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谈史:从全球化1.0到4.0,世界将是红的
全球化前传:黄金、丝绸、皮毛、香料-农业文明时代的全球化
提要: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运动总共出现了四次革命,即四种不同的形态与时代。
美国向内,中国向外
中国要升级全球化系统,又将如何升级呢?美国要回到旧版本,是不是能够如愿呢?在新与旧、升级和回溯的分歧与拉锯中,世界经济又将何去何从呢?天下大势又将如何演变呢?华夏文明从小天下模式切换到大天下模式,又将如何经略全球呢?
一、灯塔国逆行,历史的车轮呼吁新的领导者
要对全球局势进行宏观分析,需要进行多层结构的分析。从最底层依次到最终端的应用层,分别为:文化层,政治层,经济层,金融层,产业层,市场层,消费层。
多数从事宏观分析的专业人士,对全球局势的研判着重于经济和金融层面,而对政治层和文化层涉足的比较少,要么就是只看地缘政治,而又看不透经济和金融形势。
经济层,对形势的驱动和有效影响周期可以持续数年,比如一个五年计划。政治层,对宏观形势的驱动和有效影响周期可以持续数十年,比如改革开放。文化层,对宏观形势的驱动和有效影响周期可以长达数百年,甚至以千年为计,比如强大的吐蕃帝国和蒙古帝国,因为皈依了佛教,导致国运一败涂地,走向了分崩离析,再也没能起来。
看多大周期的局势,就要选择对应的层面和框架。脱离对应层面的宏观分析,或者串层后张冠李戴式的宏观分析,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要分析十年以内的趋势,就要看经济层;如果要分析数十年周期的趋势,就要看政治层;如果要看几百年周期的趋势,就要看文化层;如果只看月度级别的趋势,分析下金融层就可以了。
对全球化这个课题进行宏观研判,这显然是一个国际政治和经济层的大事件,它所形成的局势的周期将会持续数十年。
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运动总共出现了四次革命,即四种不同的形态与时代。
第一次全球化运动是大航海、地理大发现和海盗殖民运动。它由葡萄牙、西班牙点燃,但实际上的主导者和最终领航者是英国。殖民贸易所代表的全球化终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全球化1.0时代,因为贯穿始终的是大航海、殖民贸易,海权国家掌握全球霸权,所以这个时代的全球化时期世界是蓝的。
第二次全球化运动从二战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类社会完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出现了全面的革命性突破。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本的力量完成了对全球资源和要素的基本整合,以工业生产为纽带,世界基本实现了一体化。这是全球化2.0时代。在这个时代美苏冷战、军备竞赛、科技爆炸贯穿始终,在美苏两极格局的世界中,冷战是一切变化的时代背景,所以这个时代的全球化世界是冷的。
第三次全球化运动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开始。199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项科技战略深刻地推动了信息革命的发展和突破。由媒介技术和信息化技术革命所驱动、由美国领导的地球村、互联网、自由贸易等运动。地球村、互联网和自由贸易所勾勒出的世界图景,不同国家和文明的差异与鸿沟,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一步步地被信息化革命抹平。在美国霸权的全球统治下,世界走向了更深层和全面的一体化。所以,这次全球化3.0时代被称为世界是平的。
第四次全球化运动,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的的两场战争的失败导致美国国力的下降,并由此带来美国全球统治力的下降。与此同时,相对美国的国力下降,中国的国力则在上升。中国入世的十几年成为了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个人类历史的最大参与者加入全球贸易体系并大获成功,这一历史大事件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远不止是对经济、贸易和科技的影响,还有对政治、文化等更深层的影响。中国成了世界经济的引擎,也肩负着为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和人类命运寻找出路和答案的历史使命。所以,这就是正在发生的全球化4.0时代——世界是红的。
第一次全球化运动中,英国是灯塔国;第二次全球化运动中,英国逐渐失去了霸权地位,美国取而代之,成了新的灯塔国;第三次全球化运动,则是美国对世界的信息化改造。
