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以前工作单位是私立医院,现在医院倒闭了,工作聘书怎么办?(第83期)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 医学检验沙龙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击上图 查看专业辅导资料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龙
【你问我答】版块新年后又回归啦
提问的朋友可以在本篇末尾留言
择日会有专业老师进行解答
1、以前工作单位是私立医院,现在医院倒闭了,工作聘书怎么办?
劳动合同期及工作聘书未到期,有违约金,按违约金数额赔偿,并应按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进行经济补偿。 如有纠纷应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或仲裁部门提出申请。
2、正常菌群
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
3、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概念:缺铁性贫血是由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及相关的缺铁异常血常规报告。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表现:皮肤干燥、毛发易脱落、反甲、匙状甲、粘膜损害:口角炎、舌炎。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
实验室检查 1.血象:以血红蛋白量减低为主。贫血早期红细胞数不减少,随着病情的发展红细胞数也减少。红细胞平均容积小于正常,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减低。网织红细胞数正常。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浅染区增大。红细胞脆性降
铁代谢检查:血清铁、铁蛋白减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加,>370μg/dL。血清铁饱和度明显下降,<15%。
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严重病例也可增生低下。粒、红比例正常或后者增多。红细胞系统中以中幼和晚幼红细胞增加明显。各期红细胞胞体均较小,胞浆量少,染色偏蓝,因而显示“老核幼浆”。铁染色法可见铁粒幼红细胞减少,往往低于1.5%以下,外铁减少或缺无。白细胞系统无特殊改变。巨核细胞多正常。
4.血常规报告的审核
1.依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从日常工作总结的复检规则进行复检
2.对于检定结果应结合历史结果进行比对报告;
3.根据参数、警告及直方图、散点图确定涂片分类的过筛检测结果的报告;
4.检测结果极端异常标本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
5.定期征求临床医护人员对本室结果的评价。
5. 血脂血糖
血脂的主要检查指标 较为全面的血脂检查一般包含8个项目:①总胆固醇(TC),代表血中胆固醇的总量;②甘油三酯(TG),代表血中甘油三酯的总量;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⑤脂蛋白(a),升高往往代表冠心病风险增加;⑥载脂蛋白A(Apo A),代表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临床意义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体相似;⑦载脂蛋白B(Apo B),代表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临床意义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似;⑧载脂蛋白E(Apo E),与血浆甘油三酯含量相关,临床意义也与甘油三酯相似。
正常人空腹血糖值 : 3.9---6.1 mmol/l。
糖尿病诊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 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人血糖值: 空腹 >7; 餐后两小时 >11 既可诊断为糖尿病。
其临床意义如下:
1)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2)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3)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倘若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应先做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4)正常人在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不超过5.6毫摩尔/升,血浆血糖不超过6.4毫摩尔/升。若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7.8毫摩尔/升,血浆血糖≥8.9毫摩尔/升时,可诊断为糖尿病。
6. 影响血HCG的因素
1.HOOK 效应的影响,化学发光法检测时当检测物的浓度大大超出试剂中标记物浓度时,会受 HOOK 效应影响,使得测定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
2. 血清中嗜异性抗体的存在,对于血清中 HCG 持续阳性,但检测值又不是很高,且在治疗后也无明显波动,而尿液一直阴性的标本,可考虑是否为嗜异性抗体引起的假阳性。
3. 交叉污染造成的假阳性 在测定高浓度标本时,交叉污染是导致假阳性的潜在问题。
4. : 标本溶血、细菌污染、标本保存不当、试剂使用及保存不当、洗板不规范等因素都会影响 HCG 的检测。
7. 宠物弓形虫
