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新论】赵诺 刘照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历史经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历史经验
❖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干部培养工作,在接续奋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干部的思想原则、方式方法已基本成型,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历史经验。首先,要保持党与青年的血肉联系,加强对青年的组织吸纳,扩大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政治基础;同时,要增强党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青年干部培养的思想支撑;此外,要在实践中锻炼青年干部,鼓励青年走向群众,这是培养青年干部的现实路径;最后,要尊重青年干部的成长规律,完善党内干部成长机制,形成青年干部培养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历史经验
回望中国共产党历史不难发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冲锋在前,引领潮流的往往是青年人。可以说,青年干部群体是中共干部队伍中最具活力、创造力的一股力量。同时,他们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趋向,担负着“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工作,在接续奋斗的过程中凝成了比较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关于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干部这一论题,既往已有部分学者予以关注。这些研究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相对宏观的组织史、青年运动史著作,多在干部教育、干部任用、党团关系等方面对青年干部培养略作介绍,常常并不详实;另一类著述则多属对策型研究,更多关注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青年干部工作,对民主革命时期业已成型的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着墨相对不足。是故,本文希望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干部的历史经验从四个方面做一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总结,以期对我们今天的青年干部工作稍有借鉴作用。
一、组织吸纳
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对青年群体组织吸纳的有效与否,常常是一个政党兴衰起落的政治基础。列宁曾掷地有声地提出:“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的党,而青年总是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的。我们是跟旧的腐朽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青年总是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的”。
诚如斯言,共产党人的先锋队属性和他们的政治纲领本身即对青年群体具有强烈感召力,但这并不是说靠美好愿景就能吸引广大青年,而需要扎扎实实地动员、吸纳。中共建党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青年运动。1921年11月发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明确要求“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必须在明年七月以前超过二千团员”。到1922年5月时,共青团员数量已超过5000人。于是,中国共产党将先前已经存在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加以整合、充实,建立了全国性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组织上的统一。此后,青年团组织在党的带领下,成为中国共产党引领吸纳青年群体中优秀分子的主要组织载体。新生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有着清晰的目标:“一方面为改良青年工人、农人的生活状况而奋斗,并为青年妇女、青年学生的利益而奋斗;一方面养成青年革命的精神,使其向为解放一般无产阶级而奋斗的路上走”。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不少共产党员、青年团员走进学校、乡村、工厂、矿山,推动了党、团组织的发展,吸引凝聚了更多革命青年。
五卅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爱国民众,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罢工等。运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工人和进步学生群体中选拔、培养了一批骨干分子。其中不少人加入党、团组织,成为国民革命中的骨干力量。国民革命期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有利局面下,中国共产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更多的先进青年被吸收到中共党内。譬如,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各种渠道,动员、安排先进青年(包括部分党、团员)入黄埔军校受训,也深入参与了黄埔军校的训练、教育工作。在校期间,即有不少学员加入共产党、共青团,后来成为中国革命优秀的军事将领和领导干部。同时,广州国民政府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以培养农运骨干为目标。农讲所的主持人和大部分教员均是共产党员,而学员也大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选派来的进步青年(包括部分党、团员)。农讲所共举办六届,有正式毕业生721人,4025名旁听生,均是18岁到28岁的青年人。他们中很多人在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各地从事农运工作,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有的人甚至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成为烈士,奉献出宝贵的生命。