美国这个灯塔因过于耀眼,以强大的功率向全世界进行着单方面的辐射和影响,以至于当时以福山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学者开始出现了眩晕式的的幻觉,认为这个灯塔可以一直照耀下去,历史业已终结。人类在美国的治理下,已经达到了所能达到的社会构型的最高、最理想和最完美形态。
但历史并没有终结,历史的车轮还在向前运动。美国的灯塔之光也在开始暗淡,因为美国并没有真正解决全球的治理问题、贫困问题、战争问题,更没有解决系统性的经济危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美国的普世价值观标准答案购物车中,并没有给出可购买的解答。
历史的车轮眼看着就要碾过美国这个不可一世的文明灯塔,它将驶向何方?给上述问题找到什么样的解答呢?这就是全球化4.0要回答的问题。在美国这个灯塔国开始走向逆全球化之路、做出逆全球化之举、开历史倒车之际,历史在呼吁新的领导者,来驾驶这台叫世界史的火车。
二、中国人的天下观:从小九州到大九州
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中国人,另一种是外国人。世界上也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国家是中国,另一个国家是外国。这种深层意识从何而来呢?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所造成的历史先天性。
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里面的“中华”二字:“中”,对应的是“外”。“外”是指什么呢?在古代指的是海外,海又是什么呢?在《尔雅·释地》篇中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四海并不是指四个大海,而是指四种野蛮民族。“四海之内皆兄弟”“海内存知己”,也不是说在大海包围的陆地之内,而是指被野蛮人包围着的中央帝国的疆土之内。所谓“中”是指四周都是野蛮人,中国人居于海内,在这些野蛮人的中央作为唯一的文明灯塔,傲然而独立。
“华”对应的是“夷”。海内海外,讲的是疆界,讲的是地缘政治,海外是“外”,海内是“中”,便有了“中”和“外”的概念。那么“华”,侧重的是文化层面的中国自古以来的灯塔国优越感。通俗地说,“华”就是文明人,那么“夷”就是蛮夷了,指不文明、不开化的野蛮民族。中国自古以来就扮演着灯塔国的角色,所以华夷之辨和华夷之防也一直强调了几千年。
虽然元、清两朝的异族统治被士大夫们称之为神州陆沉,但这两件大事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和摧毁中国人的灯塔国优越感。真正摧毁中国人灯塔国优越感的历史事件是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那一刻。中国人延续了几千年的灯塔国优越感,被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得粉碎。
不仅灯塔国的优越感被击碎,连同这个灯塔本身也被击碎了。在“中”的方面,各种割地赔款,各种租界和半殖民地,哪还有海内海外的中外之分;在“华”的方面,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矫枉过正地反思,认为是我们祖先曾经引以为傲的灿烂的文化导致了近代的屈辱挨打,这就造成了长期的文化自卑,不仅认为我们的文学、建筑、音乐、绘画、军事不如西方人,甚至还认为我们的汉字本身都带着原罪,需要废除。还有更极端的,认为黄种人就有原罪。所以他们宣扬劣根性和劣等民族等自黑自贱自辱。
华夷之辨则被颠倒了过来,这些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人是野蛮人,西方人才是文明人。所谓的洋务运动和拿来主义,就是接受西方新的世界灯塔国的照耀,向他们学习如何才能再次成为一个新型的灯塔国。“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师夷长技”,师夷长技是为了什么呢?“以制夷”才是目的。什么叫“以制夷”,那就是在一个全球版的天下里自强不息,学习并超过其他的灯塔国,再次成为新天下的灯塔国。
在中国文化里,“天下”是一个内涵非常深奥的概念。中国的帝王和圣贤们一直认为,自己是天道的人间代言人。《诗经·小雅·北山》里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和“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天下”是指太阳底下的所有地方。“国”则是构成“天下”的地理单位。在中国的帝王圣贤眼里,有道的国家才是文明人,无道的国家就是夷狄。所以,中国的帝王和圣人认为自己肩负着把太阳底下所有地方的人变成文明人的使命。
