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比较文学】罗锦鳞|关于东西方戏剧的交融(上)

罗锦鳞 北语比较文学 2024-03-21

编者按语


《当代比较文学》第三辑推出的“跨文化戏剧:理论与实践”栏目的论文,是从2018年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举办的“跨文化戏剧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中遴选的、最有代表性的稿件。跨文化戏剧(intercultural theater),是近二十年来活跃在国际戏剧理论界和表导演界的热议的话题。中国学者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是要清理跨文化戏剧的概念与内涵,使之与中国的戏剧实践接榫,另一方面要理解和阐释以中国的戏剧/戏曲形式改编和搬演西方戏剧经典。


作者简介:罗锦鳞,中央戏剧学院博导教授、导演艺术家。


论文摘要:本文是作者32年来导演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思考和体会,着重介绍了用中国戏曲形式演绎的《美狄亚》、《忒拜城》和《城邦恩仇》三部古希腊悲剧的创作经历。作为导演,作者追求和探索两种古老戏剧的“融合”,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中国观众看,是改良的中国戏曲,外国观众看是地道的中国戏曲”、犹如“咖啡加牛奶”一样。罗导演先后运用了“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外国服装”三种创作方式,试图达到“一戏一格”的演出效果。本文后半部分,是作者对东西方戏剧融合中的导演构思,需思考的几个问题的体会。

关键词:中国戏曲;希腊悲剧;融合贯通;导演体会


A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and Perme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Operas


Abstracts: Focusing on the creation of three ancient Greek tragedies in the form of Chinese opera, such as Medea, Thebes and The City of Enmity, this paper unfolds the 32 years of my thought and reflection while directing ancient Greek tragedies and comedies. As a director, I tried to pursue and explore the mixing-up of two ancient operas, seemingly coffee with milk. So to speak, there is a bit of me in you and a bit of you in me. The adapted operas have presented the modified ones to our audience and displayed the authentic Chinese operas to foreigners. In an attempt to achieve the diversity of different operas, namely “one drama with one style", I sequentially used three methods of "Ancient Chinese Opera", "Newly Historical Play" and "Foreign Costume" in Chinese operas. I endeavored to disclose my conception and perception of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operas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is paper.

Key words: Chinese opera; Greek tragedy; integration and permeation; the director's perception


1


从1986年开始,我先后导演了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十六部。

悲剧十四部:


剧目

演出信息

《俄狄浦斯王》

1986、1993、2014、2017四版,中戏、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剧社、广州话剧艺术中心。

《安提戈涅》

1988、2006二版,哈尔滨话剧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演出。

《特洛亚妇女》

1991,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出。

《美狄亚》

河北梆子三版,1988、1995和2003,河北省河北梆子院一团、青年团、北京河北梆子剧团。

《忒拜城》

2002,河北梆子,根据《七雄攻忒拜》和《安提戈涅》改编,北京河北梆子剧团演出,至今已演出十八轮。

《城邦恩仇》

2014,《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复仇神》改编。中国评剧院演出。

《晚餐》

2010,当代希腊戏剧之父卡巴奈尼斯作,至今已演出九年十轮,超过百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喜剧二部:


剧目

演出信息

《地母节妇女》

2007,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鸟》

2018,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已进行两轮演出。


我在排演中,特别是在东方和西方戏剧交融上有很多体会和感受。

在我导演的话剧剧目中,经常结合东方中国戏曲艺术中“虚拟、象征和写意”的美学原则和东方戏剧的手段处理演出,特别是我采用中国戏曲艺术的形式演绎古希腊悲剧时,深深地体会到东西方戏剧的融合是非常有表现力的。在中国国内和许多国家,如希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塞浦路斯、哥伦比亚……以及香港、台湾地区超过20次几百场的演出,受到了国内和国外观众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欢迎。

大家都知道古希腊戏剧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诞生在酒神的祭奠活动中,开创了“由演员扮演人物当着观众的面表演故事”的戏剧艺术,影响至今。古希腊戏剧的“简洁、庄严、肃穆和震憾”的美学特点,是它的魅力所在,是西方戏剧的代表。

中国戏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在庙会的歌舞和杂技的基础上诞生,“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表演、完整的程式、以“虚拟、象征、写意”的美学为基础,成为独具特色的东方戏剧的代表。

两个地理位置和年代相距甚远的戏剧品种,能否融合在一起?正是我近三十多年来探索和追求的创作。1988年在希腊演出期间,一位西方的著名导演向我谈到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并建议我采用中国戏曲的形式演出古希腊悲剧。回国后,裴艳玲派人找我,希望能给她们团排一出古希腊悲剧,到欧洲去演出。于是河北梆子《美狄亚》在1989年诞生了。


2


《美狄亚》的原作中,主要写她杀子前的思想斗争,如果用戏曲演绎会是一出“文戏”。为了展示戏曲艺术的四功五法,综合性的表演特色,我与改编者姬君超商议,决定把希腊神话中的“金羊毛”故事,也即美狄亚故事的前身,加入戏中。这样前边的夺取金羊毛,战风斗浪……正好可展示戏曲的武功和许多象征的场面。本子完成后,如何开始排练,如何处理东西方戏剧的同与异?是我很费思索的问题。

