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编剧众生相:为署名入行,为“地位”跨行
作者 / 苏苏
劳动节,让我们将目光对准网大编剧这一群体。他们没有导演风光,没有演员出名,默默藏身幕后,近乎隐形。
一切源于2014年,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提供了开放的内容形态,网大经历了从“40万是天价”、“150万大家感觉疯了”到“600万大有人在”的投资进阶历史,同时也催生了网大编剧这个群体的快速兴起,科班的,非科班的,纷纷入行:编剧专业毕业投师无门的,写网文小说的,段子手,编导专业,甚至计算机it行业的编剧爱好者,只要来网大领域,都有作为编剧的一席之地。
经过几年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豆瓣评分人数超过5000人次的网络电影仅有3部,大多数网大风评在3分、4分左右之间,出圈难,观众认可度低,网大编剧们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和业内口碑也难以触达到更高层次。
正如网大红人秦教授所言,什么时候编剧的地位真正上来了,什么时候网大才能真正脱胎换骨步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让“网大”这种新内容业态看起来更像是一块跳板——有了几部作品(成功更好)后,网大编剧们往往会选择挑战更大的战场——网剧或院线。他们志不在此,他们奋力追逐一个上升通道。
或许,在网大市场真正的高质量蓬勃发展期到来之前,网大只是大多数编剧们短暂停歇的驿站,他们的创作之路,道阻且长。
暂留:志不在此,作品开路
因为热爱电影,新闻专业毕业的小杜写了两个网大入行,他目前在一家影视公司有着稳定收入。但因为行业寒冬,小杜还没有接到第三个项目,而编剧的梦想一直都在,未来,他会考虑往职业编剧上发展。
小杜的观念里,网大本身并不是low的,现在之所以有如此的固定思维,还是因为行业初期,资本的快速介入,裹挟内容发展所致,他相信以后行业规范了,网大各方面配备的资金完善,吸引更多人去用心创作,网大一定会精致起来。
同样非科班出身的佳佳原本是一名程序员,因为喜欢创造性的文字工作,她看书自学编剧,属于天赋良好的类型。去年8月,佳佳来北京找工作,半年未果,中途只得写了两个“枪手”项目维持生计。今年3月,因为一家影视公司转型尝试轻体量的网大项目,她被吸纳入队,每周需固定写出两个网大提纲,税后月薪在8k左右。
对于网大的未来,佳佳表示其实想不了那么远,目前就是想赶紧有一个自己署名的作品。“就像公司招聘时不会说只要网大编剧,我也不会仅仅只是一个网大编剧。”
小方属于编剧专业出身,她的编剧之路就显得曲折了。毕业之后,小方靠家里支持又去美国深造了两年,回来先在一个金融转行影视的公司做网络剧,几个月后公司倒闭。无奈她只能进入一个公司做网大剧本策划,同时兼编剧。小方自认满怀一身才气,将来一定要做院线,只不过由于生存所迫,目前只是作了一个现实的妥协。
转型:你觉得我不专业,我觉得你业余
编导出身的阿琦曾做过三年编剧,据他介绍,经历过孤身创作的不安全感,当过枪手,被甲方的修改意见反复折磨,被刚入行的小导演指手画脚,也卖出过网大剧本,他终于在艰难地找了三个月工作之后转型导演,目前拍摄一些广告片和短视频。
“编剧太受限,太受气,公司有一帮刚毕业的新导演,你得听他们的”,阿琦说,新入行的编剧地位低,没得选,网大、短视频脚本什么活都接。他介绍,网大这个行业做得好的基本上不缺活,就是天天码字,月月开会,时不时的就有作品上映,当然也都是一些看了名字就知道是烂片的那种,连他们自己都是边写边骂娘。
至于和“变态”的甲方来回交涉修改剧本意见,阿琦总结,其实也说不上是哪里出问题,反正就是双方“你觉得我不专业,我也觉得你业余”,可能还是“跟专业与否有些关系”。
在他看来,不仅是编剧没有话语权,而且“网大不怎么需要牛逼的编剧,因为网大几乎没有故事和剧本可言,大部分都是靠噱头吸引人,骗点击量赚钱。”对于网大编剧署名相对容易一些,阿琦表示,“可能是因为烂片所以大家也不屑于争夺署名吧”。
阿琦介绍,其实也有一些“混”得不好的编剧,他们天天在各个影视群里发求活信息,算是勉强度日。“是挺辛酸的,有的编剧在导演制片人群里发也就罢了,可有的还整天在编剧群里发,大家都是编剧,都穷的想找活,谁会给你活啊。”
他也不认为这种方式有效:在群里发信息找活的,如果有人找你的话,基本都会让你先写个大纲看看,但一般是你交了大纲后就没有下文了,编剧都是白忙活,太虚无缥缈。“这对于很多编剧新人来说确实挺悲剧的。”
他继而补充说,编剧这么不好干,如果坚持了三年还是看不到起色,可以先缓一缓,先顾好生活,以后慢慢再往编剧发展,毕竟生活是第一位的,梦想是一辈子的,不急于一时。
虽然不回避目前网大面临的各种问题,阿琦也看好这种内容形式未来的发展,“国内的网大就像国外的网络电影一样,未来爱奇艺优酷等平台也会变成网飞那样的公司。”
