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的教育,不应该被商业裹挟

美移移民 2020-09-15

连日来,与教育相关的新闻层出不穷。这边艺考生们展示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那边家长送孩子补习舍不得喝奶茶刷屏朋友圈,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教育,是千百年来刻在中国人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执着。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教育,是相对而言最为公平的上升通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人对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的真实写照,是千百年来无数寒门学子的内心独白。


正因为教育所附带的实现阶层跃升的属性,它本身也就自然难以做到完全纯粹。除了天赋和勤奋以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样对孩子的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权利被制约,金钱的力量便被无限放大。在对艺考生的采访中,不少考生坦言赶考几天就要花费数万,更不必提动辄数十万的经年累月的培训费用。毋庸讳言,艺考,已经不再是寒门子弟有资格参加的游戏。



而看似比拼天赋的奥数竞赛,其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培训产业链。奥数与学校教授的基础数学有所区别,需要重新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以培养孩子的奥数思维。这样的思维培养,花费可不在少数。可即便是高额的培训费也不能阻挡家长们的热情,不论孩子是否适合,有没有兴趣,不少家长都秉承着先学了再说、技多不压身的理念。


让家长们一掷千金的,不是孩子对于数学的热爱,而是不断提前的升学压力和愈演愈烈的教育资源竞争。好的学校有限,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选择的首先是购买学区房。

学区房这个词在近5年的中国异常火爆,价格飞涨,这些都源于多年前对择校治理上的一个基本政策:坚决取缔各种测试、考试等以成绩选择的渠道,严格按户籍、学区入学,以确保公平。

严格按学生所在户籍与学区入学的结果,造成了学区房暴涨的尴尬局面。表面上不许择校,不让用钱、用权择校,但用房择校,其实也就是用钱择校,显然并不公平,甚至强化阶层的划分,带来房地产市场的扭曲。

如今,政策再次转身,我不熟悉其出台的背景,但择校治理政策显然是在学习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这也是最近几年教育治理上的一个误区,需要深刻反省。

美国在择校的治理上,思路很清晰,如果对教育有较高期望与要求,就自己花钱去选择。第一选择是上私立学校,因为最好的中小学都是私立学校。退而求其次,就是通过买学区房,选择一个优质的公办学校。这就是学区房这个词的来源。其择校治理思路有这样几个前提:第一、最好的学校,是私立中小学,有选择余地;第二,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和文化因素等等,有择校需求的,是相对少数人,其意愿也不那么强烈疯狂。

这两点,在我们这里显然都不存在。我们最好的中小学仍然是公办的;我们有择校需求的家长与家庭,远远高于美国人,几乎是全民择校。照搬这一治理政策的结果,就是把家长都挤到了学区房这个渠道上,用钱买房“公开”择校。

那么除了学区房,似乎就只能在特长上下功夫。也难怪各大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家长却在等待孩子下课之余连杯奶茶都舍不得喝了。


如今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除了父母,还有各式各样数不胜数的培训班。从小升初到中考,从中考到高考,孩子们人生的每次升学,背后都少不了培训机构的影子。00后从钢琴到国画,从奥数到书法,似乎是样样都有了解,件件都有接触。拿不出个像样的特长,简直都成了滑天下之大稽的稀罕事儿。



倘若学音乐的不能欣赏音律之美,学奥数的沉迷于靠套路解题,靠补习班的题山题海堆出优异的成绩,这样变了质的特长、只为升学培养的兴趣爱好,当真能对孩子的人生有所裨益吗?


当教育成为产业,当商业裹挟教育,我们又有谁,能透过层层的利益,看清教育的实质。倘若没钱便不能谈教育,就没有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当金钱成为竞争中最具压倒性优势的主角,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相信“知识改变人生,教育成就未来”?


教育焦虑的背后,是拳拳爱子之心。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分高低贵贱,教育更不该被划成三六九等。我们呼唤教育公平,是渴望给更多的人以希望和可能。但愿教育成为产业之余,别让金钱堵住了本就狭窄的独木桥。


推荐阅读:

中美孩子的差距,竟是从“钱”里拉开的

病床上的思考:中国人的身体为何越来越差?

从早恋现象看中西方不同的教育观

财富移民:中国富豪的安全感该从哪里来?

华人勤奋又努力,为何赢不来尊重?


- - - END - -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最适合您的移民方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