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必看国宝大观!上海博物馆首个宋元古籍展,海量高清直击现场珍罕神品
- 点击上方蓝字“展玩”
- 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
- 将展玩“设为星标” 🌟
- 多多点击底部“在看”,也欢迎给我们留言。
微信公号改规则了,星标我们,推送时就能第一时间跟您见面。感谢您的支持。——展玩团队
上海博物馆首个宋元古籍大展,正式拉开帷幕。
自上月预告以来,这场大展被众多专家和观众期待着——第一次,上博珍藏古籍精华倾囊而出,尽观国宝的机会,来了!
宋版之难求,旧时即有言——“一叶宋版,一两黄金。”对宋版书的珍视,按叶(页)计算,可见一斑。
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古籍发展史上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造纸术进入成熟阶段,制墨术步入转型发展期,印刷术更是臻于至善。中国宋元时期刊刻了数万种典籍,然而流传至今,存世数量稀少,上佳善本,更是凤毛麟角。
上博收藏有宋元古籍数十部,这些古籍多为至精至美的稀见善本,甚至孤本,兼具版本文献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在这些藏品中,上博精选66部宋元时期的写本、刻本、拓本展出。
有观众说,很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神品,上博此展凑齐了。确实,如此尽观国宝的机会,或许,一生仅有一次。
这些展品,约半数皆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在列者,其中更有举世稀见的“国宝”级珍本、孤本,难得的宋刻全本,更不乏诸多“存世最早”的珍品,在这样的展览,毫无疑问会极大地激发观众的“占有欲”——每一片纸、每一个角落,都必须细细观赏,不容错过。
布展过程中,每一件作品的打开皆是一次的赞叹。想到这些作品在千百年中曾经由无数重要的人物所敬惜护持,此刻才能来到我们的眼前,更是令人感念。
👇 上下滑动 浏览完整特展展品目录 👇
一、翰墨斑斓
1
妙法莲华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北宋开宝六年(973)杜遇写本,存卷端佛画及题记
2
妙法莲华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北宋开宝六年(973)杜遇写本,存一卷(卷五)
3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宋)施护译
北宋淳化五年(994)官府写本,存一卷(卷上)
4
胞胎经
(西晋)竺法护译
北宋皇祐元年(1049)写本
孙煜峰捐赠
5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南宋绍兴四年(1134)民间写本
6
大方广佛华严经
(唐)实叉难陀译
宋写本,存一卷(卷第十一)
7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
(宋)施护译
宋写本,存一卷(卷第五)
二、古椠生辉
8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唐)释不空译
北宋开宝八年(975)刻本
9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唐)释不空译
北宋开宝八年(975)刻本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3026)、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宋临安王念三郎家刻本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2975)、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1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唐)释澄观撰
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刻本,存一卷(卷十六)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3045)、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2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唐)释澄观述,(宋)释净源录疏注经
宋两浙转运司刻本,存二卷(卷五十四、一百一)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3046)、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3
金刚记外别解
(宋)释观复述
南宋刻本,存一卷(卷二)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3053)、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4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佛说弥勒来时经 失译人名
金皇统九年至大定十三年(1149—1173)解州天宁寺刻赵城金藏本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2957》、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5
