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者新论】陈培永: 中国道路的“比较优势”


中国道路的“比较优势”


中国道路是当代中国开辟出来的具有原创性的道路,是一条与西方道路起点不同、路程不同的独特道路。评价中国道路好不好,坚决不能把本身就有缺陷的西方道路作为评判标准。反而应该在与西方道路的比较中,更好认识到中国道路内含的智慧,看到中国道路相对于西方道路所独有的元素。


    首先应看到的是,西方道路不是和平发展之路,它所取得的成就,不是靠自食其力取得的,而是依靠“外围”或“边缘”国家完成的。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其成就都建立在对其他国家的掠夺性积累上。中国道路则是和平发展之路,蕴含的是独立自主精神,可以说,中国发展依靠自身力量,中国崛起依靠自身智慧,中国进步依靠自身文明,走向世界舞台所追求的也是合作共赢。


    西方道路内在地是唯我独尊的傲慢思维,认定现代文明之路只有一条,就是自己所走的路,而其他道路都是落后的乃至野蛮的,都是行不通的或将被历史淘汰的路。中国道路推崇的是华山并非一条道,条条大道通罗马,不把某一套理论或他人成功经验看作金科玉律,不把自己走的路看作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认定各个国家都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文明之路,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道路就是最好的道路。


    西方道路缺少包容他者、兼容并蓄的精神气质,习惯于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很少学习其他国家经验来融入自己国家发展道路中。中国道路强调开放包容、相互借鉴,不仅吸纳发达国家的技术、管理、制度,也注重吸纳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走自己的路,学别人先进的东西,大胆借鉴和吸收。这正是中国道路所强调的方面,它绝不是只强调中国特色,从这条路开辟的时候一直到今天,它一直是在学习他国、提升自己中进步的。


    西方道路经常采取对内对外两个标准,将“平等”挂在嘴边到处宣扬,却在各种重要场合坚持本国优先原则;给别国“安利”自由市场、经济自由,自己却不断强化政府干预;自己国家本来矛盾重重,却总想化身超级战士以“民主”的名义出兵别国“拯救”世界;满口讲国际事务的程序正义,自己却总是打破程序,先发制人。中国道路则强调文明多样,不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更不制定标准让别人遵守而自己却不遵守。


    西方道路强调的是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受资本逻辑的支配,在全球事务中主张最多的就是利益以及建立在某些共同利益上的共同体。中国道路突出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不是仅仅建立在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同体,而且还从人类社会共同命运的角度去构建国际关系……


    我们比较中西方道路,强调中国道路的独特价值,并不意味着否定西方道路的意义和价值。对西方道路不能过高评价,只看到它的好,也不能过于贬低西方道路,更不能完全抹黑西方道路,将其简单看作形式上和实质上的两张皮,不去学习西方道路的精华之处。


    比较中西方道路,也不意味着两条道路的绝对对立,不能因为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认为和西方道路是完全割裂和不同的。中国道路从开始时就是立足中国、注重汲取西方发达国家文明而且非常注重借鉴西方道路的道路。


    反倒是西方国家往往对中国道路长期持有轻蔑甚至鄙视的态度,我们应该明白的道理是,总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厉害、不用再去向其他人学习的人,实际上也就停止了自己的进步;那些总认识到自己不足、不断地向其他人学习的人,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中国道路与西方道路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中国道路从西方国家吸收借鉴了市场经济、资本运营的经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腾飞注入了活力,同样,西方国家的发展也应该而且也开始逐渐从中国道路中汲取营养。中西方道路在交锋过程中各自从彼此之处汲取能量,这才是可喜的局面。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19年09月09日第13版

学者新论

顾海良: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

孙熙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程美东:新知识群体与五四运动

郇庆治:作为一种转型政治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李   旸:马克思与罗尔斯:思想资源及其融合的可能性 ——访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罗德尼·佩弗教授

陈培永:走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路

陈培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之道”

王文章:怎样过好党员“政治生日”?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