自国民革命起,动员乡村教员群体投身革命,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乡村教师多系青年,穷苦被压迫不能升学的师范中学学生,他们在乡村中,过很苦的生活,受恶劣的风俗习惯所束缚、压制,所以应当很容易同情于我们的主张”。而这个“青教”群体“可在乡村青年学生中宣传我们的思想,使不受封建社会旧思想的影响”。也“可以用种种方法输入革命思想于青年农民中间,此等青年每易输入军队,所以亦便是我们军队运动之途径”。同时,利用乡村教员的影响力直接促进青年农民进步,让更广大的农村青年也积极投身到革命中来。民主革命时期,很多优秀的青年干部即是在他们影响下加入革命队伍,或者本身即来自于这个群体。因此,这一代乡村教员被视为中国革命在乡村落地的“普罗米修斯”。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而是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苏维埃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深知争取青年群众、扩大党在青年中的组织基础对于中国革命成败利钝的意义。1928年10月20日《党团两中央联席会议对于C.Y.工作决议》指出:中国劳动青年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作用的伟大,由中国过去剧烈的革命斗争中,劳动青年参加的热烈与勇敢业已证明;就是由敌人提出青年特别发抖,青年牺牲于白色恐怖之下最多最勇敢,资本进攻下青年工人首当其冲的种种事实,青年问题的严重,已被充分证明了。现在夺取广大劳动青年群众,是执行党六次大会夺取群众工作路线的主要部分之一,也就是准备新的革命高潮到来,实现群众武装暴动,推翻现存政权,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的一个主要条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红军的壮大、根据地的发展,以及土地革命的深入,更多的青年人投身革命。在苏区,共青团组织得到迅速发展。1931年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成立,加强了对根据地青年运动的组织和领导。不久,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创办了机关报《青年实话》。这份报纸“成为团在青年群众中扩大政治影响的有力工具,成为青年群众的组织者”。
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正规化上取得更多成绩。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红军基层军官、士兵群体中大力发展青年党员并加强青年干部的选拔培养;第二,在土地革命、支前征粮的群众运动中将更多积极分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并对其中优秀者加以培养;第三,在根据地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中,通过举办党、团培训班,吸纳更多青年骨干,并培养一批青年干部;第四,加强党对共青团组织的领导,扩大团组织,以团组织的建设来带动青年干部培养工作。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工作特别是发展党员、培养干部问题上格外强调阶级成分。这与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有关,也与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有直接关系。尽管中国共产党在残酷的敌我斗争中突出阶级成分问题,有利于组织严密性、内聚力的提升,也选拔、培养了一批信仰坚定、敢于斗争的工人、贫雇农出身的青年干部,一部分人后来成长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但也必须承认,由于受到党内错误思想的干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加强组织吸纳、培养青年干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失误,这集中体现为组织工作上的“左”倾关门主义问题,导致在发展党、团员时排除了不少所谓出身不好的进步青年,而在党内这样的党员干部也常常遭遇冷落甚至“洗刷”“整肃”。这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工作带来严重损失,更制约着党的政治基础的扩大和巩固。
经历了反“围剿”挫败、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外急剧变化的新形势,在落脚陕北后开始实施大幅度的政策调整。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与之相应,中共中央在扩大和巩固党的组织问题上终于突破了此前的束缚。会议决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社会成分是应该注意到的,但不是主要的标准”。这是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地以政治表现而非阶级成分作为吸收和考察党员的主要标准,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对组织吸纳和干部培养工作都构成重要的影响。
七七事变爆发时,全国范围内中共党员仅剩4万余人,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不足5万人。但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凌与民族革命新高潮的大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全面抗战路线得到广泛拥护,在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的过程中得到广大青年群众的积极响应。中共实现了令人惊叹的组织大发展,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群众基础也得到极大的扩充。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打破党内在发展党员中的“关门主义”倾向,“大胆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特别注意在战区在前线上大量的吸收新党员,建立强大的党的组织。在后方无党组织的地区,当地应有计划与迅速的去重新建立与发展党的组织”。
青年是最富朝气和热情的社会群体。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广大青年表现出强烈的抗日救亡热情。中国共产党无疑顺应了这样的历史潮流,以百倍努力引领广大青年投身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去。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各种进步组织、社会团体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譬如民先队、抗战后援会、青年救国团、青年抗战同盟等,与原来的共青团组织形成协同效应。以这些组织、社团为中介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大量爱国青年,自身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脱生于一二•九运动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在七七事变前已得到迅速发展,鄂、豫、苏、皖、湘、赣、川、粤、桂等省及海外地区均设立分部,到1938年6月时队员已超过5万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共青团改组为青年救国联合会(简称“青救会”),强调打破过去团组织发展中的“关门主义”倾向,广泛吸收爱国青年。改组后的根据地“青救会”会员很快由2万余人发展到超过16万人,至1941年已突破一百万人。“青救会”中的积极分子成为根据地基层干部的主要来源之一。