梅花喜神谱
(宋)宋伯仁辑
南宋景定二年(1261)金华双桂堂刻本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0733)、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6
杜工部草堂诗笺
(唐)杜甫撰,(宋)蔡梦弼笺
宋刻本,存五卷(《传叙碑铭》一卷、《年谱》二卷、《诗话》二卷)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3096)、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7
乖崖先生文集
(宋)张咏撰
南宋嘉定间郭森卿刻本
孙伯渊捐赠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1076)、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8
庐陵欧阳先生文集
(宋)欧阳修撰
宋刻本,存二卷(卷五十七至五十八)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3124)、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9
王文公文集
(宋)王安石著
南宋绍兴龙舒郡斋刻公文纸印本,存七十二卷(卷一至三、八至十六、二十一至三十六、四十八至六十、七十一至一百)又《目录》二卷。
王南屏、房淑嫣捐赠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1101)、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20
谢幼槃文集
(宋)谢薖撰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抚州州学刻本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1124)、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21
淮海居士长短句
(宋)秦观撰
南宋乾道刻本(卷中、下配朱之赤抄本)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3192)、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22
后村居士集
(宋)刘克庄撰
宋刻本,存二卷(卷十九至二十)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3148)、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23
仪礼图
(宋)杨复撰
元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刻本,此本存七卷(《仪礼》卷一、《仪礼图》卷一至六)
徐森玉捐赠
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6984)、第二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24
监本附音春秋谷梁注疏
(东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唐)陆德明音义
元刻明修本
入选第六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25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宋)毛晃增注,(宋)毛居正重增
元刻本,存一卷(卷四)
入选第二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26
晋书
(唐)房玄龄等撰
元刻明修本,存一卷(卷三十九)
徐森玉捐赠
入选第三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27
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撰
元大德十一年(1307)建康路儒学刻明南京国子监递修本,存八卷(卷五十七至六十四)
28
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撰
元天历二年(1329)刻明递修本,存四十七卷(卷二十八下至七十四上)
徐森玉捐赠
29
通鉴续编
(元)陈桱撰
元至正间顾逖刻本,存二卷(卷三至四)
30
宋史岳飞传 (元)脱脱等撰
岳忠武庙名贤诗 (元)释可观等录
元刻元明递修明印本
徐森玉捐赠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2854)、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31
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
(宋)滕珙辑
元泰定元年(1324)梅溪书院刻本,存《前集》二十五卷。
徐森玉捐赠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2897)、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32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读书记
(宋)真德秀撰
