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懂上海:老上海怎么倒垃圾?

养老关切你我他→ 亚太养老产业力量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穿了睡衣趿了拖鞋,端了簸箕拿生活垃圾倒到一只臭哄哄的用水泥做的四四方方垃圾箱去,还要摒牢一口气……这样的场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石库门弄堂里再寻常不过了。想想倒垃圾这桩事体,也是跟生活分不开的。


垃圾清扫历史


上海自1292年立县之后,至19世纪40年代,全城已有大街小巷60多条,人口20余万,除了巡道署及县衙门等重要部门周围的道路由夫役专门清扫外,大多数道路基本处于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状态。


南市一处码头,垃圾车拉到这里,由河道进行清运


19世纪50年代以前,居民通常将生活垃圾随便倾弃在低洼处或江河沿滩。很多倒在江河边的垃圾随着潮水的涨落,流入江河冲走。那时候,人们还完全没有形成近现代意义上的生活废弃物处置观念。

01公共租界

当时在上海滩上,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的垃圾问题由谁来管,也是经历了几次变更。直到1914年起才正式由市政当局负责。


在19世纪60年代末的时候,工部局已由专职卫生稽查员雇佣一批华人苦力对租界内道路和弄堂每天清扫一次。19世纪70年代初,当时对垃圾的倾倒没有限制,路边时常可见随意倾倒的垃圾。由于人力问题,每天只清除1次使得里弄和道路显得十分不整洁。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公共租界将每天清除一次垃圾改为道路旁的垃圾每天清除两次,里弄仍为一次。19世纪80年代,尽管有些道路每天清除垃圾次数已增加,但往往是前脚垃圾刚清除,紧接着居民的垃圾又倒了出来。

之后,一些车辆和人流来往多的重要道路每天清扫垃圾3-4次。据记录,1872年,仅从公共租界清运出垃圾1142车,加上船运出境的垃圾,合计达15000吨。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攀升。当时法租界的居民每天晚上将垃圾倾倒在道路旁,第二天清晨会有马车来清运,亦或是堆在自家门口待清除。但租界当局规定垃圾清除后,白天不得重新倒出。


民国初年上海街头的清道夫,帽子上有S.M.C字样,是上海工部局的英文缩写


02华界

华界的居民每天早晨将垃圾堆在自己的门前,但碎碗、玻璃及有异味的垃圾不准倒在门外。与法租界同样的规定,上午清除后不得再次倾倒。不过居民们仍旧会在里弄口或道路旁倾倒垃圾,以待市政部门清除。这便形成了许多垃圾堆点,环境污秽不堪,居民怨声不绝。


垃圾箱的演变


垃圾问题虽然“又臭又脏”,但确是居民日常生活里的大问题。垃圾怎么倒、怎么收、用什么容器装,真是让人动足了脑筋。垃圾箱的演变也是可见一斑。


1第一只公共垃圾箱

同治十三年(1874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曾设想建造固定的垃圾箱,以容纳居民生活垃圾。但另有意见认为“要引导居民将垃圾倒入垃圾箱是件困难的事情,将证明垃圾容器的用处不大,而其购买的费用很高”,最终租界当局放弃了这个设想。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弄堂里可见的垃圾箱


直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9月,公共租界才设置垃圾箱,要求居民将垃圾倒入箱内,改变堆放在道路上的做法。光绪二十五年及20世纪初,法租界与华界也先后分别设置垃圾容器,要求居民将垃圾倒入容器内。


2铅皮垃圾桶

上世纪30年代,南市老城厢里采用的是摇铃收垃圾的方式。1934年,因有的居民将垃圾随手倾弃于墙角、电线杆旁,或将粪便倾倒于垃圾箱内的事情比较普遍,有些地方则因垃圾容器不足,造成居民将垃圾随地倾弃,于是卫生局下令在南市废除水泥垃圾箱,特制了一批铅皮垃圾桶,每户购买1只以集贮各自的垃圾。