问到他是否知道一些网大头部编剧,阿琦想了想,“我还真不知道头部网大编剧有哪些,不过我相信没有几个编剧会在自己名头前加个网大的前缀,大家都想做的是编剧,说的更具体点就是院线编剧。”
头部:很感谢网大,它培养了我
写过《四大名捕之入梦妖灵》《龙棺古墓》等作品的方岚大概算是阿琦口中最接近“头部”概念的网大编剧了。但这份名气也并未出圈,方岚现在还没签公司,也没有经纪人,自己处理外联商务,再自己回来写剧本。
入行4年半,她一共见证了自己写的53部戏的杀青,实际完成的本子肯定比这更多。广泛囊落了市面上常见的喜剧、探险、玄幻、武侠、惊悚等网大类型,她说,“论网络电影杀青率肯定没人比我更高”。
但她其实是在做了5年销售,3年段子手之后转型做的编剧,第一次给3个院线电影写剧本,总共酬劳9000块,没有署名。为了作品署名,也为了挣得更多,方岚从网大开始做起。
她自认编剧行业学问太深,如果剧本以满分为算,方岚只能给自己打四十分,因为“做剧本这行不做20年不叫资深”。她说,就像一个普通人3天就能学会说相声,但如果要说好相声,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剧本也是一样,不可能每个环节尽善尽美,只能说相对合格,更合格,更好,永远做不到完美”。方岚表示,作为编剧就是要能听懂客户说的话,并且把他想到的往深发展到他没想到的地方,最终给到一个更加分的东西。
对于传统编剧与院线从业者入局,对现有网大编剧是否有降维打击,这一点,方岚也是自信的,她认为网大编剧更胜在创意出“奇”。尽管处于头部,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寒冬”影响,她写的原本规划今年上半年能开机的4部影片,目前仅有1部完成。也不是没考虑过转型做网剧,方岚说,那就需要再以新人姿态,放低身段慢慢尝试接触,即便写了一两万字落选了也会保持心态平和。
“我很感谢网大,它培养了我”。方岚抱着感恩心态,对于未来的设想,她表示,“在你没有得到更高更好机会的时候,目前所要做的就是把手上的事情默默做好,那个机总会出现的。”
共生:有署名,稿酬低,不看自己作品
事实上,中国影视行业,编剧的地位普遍偏低。作为影视内容的核心和灵魂,相较于主演、导演们放光的招牌,在幕后承担最重要、构建故事整体作用的编剧,名声却一直没有传到圈外。甚至,到现今还有“编剧不就是瞎编吗?”等如此的负面风评。吞尾款、扣稿酬、剥夺编剧经济权益也是行业内不争的事实。
大环境本就如此,再加上网络电影这几年的发展饱受争议,网大编剧们就更处于行业链的末端了。极少有网络电影在招商、对外发布等大型公关活动中会主动提及项目的编剧一职。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电影对新人编剧却相对“友好”。不同于院线电影在署名上严苛的“论资排辈”,因为网大轻巧灵活,“能赚钱”,无论商业还是创作上的“低门槛”,一些编剧只要写了剧本基本会保有署名,由此入行也相对容易。
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是,首先,在网大早期的蛮荒生长阶段,各公司都想快速入局抢占网大赛道,急需大量“故事写手”,网大编剧在那时其实是一个繁荣的蓝海市场;再者,院线电影投入大,变现慢,网剧运作周期长,种种可能发生的变数多,尤其当今身处影视寒冬,资金压力无处不在,于是一些传统影视公司也加入进来,都想尝试网大做一个小型灵活的变现;第三,网络电影目前整体的商业价值偏低,在制片方看来,在编剧一栏署名其实于项目而言是一个“加分项”。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些网大项目的海报中也开始有了编剧位置的署名。
但相对院线和网剧,网大编剧的稿酬也完全不在一个比较量级。综合多位亲历者的数据,一般来说低的2-4万,高的5-7万,单个项目10万稿酬算处于网大编剧行业的“金字塔顶尖”。所以,其实行业中真正的纯网大编剧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需要“一把抓”,也接其他的活平衡收入。
于是,在稿酬偏低的大背景下,除了项目中途折戟可能遭受的意外,网大公司一般也不大会拖欠编剧的项目尾款,只要杀青都能如数结清,因为行业正在逐步走向规范,“为这点小钱消耗公司名声不值当”。也是一个既现实又心酸的现象。
最后,基于种种受限条件,大多数编剧其实也都不大看自己的网大作品,因为在剧本成为项目的过程中,就有了很多不确定性,这是编剧自身无法把控的,“大部分面目全非”。小杜只得无奈笑笑。
(注:文中部分编剧为化名)
近期热文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claudia1212 1028627745 64977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