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

​慎海雄 求是手机报 2023-06-04

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

——我们为什么创作《非遗里的中国》

慎海雄


“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美丽富饶的中华大地孕育滋养了丰富而深沉的优秀文化。物华天宝,列陈九州;天滋地养,日新月盛。千百年来,中国人胸怀着对天地草木的敬畏与深情,遵循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用双手创造出一系列拔新领异的卓越技艺。采叶制茶,缫丝为衣,抟土作陶,琢泥成器,淬火铸金……一大批超凡绝俗的中华非物质文化瑰宝,成为人类文明天幕中的璀璨群星。

每当我们仰观山川日月、俯察花开花落,耳边往往会回响起《诗经》里歌唱自然万物、生活劳作的歌谣。正是这些生发于土地、累积于生产、顺于天而应于民的朴素智慧,塑造了泱泱华夏的盛美风物——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宝藏,今天的我们唯有敬畏和感激!

“山有榛,隰有苓”,我们的祖先由此创造了天南海北的八珍玉食;“蚕月条桑”、“八月载绩”,于是中国人织就了洵美且异的美服华裳;“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寓意着美好人格的玉石文化辉耀千古;“诗言志,歌永言”,“大乐与天地同和”,蕴藉着中华文化弦歌不辍、中华文明长盛不衰。

皇皇天工,造化神奇;矻矻人巧,开物成务。

我时常沉醉于这万千华萃,感悟祖先们“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感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精工巧思、无穷智慧。遥想我们这片土地上一代代能工巧匠是如何切之磋之、琢之磨之,成就了如此琳琅满目而又惊艳世界的精工绝艺。

四百多年前,一代科学巨匠宋应星摒弃功名,倾一生心血著就《天工开物》。如今华夏大地上的诸多非遗技艺,都能在这部举世无双的百科式技术专著中觅得踪迹。每每翻开这部传奇的造物之书,依然会惊叹于先辈们道法自然、力补天工的创造伟力,承星履草、奋斗不息的开拓创新。

陈列于中华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智慧与精神力量,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粹美阐释。

豪迈奔放的蒙古长调随风穿越茫茫草原、纯净悠扬的侗族大歌回响于高山深谷、龙泉青瓷的釉色之美如冰似玉、鲜花入馔让舌尖绽放出春天。中华大地上,南腔北调百花齐放,东西交流更添异彩,齐而鸣之,便是一曲珠璧交辉的非遗华章;协而奏之,便是中华文明汇流澄鉴、荟萃万方的黄钟大吕。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指导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指引。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更加昂扬地唱响时代主旋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者必须回答的一个时代命题。

图为大型电视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海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图


过去五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策划了《寻古中国》、《文脉春秋》,打造了《典籍里的中国》、《古韵新声》、《山水间的家》、《中国考古大会》等一系列精品文化节目,叫好又叫座,取得了不俗反响,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征程上的中国正在进行着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今天,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这份了不起的成就和荣耀,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时不我待,唯有奋进。我时常思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在新时代的今天,如何做到“日日新”,讲好新时代的非遗故事?如何让五千年的文化精粹,在一日千里的现代化进程与全球化视野的双重语境下,展现出它历久弥新的非凡魅力?如何在守正创新中扬中国精神、传中国文化,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注入文化动能?经过反复思考与推敲,无数次论证和筹划,总台倾力策划推出了《非遗里的中国》。

守正,知所来;创新,明所往。回想起策划这档节目之初,一切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在我心中很清晰——《非遗里的中国》将是一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中华文明之旅,将全方位展示好作为中华文明缩影的非遗文化及其美学价值,着力突出一个“新”字。我们要以新技术、新创意,聚焦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青春活力与无限可能。

中华非遗,是如此动人心魄!它们曾在时间长河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如今,又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勇毅征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鲜花入馔,名绣作礼;千年史诗融合国际音乐,唱出新的经典;传统民族竞技风俗走进现代体育竞技场,赛出新的风采。传承自夏商青铜器制造技艺的非遗铜雕,既可熔山铸海,亦可化入日常;古老淮剧融合沉浸式实景演出,以传统国粹打造新潮文旅。

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

这是一次历史与未来的跨时空握手。我出生于东南形胜的太湖之畔,从小近水楼台,亲眼见过辑里湖丝“水重则丝韧”的传奇,也惊叹于越窑青瓷千峰翠色、灵秀淡雅的容颜。那时从未料想,有朝一日,缫丝也可以与生命科学、数字信息产业破壁联结,制作可降解蚕丝骨钉、脑机接口,以传统技艺推动现代科技的新发展。更不曾想象,薄如碧纸的龙泉青瓷,亦可伸展成顶天立地的宏大屏扇,矗立于杭州国家版本馆,成为传世工程的华美门户。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今天,福建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已经重点应用于当代大国重器工程;南京的金箔技艺蕴含着核心技术,也在国防航天业大展宏图。传统非遗,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与智慧。