中共依托自己创建的各种干部学校、专科学校,培养大批青年干部。抗战爆发前后,一大批爱国青年奔向心中的圣地延安和中共根据地。为了教育、选拔这些青年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及根据地内兴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大学等院校。其中,抗日军政大学从1937年8月到1942年5月,共计培训2.6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学生。抗日军政大学还在敌后根据地创办了十余个分校,培养数以万计的青年。陕北公学(包括分校)共培训1.3万余青年。这些受训的青年人后来多数加入党、团组织,成为党内著名的“三八”干部的中坚力量。
此外,中共在抗日根据地里还组织了大量民兵、自卫队组织,吸收大量青年农民。这些年轻的民兵、自卫队成员在战斗中得到锻炼、成长,其中的优秀分子很多都参军、入党。到1940年上半年,各根据地有几十万青年参加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他们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革命军队里的基干力量。
抗战胜利后,为了适应新的革命形势,也为了进一步将广大青年组织起来,中共中央决定重建统一的共青团组织,成为党的后备军。当时在中央分管青年工作的任弼时认为:“组织起来既便于教育提高他们,发挥积极性,又可以通过他们去提高广大一般青年的积极性。我们把青年积极分子组织起来,还要在战后的各项建设中教育他们,提高他们,通过他们去带动广大青年”。团组织的重建更好地促进了青年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党对青年干部的培养。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是贯穿其间的大事。作为一场规模空前的群众运动,土地改革对中共扩大基层青年组织、培养青年干部意义重大。1947年夏秋,在全国土地会议上,刘少奇指出:“青年团问题,由中央决定后就着手去办。头一步要选择和训练一批青年干部。在土改中把青年团下层组织形成起来,选择积极分子加以训练。中央局、区党委要选择一批有群众工作作风的、虚心的、能接近群众而没有官僚主义毛病的青年干部去做青年团工作”。习仲勋在对关中新解放区的指示中提出:“组织农会,建党、建团。各县自上而下地组织农会筹备会,发动各地成立农会。乡村农会要先有重点地组织,逐步发展,然后按发展情况及农民群众觉悟程度召开乡、区、县各级农民代表会,并在农会中注意培养贫雇农领导骨干,以加强领导。青年妇女群众都要组织在农会里边”。正是在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中,一大批青年积极分子被吸收到基层团组织中来,一批在土改中表现出色的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各解放区逐步建立起青年团组织,为党中央正式建团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这一系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组织了大量的青年积极分子,培养了大批的青年干部,为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奠定重要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依托抗战时期在国统区的进步青年团体,如民主青年协会、中国民主青年同盟、新民主主义青年社、民主青年联盟等,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组织、发动了一系列爱国民主运动,从中教育、吸收了一批进步青年,为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了组织和干部准备,其中不少优秀分子后来成长为党的优秀干部。
二、思想引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
近代中国风云莫测,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在培养青年干部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种错误思潮展开斗争。当时,中国国内思想舆论界存在着林林总总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譬如曾颇有影响的国家主义、戴季陶主义等资产阶级右翼思想。中国共产党利用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介、舆论平台对这些错误思想予以坚决的批判。这一系列思想领域的论争,启迪了广大青年的思想觉悟、塑造了他们的革命理念,一代青年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召下走上革命之路。
在这一过程中,中共充分发挥了党报党刊的思想引领和思想教育作用。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共产党和青年团中成立专门的教育宣传委员会。其职责“在于研究并实行团体以内之政治的主义上的教育工作以及团体以外之宣传鼓动”。此委员会下设编辑部、函授部、通讯部、印行部、图书馆等部门。其中编辑部一方面负责《新青年》《向导》《前锋》《中国青年》《青年工人》等刊物的创办工作,另一方面负责编撰面向工农青年群体的通俗小册子。编辑部专设一名干部,负责青年刊物材料的分配工作。可以说,这些刊物的编撰、出版、发行,广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国内外左翼革命理论,吸引了大批进步青年,为青年干部的培养打下了早期的思想基础。
《中国青年》作为一份直接定位于教育青年、引领青年的刊物,是当时《新青年》之后又一份影响广泛深远的刊物。中共中央要求:“《中国青年》的各地方版及各地的青年刊物,应该以教育为主要内容,适合各地环境与各种青年(特别是一般下级干部、小学教员和高校程度的青年)的要求而有计划的灌输他们以各方面的知识”。《中国青年》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宣扬反帝、反封建思想;同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上特别注意生动活泼,在意识形态领域同“醒狮”“孤军”等国家主义派、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斗争。而且,《中国青年》还关注青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给他们提出各种指导和鼓励。是故,《中国青年》受到青年们的热烈欢迎,《中国青年》的印数从3000份增加到3万份,尽管反动统治者千方百计地查禁《中国青年》,逮捕迫害阅读《中国青年》的读者,但它还是不胫而走。《中国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影响了几代进步青年,其中一部分青年后来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杰出人物。而这些刊物的编撰团队本来也是由一批年轻的革命者组成。《中国青年》的编撰、发行过程本身也锻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他们成为那一代青年人具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譬如邓中夏、恽代英、张太雷、萧楚女、林育南等。他们以高尚的人格、革命的激情、战斗的文字,团结教育了年轻的党、团员及大量进步青年,对青年干部的生发、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尽管反动势力严厉查禁《中国青年》,迫害、抓捕《中国青年》的编辑、作者甚至读者,导致《中国青年》暂停出版;但她依然得到广泛传播,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青年人、青年干部思想引领力的体现。全面抗战时期,《中国青年》在延安重新复刊,成为“青年干部在理论、策略、工作和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学习刊物”。
