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PKU-M学者对话会(第8期):“多维视角下的新时代劳动论”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多维视角下的新时代劳动论”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1年11月7日9:00-18:30,PKU-M学者对话会(第8期):“多维视角下的新时代劳动论”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蚌珠、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同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宏政、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伟平、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朝龙、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莹、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何云峰、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慧瑜、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毛勒堂、湖南第一师范马克思主义学院贺汉魂、北京大学哲学系张梧、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贵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文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陈龙、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王行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筠淘(按会议发言顺序)和来自不同院校的研究生近1000名师生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培永主持。
北京时间上午9:00,会议正式开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致辞。她对与会成员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会议背景、目的和特点。
随后,会议的第一场开始。刘同舫从劳动正义是否构成一个问题、如何解读马克思对劳动正义问题的探索和马克思的劳动正义叙事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三个层面对“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劳动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度阐释。他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叙事中包含对劳动正义问题的反思和阐发,劳动正义问题真实存在,马克思本人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和剖析推动了其自身思想体系的革新与发展。我们必须把握劳动正义与“资本正义”、“经济正义”之间的对立和冲突,透视这一问题的现实生成逻辑及其与资本权力逻辑的深层联结,进而推导劳动正义问题背后的人的存在本质与劳动自由所依据的理论逻辑。如今,在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世界性生产活动中,劳动正义依旧构成问题,而与西方学者有所不同,我们提出的劳动正义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价值规范性,这样的理论自信值得进一步推进。
随后,吴宏政从六个方面就“劳动何以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他强调,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认为劳动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处的“第一需要”也是指“如何成为人”的需要,劳动使人成为人在逻辑上应该是优先的,其次才是谋生劳动。劳动将主观见之于客观,在这一对象化过程中,关键问题在于人的什么东西被对象化。在私有制下,劳动把人的私欲对象化出去,但在公有制情况下,可能把人“好”的东西,比如美德的、正义的东西对象化出去。因此,从客观条件来说,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才能成为第一需要。扬弃异化劳动是辩证法的一个阶段,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来说,推动社会迈向更高阶段是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重要条件。
接着,孙伟平围绕“智能系统的劳动及其社会后果”问题强调指出,智能系统与农业和工业时代那种仅仅增强和拓展人的能力、纯粹作为工具的机器有实质性差别,它具有一种类人的职能、自觉性活动的能力,而且确实在走进大量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领域。而由于智能系统在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状态、劳动能力的提升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后果——结构性的失业、“无用阶层”等的出现,对人们的劳动权、劳动机会构成巨大挑战等。面对这一困境,国家和社会应做好社会分工的顶层设计,保证全体人民的劳动权,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人则需要进行观念变革,顺应历史潮流,避免成为可以被机器所替代的普通劳工,同时通过人机合作、人机协同、人机一体化等提升劳动技能,在新的社会分工体系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宋朝龙围绕“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劳动”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在劳动中,大自然本身也具有能动性,我们需要以自然辩证法为前提展开对劳动的分析。此外,就劳动中理性的机巧和劳动中人的生理耗费这一劳动的“二重性”而言,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劳动从本能活动向自由活动的转变,劳动才能成为第一需要,如此,人类才能充分借助自身创造实践精神的物质器官,完全建立一个从属于自身目的的第二自然。而在劳动不自由的阶段,谋生劳动产生了无酬劳动积累的需要,带来私有制的结果,而私有制既推动又阻碍劳动的革命。于是,马克思就转移到了对私有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启示我们在公有制的基础之上推动劳动革命,在利用私有制推动劳动革命的同时限制私有制的过度剥削。
第一场主题发言结束后,发言嘉宾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对参加会议师生们的提问进行了细致解答。
随后,会议第二场开始。胡莹首先从核心主线、主体依托、重要遵循、实践指向四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她指出,总的来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可以概括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劳动”作为核心主线,以广大知识分子、劳动群众和青年为劳动主体的依托,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重要的劳动原则,以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实践指向。论述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详细阐明了各劳动主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实践价值的角度来讲,又为充分依靠劳动者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引。
