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朐】张洪伦:文化家庭文化事

2016-12-09 张洪伦 临朐

☞【临朐】原创文学微刊合集

☞【临朐】教办主任

☞【临朐】煎饼

☞【临朐】家乡(寺头)有座玉带山

在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新王庄村,63岁的朱有运,似乎人如其名,近年来鸿运开泰,由一名与泥土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庄稼汉,不无戏剧性的成了远近闻名的书法家。

这事的起因可追朔到2014年春,在潍坊市文展会上,朱有运破天荒地摆起地摊卖毛笔字,他书写的“精气神”、“惠风和畅”等书法作品,以每张100元的价格,当天居然卖出了17张。同他相邻的一位拥有多种会员证等头衔的人,反而一张也没卖出。有人问朱有运:“您有会员证吗?是专业书法家?”,“不!我就是一位农民,平头老百姓,”尽管他异常低调,实话实说,人们也丝毫没减弱对他的热情关注,甚至更对他刮目相看了。

最近,笔者听到朱有运的书法字卖火了,全国各地竟有好几处为他卖字画的。带着好奇,带着艳羡,专程登门对老朱作了一次专访。始料不及的是:在大冷天气里,朱有运正和老伴王福芹在自家院子里耍刀、打拳。60多岁的老俩口,都穿着单衣,脸上无不挂着细细的汗珠。见笔者来,老朱把手中的大刀放下,笑哈哈哈地迎上来,满面红光,有所谢顶的光头冒着热气。他似乎武兴未尽,赶忙招呼打太极拳的老伴王福芹说:“快来,咱叫老张给照个合影吧”,于是老朱双腿就地劈开,双臂高扬,老伴立马在他身后单腿站立,另一条腿一下就高举过了头顶。

我们的话题就他俩的练武谈起,老朱说:“我年轻时养过蜂,连续18年放蜂几乎走遍全国,结识了不少会武术的和热爱书法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手把手地教我,从此我一发而不可收地爱上了这两门艺术”。

不难想象,老朱的书法艺术,一定是得益于他的武功臂力所致,毕竟写毛笔字,靠的是腕上工夫,正如有关诗句所描绘的“案托励志,腕下春风,”为丹青旨要。

年已64岁的王福芹,也谈起了自己习武情况:“我52岁那年,在潍坊打工,见武术协会的老师收教学员,就报了名利用业余时间学,头几天压腿搞得腿疼,因为50多岁了,压腿举腿都很难,在老朱的鼓励下才坚持了下来。直到毕了业,现在我已学会了打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我和老朱都被潍坊市武协吸收为会员了”。

老朱泡上一壶茶,我们边喝边聊,在他的书房里,在他家的正厅走廊里,错落有致的摆放着,有一定艺术布局的盆景,诸如崖柏、桂花、梅花、兰草、桃梅及数盆小巧玲珑的假山,显得格外醒目和雅致。老朱不无自豪地说:“今年夏天,我本村本族的老兄朱猷德(家住北京,曾在清华大学担任过书法教授)回老家省亲,常到我家来看盆景,指导我写字,说我们家是文化家庭,有艺术气质。

著名国画大师吴冠中说过;“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木心也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鉴于这些论述,我们可醒悟一个道理: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要有一定美感的精神生活。然而在农村,人们司空见惯了的是过于功利过于实际的劳劳碌碌,甚至有人买盆花,也会被训斥:买这玩意儿干哈,不中吃不中喝的!

村里的人们都说;朱有运家是文化家庭,说起他家这些盆景、武功、书法等文化事,无不带着艳羡的眼光。都说老朱的书法成就,就是他们家有着难得的文化底蕴有关,是多种艺术的造就。邻居们都欣喜不已地提到:我们托他的福了,写对联、挂字画,都是朱有运免费送的。亲朋好友求他字画他说送就送。其德艺双馨的风范,有口皆碑。

张洪伦,《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中国作家.纪实》杂志签约作家,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住潍坊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