元刻本,存十八卷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2898)、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33
大方广佛华严经
(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
元至元杭州路余杭大普宁寺大藏经局募刻本,存一卷(卷九)
入选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34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隋)阇那崛多译
元至元杭州路余杭大普宁寺大藏经局募刻本
入选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35
金刚场陀罗尼经
(隋)阇那崛多译
元至元杭州路余杭大普宁寺大藏经局募刻本
入选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36
大乘庄严经论
(唐)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
元至元杭州路余杭大普宁寺大藏经局募刻本,存一卷(卷一并序)
入选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37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唐)李白撰,(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
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明修本,存二卷(卷一至二)
徐森玉捐赠
入选第二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38
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
(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宋)张敦颐音辩,(宋)潘纬音义
元刻本,存九卷(卷二十一至二十九)。
39
范文正公集
(宋)范仲淹撰
元天历元年(1328)范氏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
40
文正公尺牍
(宋)范仲淹撰
元后至元三年(1337)范氏岁寒堂刻本
41
叠山先生批点文章轨范
(宋)谢枋得辑
元刻本,存五卷(卷一至二、五至七)
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3177)、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三、宝拓传真
42
梁萧敷及敬太妃墓志
(梁)徐勉撰
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刻石 宋拓本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0517)、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43
孔子庙堂碑
(唐)虞世南撰并书,(唐)睿宗李旦篆额
唐贞观初刻石宋建隆乾德间重刻 宋拓本
44
九成宫醴泉铭
(唐)魏徵撰,(唐)欧阳询书
唐贞观六年(632)刻石 南宋末拓本
戚叔玉捐赠
45
九成宫醴泉铭
(唐)魏徵撰,(唐)欧阳询书
唐贞观六年(632)刻石 南宋末拓本
46
九成宫醴泉铭
(唐)魏徵撰,(唐)欧阳询书
唐贞观六年(632)刻石 南宋末拓本
沈同樾捐赠
47
皇甫诞碑
(唐)于志宁撰,(唐)欧阳询书
唐贞观间刻石 南宋拓本
戚叔玉捐赠
48
碧落碑
佚名撰
唐咸亨元年(670)刻石 北宋拓本
49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唐)高宗李治撰记,(唐)释怀仁集王羲之书
唐咸亨三年(672)刻石 北宋拓本
戚叔玉捐赠
50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唐)高宗李治撰记,(唐)释怀仁集王羲之书
唐咸亨三年(672)刻石 北宋拓本
51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唐)高宗李治撰记,(唐)释怀仁集王羲之书
唐咸亨三年(672)刻石 南宋拓本
52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唐)高宗李治撰记,(唐)释怀仁集王羲之书
唐咸亨三年(672)刻石 南宋拓本
53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唐)高宗李治撰记,(唐)释怀仁集王羲之书
唐咸亨三年(672)刻石 南宋拓本
54
姜遐碑
(唐)姜晞撰并书
武周天授二年(691)刻石 宋拓本
55
李思训碑
(唐)李邕撰并书
唐开元八年(720)刻石 北宋拓本
56
麓山寺碑
(唐)李邕撰并书
唐开元十八年(730)刻石 宋拓本
57
麓山寺碑
(唐)李邕撰文并书
唐开元十八年(730)刻石 南宋拓本
58
郎官石柱记
(唐)陈九言撰,(唐)张旭书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刻石 宋拓本
孙伯渊捐赠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0582)、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59
大字麻姑仙坛记
(唐)颜真卿书
唐大历六年(771)刻石 宋拓本,存2开
60
大字麻姑仙坛记