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观念的内驱力,这和其他文明里国与国之间的征伐是不同的。其他文明和国家,互相征伐不过是为了利益,而中国则不然,中国是要代表天,来恩泽覆被它们。所以,在古代中国作为灯塔国所构建的朝贡体系里,藩属国前来朝贡,都是赚钱的买卖,中国并不会因为自己是宗主国就让弱小的藩属国吃亏。中国输出的是秩序,是和平,是仁义。反过来看近现代史,西方殖民者输出的则是战争、烧杀抢掠和死亡,是零和游戏。这是完全异质性的文明所导致的完全迥异的全球治理与国际关系理念。
在战国时期,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认为:中国的九州,只是小九州。在中国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大九州。这个大九州的概念,就是现在说的七大洲的说法。一百多年的屈辱近代史,以及所谓的睁眼看世界,正是把这个小九州的天下扩大到了大九州的天下。从此,中国人的天下,就变成了全球。
三、全球化1.0:世界是蓝的
学界一直有一个悬而未决的著名问题,叫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说的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是从欧洲发起,而不是长期以来在历史上都处于科技水平领先的中国或其他文明圈发起?
李约瑟难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难题,就在于他缺乏大历史的观念和研究方法,只是横向的解释这个现象,当然找不出答案。从纵向的大历史来看,李约瑟难题也并不难回答。
为了方便说明问题,这里要先提出一个概念——古典全球化。汉帝国和西方通商的陆路丝绸之路、泛地中海海路贸易,都是历史上一直长期存在的两大全球化路线。在历史上谁能控制这两大古典全球化必经之路,哪怕地里不长庄稼只长沙子,也一样把日子过得富得流油。
古典全球化不仅是指商品贸易,更有科技和知识的传播。古典军工业、古典农业、古典手工业的技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等都是古典全球化的结果。在阿拉伯帝国时期,这两个关口都由阿拉伯人控制。那么来自波斯、希腊、罗马和东方的文明成果,自然的都集散到了阿拉伯人手里。
这时期的欧洲人还没有航海技术,绕不过被阿拉伯人控制的地中海,由于被封闭在欧洲大陆上,穷的吃土吃灰,这就是黑暗的中世纪。如果不是蒙古人西征,实质性地灭亡了阿拉伯帝国,那么欧洲人被关禁闭的时间可能更久一些。蒙古人不仅击垮了阿拉伯帝国,也让中世纪的欧洲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蒙古人西征带来的是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和大交流,从阿拉伯人手里流出来的科技和知识成果,自然而然地有一部分集散到了欧洲人手里。
恶梦一般的蒙古人刚走,塞尔柱人又来了。他们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一次控制并垄断了古典全球化的海路和陆路贸易。不仅如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一直试图灭亡整个欧洲。在阿拉伯人、蒙古人、塞尔柱人的轮番碾压下,如果再算上之前的阿提拉,欧洲人在近现代之前历史上就没过几天好日子。
不在轮番碾压中死亡,就在轮番碾压中爆发。欧洲人学习了东方先进的航海知识和技术之后,开始寻求绕开两大古典全球化路线,开辟新的全球化路线,这就是现代全球化的开端——大航海时代到来了。欧洲人试图沿着相反的方向和东方世界开展贸易,这样就可避开被奥斯曼土耳其所控制的两大古典全球化路线。
欧洲人为什么要大航海?因为被逼出来的。地中海出不去,陆地上也过不去,只能横渡大西洋,驶向印度洋和太平洋。随着新航路开辟的成功,欧洲人的科技水平和财富都获得了大爆发,成为了当时世界的中心,也是科技和知识的集散地。古典全球化的知识集散运动,就像人类的传家宝一样,这个宝贝阿拉伯人拥有过,蒙古人拥有过,塞尔柱人拥有过,最后一棒落到了欧洲人手里。谁拿到了它,就能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明。
同时,长期碾压欧洲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落了,因为欧洲人找到了新航路,它们收不到过路费了,就好比大家都去一个新商场消 37 40965 37 15535 0 0 2646 0 0:00:15 0:00:05 0:00:10 2995,那么旁边的老商场必然会衰败。15到17世纪地理大发现完成,18世纪蒸汽机就问世了,工业化时代开始了。这是巧合吗?当然不是,这是必然。工业化和科学,都是古典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欧洲人只是碰巧接了这最后一棒。
