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故事 | 补偿促进共存:印度坎哈老虎保护区的经验

2016-10-10 Jennie Miller PlateauWild

在印度中部的坎哈老虎保护区周边,虎豹捕杀家畜,造成大量损失。保护区迅速建立补偿项目,这可能是拯救大型猫科动物免于报复性猎杀的秘密。那么,失去牲畜的村民要获得补偿,需要克服哪些困难?除了经济补偿,还有什么因素在维持印度村民对虎豹的容忍?

(封面照片来自网络)

 

看到水牛尸体,满身大汗的维沙尔(Vishal)如释重负地呼了口气。两天来,他走遍酷热的印度丛林,寻找这头水牛的尸体,衣衫褴褛,四肢疼痛。维沙尔需要能展示他的水牛如何死亡的证据。他走近腐烂的尸体,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喜悦溢于言表:杀死水牛的老虎将脚印深深印在沙地中。这就是他要申报补偿、弥补巨大损失的最终证据。

 


图1. 申报补偿需要证据。维沙尔找到水牛尸体旁边的老虎脚印,如释重负。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两天后,在印度中部坎哈老虎保护区缓冲区中的泥屋旁,维沙尔坐在塑料椅上,一边喝着不加奶的茶,一边给我讲述他的故事。跟我访谈的许多印度村民一样,他纹丝不动地坐着,双眼朝下,四肢低垂,直到我保证不会泄露他的身份(显然,维沙尔是化名)。于是,他放松下来,冥想般转动装有滚烫黑茶的杯子,开始讲述老虎袭击家畜的影响。他唯一的生计来源是那头水牛的奶。如今他只能请邻居的奶牛给小牛犊哺乳,所费不菲。水稻季节马上到来,而他花了三天宝贵的时间寻找那头水牛,耽搁了耕田。三个女儿马上要出嫁,他得做牛做马好几年才能挣回嫁妆。身着崭新的白袍和T恤,维沙尔靠在塑料椅子上:这次损失是个打击,不过维沙尔似乎处之泰然。很快他就会得到帮助,因为坎哈林业部门将在一个月内赔付他10,000卢布,水牛市场价的80%。维沙尔知道,这将纾解他的难处。然后,凝视着长满老茧的双手间不加奶的茶,他叹了口气:“Aurkyaaurkare?(我还能做什么呢?)”一位印度村民能做的,他都做了,除了法律禁止的事情:杀死老虎、保护自己的性命和生计。

 


图2. 印度坎哈保护区附近的村民悲苦得看着自家被豹杀死的山羊。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在印度,每年成千上万的村民像维沙尔一样,牲畜被老虎和豹子杀死,然后苦苦挣扎重建生计,继续过日子。那几头饥饿的老虎——确实,印度只剩下2000头——造成如此众多的损失,还能好端端地活着,这实在令人震惊。在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农民用毒药、枪支和炸药杀死无数食肉动物,印度人却展示出不寻常的容忍。尽管跟老虎生活在一起的大多数农民容忍老虎,新闻上却频频报道村民杀死老虎的故事。这些事件是少数人的暴烈反应,却反过来造成了农民报复老虎的群体名声。

 


图3. 印度坎哈保护区的老虎。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当我在2011年来到坎哈老虎保护区时,我以为我会碰到这些老虎杀手。我的学位维系于此,因为美国资助机构希望我的研究能降低人和老虎的冲突、保护老虎。坎哈的成畜大约每头价值10,000卢布(约150美元)——跟村庄劳力五个月的平均薪水相当——那么村民将杀死贵重财产的食肉动物赶尽杀绝,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工作十个月、检查了四百头牲口尸体后,和当地农民和管护员在丛林中挥汗如雨一千个小事后,我终于意识到,所谓隐秘的老虎杀手不过是镜花水月。拯救老虎的秘密,并不在向老虎寻仇的少数印度人身上。那些原谅老虎的人,才是答案。

 

 

共存和补偿

 