(唐)颜真卿书
唐大历六年(771)刻石 宋拓本
曾越筠捐赠
61
李玄静碑
(唐)柳识撰,(唐)张从申书,(唐)李阳冰篆额
唐大历七年(772)刻石 宋拓本
62
小字麻姑仙坛记
(唐)颜真卿书
唐大历六年(771)刻石 宋拓本
63
茶录 (宋)蔡襄撰并书 北宋治平元年(1064)刻石
黄庭内景经 传(晋)王羲之书
宋拓本
孙伯渊捐赠
64
兰亭续帖
佚名摹
北宋政和初年刻石 宋拓本,存上下册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0713)、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65
淳化阁帖
(宋)王著摹
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版(修内司本) 宋拓本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0703)、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66
淳化阁帖
(宋)王著摹
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版(最善本) 宋拓本,存四卷(卷四、六至八)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0704)、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辅助展品:
1. 紫檀有束腰带托泥长方几(清代)
2. “飞峰探月”研山
3. 格子窗
直至开幕日,大展终于完整揭开面纱。
除了展品之震撼之外,整场展览的另一观展感受则是“典雅”。
展名中的“玉楮”(楮,音楚),即为纸的美称。中国人自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即敬畏爱惜有字的纸张。上博所采用的英文展名也受到广泛赞誉:Pages through the Ages。
踏入展厅的那一刻,在视觉聚焦于具体的作品之前,首先即为极致典雅而温润的展厅氛围所触动。以一个抽象的“书房”为概念全新打造的展厅,古意与现代平衡,简洁亦不失细节,整体营造出一种轻盈、雅致的氛围,带来有关古籍善本的朦胧印象,却没有过于符号化、沉重感的常规设计,但信心观察,处处亦可见与古籍相关的考究细节。
沿着精心设置的观看动线,眼前这些历经千百年保留下来的稀世珍本,静静地置于展柜中,与柜内雅致的暗紫罗兰与米白主色相得益彰——这两种颜色与古籍纸张微微泛黄的颜色、拓本的墨色互为补益,营造了相当舒适的视觉效果。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宋元藏品,这次上博的展柜照明把书画馆常设展厅的设备引进到临时展览中,采用了感应式灯光,随着观众的靠近与远离,灯光会自动明暗,部分展品特别将说明牌置于展柜外部,辅以灯光,也是为了更好地平衡古籍善本的低照度和观众观看说明牌所需要的亮度。
妙法莲华经(经折装)
两件吴湖帆镇宅之宝——宋刻宋刊孤本《梅花喜神谱》、宋拓孤本《梁萧敷及敬太妃墓志》;
梁萧敷及敬太妃墓志
张旭传世唯一楷书真迹,宋拓孤本《郎官石柱记》;
郎官石柱记
宋代最重要杜甫诗注本之一,宋刻孤本《杜工部草堂诗笺》;海内孤本,现存最早王安石文集,南宋龙舒郡本《王文公文集》;现存最早的李白诗歌注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杜工部草堂诗笺
王文公文集
传世孤本,南宋嘉定间郭森卿刻本《乖崖先生文集》与南宋绍兴间抚州州学刻本《谢幼槃文集》,存世宋刻本绝大多数为残本,这两件孤本均为全本,为宋本上驷。
乖崖先生文集
谢幼槃文集
2003年入藏上博时曾引起巨大轰动的《淳化阁帖》“最善本”也在此次展出之列。《淳化阁帖》被誉为中国法帖之冠、丛帖始祖,此次不仅最善本出陈,修内司本更是首次展出。
淳化阁帖(最善本)
淳化阁帖(修内司本)
再如保留诸多善本法书及宋刻秘本的宋拓本《兰亭续帖》“上下册”;现存秦观词集最早版本,南宋乾道刻本《淮海居士长短句》;《经济文衡》现存最早版本,元泰定元年(1324)梅溪书院刻本《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柳宗元文集现存最早的集注本之一,原刻本《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文章轨范》现存最早版本,元刻本《叠山先生批点文章轨范》等等。
兰亭续帖
纸张承载文字,典籍传递思想,代代护持之下,今人才有机会从字里行间体味古老文明的流传与延续。
一如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先生所言,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思想智慧的重要载体,既具有精神属性,同时也具有物质属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在古籍中得以传承和延续。
作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首批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博一直高度重视古代典籍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展示工作。此次大展,即积极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回应社会各界关切的一次呈现。