这也是一次传统与时尚的美学融合。我们展现非遗不只是去领略精工巧技,还是对“中华美学意象”的一次深入探索。轻纱曼舞,霓裳羽衣,传统丝织技艺结合巨幕光影与雾幕投影技术,如幻似梦;以雕琢精微、多层透雕闻名于世的莆田木雕在超比例、微缩景观等多种融合技术手段的助力下,大美传神。CG特效、XR技术让非遗场景幻化成国风古韵的唯美舞台,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演员们翩然舞于其间,灵动斐然。现代科技与时代审美、非遗文化相映成辉,美轮美奂。

这又是一次向初心与坚守的致敬。非遗是在时间中磨洗的工匠精神,唯无惧才能坚持,唯磨砺才能瞩目。石上刺绣,闽南一绝,一幅A4纸大小的闽南影雕,需要一位工匠在坚硬的岩石上敲打一亿次,点点滴滴,绘就中国人的沉静与耐心。台州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陈克,手绘整理200多套针法,拳拳之心保存绣法遗珍。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一手登峰造极的“跳刀”技艺,让长年累月“造青”的双手早已磨平了指纹。

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出自老师傅们之手的物件带有工业制品所不具备的指尖温度。那些灵巧之手、灵秀之心的创作,都带着一份天然的情感,从内心灵感到指尖温度的传递,是老师傅们一直坚守不变的初心情怀。

满怀着对一位位非遗传承人的敬意,对一件件非遗美作的敬仰,《非遗里的中国》开播了。可喜的是,节目播出后,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业内与各界一致好评。《非遗里的中国》刚播出四期,全媒体受众累计触达5.79亿人次,新媒体用户规模占比10.53%,年轻用户占比38.17%,节目相关长短视频点击超2.1913亿次,相关话题累计上榜407次,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累计超16.8亿人次。节目获得上千个主流媒体各类传播平台的持续接力点赞与高度评价。

屏内屏外,非遗正年轻!节目展现的中华非遗全新活力,牢牢抓住了年轻观众的好奇心与兴趣,唤醒了年轻人对非遗传承的热忱,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心非遗文化传承。我们推出的“非遗正年轻”等新媒体节目,用情怀带动网民情感共振,以新媒体语态重构大屏节目素材,实现契合当代、契合年轻受众气质的主流价值表达。不少网友评论:“这些非遗才是我们应当守护和传承的中国智慧。”“感谢择一事终一生的手艺人,工匠精神真的让人非常难忘!”“看了非遗里的中国,自己都想去找一个感兴趣的非遗去拜师传承一下”……在网友们持续不断的“自来水”式传播下,节目的全媒体热度持续升温。

再美的蝴蝶标本,也不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传播非遗,不仅是展示这些技艺标本,而且是让它们重新进入当下火热的生活场景,在日常中绽放光华。一个个非遗项目,就是一条条藏珍纳宝的文旅体验路线。《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播出后,“九龙口”、“淮剧”、“藕粉圆”等关键词搜索指数暴涨,在九龙口旅游度假区,但凡有大屏幕的地方,便有成群游客驻足观看《非遗里的中国》。从线上“种草”到线下体验,众多游客纷纷涌进景区景点,体验非遗魅力,火了非遗,热了景区。观众们跟随着非遗体验团,在台绣“千丝描,万点绣,抽经纬,剪布底”等一系列缜密工序中,感受何为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在缫丝织造的煮茧程序中,体验神奇的另类“中华烹饪”,追忆源远流长的华夏耕织文化;在陶瓷雅器的拉坯与烧制中,感受水、火、土的相济相融,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妙趣。

“非遗之魂”在于天人合一,“非遗之雄”在于多元一体,“非遗之美”在于春风化雨,“非遗之智”在于格物创新,“非遗之魅”在于活色生香。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咏时代之歌。《非遗里的中国》正是抱着这样的雄心与信念,带领受众遍览融汇于非遗之中的历史底蕴、工匠精神、东方美学、民族韵味和中国智慧,生动地呈现出传统非遗在新时代所迸发出的焕然活力。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是新时代的非遗,也是非遗里的新时代。当我们把那些藏于深山、失落乡野的非遗唤醒,让它们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滋养,一定能在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涵养出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那些在岁月深处闪耀的非遗将再次产生影响民族、影响世界的新价值。我们唯有尽力传承,才能让永恒绵长的中华文明继续福泽我们的未来。

嗣前人之造诣,踵其事而增华。生活可爱,文明可掬,未来可期。非遗新说,活态传承,兰心蕙质,勾勒和美生活;金声玉振,和鸣壮美盛世。中华文明古与今的智慧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和相遇,永续传承,生生不息。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网)


来源:《求是》2023/11

作者:慎海雄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
制作:张利英
校对:高胜军
审核:李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