人们宽恕老虎的秘密,隐藏在坎哈独特的保护项目中。在保护区的核心,伸展着一个国家公园,面积有孟买城的两倍,丛林和草地交错镶嵌。除了公园中心孤零零的几座巡护营地,和公园边缘的十几个村庄,就没有其他居民了。公园周边5公里的范围内,有受保护的森林,也有限制砍树的村落,还有一些农田,形成阻止公园退化的缓冲区。这种设计形成了丰饶的生态系统,生活着引人注目的濒危动物如老虎和泽鹿,每年吸引175,000名游客,带来5千万卢布的收入。林业部门将大部分收入投向反偷猎、野生动物监测、栖息地管理等工作,同时把20%的收入捐给周边村落,支持教育、医疗和经济发展。在每年捐给当地村落的1千万卢布中,1百70万——也就是17%——用于赔付虎豹袭击牲畜造成的损失。

 


图4. 坎哈老虎保护区(Kanha Tiger Reserve)位于印度中部。保护区的核心区是坎哈国家公园(Kanha National Park)。在国家公园周边是缓冲区(Buffer Zone)。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因为牲畜在当地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坎哈的牲畜补偿项目对于维持人和野生动物的福祉都至关重要。坎哈的居民兜售牛奶和山羊肉,用公牛拉扯和耕田,并售卖牲畜来支付嫁妆和债务。牲畜的粪便可以烧火做饭,给房屋墙壁和地板隔热,还能给菜园和稻田育肥。因此,人们往往将牲口可能做家庭成员,手把手喂食幼畜,擦洗身体,还让幼畜住在禾草铺床的主屋内。超过85,000头黄牛、水牛和山羊在坎哈缓冲区的农田和森林中觅食,简直就是120头虎豹全天候的现成点心。结果就是大屠杀:大型猫科动物平均每天杀死超过一只牲畜,每年约合400只。坎哈四分之三的家庭有牲口被虎豹杀死过。

 


图5. 牲畜在当地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森林是危险的,但也养育了我们,”在一次牲畜调查中,一位陪同我的村民这么解释道。他的红色包头布里装满他沿途拾捡的肥美蘑菇。许多村民将牲畜损失视为偿还大自然的慷慨,生态系统得以持续的交换。对自然风险的接受,加上文书工作和官僚机构的麻烦,足以阻碍村民向林业部分申报损失、获取经济补偿。但那些申报的村民——大约是损失了牲畜的家庭的60%——则得到回报:我调查的392起牲畜损失中,林业部门补偿了90%,而且一个月内就支付到位。对于靠牲畜为生的家庭来说,迅速补偿意味着能养活家庭而不杀死老虎。

 


图6. “森林是危险的,但也养育了我们。”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不过坎哈的保护项目并不总是维持人和野生动物的共存。从1972年公园转型为老虎保护区起,林业部门搬迁了核心区中的28个村落,激怒了居民和活动分子,引发了保护和人权的激烈争论。那段时期的牲畜补偿项目资金不足、效率低下,进一步激发村民的不信任。“十年前,袭击发生后六到十个月才能拿到补偿,”一位村民恼怒地回忆回忆道,“你不能指望林业部门来帮你。”那些年月里,许多人为保护生计,在牲畜尸体上投放致命的杀虫剂。猖獗的报复和普遍的盗猎,使老虎种群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持续下降。2005年,在印度著名的萨里斯卡(Sarika)老虎保护区,老虎被赶尽杀绝。萨里斯卡一度是印度最具盛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萨里斯卡老虎的消失,引发国内外对印度忽视濒危动物保护的激烈批评,促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盗猎和报复性猎杀。

 


图7. 2005年,印度著名的萨里斯卡老虎保护区的保护被赶尽杀绝,引起印度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图片来自网络

 

为保存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群和生态旅游产业,印度中央邦林业部门重新构架牲畜补偿项目,确保补偿款一个月内到位。不到十年,巡护员和村民之间情若鱼水。村民信任巡护员,从财产纠纷到婚嫁建议的大事小事都请求后者的帮助。在坎哈境内,虽然盗猎仍在威胁虎豹的安全,报复性猎杀确实消失了。迅捷的补偿在终结牲畜损失、拯救老虎,同时,这个项目要求村民牺牲时间、精力,甚至面临生命威胁。