本次展览,从写本、刻本、拓本三种版本类型呈现上博馆藏古籍珍本,分为“翰墨斑斓”“古椠生辉”“宝拓传真”三大部分,我们也将从这些类型出发,带大家第一时间深入上博首场宋元古籍大展。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古籍本身的文物价值之外,还有另一值得注意的艺术的维度。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先生曾提到古籍的两种功能,“这来自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宋代金石学研究,既是研究也是鉴赏,如果是鉴赏它就是法帖,如果是研究它就是书籍。这意思就是说,书籍既是文献又是艺术,既是研究又是鉴赏的对象,既可以用学术的眼光又可以用艺术的眼光看它。”
宋元时期的古籍,主要以纸张为载体,有卷子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装帧形式,采用手书传抄、雕版刷印和刻石拓印等制作方式。无论字体、版面、装帧,宋元古籍都体现出了艺术之美,因而也成为历代藏家的箧中珍宝。
本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
上博官方渠道同名图录《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今日同步正式开售,上海博物馆编,16开,软精装,293页,全彩精印,上海书画出版社2023年5月一版一印。原价280元,展玩折后价238元,限时优惠。
向右滑动浏览更多细节 👉
01
翰墨斑斓 ·「写本」
进入展览现场,首先看到的是两件上博所藏《妙法莲华经》北宋写本,也是本次展览中最为古老的作品,距今1050年,后秦鸠摩罗什译,一件改为手卷,一件保持经折装。
海内外这样的《妙法莲华经》一共有三本,两本在上博,这次展览全部展出。
恰到好处的灯光之下,金银粉调汁缮写的经书在磁青纸的衬托下仍熠熠生辉,很难想象,它们已经历了一千多年时光。
这类金银字写经相当贵重,是佛经写本中相当富丽堂皇的一种——须以真金真银屑末制成的颜料来书写、绘画,一般金银字写本都使用特制的深色瓷青纸书写,更凸显光泽,奉写者在书写时亦极尽工致整饬,而今所存已甚为罕少。
▼
妙法莲华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北宋开宝六年(973)杜遇写本,存卷端佛画及题记
▼
妙法莲华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北宋开宝六年(973)杜遇写本,存一卷(卷五)
在雕版印刷发明之前,典籍主要采用手写传抄的方式来进行流通。尽管印刷术发明后手写传抄的方式也一直存在,然而受制作方式的限制,写本存世量远不如刻本,故而更显珍贵。
此次大展的第一部分所呈现的,即写本——古籍中特殊的存在。手写传抄的文献,我们一般把宋代以前的叫写本,元代以后的叫抄本。相较印本,有一些写本的底本来源更为可靠,文本内容更为丰富,因而更加具备文献价值。
宋元时期延续着前代抄写佛经的习惯,现存写经多为敦煌出土本,而上博所藏7件则是传世本,别具价值,其中5件题有纪年。此次大展,7件写经悉数登场。
回到1050年前——北宋开本六年(973)六月十二日,一位名为杜遇的人为做功德,特以金银粉恭恭敬敬写下十部《妙法莲华经》,文字结体端庄圆融,卷前经变画线条流畅灵动。
《妙法莲华经》汉译本以鸠摩罗什翻译的最为通行,唐代起多流传七卷本。上博所藏两本,一本存卷端佛画及题记,佛画为释迦说法图与伎乐天图,卷末有高卧山题跋;另一本存卷五,首题、译者姓名、品题及正文中“佛”字用金粉书写,正文其余字及尾题用银粉书写,卷前亦有说法图与伎乐天图,卷中则有朱笔书人名及藏文咒语。
从另一件《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宋写本中,可观察到不同于中国的书写风格。此本为日本镰仓时期高山寺照《崇宁藏》抄写,文字多超出底格。
02
古椠生辉「刻本」
书写之外,印刷是另一种相当重要的典籍制作方式。
第二部分“古椠生辉”共展出宋元刻本34部,分为宋本、元本两个单元。宋本单元展出上博馆藏宋刻本15部,其中内典也就是佛经7部,外典也就是佛经之外的典籍8部。这一单元,我们可以享受宋刻本的纸质苍润、墨色清纯、字体古劲、版式疏朗,以及历代藏书家的琳琅印记;元本单元展出上博馆藏元刻本19部,其中经3部、史5部、子5部、集6部,可以欣赏到元代刻本字体的圆活灵动,更可以感受到改革先行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民族英雄岳飞被后世的推崇,领略到以恢复传统文化为己任而完成儒学革新的大儒朱熹学说思想的“致广大、尽精微”。
进入宋元时期,随着雕版印刷术的成熟与普及,印本逐渐占据了主流,中国就此步入典籍的印刷时代。这也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在学术思潮新变涌动的时代背景下,彼时典籍刊刻数万种。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书籍刻本的祖本基本都是宋刻本,因此尤为历代藏书家重视,只是流传至今,宋版书存世数量已稀如星凤。
佛学典籍的刊刻,在彼时轰轰烈烈。宋、辽、金、西夏等政权都十分重视佛经,共雕刻内典十余次,版约百万块。
唐代释不空译《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为密教经典,它还有更为人知的俗称《雷峰塔经》,因当时此经由吴越国王钱俶刻印,供养于雷峰塔砖之中,以做功德。上海博物馆藏有北宋开宝八年(975)刻本数部,此次展出两种,都于1924年出土后重新装裱,刀法成熟,字体略显朴拙。
▼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唐)释不空译
北宋开宝八年(975)刻本
自唐代始,人们将各种佛教总集称为“一切经”或“大藏经”,往往有数千卷,流传至今往往难见完帙,因此将其中一种或几种称为“零种”。