在思想引领、思想教育方面,除了书刊编撰、发行等,中国共产党一直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针对青年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中共在党组织和青年团中设置的教育宣传委员会里专门成立了函授部,面向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开设“经济学及社会进化史、社会学及唯物史观、社会思想及运动史、社会问题、国际政治及帝国主义”等理论课程,派理论功底好的干部作为专任教师,并印发讲义、大纲等资料,这直接推动了青年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与此同时,中共各级组织还利用各种渠道在各地创建带有读书会、读书小组性质的“马克思研究会”,加强对党团员的思想教育。
随后,中共中央组织人员开展对经典理论的编译出版工作。比如,《共产主义ABC》一出版便有洛阳纸贵的气象。毛泽东在长沙创办的文化书社、恽代英和林育南在武昌创办的利群书社都经销过《共产主义ABC》。阮啸仙、冯菊坡等人在广州创办的爱群通讯社不仅销售还自己翻印了一部分小册子。除了这些由共产党员们办的社团,各地学校图书馆、书店也大量订购了《共产主义ABC》。这本书在青年中覆盖面可以说非常广泛。党内的理论家们在向青年党员干部、进步青年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常常将《共产主义ABC》作为主要参考书和理论依托。譬如,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曾将《共产主义ABC》的部分内容编入基础教材里。主持黄埔军校政治部的周恩来也将《共产主义ABC》的主要章节编到军校的政治讲义中。任职于上海共青团中央的任弼时“定期去曹家渡纯善里的平民学校讲《共产主义ABC》”。邓小平、彭真等投身革命的青年均认为《共产主义ABC》对自己把握革命理论的要义有较多启发,而当时还是湘军中一名青年军官的彭德怀后来追忆道:“我入党前,就只看过一本《共产主义ABC》,看过一本《通俗资本论》”,“特别是《共产主义ABC》,阅读后印象较深”。
在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干部的思想教育开始更加组织化、系统化。在激烈的军事斗争间隙,中国共产党时刻不忘对军队干部、基层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各种专门培训,努力在青年人中打造“革命后备军”。当时,“每个纵队内设立青年士兵学校一所,分为三班至四班,每个支队一班,直属队一班,每班学生不得超过二十五人。以政治部主任为校长,以宣传科长为教务主任。每班设一主任教员,每班以授足九十小时为一学期”。针对军队官兵的级别及文化程度的差异,党团组织开展的政治训练分为普通、特别和干部三班,“普通班之目的在使一般士兵得到初步政治常识”,“特别班之目的在造成普通班高一级的政治常识人才,以备将来升当下级干部之用”,干部班之目的在提高现任下级干部的政治水平线,使能领导群众,以预备将来能充当中级干部”。
为培养教育青年干部,各根据地普遍开办了党团干部训练班,训练了大批党团干部和青年骨干。中央苏区在瑞金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校、列宁团校,为青年干部系统讲授包括共产党党史、共青团团史、共产主义运动等理论课。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都到学校为年轻的学员们作过报告。此外,苏区还创办过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等干部学校,对广大青年干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及周边兴办了不少干部训练班以及多所干部学校、专科学校,通过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团结教育了一大批青年干部。例如,按课时量大小抗大的课程依次为政治课、军事课和文化课;陕北公学要求课程安排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鲁迅艺术学院的政治课比重也占了一半;即便是自然科学院,政治课比重也要占到20%。大体而言,当时的政治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时事政策和形势任务等。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止步于教育灌输,同时还特别强调青年干部的自我教育。而这种自我教育最重要的办法即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整风运动中,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利器被充分利用,青年干部群体普遍经历了大火淬炼,其人生观、世界观得到了整体改造,其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树立,全党面貌为之一变。毛泽东曾在中共七大上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样一种党内的思想斗争,清理、涤荡了曾经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严重损失的错误思想、路线,培养造就了大批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把握青年运动理论、充分了解中国社会现实、讲原则有方法的优秀青年干部。
三、实践锤炼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对于年纪尚轻、阅历尚浅的青年人,要想让他们尽快成长、成熟起来,成为一名政治过硬、能力出色的中共干部,终究要靠革命实践的历练。
除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外,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干部,基本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这个时代绝非是坐而论道的清谈时代,五四运动以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为开端,然后促动更多青年劳动者特别是工人群体参与其中,终实现全国范围工学商各个社会群体的广泛动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即是与长辛店铁路工人、上海码头工人、安源煤矿工人们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五卅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爱国民众,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运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罢工工人和广大爱国群众共同奋斗,结成了牢固的战斗同盟。这批先进青年,在斗争实践中探索革命真理,在运动中进一步学习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