首先,要寻找相同、相通之处,如歌队的存留。我想到戏曲虽然没有歌队的形式,但川剧中有“帮腔”、京剧中有“龙套”和“捡场”,将“帮腔”搬到舞台上,不就是歌队吗?而且在古希腊悲剧中歌队的承上启下,抒发情感,评价剧情等等作用,可以充分发挥,而且在戏曲的虚拟、象征和写意的美学基础上,歌队更有发挥的可能性。后来,歌队在此剧的中的作用和功能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使全剧的演出增色不少。如今,古希腊戏剧的歌队形式已广泛运用在中国戏剧的舞台上了。

我们一开始就追求“中国人看来是改革的戏曲,外国人看来是典型的中国戏曲”,“把古希腊悲剧的歌队传统与中国戏曲的虚拟、象征、程式和载歌载舞的传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中国戏曲的魅力为演出的风格”。歌队在上场门的台口就座,乐队在下场门的台口就座,演出中始终暴露在观众的眼前。歌队在演出中的多功能作用是《美狄亚》演出的一大特色,增加了演出的可视性和色彩的多样性。演出中,充分利用了戏曲艺术的虚拟和象征手法,没有布景,没有大道具,用歌队代替,效果很好。


图1


美狄亚第一版

1989,河北省梆子剧院,主演:彭蕙蘅、裴艳玲

编剧:姬君超,导演:罗锦鳞


这个戏的音乐是贯穿始终的,演唱形式多样,充分表现剧情和人物思想感情,是为戏服务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国外观众曾评价说:“《美狄亚》是中国的民族‘音乐剧’”。

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上,我想,必须尊重戏曲的传统,又必须突出古希腊悲剧的广场演出形式和强烈的震撼力。国此,我要求演出样式上要遵循戏曲的传统样式,服装采用纯手绣的戏曲服装,在人物塑造上,要行当,但不受行当限制。如美狄亚人物的塑造运用了戏曲全部旦角的行当,在个别场面甚至运用了架子花的动作,以表现角色的巨大激情。要程式,不受程式限制。如取消“一桌二椅”,由歌队队员组成“酒桌”。“靠旗”再加“翎子”,的扮相上,更显人物的英姿。在米兰,大街小巷都是此剧照。在戏曲的“旗”上原有水旗和车旗,我们又发展增加了“锅旗”、“羊旗”,使戏曲的象征更加丰富了。原剧中“杀子”的行动,许多人不大接受,但这是原剧中固有的行动和情节,不能删除,于是我分析到,美狄亚的复仇是最彻底的复仇,再加上人物的性格中的刚毅、果断,还有半巫的身份,即使她不杀子,对方也会杀的,与其死于敌方之手,不如死于自己之手。所以我们坚持了原剧的安排,未作改动。东西方戏剧的结合,我以为结合容易搞成“贴合”,所以我主张“融合”,即“咖啡加牛奶”的作用,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

《美狄亚》第一版,1989年在河北省梆子剧院一团全体创作人员的努力下成功了!1995年省梆子剧院青年团将它作为建团剧目又排了第二版。到北京演出后,主演彭蕙蘅因此角色的表演获得了第13届梅花奖,多次应邀到欧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演出250场之多。第三版的主角刘玉玲也因此角色的表演获得第二十届梅花奖的二度梅奖。


图2


美狄亚第二版

1995,河北省梆子剧院青年团,主演:彭蕙蘅、陈宝成

编剧:姬君超,导演:罗锦鳞


2001年,希腊欧洲文化节中心邀请我带戏参加国际古希腊戏剧节,主题需与忒拜城有关。于是请中国著名剧作家郭启宏执笔,根据《七雄攻忒拜》和《安提戈涅》改编成河北梆子《忒拜城》。

中国历史上曾有“七雄争霸天下”的故事,我们就把古希腊悲剧的故事移植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将演出定位于:具有一定古朴和东方神秘色彩的、抒情而不失内在张力的、带有一定哲理性和象征意蕴的悲剧诗。因此,布景、服装、道具等都要按春秋和西汉时代重新设计,但表演方式仍然使用戏曲方式。此剧处理中,没有原样使用歌队,我们增加了先知这个人物传达歌队的核心哲理,并以先知的预言和结语作为全剧的开始和结尾,渲染和增强了古悲剧中的哲思和哲理,伴鬼魂的精灵和金兵银兵战士也是歌队的变形。用“王椅”象征王权,让观众容易理解兄弟争权的决斗。增加主角的灵魂再现和“冥婚”,更增加悲剧的对比色彩。郭启宏希望创作一出“富于哲理的河北梆子”的意愿实现了。此剧,从2002年首演至今已上演了十八轮,先后访问了希腊、哥伦比亚和台湾地区,多次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重大国际活动和戏剧节。


