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籍志愿者投身战疫一线 这是我对中国说谢谢的方式!

宋菁菁 直新闻 2021-06-22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来自非洲的欧特(Otte)是一位医学讲师,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还特别热爱他居住的城市——深圳。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申请在深圳医院防疫一线做志愿者,当上了医院的“洋雷锋”。为了做好志愿服务,欧特把自己的工作尽量挪到晚上完成,白天则在医院帮忙,这让来医院接种疫苗的外籍人士,在看到他这个外国面孔时都倍感亲切和信赖。



作为一名居住在深圳14年的外籍人士,欧特这样评价中国的防疫工作:“我们所见证的中国发起和实施的防控措施,可能是历史上最积极、最灵活的……在这里做志愿者就是我对中国说谢谢的方式!



新华社国际传播平台与深圳广电集团共同推出的《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庆祝建党百年全媒体直播》今日(10日)节目特别策划“深圳战疫‘加速度’”,看深圳基层防疫工作如何“无国界”。


在深圳的防疫一线,外国人志愿者不只欧特,韩籍志愿者也有非常多。事实上,在深圳长期居住的韩国人有近三千人,疫情期间,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不给疫情添“堵”,也成了韩国商会会长郑又荣最关心的问题。由于韩国籍孩子中文有限,近期,韩国籍志愿者就一起来到深圳的一所韩文学校支援防疫工作,协助学校为150多名学生消毒、测体温、填表登记,用中韩双语为孩子们普及防疫知识。郑又荣表示,自己居住深圳多年,疫苗也是在深圳打的,深圳的防疫政策让他很有信心。



不少韩国籍志愿者与学生在镜头下表示,现在大家出门一定会戴口罩,进出小区、地铁站会排队测体温,对于他们而言,深圳就是他们第二个家,支持政府的防疫政策是必须的。在同心抗疫的特殊时期,孩子们也为深圳鼓劲,加油!



深圳南山区是外籍人士聚居的区域之一,这里的外籍、双语志愿者们热爱生活,也会用乐观的态度帮助身边人。在南山最大的外籍人士疫苗接种点,美国籍志愿者甘内特早上8点就来到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从检查预约时间、核对健康码到测体温,一步都没有落下,虽然中文有些蹩脚,但加上肢体语言比划比划别人也能懂他的意思,在他这里,语言上的小困难丝毫不影响他积极为市民提供服务。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个疫苗接种点一天的疫苗接种量约2000剂左右,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打4000剂,而这里的志愿者们一共8到16人轮班,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所有疫苗都打完,非常辛苦。但采访中不少外籍志愿者们都说,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抗击疫情无“国界”之分。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市民们的点赞!



自5月21日深圳市盐田区发现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后,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抗疫战争迅速展开。这场与病毒赛跑的战斗也牵动着深圳市民的心。许多居民自发加入防疫志愿工作,医生护士们更是加班加点,不眠不休全力以赴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复核、消杀、宣传及疫苗接种等工作。


图说:医护人员睡在装矿泉水的箱子上


这些90后的护士们,平均每人每天要掰瓶盖500-600个,很多护士的拇指都脱了皮。有的还被磨出了老茧,但她们苦中作乐,管这这种茧,叫“开盖茧”。



面对新一波的疫情,深圳以“硬作风”、“硬措施”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硬任务”,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深圳防疫一线的背后,有不惧风雨坚持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也有冲锋在前、汗湿全身的党员红马甲志愿者,有主动上“前线”的90后、00后“后浪们”,他们的防疫故事既硬核又暖心。“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这些天,许许多多的深圳人再一次以实际行动,为这句话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更多精彩内容

可以扫码回看本期《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直播视频

⬇⬇⬇


作者:宋菁菁 深圳卫视《正午30分》主编。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