在黄埔军校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动员下,投身军旅,在东征、北伐的过程中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在国民革命军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正是在大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培养、锻造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为未来的苏维埃革命打下干部基础。毛泽东热情地号召青年知识分子应脱去长衫,(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到农民中去,拜农民为师,同农民做朋友,“从他们的痛苦与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进一步强调党内干部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在农运、工运、兵运的一线去锻炼自己,去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新的革命。
正是在残酷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一批原来的读书人、学生哥出身的青年干部迅速成长为坚毅果断的职业革命家;同时,一批身处社会底层的工农出身的青年人,也被逐渐吸收到党组织里,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成为了更加自觉的革命干部;也正是他们,一步步掀起了土地革命的新高潮。这段时间,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干预下,王明、博古等在党内资历较浅的青年人,因留苏背景被先后提拔到党中央和地方党组织的重要领导岗位。这批青年干部大多理论修养较好,部分人后来也成长为党内优秀的领导人,但严重缺乏实际革命工作经验的他们,往往将苏俄经验照搬照抄到中国革命中来,给革命带来严重损失。
经历反围剿的挫败和长征初期的困境,遵义会议终令毛泽东重回中央领导层,全党范围内曾普遍存在的“左”倾错误得到初步纠正。在抗战初兴办诸多干部训练班、干部学校培养青年干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高度重视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在毛泽东看来,这种实践绝非先锋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行动,而是要真正走向群众、依靠群众。只有沿着群众路线的实践方向才能让青年干部真正成为合格的无产阶级战士。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所以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是一支几万万人的军队啊!有了这支大军,才能攻破敌人的坚固阵地,才能攻破敌人的最后堡垒。
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的演讲中,同样强调了青年干部参加革命实践的重要性:“要改变这种情形,除开要学习历史上的革命经验(前人的实践)而外,还必须亲自参加到当时的革命的实践中去,在革命的实践中,在同各种反革命进行斗争中,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加紧学习和修养”。
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训练后,大批青年干部从这些学校里走出来,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奔向了抗日前线、工作一线。在抗日御侮的苦斗中,这些青年干部真正在根据地、在群众中、在部队里落地生根,也真正理解了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曾明确指出:“没有或很少工作经验的干部,不是光在学校里长期学习,应该先到工作中去学习。没有工作经验的新干部只在学校中学习,要掌握理论是不可能的。真正的理论,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深刻地领会,因为理论是实际的反映,归根到底是来自实际,而不是来自书本。这正像我们读书一样,某一本书自己确实已经读过几遍,但是,隔了几年,因为工作需要,再去读它一次,就好像是没有读过的新书,就觉得过去实在没有读懂。这个道理不是别的,就是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问题。认识必须由实践中得来,而且只有经过实践,认识才能发展”。
这一时期,整风运动逐渐在全党范围内推开,中国共产党针对全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错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清算、总结,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也愈发重视在实践中培养造就青年干部。
正因为如此,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斗争、土地改革、支前动员等工作中,广大青年干部以更加实事求是的精神,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的大进军中成绩显著。
四、制度保障
自建党起,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自身的制度探索,在培养青年干部方面也不例外。就制度安排而言,共青团组织的设立和发展对培养青年干部有重大意义。可以说,青年运动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五大上通过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明确指出:“党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建立一种亲密的联合,必须积极的领导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帮助。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共产主义运动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一条运河,党须经过这条运河,而影响到广大的劳苦青年群众”。无论从组织吸纳、思想训教到选拔任用,共青团组织都是青年干部成长的重要通道。因既往研究者对党团关系问题已有较多讨论,此处不再赘述,而主要谈谈其它方面之制度与机制问题。