3撤销沿街垃圾桶

1933年12月22日《申报》刊登一则题为“垃圾倾倒法”的公告,其中提到“过去所设沿街垃圾桶,每多流弊”,于是自第二年起,一律取销,责成各铺户自备垃圾桶,按照规定时间,分别倾入垃圾车内。


20世纪30年代,上海街头的清道夫及垃圾收集车辆


480年代的水泥垃圾箱

1988年4月,黄浦区率先在全市实行了垃圾定时倾倒、清除的试点。位于市区中心的黄浦区浦西区域,有不少老式里弄,人口密度高。设置数百只水泥垃圾箱,供居民随时倾倒垃圾,虽然方便了居民,但垃圾箱周围常有散落的垃圾,招引苍蝇,影响周围的环境卫生。



5第一只封闭式垃圾箱

上世纪90年代,为改善垃圾箱周围环境很差的情形,黄浦区环卫所在地处福建路、无锡路口改建了第一只封闭式垃圾箱,将原来随时敞开的垃圾箱,实行上、下午定时倾倒垃圾,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封闭起来,封闭前将散落在周围的垃圾扫清,垃圾在夜间定时清除。


6以颜色区分的分类垃圾桶

1985年3月开始,各区选择1个街道进行垃圾分类试点。要求居民把菜皮、果壳、煤屑等倒入绿色垃圾桶;将废铁、玻璃、动物刺骨等倒入桔红色的垃圾箱。建筑垃圾倒在指定的垃圾集中点,由环卫部门分类清除。不过这种方式没有持续多久。


弄堂里面摇铃收垃圾


弄堂里摇铃收垃圾的场景,许多老上海还是有印象的。这种方式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首先在法租界部分区域内使用。民国5年(1916年)垃圾车上装上了小铃,用铃声告知居民,垃圾车即将经过,可将各自容器内的垃圾倒入垃圾车。

摇铃倾倒、清除的方式在南市老城厢地区也广泛采用。1929年那会儿,南市实行摇铃收倒垃圾。因为居民随手扔垃圾、把粪便倒入垃圾箱的情况还是很普遍,于是水泥垃圾箱被废除,改成了每户自备垃圾桶。



这样做之后,收倒垃圾还是用摇铃的方式,每日两次,第一次上午八时至十一时,第二次下午二时至五时,由清道夫摇铃通知各铺户。如果没有按规定做的,还要受到处罚。


1946年,卫生局制定《上海市垃圾倾倒办法》,并颁布《实施上海市垃圾倾倒办法告市民书》,规定自5月1日起,在东至黄浦滩(现外滩),南至徐家汇,西至华山路,北至中山路的区域内,每天清晨5时起、每日1次摇铃清除垃圾。错过摇铃倾倒的时间,禁止将垃圾倒在道路上或垃圾箱外。如违反垃圾倾倒办法,将给予罚款、拘留、停止供电等处罚。


老早是用铁锹来人工清理垃圾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在部分垃圾车难以进出、不便设置垃圾箱的地区,还采取摇铃清除垃圾的方法,1963年后,才逐步停用。


这种垃圾桶是在垃圾清运机械化后配套使用的


老上海的垃圾分类


1946年4月1日《申报》上一则市卫生局规划内容中,对“垃圾分类”有了明确的规划愿景。



预备把都市的垃圾,分为五大类:(一)动物性类像肉骨鱼骨等,(二)植物性类像菜根树皮等,(三)布条纸屑类,(四)铁罐废听类,(五)煤渣泥灰类。垃圾经过这种分析工作后,大部份都可变成有用的东西。怎样变呢?

