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心理咨询?先看看这部动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刺鸟栖息地 Author ka233
我们相信影像实践是能够缓解时代症候的社会处方,也相信在精神健康专业介入层面影像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发挥。在精神心理影像档案系列,我们持续收集和整理来自世界各地聚焦精神健康议题的优质影像,尤其关注华人创作和华语创作,呈现独特而珍贵的创作风景。
精神心理影像档案
第04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 留学生活 动画
影像名称
《第一次咨询》
My First Session
作者
赵丛
片长
8分钟
类型
动画
My First Session 截图
⋙ 影片介绍
一个在美国生活的中国学生对接受心理咨询的想法犹豫不决。在接触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她发现,这种经历开始以她从未想象过的方式改变她的生活和与世界的关系。
⋙ 作者介绍
赵丛Wendy
生活在Brooklyn的艺术家。于2011年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取得绘画和电影制作双学位,之后就一直从事独立动画领域的创作和教学。她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担任Signe Baumane的处女作《我口袋里的石头》(Rocks In My Pockets)的剪辑与合成,然后在Bill Plympton工作室做了五年的制片人。离开工作室后,她一直在开发自己的项目。“My First Session”是她的第一部非虚构动画短片,发布于2020年的《纽约客》。她也为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执导了三部音乐视频,包括艾拉·菲茨杰拉德(Ella Fitzgerald)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的Cheek to Cheek,以及克里斯托弗·丁(Christopher Tin)的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Wendy Cong Zhao is an artist and filmmaker based in Brooklyn, New York. She started her career in 2011 as an editor and producer at Signe Baumane’s and Bill Plympton’s studios. Now, she develops her own projects. Her animated documentary "My First Sessions" was published by The New Yorker in 2020. She has directed three music videos for Universal Music Group, including “Cheek to Cheek” by Ella Fitzgerald and Louis Armstrong, and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by Christopher Tin.
My First Session 截图
⋙ 创作者对精神健康议题的思考
美国流行文化让我们觉得每个人都在看治疗师,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华人群体当中。几年前,住在纽约的电影制片人赵丛(她的家人从中国南昌移民到马萨诸塞州的一个郊区,当时她11岁)调查中国移民的心理资源时,她对选择的匮乏感到惊讶。她发现了几个每月举行的支持团体,但质量一般;她试着拨打一条宣传有普通话接线员的心理热线,但似乎从来没有人值班。
除了资源有限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华人文化对于负面情绪的压抑。这些情绪让我们感到羞耻和挫败,我们不愿意公开表达,也不愿意及时求助。这部短片在非虚构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让我们了解到在决定寻求心理治疗时,克服文化耻辱,或者仅仅是个人内心的面临的抗拒心理,是多么具有挑战性。
“我并不是说心理治疗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对中国人来说,”赵丛说,“但这肯定是一个选择。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我只希望有更多的对话,让人们不要马上拒绝。”
(根据“My First Sessions”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apy and Culture
By Han Zhang整理)
⋙刺鸟推荐语
My First Session是2020年第一次举办精神健康影像联展的时候征集到的短片,如今时间已经来到了2022,它仍然是我们收集的片子当中最切题和最受欢迎的片子之一。
对于不少处在困境当中的朋友来说,走入咨询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部短片呈现了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第一次咨询之前的种种心理活动,动画的形式和短片的内容相得益彰,动画让难以用语言呈现的内心活动得以准确生动地呈现。导演本人也在近年来探索将动画、真人表演和其他艺术形式融入非虚构故事中。
这部片子很好地结合了教育性和艺术性,它很耐看,不会无聊,非常适合精神健康相关的机构和组织用于公共教育,作为开启对话的切入口。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还是参差不齐的,尤其是学校内的心理咨询常常因为体验糟糕受到诟病。这一点,我们作为放映组织也经常在映后和大家讨论。在之后的放映里面,我们也会尽可能多地让它和大家见面。
⋙刺鸟放映记录
上海站药玩精神健康嘉年华,影像研习「诊断」单元放映
北京站药玩精神健康嘉年华,影像沙龙NO.3「告白书」单元放映
2020.10.05-10.06 上海,安福路Film电影时光书店,集中放映
2020.10.31-11.01 无锡,中国丝业博物馆A2,集中放映
2020.11.07-11.08 南京,706青年空间,集中放映
2020.12.26 北京,北京码字人书店,集中放映
相关报道
光影流动,有病呻吟| 精神健康主题影像研习会 (活动预热推文)(2020)
一个心理学毕业生的影像研习笔记(志愿者实践心得)(2020)
⋙该片观看渠道
获得导演授权后,可以线下放映。
如果您希望我们在线上或线下组织该片放映,欢迎将文章转发至朋友圈及社群或在文末点赞和”在看“,对读者反馈热烈的片子,我们会积极组织授权放映。
⋙关于「刺鸟影像计划」
刺鸟栖息地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精神健康领域影像实践的非营利组织。我们有着诸多海内外精神心理议题相关电影的导演授权,同时与国内众多放映组织和电影自媒体保持良好联系。不仅在电影放映方面,在其他与精神心理相关的艺术方面实践方面也有丰富的策划和执行经验。我们相信影像实践是能够缓解时代症候的社会处方,也相信在精神健康专业介入层面影像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发挥。我们持续收集和整理来自世界各地聚焦精神健康议题的优质影像,期待更多的创作者、组织、场地与我们联络。
精神健康艺术团体。以超越学科的视角看待精神健康议题,身体力行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生产, 秉持社会正义的理念, 探索多元介入的可能。开展同伴教育、 互助团体、 讲座沙龙等经典项目, 也通过影像研习、 影像制作、 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各种艺术创新方式进行精神健康大众传播。连续六年举办精神健康艺术展览。与多所高校合作, 组织教学和培训。曾获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BritishCouncil、 706空间青年基金、 银杏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支持。
微信 perchthornbird
邮箱 thornbird123@foxmail.com
网站thornbird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