东方的中国这时候在干什么呢?在15到17世纪,明朝也开始了大航海运动——郑和下西洋。为什么郑和要开辟海运新航路呢?因为传统的古典全球化路线丝绸之路走不通了。中国想和西方世界贸易,加入古典全球化,必然的就要向欧洲人那样选择开辟新的路线,绕过被阿拉伯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轮番控制的中西亚丝绸之路。
在大航海运动竞赛中,中国人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在郑和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和科技技术都要领先于欧洲。随着明朝的灭亡,满族统治者由于忌惮汉族人钻研科技会影响他们的统治,便通过奴化和愚化统治,全方位地把一个代表着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愚昧落后的、由刚从原始社会跑出来的渔猎民族统治的奴隶制国家,汉人成了满人统治者的家奴,于是中国就彻底昏睡了。
清朝的三百年,相当于中国版的黑暗中世纪。欧洲人的中世纪,被蒙古人的西征掀开了铁幕的一角,透进了一线光芒。中国人的中世纪,则被英国人的东征打开了铁幕,终于透出了一线光明。这时候,昏睡了三百年的中国终于醒了过来。
为什么在现代版全球化1.0的时候灯塔国是英国而不是中国呢?因为中国睡着了。为什么历史会选中英国做灯塔国呢?因为这个时期谁的航运技术越发达,谁的殖民地就越多,谁抢的财富就越多,又能反过来支撑新技术的革新,在这场灯塔国竞赛中,西班牙和荷兰作为竞争对手,都被英国所打败。这里面有运气,也有必然。
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解不开?因为问题没有被正确表述,没有宏观的纵向大历史概念,也不理解全球化运动一直都存在的历史现象。如果站在古典全球化的视角看李约瑟难题,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说,全球化1.0是蓝色的,因为它的主题就是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而工业革命和科学进步只是全球化运动所必然催生的产物,就好像星际尘埃越聚越多,终于有一天把自己点燃了,变成了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而全球化就是把文明聚集在一起,不知道哪天把自己点燃会突然的变成一颗恒星。工业革命,就是一颗人类文明被自己点燃的恒星。
四、全球化2.0:世界是冷的
两次世界大战,终结了全球化1.0时代。美苏成为战后世界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联手瓜分了世界,制定了世界新秩序。从二战结束到到20世纪末,冷战是这段历史的最基本的历史背景和基调,所以说这个版本的全球化是冷的。
在新的全球化运动面前,有美苏这样的既得利益者,也有英法德这样的旧强权出局者,尤其是英国,它从昔日的全球霸主沦落为了一个区域性国家。英国是怎么沦落至此的呢?我们来回顾下历史。
在挫败西班牙和荷兰这两个竞争者后,作为灯塔国的大英帝国一时光芒万丈,举世无敌。不过,成也殖民经济,败也殖民经济。如果没有新的革新者来颠覆英国这个灯塔国所开创和和塑造的世界政治经济旧格局,那英国的灯塔之光就会一直照耀下去。
这时候挑战者出现了,它就是德国。德国因为起得比较晚,没赶上殖民运动大快朵颐的机遇红利,等明白过来时地球已快被瓜分完了。攥到手里的不过是那么零零星星的几小块。
英国占据着世界上大部分的殖民地,其经济结构自然也偏重于殖民地经济。从殖民地掠夺资源,然后加工成商品,再倾销到殖民地。原材料和市场几乎是无限的,这个模式似乎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但致命的是效率不可能无限,技术和产业升级会受限于殖民地落后的市场结构。
德国轻装上阵,它殖民地和原材料少,市场也小,所以逼着自己在效率和产业升级上做文章。英国有资源和市场优势,德国有效率和结构优势。日积月累,效率和结构有优势的德国超过了资源和市场有优势的英国,德国成了新兴的知识和科技的集散地,大有成为新的灯塔国把英国取而代之赶下历史舞台的趋势。
要成为新的灯塔国,德国就势必要像当年英国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和荷兰一样,先打败在欧陆上的竞争对手法国。德国的效率和产业链结构都优于英国,所以它需要为饥渴的商品寻找资源和市场,那么英德矛盾也就不可调和。俄国作为世界文明中心的边缘大国,一直都梦想着加入这个文明中心,试图南下寻找地中海、黑海的出海口。挡住它南下是奥匈帝国,这一矛盾也不可调和。
在一战中德国战败,并未如愿以偿地成为灯塔国。几十年后,它再次卷土重来,再次失败。虽然德国具备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但他的两次失败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长久的消耗战,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的参战打破了平衡。科技的领先,可以带来战术上的速胜,但是从全局战略看,战争打的还是资源和战争潜力。
