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应该勇敢地迎上去!”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专访(下)

狄竞 直新闻 2021-09-10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按】

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家拉纳·米特(Rana Mitter)长期研究观察现当代中国,被誉为西方“新生代汉学家”。近日,米特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狄竞采访时坦言,“任何一个世界大国、强国,在施展自己力量的同时,也会做好准备应对质疑和分歧。外界杂音将不断冒出,而且往往会戳中这些大国强盛之下的软处。但一个真正自信的国家,可以向所有人敞开大门,能够接受任何提问”。同时他也强调,“回答问题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无论给出什么答案,至少不应在提问环节就把窗口关上、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


米特在2013年出版的著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中曾提到,冷战恰是中国被遗忘的肇始——二战后日本成了西方的同盟,而中国则被置于与西方对立的阵营,因此西方有意忽略了日本的罪行,更选择性地遗忘了中国的贡献。但谈及时下被广泛提及的所谓新冷战”,米特强调,他不赞同过度渲染中美冲突”对抗”这一概念;当下的中美关系更不能直接用过去那场冷战的模式来硬套。要说有对抗”,倒不如说是中国与美国、也包括其他一些国家之间或许存在对抗”性的言语。在他看来,各方应各自后退一步,给彼此留出空间来进行有实质意义的对话。这才是往前看的理性选择


日前,直新闻已刊载采访实录上篇《那个教西方认识中国的英国人》,以下为采访实录下篇: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让我们回到您上一本书的标题,《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您认为这种“遗忘”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西方国家对华缺乏清晰认知,甚至给如今的中美对抗埋下了伏笔?

 

拉纳·米特:我想强调的是,我不赞同过度渲染中美“冲突”或“对抗”这一概念;我也不认为当下的中美关系能够用过去那场冷战的模式来套。时至今日,大量外资的投入对于中国的创新发展来说依然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的产品、提供的各类服务将来也会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国外。换言之,双方在经济层面的相互依赖度很高,这点便与冷战时期的经济封锁大不一样。

 

要说有“对抗”,倒不如说是中国与美国、当然也包括其他部分国家之间或许存在一些“对抗”性的语言。但我不认为这会导致或者上升到更大规模的实质性“对抗”,或者所谓“冷战”、乃至“热战”。在我看来,各方应该各自后退一步,给彼此留出空间来进行一场有实质意义的对话。这才是往前看的理性办法。在安全、经济、价值观这样的议题上,美国及其盟友与中国之间一定会存在广泛的争议与分歧,这是现实。既然我们身处这个世界,就需要学会去接受、理解、应对。但我的经验是,应对这些分歧绝不能靠打嘴仗,也不应该把语言和行动混为一谈。

 

我更不认为中国当前处在一种“战时”状态。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中国当前处在150年来最为和平的时期。真正危险的是,有人认为并鼓吹“中国目前处在‘战时’状态”这种论调。无论如何,你要问我对当前中国应对策略有何建议,我会提出以下几条——实际上,过去我也在多个场合对中国受众表达过类似观点:中国走出了最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拥有世界上第二强大的军队,卓越的全球影响力。但说实话,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学会彻底放松下来、坦然接受自己的角色,仍旧很紧张、总是充满焦虑,既担心国内的情况,也很顾忌国外对自己的看法。目前来看,中国具备所有的资本,只是还不够从容。因此这也是我抛回给中国朋友的问题,怎样才能变得更从容?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但这种焦虑感必定是有着深厚根源的。您认为这根源是什么?

 

拉纳·米特:噢,说起这根源,那我们不得不谈到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对今日中国的形态仍有深厚的影响,也正是这样一群人,有生之年一直在思考中国未来的走向。举个例子,他的作品你们在中学课本里一定学过——鲁迅,这位现代中国的伟大作家。如今他的作品许多都有了英译本,我也推荐给我的英国朋友们去读。要知道,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有强烈的批判态度。以他笔下的人物阿Q为例,此人可谓是对彼时旧中国底层大众的传神刻画。

 

由此就有人提出一种观点:纵观中国近现代史诸多伟大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反思可见,中国一路走来虽历经万种艰难坎坷,但最关键的斗争永远是对内、对自身进行的反省。这传递出一种很犀利却也颇具警示意义的信息:中国如何能围绕这一问题开展讨论,或许是下一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也就是说,这种“焦虑”未必是坏事,而是“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式的反思,这与“从容”并不矛盾?

 

拉纳·米特: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另外我还想补充一句,外部世界届时一定会对此给予关注,但愿他们能抱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可说到底,这将是一场由中国内部开展的讨论,就像你们说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我们再来谈谈最近的中欧关系。数月来,欧盟及部分欧洲国家就中国所谓“人权问题”等发难,您对此如何看?您认为怎样才是明智的选择?

 

拉纳·米特: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有一天疫情退去后,像你这样英语流利、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年轻人,拿着中国护照走出国境,会去干什么?去找政客对话吗?我猜不是。你更有可能会去找机会和当地年轻人交流,点杯啤酒,听他们聊聊自己的日常生活,然后介绍一下你自己的背景,告诉对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40年前我们的父辈还过着比较清苦的日子,但现在他们已经进入中产阶级了,一路走来很不容易。现在我们很幸运”,等等。

 

换言之,交流首先要从“同理心”开始,了解各自来时的路,这其实向来是中国人的长处。我记得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曾有过这样一种风潮——认识小国的民族特性。那时,在许多人眼中,中国就是一个“小国”,当然不是指国土面积,而是指国力。当时的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外交官),都把本国与波兰、捷克等国家相提并论,因为均面临着被大国操纵左右的命运。而今天的中国,我刚才已多次提到,迎来了真正的崛起,财富和影响力都不缺。那么或许只需稍微多花一点精力、去了解一下像捷克这些相对小国的背景,理解它们不愿被大国摆布的感受。而且我知道,中国一定能做到这点。为什么?因为中国就是一个不愿意被别人摆布的国家。只需换位思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您在今年初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指出,许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认识还过于僵化、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其中根源是什么?

 

拉纳·米特: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缺乏真正彻底了解情况的途径。这又回到我之前说的“自信”问题。一个真正自信的国家,可以向所有人敞开大门、让他们自由行走,能够接受任何提问。所以,对于你的问题,我的答案就是:100%的透明度。告诉世界: “放马过来吧!批评也好,赞美也罢,我们愿意与世界展开真诚有力的对话。无论赞同还是反对,至少会表达我们的立场。”

 

就像任何美国政客都不会拒绝任何记者的提问。当然,他们的回答有时候可能比较难听和狡猾,但通常情况下没有哪个美国官员会对哪个国家的记者说,“抱歉,你这个问题太敏感了,我无法回答。”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无论给出什么答案,至少不应在提问环节就把窗口关上、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以现有的实力和自信,中国应该勇敢地迎上去。


如果要讲故事,那这个故事就必须完整;光鲜亮丽的部分要讲,难堪困苦的部分也要讲。因为众所周知,一个只有蜜糖和玫瑰的“故事”不叫故事,叫广告。时间一长,自然就会让人疲倦。


作者:狄竞,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