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牡丹社区的幸福生活

牡丹社区的幸福生活

《求是》杂志记者 孙煜华 辽宁日报记者 宋东泽

牡丹社区位于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始建于1983年,居住着3000多户居民,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近年来,经过改造,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过去是脏乱差,现在既安全又整洁,住在这里,感到幸福、知足、高兴。”“路平了,灯亮了,各项设施完善了,休闲健身设施也建起来了,小区‘颜值’高了,大家伙儿的心里也亮堂了。”社区居民的七嘴八舌,道出这个老旧小区的“新模样”,打心眼里流露出幸福感。

变化,源于思想的力量。

2022年8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饱含深情的话语,激励牡丹社区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基础设施要齐全、安全,水、电、气、暖等要改造好,让大家住着夏天凉爽、冬天温暖,要确保安全,决不能发生安全事故。”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们越来越长寿了。要抓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

“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断发展,我们就是要不断满足大家的合理需求。”

“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党。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社区党组织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要让老百姓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身边。”

……

牡丹社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将基层党建和志愿服务相结合,构筑同心服务联合体。社区党委根据社区自管党员、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服务意愿,分类组建了各具特色的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涵盖助老便民、理论宣讲、卫生保健、普法宣传等多项志愿服务,同时定期更新志愿服务内容,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让志愿服务更加精细化。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墙上展板展示着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内容和补贴标准:

理发,每次按0.5小时结算;助浴,每次按2小时结算;室内清洁,每次按1.5小时结算……其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每月可免费享受服务时长45小时;中度和轻度失能老年人每月可免费享受服务时长30小时;80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给予3小时免费居家养老服务。

走进社区老年餐厅,香气扑鼻而来:京酱肉丝、菠菜鸡蛋、麻酱拌拉皮、米饭、花卷、油饼、蛋花汤,等等。老人们花很少的钱就能享受美味丰盛的午餐。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牡丹社区时,曾来到这里。

“我来看看,大家都吃些什么菜。”总书记笑着同大家打招呼。

“很丰盛啊!这要是市场价,可不便宜吧?”总书记问

“60岁以上一顿10块,80岁以上8块。”“在家哪能吃这么多花样,方便实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幸福洋溢在脸上。

“确实是方便了,你们办得不错,这是一个方向。”

图为2023年4月,牡丹社区“幸福教育课堂”民族舞开课,舞出健康好生活。 牡丹社区供图

朴素话语,情深义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针对老年人多的小区,服务要到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尽量把这些事情办好。

很快,牡丹社区就引入第三方机构,推出适合老年人的少油、少糖、少盐、口感软糯的菜品,很受老年人的欢迎。目前,社区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养老食堂、老年活动室、助浴室、日间照料室等功能房间,为老人提供专业的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还与医院密切合作,进一步完善“大病在三级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护理治疗在二级医院”的医养体系建设,不断擦亮“品质养老”民生品牌。

“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孩子们现在都是宝,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养育、培养,确保身心健康。”

牡丹社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送教育、办课堂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课业辅导、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用爱和陪伴为青少年打造“第二课堂”。在社区群众活动中心二楼大厅,孩子们正操作航空模拟飞行设备,控制飞机完成一个又一个技术动作。大厅里的孩子,每人都在操作一台设备。“我很喜欢航模课程,最近学会了操作新机型,有空就来练。”有孩子高兴地说。

“我们邀请大学教授、中小学老师和志愿者来为孩子们免费讲课,社区3到12岁的孩子都能报名。如今已开设20多门课程,累计有近万人次上课。”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自豪地说,“我们还拿了‘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呢!”

记者手记:


千头万绪的事,归根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牡丹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社区居民生活得幸福、知足、高兴,真切体会到了党始终在人民身边。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网)

来源:《求是》2023/11
作者:《求是》杂志记者 孙煜华 辽宁日报记者 宋东泽
制作:张盼
校对:高胜军
审核:马建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