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拉纳·米特:看中美关系,别被“冷战”这个词误导丨外眼看两会

狄竞 直新闻 2022-04-23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按】

3月7日,两会外长记者会,王毅表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原因错综复杂。解决复杂问题,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中方愿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也愿在需要时与国际社会一道开展必要的斡旋。

时隔一年,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与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再次对话,就俄乌局势、两会热点等分享其洞察。采访中,身为西方著名历史学家,被称为当代“史景迁”的拉纳·米特认为,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参与构建维持和平稳定的全球环境,在追求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上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同时倾力保障国内民众生存发展的各项权利,推广教育与阅读,培养公众理性判断的能力。

他还指出,当下中美关系与当初的美苏关系情况不一样,便自然不能用所谓“冷战”同样一套概念和解决办法来应对。美国方面用了一系列词汇来定位今后一段时期的中美关系,其中一个关键词就是“竞争”,但不应仅从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这一维度,而应将其放大到全球语境下去解读,包括大部分国家正竞相发展,力求实现经济增长、应对气候变化等。因此,我们要摒弃单纯将中美对立起来的任何概念,因为双方都会各自拥有新的友谊、新合作伙伴、新的竞争与对抗,这是一种丰富多元的融合状态,远比一对一的双边关系要复杂。

以下是采访实录。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拉纳·米特


科技帮助人们看清战争冲突究竟意味着什么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米特教授,距离上一次采访您已过去将近一年。在此期间,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我们看到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太多世界剧变。我是个“90后”,身边许多同龄人都表示,我们这一代最近见证了此前从来不敢想象、也未曾经历过的全球格局变化。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哪些部分是符合历史规律的“轮回”?哪些又是前所未有的新现象?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拉纳·米特:在看待当下局势时,历史学者难免会从较长的历史维度来解读,回溯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事。还是那句老话,“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不会简单重复(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也就是说,你总能在历史事件中找到与当下局势类似的情况。因此,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眼下世界是否真的面临颠覆性动荡?在此我想举一个例子:十七世纪的欧洲,各国为了争夺利益、树立霸权,再加上宗教纷争激化,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欧洲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近代史的开端,不仅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主权意识的形成,也带来了“国际秩序”这一概念的萌芽,具体成果就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reaty of Westphalia)的签订。后者也为当今世界的稳定与秩序奠定了基础。这也是今天在所有大学里学习国际关系时首先要接触的内容。

 

刚才举的这个例子发生在370多年前,再看今天的俄乌冲突,我们就要记住,当年的人们也曾回望历史、反思自身,意识到需要一套合适的框架,让国与国之间能遵守规则、和平相处。包括中国,也曾在上世纪20、40、70年代多次参与建立和维护世界秩序的协商与讨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切都并非是“前所未有”的,而是有“前车之鉴”的。

 

那么哪些现象是“前所未有”的呢?我认为,那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当下的俄乌冲突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是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当然,也有真实战场上的致命武器和无辜牺牲;但至少全世界民众很多是通过社交媒体来观察这场冲突的,比如我知道中国社交媒体上当下就流行一个词叫“乌心工作”。但在20年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没有社交媒体、没有智能手机。这就说明什么呢?说明即便在可怕的军事冲突发生时,全球互联与沟通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科技不仅帮助我们跨越障碍和界限,还能助益打造未来的和平——无论是在英国还是中国、美国,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看到战争冲突究竟意味着什么,直面其真实面目——绝不仅是口号和那些所谓的“荣光”,而是十分可怕的现实,从而意识到这一切必须停止。

 

解决俄乌冲突当务之急就是双方坐下来谈判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有观点认为,俄乌冲突挑战了中国向来倡导和维护的国际秩序与规则。您对此如何评价?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拉纳·米特:当下局势对中国而言,我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我认为目前解决俄乌冲突的当务之急就是让双方坐下来认认真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谈判。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一位“协调人”。那么中国是不是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以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呢?当然,这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十分复杂棘手。但回溯历史,仅在50年前,当尼克松跨过大洋来到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面,从而开拓了一系列外交新局。当时没人能意料到这一结果,直到它真的发生。那么50年后,北京愿意再尝试开拓这样的外交新局吗?我们现在无法给出答案。