两次世界大战肢解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两个旧世界格局的代表,把英国从灯塔国的地位上拉下了马,宣告世界殖民秩序和时代终结,全球进入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新的灯塔国美国上位。作为二战的战胜国,美苏瓜分了德国的所有科技成就。科技的世界中心从德国转向了美国,苏联成为另一个阵营的副中心。
战后秩序,美苏之间形成霸权对峙关系,世界格局大体稳定,并没有像很多人料想的那样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间的长期冷战,另一方面中美苏间的长期军备竞赛,间接催生了科技大爆炸,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种全球政治层面的冷战和经济科技层面的热战,出现了跨层对流。在这一时期内,从总体的政治层上看世界是冷的,但在政治层下的经济层、科技层,则涌动着新的热度。
雅尔塔体系塑造了战后世界格局,世界被分为两大阵营和美苏两极,也就是说,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灯塔国,一个灯塔照耀一半的世界。50多年后,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化转为多极化,也可认为是美国一超独霸的单极化。美国称霸世界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但因为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输出工作做得好,造成很多人在潜意识里觉得美国好像称霸了几百年似的。
五、全球化3.0:世界是平的
冷战结束后,在中国加入全球生产和贸易体系后的二十多年里,世界基本上完成了全面一体化。全球化迎来了3.0时代。英国向美国移交了殖民时代的地缘遗产,德国的高科技又给美国插上了翅膀。苏联的解体,宣告唯一的竞争对手失败,一如当年英国斩落荷兰、西班牙那样,不得不感叹美国运气真好。于是,美国得以引领世界进入全球化3.0时代。地球村、互联网、自由贸易,复杂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协作,就是全球化3.0最杰出的产物。
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前,看上去这个全球秩序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美国的灯塔之光也可一直光耀下去。不过,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一个幽灵又出现了——全球经济失衡。一个被抹平的世界上出现了惊涛巨浪,它看上去似乎因为这些波浪不再那么平了。
为什么说全球经济失衡是一个幽灵呢?因为每当这个幽灵出现,就都意味着世界格局要出现剧变,甚至也意味着旧的灯塔要熄灭、新的灯塔要亮起。美国自然不愿意自觉地熄灭自己、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来化解全球失衡问题,它打算回滚到旧版本,一个类似于美苏争霸时代的旧版本,因为这个版本允许世界同时存在两座灯塔。无论是美国之前的“G2”[1]论,还是最近的逆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TPP等动作,都在表明美国试图回到世界秩序的全球化旧版本。这个版本,就叫它全球化2.5版吧。
一个人可以回到旧版本,一个国家可以回到旧版本,但历史不会回到旧版本。历史的运动永远都是向前行进的,未来的全球化要么是3.5版,要么是4.0版,唯独不可能是全球化2.5版。
历史从来都是如此,只能进,不能退。
六、全球化4.0:世界是红的
美国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元凶是中国,把责任都推到了中国头上。而在美国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的20多年里,它又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多少贡献?它又帮世界消灭了多少贫困、消除了多少战争?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真正起到全球发展引擎作用、贡献最多经济增长的是中国,消灭最多贫困的也是中国。也就是说,美国治下的全球繁荣,最大的功臣是中国。现在,这个地球领导者反过来说,因为中国的发展造成了目前世界性的经济困境,那美国到底是让中国发展好呢?还是不发展好呢?
