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朐】舅舅的牧羊情

2016-09-28 冯恩昌 临朐

☞【临朐】寺头礼赞

☞【临朐】天下名吃临朐全羊

☞【临朐】柿子树之恋

☞【临朐】临朐七中,回忆永恒

舅舅,家住嵩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寒,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大名都不认识。他一生务农,以牧羊为生。自我记事起,他就放着一大群羊,约30只左右,大多是黑山羊,庄户人家也叫“山羊猴子”。归根结底,舅舅还是这群羊养育了他,靠卖羊赚钱,娶上了媳妇,养育了儿女,日子逐渐富裕起来。他在临近村里,也有名声,因他姓白,都称他为“白老羊倌”。

舅舅所在的村庄,属沂蒙山区的青石山乡,故他的家园全是青石建筑,青石院、青石房、青石门楼、青石地面。他爱自己放养的每一只羊,在院中盖起了青石羊圈,并在一头盖了间青石小屋,夜晚羊趴圈,他在小屋睡觉。这样羊的一行一动,一点声音,都能及时看到听到,好随时进行护理。特别是寒冬季节,母羊生羔一有信息,他马上起床,营造环境,烧水洗浴,亲手接生,服务十分周到。小羊刚下生,怕冷风,怕冻着,他就把母子弄到自己屋里,生上火炉暖和,让娘俩舒适快活。他虽然不识字,却虚心拜医,学会了许多给羊治病的小方法。夜里发现有的羊病了,就给它打针喂药,进行治疗,等到天明再去请兽医诊治。因此,他的羊群从来没有生过瘟疫,主要是预防治疗及时,又加放牧尽心,只只生长肥胖结实,蹦蹦跳跳充满神气,在他心里是一群宝贝疙瘩。

他每天早饭后,用包袱包上一卷煎饼,放一块辣疙瘩咸菜,往肩上一挎,便赶着羊群迎着升腾的红日,登山放牧去了。村南有座名曰“老山”的山,是他天天要去的天然牧场。山在偏远之处,只有蜿蜒小路通向山坡,非常难行。舅舅穿的是老伴做的布鞋,找皮匠钉了厚厚车胎,沉甸甸硬邦邦,就这么结实的鞋,一年也要穿破两双。他的羊群,因为多是“山羊猴子”,只只腿脚灵便,善于跳跃攀爬,山上没有路照常快速行走。舅舅率领着它们,摇着皮鞭指挥,羊们听到鞭声就知道怎样行动,很大一片的羊群,舅舅叫走就走,让停就停,限制在一个圈里食草,不能跑出这个范围。这些身子灵便的黑山羊,喜欢吃幼嫩的仙草,时常登上山之峭壁,啃石缝里长出来的草、树枝探下来的碧叶。为了觅食,越沟跳崖,风险极大,但对他们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一般不出问题。舅舅牧羊,不管路途多么险要,总是紧跟不舍,就怕羊儿受到损伤。有一年夏天,在老山顶峰放牧,一只怀孕的母羊登上峭壁,啃吃山榆叶子,脚下石块坍塌,眼看掉下悬崖,舅舅三步两步赶过去,想双手托住羊,可羊身太重,他一个闪失同羊一起摔到了崖下,保住了那只羊的安全,他却摔折了腿。忍着疼,拄着鞭杆,赶着羊群,费了半天工夫才回到家,只得找人替他牧羊,自己治疗半年之久,才重新走路。这期间,尽管他不能同样上山,羊晚归入圈之后,他仍然拄着棍儿,摸摸这只拍拍那只,发现有的没吃饱,就把自己吃的大豆,给它加“小灶”,那满圈的羊,只只争先靠近他,似乎白天不能在一起,傍晚回来同他亲热一番,以表达对主人感激之情。

一群群的黑山羊,在舅舅的精心放牧下,吃鲜嫩仙草和野菜,喝清纯山泉水,在优美的生态环境里生长,一般二龄即可出售。县里的宾馆和羊肉馆,都知晓舅舅的黑山羊,肉质良好,味道鲜美,早早都来订购。他眼望着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羊,总是舍不得卖掉,可养家糊口需要花钱,只得忍心割爱。当购羊人把他的一批批成羊拉上车,听着羊儿的呼叫时,他每次都掩面而泣。我听姥娘家人说,舅舅放了一辈子羊,他却从来不吃羊肉,赶集上店碰上杀羊卖肉的馆子,没有去吃过一顿饭。他同羊情义深厚,为人们改善生活而牧羊,甘心献出了自己平凡的一生。

冯恩昌 ,1937年生,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尧洼村人,曾担任临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一直坚持写农村题材的作品,乡土气息浓郁,被誉为“农家小院派”的代表。其组诗《醒了的山村》曾获1981年山东省文学创作奖,《春天的花轿》一诗获全国新田园诗大赛三等奖。八十高龄笔耕不断,出版散文、诗集十五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