那里的含有密钥的电子邮件就会被发到你曾指定的对象那里。当然,如果你只是到国外出个长差之类的虚惊一场便罢了,但是彼时你的账号密匙已经被取走,尤其如果你的帐号中存在一些不可见人的秘密的话,这就尴尬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日本为了劝阻年轻人自杀,树立在海边的那块海报文案:请稍等一下,你的硬盘删干净了吗?很诙谐但也很现实。人活一世,谁都会有一些无法启齿的秘密,譬如债台高筑的账单,夜半三更的暧昧,面红心跳的艳照,精心伪造的背景,未曾寄出的暗恋,一些恶趣味,小难堪,万一亲友们在办理你的身后事时无意揭穿,他们是选择爱你往事如烟还是恨你遗臭万年?
而像我等已婚妇女,早已将这些置之度外,更多的牵挂是孩子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突然缺位让他身心俱伤,记不起母爱的样子。所以我神经兮兮的,每次给儿子讲故事的时候都会认真录音,每个故事结尾都会饱含深情地说一句,我爱你,宝贝。我时常想,即便有一天我不幸呜呼,这唯一留存的声音也能让他长久体味当时的温暖陪伴,毕竟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
当然,也许我们可以留给孩子足够丰富长久的纪念,可以妥帖地安排好他失去亲人后的生活,可以尽可能地弥补他心灵的缺失,可是,我们该如何跟孩子解释呢,关于死亡?该如何让他明白,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健康到老,无疾而终,然而现实是不管你喜欢或者讨厌,死亡总会在某一个时刻降临?
在丹麦插画家金·富兹·阿肯森的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中,突然离世的爷爷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小奥斯本,他没有变成天使和泥土,突然出现在奥斯本的房间,坐在他的衣柜上。小奥斯本经历好几个奇怪的夜晚,帮助爷爷回忆遗忘了什么,最后发现,爷爷遗忘的是与小奥斯本正式道别。
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给孩子的关于死亡与告别的启蒙教育。
然而在中国,孩子很少能够接触这样的教育绘本。关于死亡的故事如同“我从哪里来”的性问题一样,在父母那里,往往压根就没有为孩子准备答案。
在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的课堂上,他念因癌症离世的美国人崔雅的诗歌,讲海德格尔的哲学“人是向死的存在”,他还把死亡说成是“生命的秋千荡完了”。这样优美的死亡教育太少了。
因为我们没有向死亡迎面走去的心理建设过程。也因此,对很多人来说,死亡都是突然降临的、足以给活着的人猛烈而长久难愈的一击。
所以很多活着的人,拼劲全力也要将亲人从死亡的边界上拉回来,哪怕苟延残喘,哪怕以秒维计,只要垂死的亲人还剩一口气,就是极大安慰。
其实,死亡来临时,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准备的。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我们都有一种近乎无知的麻木。可是,当一个人隆重走完一生,却在濒临死亡的时刻将一生的尊严散失殆尽,这对人的价值追求真是一个莫大的反讽。
所以,琼瑶曾在脸书发文《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强调我们要在健康的时间思考走向死亡的步调,如此才能在受限的人生中珍惜最美妙的相遇,做最好的道别。此“遗书”尽管旋即被删除,但难阻波澜。她说,能为自己的离去方式做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深感赞同,这般勇气和智慧帮助我们挪开捂住眼睛的手,不再以逃避的姿态来面对死亡,也不再是事到临头时的不知失措,而是以坦然豁达的姿态,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更加明智的判断和决定。
扶桑催流沙,梦枕换旧茶。
曾经朋友圈里有个游戏,即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想说什么,我沉思良久写下三个字:抱抱我。朋友留言调侃:死了也不忘碰瓷。明明就要夺眶而出的深情,被这句话弄得破涕而笑。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这鸿毛一生,如果也该有关于死亡的庄重的仪式,真挚的告别,那不如放在今日——
假若有一天我不幸站在人生的尽头,在生命终结前,和所有人一样,我也会害怕、会留恋、会不甘,可是不必为我的离开感到惊讶或者悲伤,因为我相信我们总会在别处相见,一如相信很久之前看过的那段对白:
“阿卤,你怕死吗?”
“怕。”
“我也怕。但我在想,今天,突然想到的。我们都是分子组成的……很久以前,我也许是架子上一粒紫葡萄,或者一只长毛象,或者是被鹿唇咂摸过的一片树叶。而你,可能是来自某片海的一粒石子,或者樱桃核,或者生长又衰败的某只花瓣……然而我们最终成为人,相互倚靠活着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然后我们又变成空气中飘荡着的无意识,再后来也许是某只刺猬,某粒麦子,但总会,在亿万年后或者更远,你我积郁成同一片云,那时,咱们便又在一起了。”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