感染的猫粪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感染的猫粪便里排出囊合子,一般持续1周至20天,更长的极少;这段时间是传染期。世界各地的调查大约1%的猫粪便内含有弓形虫囊合子。猫粪里的囊合子须在外界发育2~5天才有传染性,所以几时处理猫粪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里、潮湿的土壤里生存好几个月或更长。狗狗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传染。
8.rh血型
在人红细胞膜上存在具有与恒河猴红细胞上相同的抗原,这种抗原称为Rh 因子。凡是红细胞上含有Rh 因子的,称为Rh 阳性,反之则为阴性。根据红细胞膜上Rh 因子建立的血型系统称为Rh 血型系统。 Rh 在输血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Rh 阴性个体接受了Rh 阳性个体的血液。输血后不久阴性受血者的血中就可出现抗Rh 抗体,一般第一次不会发生溶血反应,如果第二次或多次输入Rh 阳性血液,就可发生抗原一抗体的凝集反应,可能会有严重后果。
9.唐氏筛查
唐氏筛查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而唐氏综合症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染色体异常疾病, 是导致患儿智力低下最常见的原因。 唐氏筛查通过抽取孕妇血清, 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 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 唐氏儿,即指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婴儿。唐氏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是 人类第21 对染色体数目异常 (3 条 ) 导致的一种染色体病,目前的医 学技术水平是无法根治和预防的。 唐氏儿主要特征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 还可能伴有 身体各个部位的异常最常见的是先心病和消化系统异常。唐氏儿中,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高达 40%, 白内障患病率为2% , 急性白血病患病 率为 1% ,甲状腺疾病患病率 3% 癫痫患病率 10% 等等。唐氏儿基本上生活不能自理,终生需要其他人照顾。
10、中性粒
中性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具有分叶形或杆状的核,胞浆内含有大量既不嗜碱也不嗜酸的中性细颗粒。这些颗粒多是溶酶体,内含髓过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水解酶等丰富的酶类,与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关。
11、尿红细胞形态
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又叫尿红细胞位,相主要靠相差显微镜诊断,镜下可分为:①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其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外形呈两种以上的多形性变化,可见大红细胞、小红细胞、皱缩红细胞、面包红细胞、新月形红细胞、颗粒型红细胞等,通常认定非均一性标准为多形红细胞≥80﹪;②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多为非肾小球源性,主要是肾小球以下的部位和泌尿道毛细血管破裂的出血,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胞膜较完整,通常认为均一性标准为多形红细胞≤50﹪;③混合型血尿,即尿液中同时含有均一性红细胞及非均一性红细胞。因此,红细胞形态学检测对于血尿来源的追踪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及价值。
12、扎手指
为什么体检验血时要扎手指?其实,手指和耳垂都是被用来采集末梢血的常见部位。现在医院里基本很少从耳垂采集末梢血了。新生儿因为耳垂、手指都过于纤嫩,所以会选择从手指采集末梢血。
采过手指血的人都知道,一般扎手指都是在左手无名指指尖的内侧面,从预防穿刺部位感染的角度来讲,一般人左手使用少于右手,所以左手入选;而手指头侧面接触物体的机会也远远少于手指头正面,所以扎针部位就选择在了指尖的侧面。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手指的毛细血管都是沿着手指的两侧分布的,因此扎手指头侧面比正面指腹处更容易使出血顺畅。至于为什么选无名指,扎无名指的话疼痛感最低。
13、疟疾
疟疾是一种虫媒传染病,是经带疟原虫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叮咬人的皮肤而感染。 疟疾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疟疾流行,约32亿人受到疟疾传播的威胁,每年有3.5-5亿疟疾病例,直接导致100多万人死亡。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它们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传染源:疟疾病人、带疟原虫者。
传播途径:1、蚊叮咬皮肤,媒介:雌性按蚊(带子孢子者);2、少数为输血;3、偶有经胎盘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各型疟疾间无交叉免疫,且免疫力短。
疟疾的临床特征: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脾大、贫血等。
【你问我答】
旨在传播检验知识
促进大家共同学习
一些非专业问题答案属个人见解
有不对之处望也请大家谅解
欢迎留言指正/提问
荐
刷题
冲刺
就用
易哈佛
◎公众号医学检验沙龙声明◎
本平台文首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联系邮箱/ 投稿邮箱:3100935196@qq.com 广告招商 / 咨询电话:18502510976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一篇你不小心错过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