 

 

风险和回报

 

在我面前,三个男人鱼贯穿过昏暗的竹林。我们在狭窄的土路上蹑手蹑脚地安静穿行,手臂轻轻拂开密实的植物,竖起耳朵监听目力之外的动静。前方丛林里枝叶咔嚓轻响,接而乌鸦嘎嘎回应。“你听到了吗?”我的助手在身后颤抖着低声说,“老虎就在附近。”一个男人发出咳嗽,另一个开始咒骂,接着突然齐声高歌,歌声穿过竹林和周边的巨石,提醒老虎我们的出现。转过两个死角时,我心跳加速,不由想象如何跟150公斤的老虎搏斗。

 


图8. 丛林中的老虎。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当我们找到遇袭身亡的两头母牛,它们还流着血,说明我们到来前老虎正在进食。在几个男人的围观注视下,牲口的两位主人检查痕迹、拼凑出袭击过程:老虎潜进丛林——看这些脚印——然后咬断这头母牛的喉咙——看泥巴上的这蹄印——又跃向第二头母牛并将它咬死——看这些挂在枝叶上的毛发。男人们带着恐惧和熟悉开展工作:上次老虎杀死牲畜时,他们就见过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痕迹;下次老虎发动袭击,他们还会看到。他们扫视丛林、寻找橘黄的闪烁,一边催促我完成调查,以便老虎会回来继续进餐。心满意足的老虎会让人们安心放牧几天。

 


图9. 作者Jennie Miller在记录老虎袭击牲畜的痕迹。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除了撞见正在进食的老虎的威胁,要申请补偿,牲口主人还要承担其它风险。在荆棘密布、道路崎岖的丛林中寻找牲口的尸体,充其量也机会渺茫。当我陪同村民寻找牲口,穿着厚靴子缓慢走在他们单薄的拖鞋后,常常疑惑不解:这些人是怎么在黑暗的丛林里找到牲口的?在村庄附近被杀死的牲口很少。我们通常要走上几公里的山路,穿过密集的藤曼,避开扎人的棕榈,涉过弯曲的小溪。在阿塔里雅(Attariya),我们爬上长满荆棘的破碎山坡,在一堆狗的骨头中找到一头豹子饱餐后的猪。在曼尼普尔(Manjhipur),我们爬过齐肩高的马樱丹灌丛,在一个隐蔽的老虎窝里找到一堆水牛的骨头。在邦汉尼(Bamhni),我们下到一条干涸的山谷,在母豹和她小崽的脚印间找到一点牛犊的残骸。

 


图10. 水牛粪便上的老虎脚印。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找到牲口尸体之后,除非还能找到野生动物袭击的证据,否则也无济于事。一到袭击现场,皮肤刮破、满身大汗的村民和我一起寻找袭击者的痕迹:湿润地面上的脚印,树干上的爪印,尸体旁边的粪堆。这些转瞬即逝的证据如此稀有,一旦找到我们就兴高采烈地彼此祝贺,因为这些痕迹可以确保获得补偿。

 


图11. 一头水牛的腿被老虎抓伤。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然而完成令人生厌的搜寻和无微不至的侦察后,还有许多申报补偿的流程。找到动物袭击的证据后,牲口主人要在满是灰尘的土路上走上几公里,离开丛林到最近的林业部门营地。这次要带着一名巡护员,重新找到尸体,正式报告杀戮事件,并填写补偿申请。不是所有人都足够幸运,能完成全部流程。我检查的牲口尸体中有三分之一完全没有野生动物的痕迹,所有痕迹都被大雨冲刷干净,或者混在松软的泥土里。没有野生动物食肉动物袭击的证据,林业部门不会提供补偿。

 


