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脑影像的研究越来越多,也有人开始研究安慰剂效应,那么大家就发现了,怎么,原来安慰剂效应的脑影像和抗抑郁药那么像,甚至说“抗抑郁药就是人造的安慰剂”,能让健康受试者也能吃出安慰剂的效果。安慰剂效果不好吗,如果自己在家喝水就有安慰剂效果何必来看病?《Stahl 精神药理学精要》中提到,抗抑郁药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2/3的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有效;也有1/3左右的患者对8周安慰剂治疗有效,然是使用抗抑郁药的组,症状的“复燃率”显著低于安慰剂治疗组。因此有观点认为,现在在临床试验中很难证实抗抑郁药的疗效比安慰剂效应好。
2016年这位Sikora名字像日本人的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首先让一些抑郁症患者吃先吃一周安慰剂,再开始吃真的抗抑郁药。有些人症状还真有明显的改善,而症状改善的脑区好 像和抗抑郁药治疗起效的脑区差不多。而且安慰剂治疗有效的人,能预示后面有较好的疗效。为什么书上都写吃抗抑郁药要6到8周才能判断疗效,而很多人都觉得好像吃下去几天就好了,还要继续吃?这意味着抗抑郁药治疗的前几周,症状改善的原理其实和安慰剂效应类似,或是说,与安慰剂效应相辅相成,而到了8周,抗抑郁药“有效”了之后会产生药物独特的生理改变。
产生安慰剂效应的地方在前扣带回的改变。前扣带回主要涉及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突显网络的功能就是在体内体外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一些信息作为重点。健康受试者吃抗抑郁药后,没有什么安慰剂暗示的目的,也会造成前扣带回活动的改变。在分子机制上,前扣带回还涉及脑部阿片类物质的调节。他们研究还使用PET测定了脑部的阿片受体,他们发现,安慰剂治疗效果较好的受试者,在奖赏环路中存在伏隔核较高的阿片受体结合力,这个特点能够预测未来抗抑郁药治疗的疗效。安慰剂效应才是名副其实的“精神鸦片”!此外,功能磁共振结果也发现前扣带回,丘脑,杏仁核以及伏隔核这些受阿片物质调节的脑区存在变化,意味着安慰剂效应的起效时一种脑内自身分泌的阿片类物质在起作用。不过,安慰剂效应对于抑郁症最核心的前额叶,海马这些情绪调节环路的影响不大。
这么一来,其实可以这么说:抗抑郁药人人都能吃,但是安慰剂效应要天时地利人和,不是你想要安慰就能安慰!!!!现在药物临床试验都是要盲法啊!要和安慰剂比了才有效啊!药厂心里苦啊,安慰剂不持久,抗抑郁药持久啊,安慰剂会复燃啊,会反跳啊。。。
抗抑郁药治疗的安慰剂效应是抗抑郁药起效的一个环节,安慰剂效应其实是名副其实的“精神鸦片”,前期治疗中算是对大脑雪中送炭,后面还是要靠抗抑郁药对于前额叶皮层-边缘系统传统的情绪调节环路的作用。
[1]Targum S D. Early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affects treatment outcome in a stud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17, 95:276.[2]Sikora M, Heffernan J, Avery E T, et al. Salience Network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Predicts Placebo Effects in Major Depression.[J]. Biological Psychiatr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uroimaging, 2016, 1(1):68-76.[3]Peciña M, Bohnert A S, Sikora 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lacebo-Activated Neural Systems and Antidepressant Responses: Neurochemistry of Placebo Effects in Major Depression[J]. Jama Psychiatry, 2015, 72(11):1087.[4]Wager T D, Rilling J K, Smith E E, et al. Placebo-induced changes in FMRI in the an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ain.[J]. Science, 2004, 303(5661):1162-1167.
此群非患者交流群,欲添加患者交流群请直接在后台留言↑↑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