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朐】入伏吃凉面

2016-07-29 刘志华 临朐

☞【临朐】临朐,一座风景如画的小城!

☞【临朐】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牛寨之美

☞【临朐】消夏避暑游沂山

☞【临朐】出彩蒋峪—蒋峪之歌,真好听

我的家乡有入伏吃凉面的习俗。

所谓凉面,是将煮熟的面条捞入凉开水中,再加入卤汤和多种佐料。过去有的人喜欢将面条捞入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中,也有的捞入温开水中(叫“温面”);如今有的人干脆捞入冷藏过的纯净水。按老人们所言,入伏吃凉面有解暑、防暑之作用——不管天气多热也不会中暑。至于依据或典故,我当时不曾知晓,只知道凉面中不可缺少的蒜泥,是有很好的抗炎杀菌、预防痢疾之功效的。因此母亲常说,这种汤,即使吃完面几个小时后再喝,也绝不会闹肚子的——事实就是这样,我试过。

后来才知道,我国夏季吃凉面的风俗由来已久。宋代医书《本草衍义》中有记载:“三伏中,朝廷做面,以赐臣下。”可见当时的皇帝已经知道麦面可清暑热、消烦止渴,夏季宜多吃凉面。事实上,麦面性平凉滑,无燥热,现代营养学专家也提倡夏季养生宜吃凉拌面。

我个人还以为,入伏吃凉面,预示着酷暑来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可以随意吃凉面了。入伏之后,立秋之前,都是吃凉面的好时候。这段时间,天气炎热,即使面汤再凉也不会损伤肠胃。事实上,很多人在入伏之前的炎热天气,就早已把凉面端上餐桌了。

一直清晰地记得母亲当年做面条的情景,总感觉那是母亲勤劳、爱家的最好体现,包含了浓浓的爱。

那时我六七岁,还没入学,母亲擀面条或包水饺时,我就坐在她对面,隔着地上或小饭桌上一块又厚又大的案板玩面团。虽然不时地被母亲数落捣乱、糟蹋面粉,但就是在那时,我跟母亲学会了擀皮子、包饺子。那时我们全家8口人吃饭,若要午饭吃水饺或面条,母亲必须一吃完早饭就开始张罗,然后一刻不停地忙活整整一上午才能包完四个大面团的饺子。母亲有意识地教我,使我早早学会了这种最基本的面食手艺,可以稍稍帮她一点忙——包一个少一个嘛。

那时村里还没有面条机,吃面条要自己动手擀。都说“软面饺子硬面汤”。面条筋道不筋道,好吃不好吃,和面是关键。和面时要少加水,然后反反复复地揉,直到把硬硬的面团揉得光滑而有韧性。这是很需要体力的,母亲每次揉面都汗涔涔的。面揉好后,母亲先用一根较短较细的擀面杖把面团擀得不大不小,再用一根又粗又长的擀面杖一次次擀啊擀,擀啊擀,直到擀成薄薄的、大大的一层面皮儿——有时大得案板都盛不下,母亲不得不在案板边放块干净的木块接着。

最喜欢看母亲切面条。母亲先在擀好的面皮上均匀地撒一层面醭(bu,二声,其实也是面粉),再把面皮全部卷到擀面杖上,然后握着擀面杖两端,把面皮一段一段像折纸扇那样来来回回地叠放在案板上,越往上越窄,层次均匀而清晰,看起来都像长长的阶梯。每当要折叠面皮的底面时,母亲再一一敷上一层面醭,免得切成条后粘连。母亲拿刀将“阶梯”从中间切成两段,把右边一段也转到左边,然后用左手轻轻按住其中一段,右手麻利地一刀一刀切成均匀的细条——面皮有多宽,面条就有多长。切完一段,再从右到左,将最上面一两层用右手轻轻抓起一撮,稍微往上一拽,再往前一送,搭在自然张开的左手上。这样连抓几撮后,用右手抓着这一大把面条的中间轻轻一抖,使面条自然散开,再用左手托着面条下端,小心地把面条放在盖帘上晾起来。盖帘是用粗细均匀的秫秆儿和麻线穿订而成的,我们称之为“锅盖儿”。

擀面条之前,母亲就早已做好了西红柿鸡蛋汤,并将汤盆放在凉水里冰着,使之尽快凉透。擀完面条,再把黄瓜擦成丝或切成丝备用,然后捣蒜泥,加上香油、酱油、醋,搅匀。等煮熟的面条捞入早已凉透的开水里时,就把菜汤、黄瓜丝、蒜泥等一起倒入,最后加进家乡的特色咸菜——香椿咸菜末儿,再慢慢搅拌均匀。有时也事先把所有菜汤和佐料倒进凉开水里搅匀。这样,一盆清香可口的凉面就做好了。这种凉面吃起来香而不腻,柔而不烂,清清爽爽,熨熨帖帖,每个人都会吃个足够饱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碗筷。那种色香俱佳的凉面汤,则更有味道。

今年入伏那天,我也做了凉面跟儿子一起吃——当然是如法炮制了母亲的做法,西红柿鸡蛋汤还是母亲过来玩时催我早早做好的。

其实我也曾想自己动手擀鸡蛋面,但想到和面的麻烦以及擀面皮和切面条的功夫,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此前见到一款不用和面的九阳面条机时,我曾跃跃欲试地想买,但想到自己一直背负着丈夫“只管买不管用、不管吃”的“污蔑”,想到买来也必定一如既往地成为“常年闲”,就作罢。入伏那天对母亲说起此事,她说:现学现做都来得及,还用什么面条机?!我还不知道你吗——买来也是“万年闲”!嗯嗯,知女者莫如母也!

刘志华,网名清风慕荷,城关街道城关小学教师,中共党员,《峡山文艺》编辑,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随笔、随感发表于《作文周刊》《读者》《临朐教育》《山东教育》等报刊。2015年出版教育随笔选集《师爱,如此简单》。

【临朐】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临朐】说说“zhāng”和“nāng”

【临朐】一言难尽的“放学路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