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者新论】孙来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意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意蕴

在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中,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华民族需要何种现代文明、怎样建设现代文明,是关乎中华文明发展走向、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他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强烈的问题导向,深刻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美好样态、重大意义和根本遵循。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美好样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文明性质、特定的时空属性,既是相对世界文明、外国文明而言的,也是相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关重要论述,生动勾勒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美好样态、发展风貌。

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今日之中国,乃是历史之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乃是中华文明的创新形态、现代形态。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是“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并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紧密相连。其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伟大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把先进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其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正像马克思描述的那样,既带来乡村变为城市等客观条件的改变,也锻造出人的新品质,“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不仅发掘出中华文明中那些跨越历史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传统,同时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力量、新的观念,促进其现代转型、现代发展。

西方文明的超越形态。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现代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人类社会既出现了工业文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普遍交往扩大,也出现了社会道德沦丧、贫困问题突出、西方对东方掠夺加剧。马克思深刻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资本逻辑宰制的现代化,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是片面发展、严重异化的现代化。今天,西方国家日渐陷入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遏制资本贪婪的本性,无法解决物质主义膨胀、精神贫乏等痼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既充分吸收人类现代文明的积极因素,又克服资本主义文明的消极因素,同时增加协调性、生态性等崭新因素,造就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超越西方文明的文明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的崭新形态。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过科学预测和设想。他们强调,《共产党宣言》蕴含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历史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必须着力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统一起来,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和词句,敢于打破过去社会主义实践中僵化、过时的做法,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赓续了科学社会主义基因血脉,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中国版本”。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与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发展状况等因素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内生性演化的特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实现精神富有,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撑。

实现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中华文化的复兴、现代文明的发展,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重归文化强国的地位,从而有能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勾画新中国的蓝图时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断将蓝图变为现实,一个政治上自由、经济上繁荣、文化上先进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条件。

礼敬人类文明的崭新创造。1918年,李大钊根据当时的局势指出,东方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西方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内在结合,彰显了多种文明要素的综合创新;促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彰显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体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要求,彰显了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以及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独特观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证。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突出优势,彰显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底。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秉持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秉持开放包容,就要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着力破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切实可行的新答案。秉持开放包容,就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照时代的新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秉持开放包容,就要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我们进一步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提出了时代要求。应积极借鉴吸收其他先进文明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说,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唯有如此,才能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唯有如此,才能彰显中华文明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

孙来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 |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8日

排版 | 蒋燕冰

审核 | 陈培永 曲建英

学者新论

孙来斌:习近平关于“走自己的路”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意蕴

孙来斌: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的三个维度

孙来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三重逻辑

孙来斌:马克思主义在东方早期传播的历史逻辑

孙来斌: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孙来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两制共处”问题

孙来斌: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孙来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主题演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