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拿什么拯救内卷的人?

姚洋 笔记侠
2024-10-29

内容来源:8月1日「向东时间」直播间,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经济学的意义》作者姚洋分享。

高级笔记达人 | 郑磊   责编 | 金木研  排版 | 五月
第 8471 篇深度好文:3941 字 | 14 分钟阅读

商业思维


笔记君说:


内卷、迷茫、不确定性,成为了每个人焦虑的来源。


我们总是期待一个确定性,想把未来的事情都计划好。


但万事总有周期,当下好的时候,未来未必会好;当下的艰难,未来可能反而变顺畅。


那怎么办?


去找寻人生每个阶段中对你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勇敢去做。 


一、人生的迷茫,来自对自我的高要求


现在年轻人焦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太想把自己未来的路盘算好,把人生一步一步都计算得很精确,甚至想把这一辈子的事情都计划好。


这其实是做不到的,而且没这个必要。


我大学本科在北大读的地理专业,大学毕业的时候,对于工作还是考研,也曾犹豫不决。后来糊里糊涂地就去上了经济学的研究生。硕士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西安一个工厂里工作。


那段在工厂工作的时间,应该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当时我看不到半点亮光。但突然有一天,我就接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还提供全额奖学金。



不要以为把人生所有的事情都计划好,然后一直按计划走,人生就能顺遂。因为你不知道人生路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岔路,而且有时候错过一个岔路,说不定就错失了很重要的机会。


我们最近都在讨论“延迟退休”,好像现在90后都在担心推迟到65岁退休会怎么样。我觉得,与其担心三四十年之后发生的事情,不如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另外,我们人类的寿命会越来越长。百岁人生。如果你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把整个人生都给规划好,太亏了。


二、内卷,就是不放过自己,跟自己较劲


1.经济总有周期


我认为,当下是中国千年以来最好的时代。


中国上一次领先世界的时候还是在北宋。北宋几乎达到了农耕文明的顶峰。在艺术、诗歌、文学等领域,直到今天恐怕都没有达到北宋的高度。


从近代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我们这一代人看现在的社会繁荣程度会很恍惚,像在做梦一样。


但经济有上就有下,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不可能永远突飞猛进。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增长之后,最近五六年的时间里,我们开始进入调整期,特别是对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反腐等领域的调整,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一些冲击。


但从长期的发展来说,这些调整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


2.内卷时代,我们要怎么办?


“内卷”这个词来自黄宗智对于华北农村的研究。


他在研究中国华北地区的小农经济时发现,这些农民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很小,但他们会主动“剥削”自己,每天在土地上拼命劳作,期望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他把这种现象叫做“内卷化”,因为这样做的边际收益已经很低,甚至趋近于0。


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内卷”,就是浪费性的竞争。竞争是正常的,在任何社会里都有竞争,人与人之间肯定会产生竞争。但竞争过度就会变成一种浪费性的竞争。


比如,为了得到一份工作,本来考一个本科学历就够了,但应聘这个职位的本科学历一大堆,里面还有985、211的,甚至还有清华北大的,怎么办?那我就去读一个硕士,不行我去读两个硕士。这就变成内卷了。


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内卷?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整个社会的人生目标太单一了。



在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目标无非就是:考上更好的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工作之后要找到更好的丈夫或妻子、买更好的房子,等等。

如果大家都能凭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人生目标的话,就不容易内卷。所以说,内卷是个社会问题,不能怪年轻人。

但我们要把内卷和正常的竞争分开。正常的竞争还
是要有的,否则大家都没有上进心了。同时,竞争应该是多样化的。


比如,我们年轻人就非得去买房子吗?如果要买房子,而且要买大房子,那可能你就是逼着自己在卷。就像黄宗智说的,这是自己“剥削”自己。


大多数的迷茫、焦虑,都是因为设定的目标不能通过努力很快地实现而造成的。这时候,不要总觉得努力得不够,也可以试着调整一下目标,然后你可能突然发现,天地还是很宽广的。


说到这,我想起了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他的智商极高,GRE满分2400分,他考了2200分。后来他留学回国后的工作也很好,但他没干多久,又辞职去美国做生意。美国没做好,又回到国内来做。


最后,他跳楼自杀了。


这种悲剧之所以会发生,跟他总是给自己设定一个达不到的目标有很大关系,这一生都在跟自己闹别扭。


我们很多年轻人也喜欢自己跟自己较劲,总想着:别人能达到的目标,我为什么就达不到呢?