堪称我国印刷史上珍贵标本的《赵城藏》,即中国现存最早最全的大藏经。这是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经卷中译善本,以宋代第一部木刻板大藏经《开宝藏》版式覆刻而成,被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
而其背后的故事亦宏大动人——金代,一位名为崔法珍的民女断臂化缘筹款发愿,后请高师耗费三十年刻印,终成洋洋近7000卷,实乃中国文化史上壮举。后被供养在赵城县(今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因此得名。
《赵城藏》只此一部,如今全球公藏不到4900卷,大部分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博藏有一件,此次展出即《赵城藏》零种一轴,为金皇统九年至大定十三年(1149—1173)解州天宁寺刻赵城金藏本《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佛说弥勒来时经》一卷,前有释迦说法图一幅,千字文号“养”。黄浚旧藏。
细看其刀工遒劲,字体端丽,扉画《释迦说法图》线条流畅灵动,印刷精美。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佛说弥勒来时经 失译人名
金皇统九年至大定十三年(1149-1173)解州天宁寺刻赵城金藏本
宋元时期极为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也造就了此时刊刻文艺典籍总体数量之庞大。
海上鉴藏巨擘吴湖帆,将宋刻宋印孤本《梅花喜神谱》奉为“吴氏文物四宝”之一、“梅景书屋镇宝”,是闻名海内外的稀世之宝。它曾为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旧物,被叹为“艺术奇秘”。后入藏金石书画富甲吴中的潘祖荫滂喜斋中,传给其弟潘祖年后,又作为潘祖年之女潘静淑30岁生日贺礼相赠。彼时潘静淑已嫁入吴门六年,吴湖帆得此谱亦喜不胜言,将其奉为“铭心绝品”,珍视非凡。
此谱分上下两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画谱,反映宋代版画发展水平与印刷技术成就的重要实物,也是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种种情态的木刻画谱,按梅花生长的八个阶段,刊刻了一百幅不同姿态的梅花图,每幅皆配有题名和五言诗一首,且留有黄丕烈、钱大昕等诸多名家题跋。吴湖帆重裱时将其改为经折装,还特请时人赋诗填词并绘梅花图五幅,奉为一时美谈。
《梅花喜神谱》初刻于宋嘉熙二年(1238),原刻本已佚,后在景定辛酉(1261)由一家民间刻书坊双桂堂重刻,目前所见仅有此孤本。
▼
梅花喜神谱
(宋)宋伯仁辑
南宋景定二年(1261)金华双桂堂刻本
就宋代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无论诗词、散文皆名家辈出,名作更是层出不穷。
上海博物馆藏一部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明修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存二卷),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是现存最早的李白诗歌注本。
▼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唐)李白撰,(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
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明修本,存二卷(卷一至二)
徐森玉捐赠
与李白诗歌注释者稀少不同,杜甫诗歌、韩柳文章在宋代的注释者非常多,时有“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柳”的盛况。
如宋代最重要的杜诗注本之一《杜工部草堂诗笺》,共五十卷,以编年集注的形式笺注杜甫诗歌。此次展出上博所藏宋刻孤本,无《诗笺》正文,所存五卷为宋祁撰《传叙碑铭》一卷、赵子栎与鲁訔撰《年谱》二卷、蔡梦弼辑《诗话》二卷,可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残本合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杜工部草堂诗笺
(唐)杜甫撰,(宋)蔡梦弼笺
宋刻本,存五卷(《传叙碑铭》一卷、《年谱》二卷、《诗话》二卷)
刊刻于南宋龙舒郡中(今安徽舒州)的《王文公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则是现存最早的王安石文集,清内府旧藏,为海内孤本。
《王文公文集》在中国境内仅存76卷,而上海博物馆馆藏72卷,其余四卷曾一直下落不明。2020年12月的拍卖行上曾出现了三卷,最后以2.6亿元成交,创下了宋版书拍卖的最高纪录。
其版心有无鱼尾、单鱼尾、双鱼尾三种形式,应当不是一时所刻。
▼
王文公文集
(宋)王安石著
南宋绍兴龙舒郡斋刻公文纸印本,存七十二卷(卷一至三、八至十六、二十一至三十六、四十八至六十、七十一至一百)又《目录》二卷。
王南屏、房淑嫣捐赠
尤值得注意的是,上博所藏此件是宋代公文纸印本,也就是利用公文纸背印刷而成,部分书背还存有书札。南宋初由于纸张短缺,往往二次利用旧公文纸张或私人书简印刻诗文,因而出现了这一特殊的古籍版本形态。
上博馆藏的72卷《王文公文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出现在香港书肆时,徐森玉、谢稚柳两位先生委托旅居香港的王南屏将其购回祖国,得以保存在上海博物馆。