图3

美狄亚第三版

2003,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主演:刘玉玲、殷新泉

编剧:姬君超,导演:罗锦鳞


在《美狄亚》和《忒拜城》之后,我和郭启宏先生对改编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三联剧》,即《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复仇神》,产生兴趣。如果能把这三部戏写成一部戏进行演出,观众肯定喜欢并可以充分展示古希腊悲剧的“卡塔西斯”。

传统戏方式、新编历史剧样式都做了尝试,要“一戏一格”呀!这第三部戏,我们设想采用古希腊的服装和生活,用中国戏曲(评剧)来演绎。这是个大胆的甚至有冒险性的尝试。因为,前两部戏是中国式的演出,现在着西方服装、以西方生活表演,能否和中国戏曲的演出方式协调、和谐、统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后来在评剧院院长王亚勋和老郭再三劝我。评剧是中国善于演绎“现代题材”的戏曲剧种。包容力度大,观众喜爱,很接地气的戏曲新剧种。

《城邦恩仇》以“火、血、奠、鸩、审”五幕将三部戏集中在一出戏完成,摘取了“杀夫”、“寻弟”、“弑母”、“审判”几个主要事件,表现了阿伽门农家族世代血腥仇杀的故事。阿伽门农的家族命运来自神的诅咒,这诅咒实质是原作者告诫世人要消灭仇恨,停止残杀!《城邦恩仇》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编,渲染了仇杀对人类命运的影响,仇杀必须终止,恩恩怨怨何时了?雅典娜通过审判,赦免了杀母的俄瑞斯,宣扬了人类要和平,要大爱的永恒的追求!企望世界成为“花的世界”,“祥和幸福的世界”。

经过多次研究和讨论,我们决定了创作的总原则:古希腊悲剧传统、中国戏曲(评剧)和现代审美三结合原则。同时也吸取了我的经验:“要融合不要贴合”、“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咖啡加牛奶”。

所谓古希腊传统是指:第一,质朴、简洁、庄严、肃穆的风格和歌队的运用,布景服装样式采用古希腊的;第二,强调“雕塑性”、“仪式感”和“形式感”;第三,表演上要发挥古典悲剧所要求的“真情实感”和广场演出的必要的夸张;第四,面具在歌队中的运用。

所谓中国戏曲(评剧)的传统是指:第一,中国戏曲美学是以写意、象征、虚拟和程式性是为特点的,是我们创作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第二,戏曲的程式运用要结合服装,强调“雕塑性”加以运用和创新;第三,唱、念、做、打、舞的戏曲表演要充分采用和强调;第四,唱腔必须保留评剧剧种的要求,在传统唱腔中发展和创新。

所谓现代审美的传统是指:首先是对经典作品的内容,要从现代人的观念去理解和解释。恩恩怨怨,生生死死,世世代代……何时了?对原作中的“诅咒”,“命运”都要以今人的观念去理解;其次从演出样式到色彩要照顾当代观众的审美和欣赏习惯,必须要让观众看懂故事和人物,让观众从中感受和总结到原作的立意;再次,舞台表现手段上也要吸收当代的手法,增强舞台演出的可视性,广泛吸取兄弟剧种的表现方法,创造一种新的评剧;同时,在音创作乐上可吸取西方交响音乐的样式,结合戏曲乐队,以丰富戏曲舞台音乐形像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以上三结合的创作中,鼓励探索、试验和创新,以寻求评剧艺术的扩展和丰富它的表现力。

在舞台美术上要提供远古的希腊特色,符合简洁、庄严、肃穆的创作原则,并有大剧场和露天剧场演出的两种方案。灯光处理要适合戏曲的表现方式,又要有一定的气氛和情绪的渲染。在音乐和唱腔上要保留评剧的特色,并发挥评剧各流派的演唱特色,让评剧观众听到传统和创新共存的评剧声腔。探索“数字音乐”与戏曲民乐相结合的形式,创造新的音乐表现手段。具备一定的交响乐风格又不失戏曲唱段音乐。

在身段运用上,在戏曲传统身段的基础上,根据服装特色创造新的身段。注意人物在舞台上的形体造型和雕塑感。舞蹈要为剧情和人物设计,如复仇女神可吸取现代舞蹈的因素。

在演员念白上要求具有“诵诗”风格,以体现剧本的史诗特色,也符合古希腊戏剧的语言风格。不要单纯地戏曲念白。在表演上要求演员要以“真情实感”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经过大家的努力,上述构思终于在舞台上体现了。当年参加了“地方戏”汇演北方片的闭幕式演出,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充分肯定。第二年又参加了第九届评剧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获得了演出大奖。2014年又赴希腊参加了“埃斯库罗斯戏剧节”开幕式演出,受到希腊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当代比较文学》第三辑

华夏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往辑文章


【当代比较文学】张辉|画与诗的界限,两个希腊的界限

【当代比较文学】李庆本|跨文化阐释与世界文学的重构

【当代比较文学】张源|自由帝国逻各斯的诞生(上)

【当代比较文学】张源|自由帝国逻各斯的诞生(中)

【当代比较文学】张源|自由帝国逻各斯的诞生(下)



编辑 夏盛铭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heep://bjs.blc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