有些父母也会给孩子压力。他们也会想,别人家的孩子能达到的目标,为什么我的孩子达不到呢?


3.人生痛苦,大多数源于原生家庭


我们那一代的家庭,孩子一般比较多,孩子跟父母的关系其实是比较疏远的。这代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一般跟父母的关系非常近,很多时候会不知不觉被父母左右。



当你觉得父母给你的压力太大的时候,应该去跟父母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另外,家长们也应该学会放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得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跟别人一样。你要给他提供一个坚强的后盾。可能有些孩子会一时找不到目标而陷入迷茫,家长可以考虑支持他。


比如让他休学一年,让他全国游玩,就像美国的“GAP YEAR”(GAP YEAR,间隔年,指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生的痛苦或者情绪的不稳定,或者有时候的纠结和挣扎,都源于原生家庭。孩子跟父母关系越好,越怕让父母失望。最后把所有的压力和焦虑都转到自己身上,导致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发自内心。


4.内卷,也是社会问题


社会层面,也加剧了社会的内卷和年轻人的焦虑。在这方面,企业和政府可以做很多事情。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比如加班文化、35岁现象,是内部制造出来的压力。这些压力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硅谷算是全世界最有创新能力的地方之一,我去过很多次硅谷,也跟硅谷的中国人聊过,硅谷的职场非常放松。

从长远来说,一个放松的环境对于企业的创新也是有利的。一个天天让员工担心明天是不是会丢掉工作的企业,怎么可能去创新呢?


我们还没有真正学会怎么把创新放在中心,一谈到创新人才的选拔就是考试。有些学校大学,他不光只招少年班,而且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招生,这不就是传递压力吗?然后初中又从小学里提前招生,这就导致我们现在大面积的学校在做“跳级”这件事。


我们的科大少年班,从恢复高考就开始办了,40多年科大少年班毕业的那些人,跟我们普通人有差别吗?没有任何差别。几千个高考状元跟我们常人有差别吗?没任何差别。


所以,我觉得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培养创新能力等同于选拔,而不是给学生一个真正的教育。


而国外的好的高中在录取学生的时候,要考一个类似于初中毕业的SAT,然后还有Subject,Subject,就是让考生选专业课考试,比如物理、化学、生物。


三、机会成本选择太多,反而更迷茫


当你做了一个选择,同时被放弃的东西就叫机会成本。做任何选择都会有成本,机会成本不是你选择了这个,将来会付出什么成本,而是做了这个选择的同时,丢掉了很多其他选项。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选择困难症”,就是什么都不想舍弃,所以很难做决策,最后反倒失去很多机会。


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当你做出一个选择,肯定要丢掉很多东西,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比如,硅谷有句话特别经典说法叫做“Fail Fast”。意思是,快速失败之后快速迭代,快速迭代之后再快速尝试,这样就会慢慢形成人生或事业的认知。


并且,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找到一个对你自己来说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就不会迷茫,反过来说,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四、别想太多,去做


内卷,与经济学上的“边际递减”是高度相关的。


比如,农民可耕种的土地数量是固定的,技术也是固定的,只有一样东西能够增加投入,就是劳动时间。一天劳动10小时比劳动8小时增产不了多少,如果每天劳动12小时,最后一小时可能产出已经接近0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考证,前面3个证可能还是很有用的,但当你考5个证、7 个证的时候,边际递减的就非常严重了。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面对未来5—10年的调整期,年轻人要找到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目标,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实在找不到位置,可以花一两年去读书,让自己沉淀下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人生。


当找到方向后,不要犹豫,勇敢去做。






好文阅读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笔记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