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撞机|文本盗猎的评按
苗青梳理了《文本盗猎者》的脉络,指出詹金斯笔下的作品粉丝自主利用官方文本,在粉丝群体内部进行丰富的创作,创造自己的亚文化资本,形成自己的品味。近三十年过去,詹金斯的理论对已有变迁的粉丝文化,尤其是对与作品粉丝不同的明星粉丝而言,显得有些不足,但其提出的“参与式”仍是粉丝文化的重要特征。于是,梅溪老师从“参与式”入手,指出当下参与打投,论战,甚至制造明星过程的明星粉丝更符合“prosumer”(产消合一者)的概念——拥有严密组织,参与行为可控可计量的粉丝群体,实则是消费者群体在经历了“麦当劳化”后成为的prosumers,是数字时代中主动又被迫成为的(隐性)数字劳工。
两位在文章中都提及了“资本”。资本使得进行同人创作的作品粉丝同官方的关系由紧张变为紧密,双方通过粉丝的参与互利互惠。而在明星粉丝的情况中,粉丝用参与的方式试图为他们所爱的明星争取资本。这两种情况下,资本都成了调配粉丝的指挥棒,规训了粉丝的参与行为。这种资本的规训使得粉丝的“爱”脱离了单纯的情感范畴,而与生产和消费密切相关。因此,如苗青所说,在一定程度上,资本的介入使粉丝群体的乌托邦色彩日益褪色。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中,粉丝的参与不仅被资本规训,甚至在资本面前毫无意义。一个切近的例子便是去年爆发丑闻的韩国选秀节目“Produce”系列。以粉丝投票直接决定选手出道为噱头,“Produce”系列节目收获了巨大的人气。但该节目最终被曝光,出道人选事实上是资本运作的结果。娱乐公司给予节目组“招待费”,使节目组捏造虚假的投票数据,以确保这些娱乐公司的练习生出道。在这个例子中,粉丝仍然是接受了理性化的规训的prosumers,为了支持的选手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投票,参与明星制造过程。但最终他们的参与被证明是虚假的,无法与资本抗衡。
此外,苗青在文章中指出,詹金斯没有提及的真人同人作品引起了越来越大的争议,而这恰好是梅溪老师提及的肖战粉丝事件的导火索。作品角色衍生出真人配对,由此产生粉丝创作的真人同人作品。这种同人创作,尤其是同性配对的同人创作,似乎处于灰色地带,在内娱的语境里不被作品官方、作品粉丝和明星粉丝任何一方认可。喜爱和创作真人同人的粉丝群体也似乎是在作品粉丝和明星粉丝的交界地带生存。我认为这一类别的粉丝群体值得更多的探究,他们与詹金斯笔下的“文本盗猎者”,与当下的饭圈粉丝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交换机|荐书:《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
END
主编 / 付梅溪 陈静
责编 / 常博林
美编 / 常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