接着,何云峰围绕“劳动精神的主体性阐释”问题,对劳动精神的内涵、主体和传承问题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他强调,劳动精神的内涵要从劳动幸福的角度去理解,而劳动幸福体现的是我们在劳动中确认了“属人性”。人类通过劳动获得自己的属人性,精神遵循就是劳动精神。从主体角度来讲,劳动精神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每个劳动者都要具备的普遍的劳动精神,其次分别是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四个层次层层递进,因而其传承也是有层次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进行劳动教育时,一方面要分工和结合,即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社会起支持作用;而另一方面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教育策略和教育整体的设计,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考虑,将不同层面的劳动精神传递到下一代。
张慧瑜随后通过对诸多文艺作品例证的分析,从文学、艺术角度对劳动的再现问题进行了简要阐释。从历史角度来看,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劳动者才开始被赋予历史主体的位置,劳动精神才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创造性的力量。劳动是现代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然而在西方现代性文化中,劳动是无法被再现、无法被表现的对象,即便表现,也被呈现为异化状态。于是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对于劳动的再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是反工业文化、反思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底色则是工业文化、劳动文化和劳动伦理。此外,在社会主义文化中还有另外一种彰显劳动的文化模式,即以评选劳模、开“群英会”的方式宣传劳动精神,劳模和劳动者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创造世界”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动体现。
张智在最后提出,要“深刻把握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劳动精神的内涵: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这样的劳动精神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升华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科学指引,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实践。对于今天的新时代、新征程,弘扬劳动精神关乎中国梦的实现,要以劳动托举中国梦,要靠劳动成就复兴梦;关乎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亟需弘扬劳动精神,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创新科技;也关乎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第二场的主题发言结束之后,与会嘉宾们纷纷对参会师生的针对性问题进行了详实解答。
会议第三场于下午13:30准时开始。首先,毛勒堂围绕“劳动正义:劳动解放的重要价值支撑”问题,对劳动解放及其主题内容、劳动正义及其价值诉求、劳动正义构成劳动解放的重要价值支撑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他指出,劳动解放就是摆脱在劳动过程中外在的劳动奴役、劳动束缚和劳动强制,目的是实现劳动的自主和自由,进而实现自己自由的生命存在方式。劳动解放构成人这个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为一体的存在之解放的核心内容和主题。劳动正义可以被理解为对人类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的正义性检审和价值评判,目的在于创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劳动关系、更加合乎人性的劳动环境以及建构经济合理性和价值合目的性为一体的劳动生产方式。总的来说,劳动解放是劳动正义的内在价值诉求,劳动正义则构成实现劳动解放的重要价值支撑。
随后,贺汉魂就“马克思商品交换理论的劳动正义意蕴”进行了主题发言。他强调,马克思商品交换理论内涵丰富的劳动正义意蕴——强调交换者应享有平等和自由权,即交换正义是交换自由的伦理基石;劳动产品才应该成为商品,劳动者才应该成为占有商品的主体,厘定了交换中劳动正义的主体与客体维度;等价交换意在确保交换者的劳动付出得到等量的回报,这是交换中实现劳动正义的根本要求。其间,也对土地、石油作为自然产品和劳动产品的买卖之合理性、正当性进行了厘定和澄清,并从马克思的商品经济劳动正义论角度,对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或者是效益决定了商品的交换比例、不包含人类劳动因素的纯自然产品也有价格等疑问进行了回应和解答。
接着,张梧对“反劳动”文化症候的诊断及其克服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指出,在“打工人”、“内卷”、“躺平”等网络用词表明的社会心态当中,隐含着一种“反劳动”的文化症候,这种症候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因素,也潜含着劳动正义的一种深层诉求,值得我们严肃对待。“打工人”话语表征了分配机制的失衡和消费社会下“新穷人”的出现,人们不再把劳动视为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大家都在羡慕不劳而获;“内卷”则表现了由于劳动的无意义而不再把劳动视为确立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创造性活动。为了克服此种“反劳动”的文化症候,需要致力于劳动正义的实现,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关注劳动者的再生产问题,并且探索一种新型的劳动伦理来为劳动注入意义。
最后,刘贵祥从海德格尔对于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评判出发,对“劳动辩证法和现代性的限度”进行了分析。海德格尔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力量都释放出来了,直接转换成一种现实性的力量,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现代性的展开,规定着今天的世界现实。海德格尔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劳动概念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看到了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代表着现代性展开的限度,但由于局限于形而上学批判的视野,他混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批判的超越,没看到马克思超出西方意义上的现代性的维度。新时代,最要害的仍然是,我们如何面对生存现实里规定着人的资本和技术的机制,在此问题上,就思想资源上来说,虽然可以借鉴中国哲学,但仍然要以马克思的思想资源为主。
