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朐】张玉奎:探秘十八转之雨神牛志公

2016-11-20 张玉奎 临朐

☞【临朐】瞧,碗里的那块肉

☞【临朐】想念“三上君”

☞【临朐】教师为何会“扰学”

☞【临朐】山东三宝

雨神牛志公 

牛志公也是十二雨神中能独立降雨的神仙,他和小白龙的权利等同,不用请示龙王,便可做主,最大降下四指雨。 

牛志公经常被请到沂源和沂水一带降雨,他的家乡却在临朐县。他的姥姥家在临朐县城以南,弥河岸畔的米面胡同村,他出道成仙的地方在临朐县城西部的山区,一个叫常家嵧的山窝沟里,至今,那里的山崖上,还保留着他成仙时的洞穴。 

那个洞穴很奇特,上半部就是人形,很像。洞并不深,两间屋子那么大。洞的上方,神工鬼斧造就的山崖,直上三十多米,又一平台,三间庙舍,便是志公庙。庙里有志公的塑像,香笼供台一应俱全。 

据说,蛮声史坛的大将军常遇春就出生在常家嵧。

历史上,曾有一位皇帝,骑马路过常家嵧,虽说看不到村庄,却见村口龙虎把门(一山如龙,一山似虎)。从山口望进去,山山险峻,一股灵气升腾,遮挡晴天丽日。

“不好”,皇上想,“这是出生帝王的地方,夺我江山者,此地之人也!”皇帝随命人进村修建寺庙,号“白牙寺”(一个听起来就很恐慌的名字)。以这个寺庙压住该村风水,镇得此村永无抬头之日。自常遇春之后,再无将官出现,哪里还谈得上帝王呢。

“白牙寺”建成后,规模宏大,远近无比,僧众超编,高师结伴而至,招揽五湖四海的拜客。“白牙寺”的灵秀之气,瞒天过海,享誉四方。

皇上的人,从天国里移来一棵松树,栽植于寺前,直长得参天,枝股繁茂,傲霜雪千百年,举世有奇迹:它生长在山东,日光下的影子不在树下,出现在遥远的河南省。

不少人奔着寺庙和古松的灵气而来,不少人奔着稀奇而来,奔着它的大名而来。常家嵧火了。

这时候,牛志公来了,选择了这块圣地,住在村后山洞里,直到在那洞里成仙。人们在他死后,山上为他建庙,使他永享人间烟火供奉。

牛志公身为雨神,兢兢业业,时刻保佑一方百姓,在他的管辖之内,力驱冰雹,抗衡暴雨,运用他四指雨的权利,调风顺雨,旱涝保收。

人们爱戴他,崇拜他。

这里的人们很容易满足,只要山坡上多打一瓢软枣,多摘一捧柿子,田地里多产一升高粱,一斗谷子,就欢天喜地,到志公庙里敬献心意。

有一年特殊干旱,每天都是毒花花的太阳,田地烤的龟裂,树木被太阳晒干,人畜饮水告急。这一年,从东海龙王那里也难能借到雨水,人们求龙王降雨不大灵验;有限的雨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这一年,志公的权利被剥夺一半,仅降二指雨,还很难做到。

这一年,志公显灵。

人们抬着辇,辇里请着志公牌位,常家嵧的男男女女几十号人,平步走下了志公庙前三十多米的悬崖,那么多人,如同一朵棉花一同落地,轻轻的。

落地之后,牌位升天,飞回志公庙。人们再请,志公塑像的眼里,流下两行泪来。

人们终于理解了志公的难处。志公还在众神之下,没有更大的权力,实在难为了志公。

那天夜里,微风起时,还是降了二指小雨。

常家嵧和孟坡,虽属两县,彼此相距也就五十里山路,牛志公和小白龙,是要好的邻居,彼此很重情义,时常合作降雨,只要一方需要,共同落下八指雨,足以解决旱情。那年到处借不到雨来,那年他们没有合作,当地百姓依然理解、爱戴他们。

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之后,两地庙宇被毁,现在的村人,在原基把小庙重新建立起来,香火依旧。在不违背玉皇大帝原则的情况下,二神格外开恩,积极能干,力所能及地造福家乡人民。


后记:

拙作者曾经在十八转生活了一千个日日夜夜,离开那里的日子里,做梦也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山水养活了我,我怀有深厚的土地感情。 

十八转是沂源县的一条山川,地处县城东北,汇聚了无数支流,清清澈澈,穿过了无数浮桥,带着沿岸村庄无数洗衣女银铃般的笑声,一路在两岸青山中弯来拐去,一十八个弯进了螳螂河。故,名十八转。 

十八转里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说不完道不尽的神话故事,村村落落古朴,那完全的石墙石房,那弯曲狭窄的石板小巷,那歪斜着探出墙来的一棵棵古树,那一张张淳朴亲热的山区人们的脸庞,怎能让我忘怀啊!

写,写出来。我要把她的大美,分享给我亲爱的读者。

张玉奎,东城街道刘家董庄村,1963年生人,初中文化,喜爱文学,不断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沂源和临胊多家刊物发表杂文,系县作协会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