第二类的垃圾相当多,每天单就全市二十七个菜场所搜集来的植物性垃圾,已经相当可观。卫生局打算把这一类的垃圾,集中到一块废公墓的地方,让它腐蚀,照化学原理,可产生大量CH4,也就是可以燃烧的沼气。


这样一来,既可利用沼气的燃烧,来焚毁不必要的垃圾,更将用沼气的燃烧,来制造蒸气。把第三类的垃圾布条纸屑等,熔化成纸浆,制造再生纸。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农民利用垃圾作肥料的积极性高,但由于可以作农肥的垃圾——主要是厨余废弃的菜叶、鱼、家禽的内脏等有机物及煤球灰等,和不能用作农肥的垃圾——主要是老虎灶的煤碴和小型工厂企业委托环卫部门运输的一些废弃物,是混合倾倒、清除、运输的,农民在使用垃圾作肥料前增加了一道分拣的手续。


1959年2月20日《新民晚报》刊载消息“提篮桥区严格实行垃圾分类”


1956年后,在垃圾分类清除的基础上,部分地区又试行了居民垃圾分类倾倒,要求居民将菜叶、煤球灰等有机物和碎玻璃、砖块、铁皮等分别倾倒。为此,在试行分类倾倒的地区将垃圾箱一隔为二,或另置一垃圾容器,并在垃圾容器上注明应倾倒哪一类垃圾。


但这种分类倾倒垃圾的做法由于受到当时各种条件的局限,并没有巩固、推广。不少老上海记忆中房前屋后收集厨余垃圾的“泔脚缸”就是源自那个时期。


上世纪40年代后期,苏州河口中运输垃圾的驳船,装载的垃圾已经过初步归类


1984年又在长宁区新华街道试行了垃圾分类倾倒、清除的办法,煤球灰、菜皮等与碎玻璃、铁皮等分开,分别倒入不同的垃圾容器,前者被送到农村作肥料,后者进行分拣后送废品回收站。


1981年上海街景,那辆三轮环卫车辆是当时的主力环卫垃圾清运车


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垃圾袋装化开始推行和普遍使用。


特写:废品回收站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人都知道废品回收站,这也是垃圾处理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家户户的废纸箱、报纸、杂志,平时都不会跟着每天的垃圾扔掉,而是积攒起来,到一定量之后卖到废品回收站。



一位曾经是废品回收站负责人的老上海,听到有人讲日本人垃圾分拣分出88种以上,显示出不屑神情,他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阿拉搿搭个垃圾回收、处置工作,也好讲是全世界数一数二个!伊辰光垃圾分类回收,组织严密,流程清爽,调拨有序。


回收个垃圾品类,细致到侬难以想象:鸡鸭毛、废电池、牙膏皮、肉骨头、甲鱼壳、桔子皮、碎玻璃、棉花胎、布角料、眼药水瓶、各种料瓶、各色坏鞋子、长短发辫、废旧纸张、灯泡灯管……多得数勿过来!


其中各种图书报刊、破铜烂铁好算是垃圾里向个VIP档次了。当时废品回收站工作人员倒是“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邪气尽职敬业。就以收废纸举例:可以细分为大报、小报、杂志、书本、黄板纸、杂揉纸、保密纸,譬如欸歇辰光勿公开订阅个《参考消息》咾啥。每逢寒暑假集中收来个是32开大小个课本,迭个还要专门捆扎。


再来讲讲鸡毛鸭毛:鸭毛取绒每斤收7元,但是鸡毛一斤只有4分。所以要严格分档,仔细剔出混勒鸭毛里向个又白又细个鸡毛。小姑娘剪辫子,拿来一蓬乱发,收进来要耐心理顺,然后按头发个色泽、长短论价。


顶顶叫人叹为观止个,是旧鞋子:纯塑料个搭仔夹海绵个,同鞋勿同命;破套鞋搭仔破跑鞋,同种勿等值,就算是“同根生亲兄弟”破套鞋,里向有勿有绒布鞋夹里,价钿也是勿一样。



综合:

方志上海《倒垃圾这桩事体 上海人100年来都是有腔调的!》

夜光杯   《想起了当年的废品回收站》


更多推荐
侬是正宗上海人伐?做完这25道题就知道了...
论吃羊,上海宁可能比西北人还狼!
       


寻求:受多家海内外公司委托收购,投资!!!

要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投资老年护理院,投资居家护理, 有养老土地的项目等……证照齐全!北上广及全国各省会城市……各种方式合作可谈!

电邮: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江湖不相忘 分享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