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发论坛亮点提前看|做得了学术,玩得了音乐,这位诺奖得主不一般!

热爱科学的 直新闻 2023-11-11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将于11月23日至25日在深圳举办。本届论坛延续“开放·信任·合作”主题,共设1个主论坛和11个平行分论坛,邀请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名世界知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世界重要科技组织负责人等嘉宾出席活动。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德国生物化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将出席本次论坛,并在主论坛作主旨报告。



托马斯·苏德霍夫以研究突触传递闻名,他的科研成果揭示了神经细胞如何进行信息传递,进而为人类提供了一系列攻克神经和免疫学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思路。2013年,苏德霍夫因发现并解释了囊泡如何在指令下精确地释放出内部物质,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苏德霍夫本人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夫人陈路是江苏无锡人。在陈路眼中,拥有耀眼的学术纪录的苏德霍夫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做事非常认真,待人也非常真诚。苏德霍夫热爱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他会演奏巴松管,在他看来,古典音乐需要有创造力的头脑,也需要不断练习,这两个因素影响了他的科学事业,因为在科学领域中,要想获得非凡成就,必须同时满足进行大量练习并具有创造性思维这两个要求。


而在学生眼中,苏德霍夫是一个平易近人、爱运动、懂浪漫、会在结婚纪念日“定一些surprise trip”的“高富帅老板”。



深耕脑科学多年,苏德霍夫认为,记忆是大脑最有趣的部分,“一方面,大脑在潜意识和有意识的状态情况下,能够运转非凡的工作。另一方面,人类的记忆又非常糟糕,我们可能仅会记下一些信息碎片,不记得的部分却是大脑想象出来的。”苏德霍夫认为,大脑和人工智能的运作方式存在相似之处,他呼吁,在未来的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过程中,需要去注意二者的聚合,这也是推进人脑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11月23日,苏德霍夫将出席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主论坛,并发表主题为“国际生物安全或医学合作”的主旨报告。据悉,主论坛将围绕“科技探寻前沿”、“科技促进发展”、“科技应对挑战”、“科技有效治理”四大版块各设置一场主旨演讲。苏德霍夫的演讲,将在“科技应对挑战”版块中展开,该版块将探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人类健康、生物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减少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进而推动全球范围的包容、联动,使各国人民共享科技发展成果等话题。



此外,主论坛还安排了高端对话、科技成果发布等议程。高端对话环节以“大科学设施建设与国际科技合作”为主题,将邀请杨学明、赵振堂、陈和生、封东来等两院院士就如何通过大科学装置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发展等进行研讨交流。大科学设施是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利器,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程度的标志,相关领域专家的面对面高端对谈交流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大科学设施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提供重要人才参考和支持。


在科技成果发布方面,聚焦科技探寻前沿与科技促进发展、国际区域合作主题,主论坛将联合化学领域国际知名科技组织发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并立足大湾区,遴选出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技术,发布大湾区十大科技成果。



更多重量级与会嘉宾,更多精彩论坛内容,等你来探索!论坛官网→→ https://www.wstdf.com.cn/



编辑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邱雅彤,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