 

中美两国是否能携手合作?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在世界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您认为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拉纳·米特:每个人都应意识到,当下对中国而言,有一样东西最为关键,那就是“如何让世界维持和平稳定的环境?”换言之,“什么才是应对当前紧急事态的最佳办法?”我认为,首先,要努力保持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繁荣,特别是新兴国家。第二个挑战就是气候变化问题依然严峻。我们眼下面对许多紧张冲突,可能会忽视了这一点,未来5年、10年甚至50年内,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要面对。第三点就是后疫情时代的世界运转。关于这点我多说几句。今天的世界比起两年前已大不相同,因此需要处理好一个问题:后疫情时代下,如何让世界回到一个相对稳定公平的全球环境中?这里面就包括,是否需要继续实行大规模疫苗接种?是否会推广相关全球健康计划?中美两国是否能携手为全球卫生事业助力?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中国自然能在应对中发挥关键作用,但还是那句话,必须与全球各方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要摒弃单纯将中美对立起来的任何概念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上一次采访您是在去年5月。记得当时您表示,不认为中美之间处于“冷战”和“全面对抗”状态。时至今日,您还坚持这样的看法吗?您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中美关系有何观察?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拉纳·米特:最近“冷战”这一概念被大量用于形容中美关系。但我依然认为,它无法帮助世人正确认识当下中美关系的真相。只要一提“冷战”,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很容易就会形成“对立”的概念,因为这就是当年的实际情况。上世纪50至80年代,美苏间的确在诸多领域展开了全面“竞赛”。而相比之下,当前中美关系与之存在巨大差别。我们看到,无论是科技、供应链还是市场,这两个世界头号大国仍旧紧密相连。其中有一个“冷战”时还不明显的因素,那就是科技,以及与之相应的服务产业变革——我认为中美在这一领域还存在长远的合作空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国能永远步调一致、以彼此都满意的方式打交道;也一定会存在中美利益不同的领域。但我想在短期内,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管控好分歧;而“冷战”一词十分具有误导性——既然当下中美关系与当初的美苏关系情况不一样,便自然不能用同样一套概念和解决办法来应对。

 

美国方面用了一系列词汇来定位今后一段时期的中美关系,其中一个关键词就是“竞争”。“竞争”这个词或许是恰当的,因为“竞争”很多时候是在健康的环境下开展的,比如奥运会上,“竞争”能够激发双方潜力、让彼此变得更优秀。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认识到,“竞争”也意味着双方要努力让更多人、更多国家、社会也能参与进来、共同进步。因此我们不应仅从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这一维度,而应将其放大到全球语境下去解读。当前,全球南方的大部分国家正竞相发展,力求实现经济增长、应对气候变化等。现在的问题是,当前关系形势下的中美两国,将如何助力这一进程。因此,我们要摒弃单纯将中美对立起来的任何概念,因为双方都会各自拥有新的友谊、新合作伙伴、新的竞争与对抗,这是一种丰富多元的融合状态,远比一对一的双边关系要复杂。

 