为时20分钟的互动交流之后,会议进入第四场。首先,陈文旭就“数字异化劳动及批判”议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之后也发生了技术批判转向,即转向数字资本主义。在数字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更加严重,造成人的数字存在的物质困境和精神世界的崩溃。数字劳动剥削模糊了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的分界线,更加隐蔽,且常借助平台这一新载体。在数字资本主义竞争中,数据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吸引力巨大的可再生资源,而当数据被用于价值增殖活动时,它便转化为一种数字资本。如今,我们批判审视西方数字资本主义并不是要拒斥或者不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而是应深刻领会马克思的思想内涵,立足中国实际,在批判、解构的同时,真正探索出、建构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经济发展新路,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
接着,陈龙进行了题为“两个世界与双重身份:数字经济时代劳动与价值的再思考——以平台骑手劳动为例”的发言。他指出,平台骑手于现实的物理世界中进行劳动的同时,其携带的手机及手机中的APP平台又为其建构了另外一层世界——数字世界。在现实物理世界中,平台骑手为体力劳动者,进行商品的空间转移,从事运输劳动;而在数字世界中,其却是真正的生产者,从事数据采集劳动,生产着数据。对骑手在数字世界中的生产性劳动的揭示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定外卖骑手和平台之间的雇佣关系,同时,马克思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解释路径,即从生产资料所有权角度看待生产关系。在虚拟的数字世界,劳动力由骑手提供,核心生产资料为平台所有,而由于骑手在生产过程中运用了平台生产资料,其和平台之间应构成劳动关系。由此引申出让劳动者也能够充分地享受平台发展成果的呼吁。
王行坤随后以“有意义的工作如何可能——一个在人工智能时代综合并超越罗尔斯与霍耐特的尝试”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罗尔斯和霍耐特都对有意义的工作及其对人的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的不可替代作用有所讨论。罗尔斯在“工作与正义”的范式下指出,有意义的工作要满足亚里士多德主义原则(隐性的亚里士多德观念)的前提,同时,也需要主体间的承认——自尊,并提出以拥有财产的民主制来保障自尊的社会基础。在霍耐特那里,取代正义分配原则的是确保相互承认社会前提的基本社会机构,这是霍耐特的“工作与承认”范式。两人都未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根本性制度,但有意义的工作必然要以某种形式的社会主义为前提,制度安排才是关键,即在制度上真正实现劳动光荣,通过有意义的工作让人获得自重感和自我价值感。
最后,陈筠淘透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对“劳动之于人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严格从事实、从社会生活的深处即经济领域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现实中劳动与人的疏离难以简单归结为“概念误用”,在旧式劳动、旧式分工彻底消灭之前,人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的确会感到辛劳。但基于人类发展史的考察可以发现,劳动创造人、发展人是可以观察到的基本历史事实。人在劳动当中不断对象化自己的本质力量,正是不断丰富生命本质的内涵、建构人的意义的过程。劳动的重要性不需要过多赋予,也不需要不断地在道德层面高喊,而是要不断发展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消灭脑体分工。只要基于事实出发,我们就能够正确揭示劳动之于人的意义,坚守劳动价值,彰显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至此,与会嘉宾的主题发言全部结束。在简短的互动交流之后,主持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培永总结道,在本次会议中,与会嘉宾主要从六个维度对劳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一个是理论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劳动问题了进行理论分析。第二个是现实维度,对我们的时代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个为批判维度,对目前的劳动异化等问题有所反思。第四个是立场维度,将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应用到劳动问题,形成劳动正义论的立场。第五个是精神维度,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进行探讨。第六个为前景维度,研究劳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生活的第一需要、有意义的工作,如何可能的问题。
此后,会议进入硕博论坛阶段。会议第五场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喻春曦主持,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琳琳、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甄学涛、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于蒙蒙、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杨冉、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刘天语依次进行了主题发言,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张海燕、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启东担任点评嘉宾。细致点评之后,会议进入第六场。会议第六场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豆颖康主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丁浩、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王卓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包倩文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闫欣彤先后围绕劳动问题进行了发言。随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仙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培永进行了点评。
PKU-M学者对话会始终坚持“以对话成就学术,让思想引领未来”的办会理念,聚焦理论和现实问题,致力于构建兼具思想深度和时代高度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19年6月以来,业已进行了8次研讨对话,敬请继续关注。
排版 | 瞿杨
审核 | 陈培永 曲建英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