首先,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青年干部教育制度和学习制度。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即意识到培养青年干部党性修养的必要性,进而逐步建立起党的专门教育机构——党校。1923年冬,党组织在安源煤矿开办了党校;1925年9月,北京的地方党组织又筹办了北京党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理论课程。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党校学员基本都是青年人。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校—团校”的干部教育体系已初具规模。除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作为党校),1932年12月,中共中央局又在江西瑞金县洋溪村创办列宁团校。在全面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及根据地内兴办了各类干部学校,逐步构建了系统的分层分类的青年干部教育体系。
同时,干部常态化学习的问题,也得到党组织的重视。中共中央于1940年1月3日发出的 《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对干部学习做出规定,要求在职干部每天学习两个小时,并不得耽误这些在职干部的工作时间。1942年,中共中央还专门发布《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其中对组织方式、学习标准、学习内容、课时分配都做出具体安排。这些指示虽非专意针对青年干部,但依然成为此后青年干部教育学习的基本规范。
此外,除了以教育训练促使青年干部提高自身之思想意识,在艰难曲折的民主革命时期,青年干部的成长,同样需要激励机制。这种激励自然首先基于良性的青年干部选任制度。在突破了“唯成分论”的窠臼后,“才德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任用标准在革命战争年代已初步确立。一批批不同出身、不同背景、同样优秀的青年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为中国革命做出卓越贡献。
调动青年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了常态化的选拔任用外,也需要加强精神激励。其中,典型塑造、榜样树立是中共党内富有特色的激励机制。中国共产党一直注意建立典型人物的形象,并形成了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在不同范围、不同层级,党、团组织都会将一些干部树立为榜样,鼓励青年干部以此为目标,激发他们的斗志。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典型的选择并不拘泥,而重在精神激励。譬如抗战期间的著名榜样人物,包括叶成焕、白求恩、张思德、吴满有等等。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基层青年干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振聋发聩地提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的事迹、品格激励了那一代青年干部。
五、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干部的培养决定着现实中党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也决定着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综括而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思想原则、方式方法上已经基本成型,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历史经验。
首先,保持党与青年的血肉联系,加强对青年的组织吸纳,是培养青年干部的政治基础。由于青年自身的种种特质,使得青年对国家兴亡、社会变迁反应最为迅敏、激烈,是政治变革中最富战斗力的关键群体。他们的政治选择与参与程度深刻影响着政治力量的兴衰成败。青年人“跟着谁走”,胜利往往就属于谁。正因为有着广泛而高效的组织吸纳,中国共产党在培养青年干部工作上才有了源源不断之人才储备,巩固了自身的执政地位。当前,要想做好青年干部培养工作,必须相信青年、依靠青年,重视青年政治上、生活上的切身需求,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才智、能力,不断创新党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思路、方式,夯实、扩大党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把更多更优秀的青年人才吸纳到党组织中来,进一步激发党组织的活力与创造力。
同时,就思想引领方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青年干部培养的根本抓手,决定着青年干部培养的方向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属性决定的,也是自身政治文化特质的集中体现。当前,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思潮,必须教育、引导青年干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党史国情的切实把握上,筑牢青年干部理想信念的根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抵御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才能真正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此外,在实践中锻炼青年干部,鼓励青年走向群众,是培养青年干部的现实路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思想意识的根本依据。只有经过艰苦实践的青年干部,才是真正坚强可靠的无产阶级战士。当前,要想帮助青年干部在实践中真正较快成长起来,需要鼓励青年干部知行合一、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努力为他们在工作实践方面创造条件、排忧解难;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因为只有让青年干部和人民群众想到一处、干到一处,才能推动他们在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最后,尊重青年干部成长规律,完善党内干部成长机制,是培养青年干部的制度保障。青年干部自身有着成长规律,其培养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决定了青年干部培养过程需要尊重规律、夯实制度。当前,除了充分发挥好党团组织的协同作用外,要充分理解干部的成长需求和精神追求,不断完善干部选任机制、激励机制,不断推进青年干部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
作者简介
赵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照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来源 | 《青年探索》2021年第5期
排版 | 陈艺文
审核 | 陈培永 曲建英
学者新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