中国两会最为关注的议题 其他国家也同样面对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再来谈谈当下正在进行的“两会”。我们知道,除了历史研究之外,您也长期关注中国当代发展。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议题是您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您对相关表态又有何观察?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拉纳·米特:两会议题十分丰富,如果让我选一个最为关注的,也是我们在西方常谈及的概念,那就是“生命机会”。说到底,即让人实现发展的多重方式。其中包括,使人接受教育、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为下一代的发展进步创造更多空间。在实践当中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举两个两会中提到的例子:第一就是增加教育资源供应,特别是农村地区。我们知道那里的孩子通常接触不到与北上广深孩子同样的机会,其教育环境也因父母工作变动等而十分不稳定。这些问题多年来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今许多高智商人群从大学毕业拿到学位,但等待他们的就业岗位和机遇却并非如其所愿的充足合适。因此我关注的问题就是,这些优秀人才接受了教育之后,真正能够走向国家社会的各个层面去发挥有效作用、施展抱负吗?而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世界许多国家也都在担忧:我们培养了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但真的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装得下他们吗?也就是说,中国如此大的一个社会,仍在面对收入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而我们看到,这些中国两会上最为关注的议题,恰恰也是世界许多其他国家正在共同面对的。

 

提倡“全民阅读”是每个国家无可争议的首要任务之一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谈到教育,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连续第九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您作为世界顶尖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如何看待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性?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拉纳·米特:我想,提倡“全民阅读”可以说是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国家无可争议的首要任务之一。以中国为例,2000多年来,你们在普及“识字”与“阅读”方面走过了漫长的道路。最初,“阅读”在中国只是少数人拥有的“特权”或“神圣职能”,而今天中国民众的识字率已达97%以上。时至今日,我们看到,“阅读”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我特别想强调的是,“阅读”能力可谓“判断力”的根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无论你身处何地,必须迅速获取相应信息,才能对快速变化的局势作出理性判断。所以不管是科技成果、社会评论还是文史艺术领域的内容,多看看总是有好处的。当然,或许有时候你会担心自己看到的只是一面之词,那么我的建议是(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当你想弄清楚一个问题时,至少读4篇观点立场角度不一样的文章,而且其中至少要有2篇的观点是你自己不赞同的,由此你就能建立一套相对全面立体的判断。若是你永远只看自己赞同的观点并给其“点赞”,那便只会让视野越来越狭隘。通过学会尊重别人不同的观点来获得自身认知的进步,这是我认为“阅读”带给人类的一大益处。

 

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存在类似的争议,即如何就一件事情做出正确判断。但无论如何,最关键的是要确保人们能接触到尽可能多的各类信息。我认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民众不仅能够、而且应当被鼓励去阅读各类信息和资料,而政府也会展现出足够的自信,让民众去接触不同的声音、形成自己的判断。

 

深圳是整个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今年已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大国家发展战略连续第六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您认为,在新局势、新目标下,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未来还应该在中国发展大局中扮演哪些更加积极的角色?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拉纳·米特:要做到坚持已有特色与兼顾发展大局,我认为深圳还可在一些方面有所作为。固有的成果和优势我们都很熟悉,但也值得再次强调,那就是科创能力,以及相应的庞大资金投入。深圳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优势,就是教育。深圳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教育的“中心”——依托其科创基础,再加上越来越多进驻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而此外其实深圳还有第三个优势,这点可能许多深圳人都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深圳是整个中国故事的一部分,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表达,可以与世界对话。这样的对话能够充分展现中国的丰富多样,一定会十分精彩。

 

中国女性的地位和境遇今非昔比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狄竞: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您有什么话想对中国女性讲吗?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拉纳·米特:1942年3月8日的国际劳动妇女节,正值二战胶着之际。当天,中国女性主义运动先驱丁玲给毛泽东写过一封史上著名的信。她在信中写道,妇女是中国革命浪潮与解放斗争的重要参与者,但妇女也有自身的事业和奋斗目标。就在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一天,丁玲呼吁女性自重、自立、自强,以真正实现妇女自身的独立和解放。今天,同样是“三八”妇女节,中国女性的地位和境遇今非昔比。但我们依然不应忘记当年先驱所做的斗争和努力,因为依然任重道远。


因此我想对中国女性说,今天“三八”妇女节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回首来路、庆祝女性事业进步成就,同时也要展望前方,继续勇敢走好脚下的路。



作者 | 狄竞,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