在20多年的全球性经济周期里,美国到底贡献的是什么呢?它虽然没有贡献主要的引擎价值,也没有显著地消除世界范围内的贫穷,就更不要说消除战争了,它自己不挑起战争,全球人民都要谢谢它了。美国真正的贡献是,基于美元为世界基础货币,向全球输出货币;另外一点则是输出科技标准和生态,以及国际贸易规则和协议。
如果货币的扩张跟不上经济的扩张,就会带来通货紧缩。这边工厂轰隆隆地开着,商品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那边黄金开采和冶炼不见怎么显著增长。黄金的增长跟不上商品的增长,金本位就会崩溃。金本位崩溃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启了美元本位时代。科技的进步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全球经济大发展,必然就会要求美元货币投放量要同步增加。只要美元和黄金挂钩,依然还会导致通缩。
黄金因为稀缺和难以复制,而成为货币信用之锚,又因为稀缺难以复制,用黄金作为货币,必然又会导致通缩。不论是金本位,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只要把世界货币体系的信用之锚定在黄金之上,就一定会导致通缩。因为黄金的开采量不可能跟得上商品的增长。美元的信用取决于美国的黄金储备量,一旦美国的国际收支恶化,全球都会纷纷用美元兑换黄金,这就会造成一次次的美元危机。
终于到了第七次美元危机的时候,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在美元信用和黄金脱钩之前,美元是有资格称之为美金的。之后,和黄金无关的货币已经不合适再称之为“美金”了。在20世纪70年代,美元的信用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其信用一度恶化,甚至在很多国家人们拒收美元,认为美元是一种瘟疫。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牙买加体系被确立,成为新的世界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最主要的改革有三点:一是黄金非货币化,二是浮动汇率合法化,三是储备货币多元化。黄金终于退出了货币体系的舞台,沦为一种贵金属。世界货币体系失去了黄金这个信用之锚,那么随之俱来的就是风险的暴增。没有锚的货币体系,就如同没有根的浮萍一样,风一吹就要带来一拨巨震。从之前单纯的美元危机,变成了牙买加体系下的全球货币危机。
牙买加体系为美元的输出彻底解开了枷锁,使全球货币扩张进入了暴涨期。在苏联解体之后,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元的输出再一次暴涨。货币的扩张使经济活动终于摆脱了通缩的阴影和窠臼,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为期十几年的超级景气周期。
以一个主权国的货币作为全球结算和储备货币的世界货币体系,就会导致特里芬难题,所以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特里芬难题一直都没得到解决。随着中国全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是加深了这个矛盾。美国的逆差和赤字空前加剧,世界贸易的收支失衡也空前加剧。与其说是因为中国的加入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不如说这种失衡是当前世界货币体系本身的结构失衡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就是全球经济失衡,从而导致全球化历史进程走到了进退两难的历史关口,中美出现了路线性的根本分歧。中国认为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是系统版本太陈旧,跟不上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深层的系统性危机。对应的,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办法是把全球化3.0升级到4.0版本。美国认为,因为中国全面加入全球贸易造成了全球经济失衡,所以要回到一个没有中国参与的全球化2.5版本,把中国踢出局,就能解决问题。
