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昀专栏】Care非care,非常care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联盟”——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感谢您一直以来的阅读与转发,即日起本公众号平台与陆氏药膳将发起一系列活动以回馈各位粉丝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参与方式:
1、在文章底部留言
2、获取您的朋友对您的留言点赞
3、超8个❤,即可获得奖品。
赶快去留言区留下您的精彩点评吧!!!
这次我们的奖品是:
最后八组,赠完即止
【作者简介】:
徐伟昀 台北市人。
台北大学 老年社会学硕士。
【现任】: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 理事
弘孝康养产业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主要经历】:
1987年 台湾财团法人广恩老人养护中心 创始人 (台湾第一家民办养老机构)
1991年 台湾财团法人国泰老人长期照顾中心 副董事长
2000年 台湾省咨议会 研究员
2002年 台湾五股老年公寓 首席执行官
2002年 台湾广福居家服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07年 上海吉祥投资控股集团 养生酒店事业 总经理
2012年 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公司 养老产业管理 总经理
2014年 海航优联健康集团Unicare 医养项目负责人
2017年 广州越秀地产 老龄地产运营 高级谘询顾问
原标题:照护、照料、照顾和关怀有什么不一样?
徐伟昀 2019/6/5
随著老龄化议题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政府、企业、民众越来越关心各项养老措施,而许多养老概念均取自于国外“资本主义、社会分配”视角下的福利体系,所用的词汇都是经过翻译而来的外来语,如果不仔细分辨清楚,很容易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作法上的失误,甚至影响到养老产业的规划和发展。
先说“care”这个单字,目前国内最常使用在“Community Care Services”(社区照顾服务)、“Long Term Care”(长期照护)和“Community Care”(社区关怀)。乍看之下,当然就是“照顾+护理+爱心=养老服务”嘛,很容易理解的。其实不然,从这个“care”字,我们可以区分出国外社会保障体系下三个养老服务的子系统:
■ 社区照顾服务(Community Care Services):
在此处,care是名词,指的是在社区中的服务系统,可以是商业化的收费服务,也可以是政府采购的保障服务,更可能是民间非营利组织NPO。商业模式和政府采购模式可以用准入门槛来区分,将高龄者护理服务内容进行项目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设定供给者准入标准,如日本高龄护理的准入(如下表)。
■ 长期照护(Long Term Care):
此处,care也是名词,是指“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护理”的一种解决方案,以全民保险的形式,针对需要康复和护理的老年人群进行各类照顾措施。其所包涵内容,不只是护理技术而是包括保险体系在内的环境与健康维护的议题。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统计资料显示,95%以上占比的民间护理服务项目大多数是由“社会福利法人”或“医疗法人”这样的特殊民间机构提供的。另外,对于医疗法人也有“特别护理老人院”和“失智症集体照顾老人院”的准入限制规定。
■ 社区关怀(Community Care):非营利组织NPO、社区公益组织
在这里,care是动词,指动员在社区内现有的人力物力,鼓励老年人和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和推动当地的非营利组织NPO及各类公益活动上。
以上这三个子系统是建构在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eing)前提下的因应对策,世界各国自1982年起,在联合国老龄化议题里讨论和交流后所得的经验和成果。
早期人类社会的主要养老模式都发生在社区,在社区内老中青年龄团体的分工而逐步形成“建立在公平、信任与义务关系下,历史、文化、社会情境的社区互惠网络”。社会发展经历了部落─氏族─家族─核心家庭的演化,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家庭逐渐失去保护老年人的功能。奠基在社区关怀(Community Care)的老龄化议题已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结论】:社区关怀(Community Care)永续发展的“能动”就在社区当地
西方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出现在1940年代后期,由公共部门正式介入社区照顾服务的生产与供给。到了20世纪末,由于缺少足够的财源继续推动新的社会福利政策。英国社会学家纪登斯(Giddens, 1997)提出了“第三条路线”(The Third Way),民间非营利组织NPO的抬头,成为西方福利制度的一个转折点。
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传统福利服务,逐渐开始混合以委托第三部门、私部门的补充形式。这种混合着市场私部门、非营利组织的第三部门,以及家庭亲友的非正式部门,共同提供服务的多元途径。第三条路强调以非营利组织的扩展来补充社会福利的不足,并且加入某些市场元素,例如竞争机制、自由的选择机会和资本累积等。
西方新福利一改原先只谈生产和分配的简单形式(保障机制中没有消费,只有分配),加入了参与、共享和互助原则,而这转变使得运用“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议题。社区关怀从社会现有网络中“互惠关系”的义务、信任与社会规范等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共同的价值与信仰,从人们日常生活脉络中,找寻社区运作的实践机制。
社区关怀是一个建构在“信任”基础之上,连结个人、家庭、自愿组织的社区互惠网络。包含了3个主要元素(社区跟家庭特质并不相同,另文介绍):
n 道德、义务与规范;
n 信任(trust)的价值;
n 本地自愿组织。
关怀与照顾服务有本质上的差别,关怀是发自内心的人性展现,社区关怀(Community Care)原来就存在于社区的互惠网络中,包括孝道文化及邻里互助,那是真正“以人为本”、的人类交往关系。在未来,社区关怀将是以社区为载体,社区关怀的实践行动则是搭建在老年人和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和推动的社区非营利自愿组织NPO及各类公益活动上,并将成为政府部门(社会保障模式)、商业部门(产业服务模式)之外的第三部门──本地自愿组织(包括亲友邻里在内的社区关怀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以老人为核心”的多层次社区关怀网络。
本文写作目的在于老龄化议题的学术理念推广,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交流 微信号:jack556777
分享是对我最大的赞赏
随缘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