再来看三件同为潘祖荫滂喜斋珍藏之书,皆曾为《滂喜斋读书记》著录。
上博藏南宋嘉定间郭森卿刻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抚州州学刻本《谢幼槃文集》十卷,镌刻精良。最难得的是,存世宋刻本绝大多数为残本,而这两件孤本均完整无缺。其中,《乖崖先生文集》是宋太宗、真宗两朝名臣张咏文集现存最早的版本,诗文俱佳,镌刻精良。
另一件为元天历元年(1328)范氏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范文正文集》,范氏岁寒堂是元代苏州私家刻书代表,所刻范仲淹集传本较多。此件展出此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收录范仲淹赋、诗及论、议、赞、颂、碑、表、状、札子等文章。1937年,它还曾于苏州图书馆举办的“吴中文献展览会”中展出。
▼
范文正公集
(宋)范仲淹撰
元天历元年(1328)范氏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
03
宝拓传真「拓本」
宋时,蔚然成风的还有金石之学。
随之指向的是有一种文字传播的方式——拓本。与雕版刷印典籍一样,将碑石或木版上的文字拓印在纸张上,亦可将典籍、文字化身千百,广为传播。用纸张拓印碑版,大约起源于南北朝,传世唐拓本一般以敦煌遗书中四种最为可信,而宋拓本纸墨灿然,拓工精良,因而存世数量相对可观。
第三部分“宝拓传真”共展出宋代拓本25部,分为碑铭、法帖两个单元。碑铭单元展出碑铭拓本20部,其中南朝碑铭拓本1部,唐代碑铭拓本19部。《萧敷及敬太妃墓志》《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怀仁集王圣教序》《郎官石柱记》《大字麻姑坛》等名品都在本单元展出。3部南宋拓《九成宫》和5部《集王圣教序》对比展出,相当震撼。法帖单元展出法帖拓本5部,其中单刻帖2部,丛帖3部。非常值得一提的是,20年前,《淳化阁帖》最善本就在这个展厅展出过,在当时引起过文化界的轰动。董其昌等人的题跋、林则徐等人的观款、褚德彝等人的题签,名家荟萃,可谓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双璧。
一般来说,碑石宋拓本内容多是汉唐名碑,如《孔子庙堂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怀仁集王圣教序》等,因名家书写,所以往往在书法艺术上又多了一层价值。与此同时,宋代又出现了法帖,保存前人法书。
宋拓孤本《梁萧敷及敬太妃墓志》,是吴湖帆夫妇收藏中非常著名的双墓志铭拓本合册,也曾是滂喜斋旧藏珍稀名品,为潘祖荫极为珍视,不轻易示人。当年英法联军攻入京城时,潘祖荫“独携此本出”,躲避战火。1915年作为潘静淑嫁妆被带入吴家后,此本与《梅花喜神谱》等列为吴湖帆所藏“文物四宝”。
萧敷乃南朝梁永阳郡王,敬太妃则是其妻。因南朝素有立碑之禁,少有碑碣传世,这两方墓志在南宋绍兴年间短暂出现后随即消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窥得全貌,直至清道光年间此二志拓本才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且为存世孤本,尤为珍贵。
▼
梁萧敷及敬太妃墓志
(梁)徐勉撰
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刻石 宋拓本
明代王世贞旧藏的张旭楷书《郎官石柱记》,这是传世最为可靠的张旭真迹,然原石久佚,仅余此件宋拓孤本,弥足珍贵。
张旭以草书闻名,世称“张颠”,而此《郎官石柱记》是其存世绝无仅有的楷书作品,为历代书家评价颇高。苏轼赞誉其“作字简远,如晋宋人”, 黄山谷更有“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之言。
▼
郎官石柱记
(唐)陈九言撰,(唐)张旭书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刻石 宋拓本
孙伯渊捐赠
唐碑经典如《九成宫醴泉铭》《怀仁集王圣教序》,上博此次特别展出多种,供观者比照观看。
三种南宋拓本《九成宫醴泉铭》,此碑石为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刻于唐贞观六年(632),如今位于陕西麟游县,历经千余年捶拓,变化极大,破损已较为严重。
六种《怀仁集王圣教序》,或北宋拓“慈”字未损本,或南宋拓未断本。此碑为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唐高宗李治撰记,唐释怀仁集王羲之行书,唐咸亨三年(672)刻石。碑如今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再有如姜晞书《姜遐碑》、张从申书《李玄静碑》、佚名书《碧落碑》等,这些宋拓本共聚一堂,殊为难得。
在此区别下“碑”与“帖”。除了碑石上捶拓下来的拓本,古人还有许多书于纸绢上的法书佳作,于是工匠将这些可作临摹学习的典范刻在木板或石板上,再一一拓印,这便成了“帖”。
《兰亭续帖》原共六卷,是保留了许多善本法书及宋刻秘本的汇刻丛帖,摹刻技艺精到,惟摹刻者不详。此本仅存上下册藏于上博,计68帖,卷次已乱。有王文治题签,王世贞、董其昌、王文治等题跋,王世贞、陆恭等旧藏。
▼
兰亭续帖
佚名摹
北宋政和初年刻石 宋拓本,存上下册
而编刻于北宋的阁帖,由翰林侍书王著选辑内府秘阁珍藏历代名家墨迹法书,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丛帖始祖”,然存世善本凤毛麟角。上博此次将所藏最善本与修内司本齐齐展出,可谓盛况。