图12. 保护区的巡护员检查老虎袭击牲畜的现场。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在丛林中,人们能轻易损害公共利益而获益,而补偿项目的设计是丛林中仅有的少数几项相互制衡措施之一。在其它老虎保护区,谣传村民伪造证据、串通巡护员冒领补偿,巡护员也分得一部分油水。在坎哈运行良好的系统在其他地方失败了,因为在坎哈,人和老虎得到同等尊重。坎哈示范了最可持续的保护模式之一,保护一个物种的全球努力转化为支持当地居民的在地工作,反过来,当地居民也认真负责的保护这个物种。结果是,我到访坎哈之前的五年内,没有一个人——不管是巡护员还是村民——能回忆起任何一起虎豹的报复性猎杀。

 

 

恐惧和容忍

 

在坎哈的最后几天,我发现了当地人容忍老虎的最终秘密。季风雨后的早上,我和助手跟在普利米尔(Premlal)身后,到他村庄附近水光闪烁、光线斑驳的丛林中,调查老虎最近杀死一头母牛的地方。当我们在湿热的薄雾中开始出汗,就听到左侧的林子里传来豹子的咆哮。我们都停了下来,紧张得嘴唇抽搐,考虑还要不要继续前进。仿佛是回答我们的思虑,很快我们右侧的厚实藤曼中传来老虎的咆哮。我感到肾上腺素飙升,脑后的毛发直竖。我和普利米尔面面相觑:两只大猫实在太多了。我们转过身来,匆匆走回村庄,斑驳的光线在每张树叶上投射出豹子的身影。

 


图13. 除了老虎,丛林中还有另一种猛兽——豹。人对虎豹的恐惧预防了大多数相互接触。图片来源:Jennie Miller

 

坎哈的许多居民都有类似我们那天早上无功而返的故事。人们对虎豹的蓄意回避,反映了人们的恐惧,正是恐惧预防了人与大猫的绝大多数接触。与食肉动物在一起生活的经历唤起人们发自内心的反应,一种根深蒂固的直觉:在自然界中,人类不仅是捕手,也是猎物。食物网的原初等级根植于一种道德教条中——自己活也让别人活(Live and let Live)。长久以来,这种教条已被许多脱离自然的文化所遗忘,不过依然深深印刻在许多生活在荒野周边的印度村民心中。数千年来,这是这种教条使得人和大猫能够尽可能减少接触,并通过妥协降低冲突。

 

 

坎哈——值得模仿的范例

 

全球许多社会更喜欢杀死食肉动物,而不是与之妥协。然而,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哲学在印度乡村广泛流传,这使得坎哈这样的保护区周边的当地居民和大型猫科动物得以共存。在整个印度,当地居民承受生活在野生动物旁边的冲击,生活艰难,对食肉动物的容忍不断受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像坎哈林业部门实施的快速的牲畜补偿,意义重大。补偿项目不仅能维持牧民生计,还使得当地居民能像几千年来那样,与大型猫科动物彼此共存。

 


图14. 自己活也让别人活,Live and let Live。图片来自网络

 

 

注:关于用经济手段缓解人兽冲突问题,另见本公号2016年3月28日推送的文章《猛兽的价格》。

 

撰稿

珍妮·米勒(Jennie R. B. Miller),生态学家博士,致力于研究大型食肉动物如何与人共享生态系统。2009-2015年,珍妮作为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的博士生在印度坎哈研究虎豹与人的冲突,目前在大猫基金会(Panthera)的虎豹项目开展博士后研究。

更多信息见她的个人网站:

原文题为《Compensation forcoexistence: Lessons from Kanha》,20159月发表于介绍印度保护工作的网站www. conservationindia.org。原文链接:


本公号的| 科学 |栏目将另文介绍珍妮对印度坎哈老虎保护区的人兽冲突的研究成果。

 

编译

刘大牛,动物学博士,2004年起在青藏高原从事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



期待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靠谱地谈论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保护。


| 科学 | 栏目每周一推送,根据已发表的科学论文,讨论与青藏高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问题。

| 故事 | 栏目不定期推送,分享与青藏高原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