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试图逐个击破,中国车企要抱团啊!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欧委会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终裁结果将在10月30日生效。中欧正密集展开磋商,主要聚焦价格承诺谈判。只剩下不到三天的谈判窗口期,中欧磋商能否实现实质性突破?双方到底还有多少谈判空间?
直新闻注意到,欧盟方面对于此次磋商的诚意还有待观察。除设置关卡,要求中国对欧出口电动汽车的每个品牌、每种车型无限细分,分别制定最低限价外,欧方还试图和中国车企单独谈判,试图从单个车企到逐一突破其他车企,破坏统一定价。对此,公众号“玉渊谭天”喊话“个别企业”,在面对眼前的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做选择时,切不可中了欧方的圈套。
另一方面,在中欧展开密集磋商之际,德国、芬兰等欧盟多国官员接连访华,透露出欧盟内部各国对于如何同中国展开合作的态度有着明显分歧。在欧盟与中国产生贸易摩擦之际,这些国家希望通过双边渠道减少分歧、扩大合作。
◁◀ 最后三天,中欧将怎么谈?
2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视频会谈。公众号“玉渊谭天”注意到,中方此次是应约参加视频会谈,而且根据东布罗夫斯基斯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的信息,他当天正在巴西出席G20贸易部长会议,谈判开始时是当地时间11时左右,谈完已经到了凌晨,这也显示欧方以谈判解决分歧的意愿。
这一次双方达成了更多具体共识,明确继续将价格承诺作为本案的解决途径。价格承诺是反倾销调查的一种结案措施,就是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确定一个都可以接受的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最低出口价格,出口商承诺其出口价格不低于这个数字。一般而言,价格承诺由商会代表多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此次则是由中国机电商会提交方案。
但谈判过程十分曲折。根据中国机电商会10月17日发表的声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12家电动汽车企业的授权下,于8月24日提交了价格承诺方案。自9月20日起的20余天中,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本月初有消息人士称,欧盟曾拒绝中方提议的不低于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3.2万元的方案。该消息人士还透露,中国电动汽车3.5万至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6.3万至31万元的最低定价门槛,可能更容易被欧盟接受。
◁◀ 欧盟试图逐个击破打开定价缺口 央媒呼吁企业勿中圈套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欧委会发布的消息稿,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委员会“并不排除与个别出口商展开谈判”。对此,中国商务部28日回应称,此举将动摇彼此信任,干扰磋商整体进程,也将给价格承诺协议的后续执行和监管增加更多行政成本。
在集体价格承诺谈判的问题上,中方不愿退让,是为了保护及兼顾在欧洲市场份额较小的车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熊李力告诉直新闻记者,在欧盟看来,如果能够和中国车企单独谈判,就有利于对中国车企施加更大的压力,如果某个中国车企顶不住欧盟压力,率先作出妥协,也会对其他车企造成示范效应,说到底就是希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20年前,中国就在此事上吃过亏。2004年中国参与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时,由于企业各自为政,没有争取到定价权导致国际矿商坐收渔利,行业内部分企业因此破产。
熊李力认为,统一采取行动、协调立场,不仅对中国车企顶住来自欧盟方面的压力非常有帮助,而且对中方争取更加有利的谈判地位、取得更好的谈判结果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车企未来必须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竞争,在全球汽车产业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欧盟具体找了哪些车企单独谈判并未被披露,但根据中国机电商会此前的声明,欧方接触的部分企业“均在已授权中国机电商会的12家电动汽车企业集团之内”。
◁◀ 欧盟设置关卡增加谈判复杂性
有消息指,欧盟并不满足于一个特定的价格承诺,欧方技术团队要求中国对欧出口电动汽车的每个品牌、每种车型,分别制定最低限价,甚至连同一种品牌的车出口到欧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也要分别制定最低限价。但分析认为,从执行层面而言,欧盟的要求几乎不可行。汽车本身有不同品牌、不同车型,新能源汽车的更新换代又极为迅速,如果要无限细分,给每一款汽车制定最低限价,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在无形中极大地增加了谈判磋商的复杂性。
有分析认为,此举显示出欧盟缺乏足够的诚意。欧盟的政策不仅破坏了中欧之间的合作,同时也会损害到欧盟自身的利益,特别是那些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的欧盟企业。
◁◀ 中欧关税磋商可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欧盟方面的终裁结果本月底生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价格承诺磋商因此终结。2004年,欧盟对来自中国的铸件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005年7月发布公告,欧盟确定对中国的铸件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但经过多轮磋商,在终裁的半年多后,中国机电商会代表涉案企业与欧盟委员会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下阶段,欧方也将派出磋商团队访华,有关价格承诺的磋商谈判也将持续下去,直至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陈晓径告诉直新闻,此次磋商中欧是否能够达成共识,还要看双方的妥协程度。外界认为,双方的认知鸿沟比较大,很难达成妥协。陈晓径指出,双方能够坐下来谈判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说明双方还是很珍惜彼此的经贸关系。
◁◀ 谈判关键时期 欧盟多国官员接连访华
德国总理朔尔茨(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21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再次重申反对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他表示,这种做法只会伤害到德国自身。此外,在中欧展开密集磋商之际,德国、芬兰等欧盟多国官员也接连访华。
28日,芬兰总统斯图布抵达北京,对中国展开4天的国事访问。芬兰是欧盟内部对中国产电动汽车持相对理性、客观态度的国家。欧盟就反补贴法案最终投票前,芬兰外交部表示,该国对加征关税持“极为谨慎的态度”,新关税或引发无法预测的后果。在当地时间10月4日的投票中,芬兰与瑞典、西班牙、比利时等欧盟国家投下了弃权票。
就在斯图布抵达北京的同一天,外交部宣布,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理菲佐将于10月31日至11月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斯洛伐克是欧盟内部坚决反对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国家,在此前的投票中和德国、匈牙利等国家一起投下了反对票。
而德国巴伐利亚州副州长兼州经济、发展和能源部长艾旺格近日也在中国访问。他率领了一个来自商界、科学界和政界的40人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在华期间他试驾了新能源汽车,并参观了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等。艾旺格明确表示,中国是巴伐利亚工业和中小企业的理想合作伙伴。
作者丨朱恩地 何欣颖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赖晨璐
审校丨杨颖
监制丨王磊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