此“最善本”存四卷(卷四、六至八)。其中卷六为南宋《淳化阁帖》“泉州本”的北宋祖本,卷四、七、八是存世仅有的祖刻原石拓本。王铎、安歧、吴荣光等题签,王淮等题跋,褚德彝等题识。“修内司本”则刻于南宋淳熙十二年,是唯一由南宋皇家翻刻的《淳化阁帖》。此本为孤本,翁方纲等题跋,贾似道、文徵明、翁同龢等旧藏。
▼
淳化阁帖
(宋)王著摹
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版(最善本) 宋拓本,存四卷(卷四、六至八)
▼
淳化阁帖
(宋)王著摹
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版(修内司本) 宋拓本
04
「流传有序」的温度
古籍本身之外,收藏史中经由人与物所承传的传统与学养,是更为迷人而富有温度的部分。
中国历代藏书讲究“流传有序”,这些古籍经由千百年来到我们面前,有赖于代代收藏家的精心护持。“古人一事一物必有精神命脉所系,故历久不敝。”黄丕烈、龚心钊、潘祖荫、吴湖帆、叶恭绰……许多古籍经著名藏书家之手,被重新妥帖装潢,又附加了收藏带来的学养、审美与趣味。
当然,你还能看到这些珍罕典籍上留下了如张之洞、王懿荣、沈树镛、曾熙、翁方纲、傅增湘、杨守敬、吴昌硕等众多明清至近现代文人经眼后的题跋,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家书迹,同样值得细观,有些记录中更可窥见期间流转的来龙去脉,种种细节。
宋刻孤本《梅花喜神谱》是特别典型的一件,每册封面为精致的宋式团花云龙纹锦缎,上有吴湖帆题签,册页则以蝴蝶装形式装帧,每页以影印有淡绿色横斜梅花的净皮宣纸装裱,书中历代名人题跋、观款,更是累累。流传的七百多年间,最早可追溯至明代中叶,为吴门四家之一文徵明所藏,入清后先后为藏书家钱曾、五柳居等收藏,直到从某王府散出,被黄丕烈从琉璃厂书肆偶然觅得,喜不自胜。和后来的吴湖帆一样,黄丕烈当时也请来同好再三题咏,并搜寻故纸装池。如此数百年、数十人的加持,才有了眼前这件独一无二的珍本。
被誉为“中国五百年来藏书第一人”并非没有来由,黄丕烈一生痴迷宋版、深研珍本,以至书室亦取名“百宋一廛”,以表追崇。此次展出,除《梅花喜神谱》,南宋刻本《后村居士集》也是黄丕烈旧藏,现存秦观词集的最早版本——南宋乾道刻本《淮海居士长短句》中亦可见其题跋。
再如近代藏书家傅增湘,此次展出的南宋临安王念三郎家刻本《金刚波若波罗蜜经》即为其旧藏,曾著录于他的《藏园群书经眼录》。此经为书坊所刻,版本稀见,经折装,正文前有扉画十幅,双钩补出的残缺文字为旧有修复。傅增湘在跋尾中说此本“实属稀见”,又说其其“字体劲整,图亦古雅,至可宝贵”,因而不能“以寻常宋本视之”。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宋临安王念三郎家刻本
05
古籍背后的「先生们」
如今,得以见到如此数量级国宝古籍齐聚一堂,离不开一大批藏在幕后的先生们。这些知名鉴藏家早年的捐赠,成为上博古籍收藏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戚叔玉、孙伯渊、徐森玉、吴湖帆、王南屏夫妇、孙煜峰等名家旧藏,都能在此次展览中得以一窥。
碑帖鉴藏家戚叔玉先生曾捐赠4800余种历代石刻文字拓本,去年在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的“‘金石书画’第六期——上海博物馆藏善本碑帖特展”中曾展出其中最重要的珍品,此次大展中亦可见几件他旧藏的宋拓本。
再如龙舒郡本《王文公文集》,即1985年王南屏夫人房淑嫣遵照先夫遗愿所捐赠的。上世纪60年代初,此珍本现身香港,时任上博馆长的徐森玉、书画鉴定专家谢稚柳便商议将它购回,随即委托正旅居香港的王南屏、徐伯郊跟进此事,最后为王南屏所得。
此次展出的几种重要元刻本,如元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刻本《礼仪图》、元刻明修本《晋书》、元天历二年(1329)刻明递修本《唐书》以及元刻元明递修明印本《宋史岳飞传》《岳忠武庙名贤诗》、元泰定元年(1324)梅溪书院刻本《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包括前文提到现存最早的李白诗歌注本,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明修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都来自徐森玉先生的捐赠。
吴湖帆的吴中挚友孙伯渊先生,也将自己旧藏的近4000件碑帖拓本捐赠与上博,尤其他出身装裱世家,所藏体系相当完整,藏品装裱更是整体划一,如上博前副馆长汪庆正先生所言,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展出中的宋拓本《茶录黄庭内景经》,两件宋拓孤本《乖崖先生文集》与《郎官石柱记》都曾为其旧藏。
据了解,上海博物馆所藏古籍来源较为广泛,但主要有四大类,即从旧上海市立博物馆接收者,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移交者,各收藏家及其家属捐献者,以及建馆以来陆续征集购买者,而此中又尤以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移交者为多。
今人有幸在这场古籍盛宴中一饱眼福,这些背后的人,同样值得铭记。
📖
上博官方渠道同名图录《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今日同步正式开售,上海博物馆编,16开,软精装,293页,全彩精印,上海书画出版社2023年5月一版一印。原价280元,展玩折后价238元,限时优惠。
主编|玉婷
内容编辑|年见 运营编辑|鲣帼 特约编辑|端木赐
影像|展玩团队
#展玩艺术甄选商店
获取更多高清图赏
点击关注我们的 小红书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