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李宗伦:中俄为何“伴而不盟”?

曾子瑾 直新闻 2023-03-29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按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20日,习主席抵达莫斯科的当天,在他下榻的酒店附近,众多俄罗斯青年和中国留学生、中企员工、华侨华人热情挥舞着两国国旗。“热烈欢迎”的口号同俄语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深圳卫视直新闻专访了人在现场的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李宗伦。李宗伦旅居俄罗斯30多年,2013年,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俄罗斯时,李宗伦也曾在现场亲眼见证中俄元首互动。那么这次习主席访问俄罗斯,李宗伦又注意到了哪些特别安排?在他眼中,中俄两国元首的密切互动,又为双边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欢迎队伍里的俄罗斯青年 让我看到中俄友谊代代传承”

3月20日,莫斯科市区内一处建筑亮起“中国红”大屏幕(图源:新华社)


“这次有很多地方与往日不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很多中文广告牌出现在大屏幕上,在机场的路上,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广告牌上用中文写着,‘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虽然这是俄罗斯中国总商会(提供的),但是能够通过俄罗斯的管理部门、安全部门和宣传部门出现在这么重要的地方,我觉得特别亲切。”21日,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李宗伦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及此前一天欢迎仪式的种种细节,依然语气欢快、满怀激动。而更加令他感到惊喜的是,在这一次的欢迎队伍中,除了往常“熟悉的老面孔”——如在莫斯科的华人华侨、中资企业员工以及中国留学生外,还有很多俄罗斯年轻人。


“当时我跟这些小孩聊天,我心里非常感动,他们占了整个欢迎队伍的一半,几百人的队伍里,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俄罗斯青年。这证明什么?证明了中俄的友谊正在一代一代地往下传,也就是说,俄罗斯政府有意识地培养俄罗斯青年人对中国的热爱以及对两国关系的认同,年轻人就是将来国家的接班人,我觉得非常好。”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十年九访俄罗斯 体现中俄关系“牢固且强大”

习近平主席此次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是十年来的第九次。2013年,习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正是来到了俄罗斯。


回忆起十年前习主席的那次访问,李宗伦记忆犹新。正是在那次访问中,中俄两国共同签署了“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的补充议定书,确定对位于俄罗斯莫斯科的中共六大会址进行修复,习近平主席还出席了中共六大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


“那时习主席非常深情地说,我们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的启动修复工作,得到了普京总统的大力支持。普京总统说,我们从莫斯科州把这块土地买了,以后归联邦所有,我们联邦把这块土地租给你们,租金一年一卢布。”在李宗伦看来,这就是习主席和普京总统深厚友谊的生动展现,“两国元首还一起烹调做饭,烙煎饼,这看起来是小事,但实际上却拉近了两国之间的关系,更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关系”。


李宗伦表示,中俄两国元首的友好关系,直接带动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李宗伦形容就像大家庭一样,家长关系特别密切,家里成员的关系也就特别密切,“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习主席和普京总统的私交,以及习主席个人的魅力,让很多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印象越来越好。”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而此次习近平到访俄罗斯,也是习近平继续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在李宗伦看来,这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习主席这次访问的时间点,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两会刚刚结束,习主席继续当选国家主席,同时也是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在俄乌局势上浇油点火,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施压,所以习主席此次到访俄罗斯,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我们中国人不会看外国的脸色来行事,我们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大国独立性,有自己的大国担当。同时还释放一个信号,就是中俄关系牢不可破,不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受到影响。”


中俄关系的“正确相处之道” 有何深刻意涵?

外界注意到,在习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俄两国元首在对方的主流媒体上分别发表署名文章,这种外事礼仪的“同频共振”被认为意义非凡。习主席在文章中说,“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关键在于找到了国与国正确相处之道”。


李宗伦同样注意到俄罗斯媒体近期对中国国家主席此访的报道,频率高、体量大,俄媒还在报道中提及,“习主席选择这个时间节点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证明了俄中关系的牢固和强大”。


在李宗伦看来,中俄两国的“相处之道”,可以总结为四个字,那就是“伴而不盟”:“我们只做伙伴,不做盟友,还有加上中国的‘三不’政策,就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种相处之道,就给彼此之间都留下了足够的战略空间和自由度。”


“每一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国情,有各自的核心利益、红线,这在任何一个国家之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伴而不盟’,我们就可以按照国家的最高利益来决定我们的外交政策和施政方针,就像对待俄乌问题,我们会有共同点也会有分歧,如果是同盟,就该不顾一切的进行同步,但因为‘伴而不盟’,我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独立性和看法,谁也不依附谁,谁也不看谁的脸色,谁也不会认为‘你必须如此’。”


而作为长期旅居俄罗斯的华人,李宗伦直言,中俄两国的这种相处之道,让身处在俄罗斯的华人华侨倍感自豪:“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有担当的、有原则的、同时又能在国际上起作用的大国,这点我们感触非常深刻。”


俄乌冲突延宕超一年 中国国家主席此访有何深意?

中国国家主席此访俄罗斯,一个绕不开的大背景就是俄乌冲突已持续超一年时间。不久前,中方专门发表了立场文件,呼吁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单边制裁。而国际社会对于俄乌双方停火止战、走向和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让国际社会关注中俄两国元首将在此次互动中作出何种表态。


“在任何情况下,政治解决问题,不要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这是中国的一贯立场。这次习主席的访问,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就这个问题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姿态。”李宗伦认为,不久前伊朗和沙特这对“宿敌”在中方的斡旋之下握手言和,这既让一些西方国家感到意外突然,也让世界知道中国已经做好准备:“中国愿意做国际大问题的解决者,中国也具备解决世界重大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解决俄乌问题,虽然可能不像解决伊朗和沙特问题那样迅速、快捷,但中国一定会在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中发挥一个很大的作用。”

 

图源:法新社


普京总统署名文章大篇幅谈及中俄经贸 释放何种信号?

除了俄乌问题之外,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普京总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俄罗斯和中国——面向未来的伙伴关系》的署名文章中,就特别提到“我们优先方向之一是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就用了较大篇幅阐述中俄两国的经贸关系。


李宗伦认为,如此具体的、迫切的、中肯的大篇幅评价,是非常罕见的。他坦言,如果说过往中俄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的话,那么普京总统的这篇署名文章就证明了,俄罗斯已经下定决心,要和中国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今年还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李宗伦认为,以习主席此访为契机,中俄两国未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大有可为。


“今年是‘一带一路’提出十周年,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十周年,通过普京总统的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俄罗斯已经深刻认识到中方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正确性,而且认识到这是与俄罗斯息息相关的,他们是时候下定决心了,而且我觉得他们已经下了决心。”李宗伦说。


今年一定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丰收年

中俄两国元首也分别在署名文章中特别强调,要密切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作为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李宗伦向深圳卫视直新闻透露,目前已经有超过10个文化交流活动在和他进行沟通,涵盖文学、戏剧、绘画等领域,“今年一定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丰收年,一定是大年!”


“人文交流是政治交流的前导,人文交流一定要走到前面去,配合两国的经贸关系、政治关系,”李宗伦表示,有俄罗斯朋友向他表达了喜悦与期待,“我接触的很多俄罗斯的文化界人士,他们都是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有一个朋友告诉我,现在形势这么好,今年一定要去中国,就是走也要走到中国去。”

 

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李宗伦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曾子瑾视频采访



编辑丨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