中国选择升级系统,美国选择回溯系统。所以接下来若想全球化升级,只能由中国来主导。而在全球化3.0升级到4.0的历史进程中,美国扮演的将是一个阻挠和破坏的角色,因为美国希望全球化瓦解和分裂,这样才更符合它的利益,在一个没有中国参与的国际经济版图中,它可以继续呼风唤雨。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不同的文明和国家间就一直在进行贸易往来,从古典全球化升级到现代全球化。现代全球化系统经过了三次迭代,塑造出了当前的世界图景。现在因为系统陈旧,全球经济出现了危机,所以接下来系统还需进一步升级。美国试图回溯系统,躲在落后的、不适应新的经济现实和发展的旧版本中,靠掩盖和擦除问题本身来解决问题,来对抗历史进程和潮流,这无异于大清朝闭关锁国一样的行为。
一个仗剑经商的大时代到来了
中国经济将往何处去?这并不是学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既有国际政治因素,也有国内政治因素。
中国人搞经济,只要有和平的环境,大家公平竞争、自由贸易,拿把扫帚都能打败那些拿刀拿剑的人。为什么?因为中国人聪明、勤劳,善于适应与变革,对机会如饥似渴并能像水一样无孔不入。
这种特质,让中国人不仅用刀能打败用刀的、用剑能打败用剑的,甚至兵器随便挑,都能脱颖而出。制度只是个工具,关键在于使用工具的人,能不能通权达变。
过去30年,中国用美国给设定好的兵器——被称之为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在被美国绑住一只手的情况下,照样打得美国人丢盔卸甲,金融危机都被打出来了。全球经济失衡,中美之间的蜜月期结束了,也宣告中国经济大历史周期的第二个30年结束了。
对中国来说,因为上一个周期的经济模式积累了很多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要消除这些积弊,必须得切换到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要切换到新模式,就必须和美国进行利益解绑,翻过旧模式这一页才行。
如果中国顺利完成与美国的利益解绑,那么美国不仅会赔掉他们在中国的利益,还会彻底失去对中国的控制。
中国定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说明中美已经分道扬镳了。中国说,我们离婚了,以后别来找我麻烦了。美国则说,我偏不,我就找,我就烦,我还要天涯海角地缠着你。
中美关系的恶化,外交与军事上的对峙,还会越来越紧张,这就注定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不可能一帆风顺。做生意的路上山贼频频出没,怎么办?古代要请镖师押镖,现在必须得用军事力量为海外贸易护航,这也是解放军由防御型转化为进攻型的最终目的。
打仗是要花钱的。军事的发展和进步,都得以经济增长来支撑,美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实质性的经济增长了,另外财政赤字却越来越大。
中国主导的全球化,自然不可能是单纯的经济版图的全球化,与之配套的还有政治与军事版图的全球化。说到底,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大国的经济版图是由它的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画出来的,它的本质就是血与火。
中国经济未来能走多远,最终中国经济扩张的规模能有多大,就要看中国的战斗机、军舰和坦克在未来能画出多大的版图。
白云谈史4:宋元明-东林党,就是那群呼吁国退民进和国企改制的人
白云谈史6:明朝亡于维稳-文官勾结金融寡头捞钱,武官养寇自重
本文摘自至道学宫白云先生的新书《世界是红的》。
本书分成三个部分:
上篇《中国经济为什么有前途》,讲解了从新中国建国直到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中篇《全球化4.0:世界是红的》,讲解了世界经济的历史,重点是全球化的4个阶段。
下篇《黑天鹅起飞:我们将见证历史》,分析了世界的现状,和未来演变方向。
网络渠道购买地址:
京东商城自营
https://item.jd.com/12197054.html?dist=jd
当当网自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075864.html
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更多文章:
《被篡改的历史》
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拨开迷雾看世界。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同道学宫二维码,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