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芳华》,这是一个被卷入时代漩涡的悲剧
在看片会上观看了十一档(现在已经临时“下片”)冯小刚的最新作品《芳华》。
鉴于其离上映还有一段时间,以下评论尽量不涉及具体情节细节和过度剧透内容,仅简单说几句观感。 另外,这个片子因某些原因临时全国下片。各家院线和售票网点已陆续接到通知,暂停《芳华》的排片,已经排片的全部锁场停止售票,未售出场次全部取消。
《芳华》讲述了一个被卷入时代漩涡的悲剧故事。
第一时间看完《芳华》,转头便和边上的人说“令我想起了《颐he园》”,他也表示“两者的确有所相似”。虽然这个提法,不过是我第一时间非常不理智的情况下提出的,事后想来也非常不妥。
但这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对一个青春时代的缅怀中融入足够多的时代政治背景,来描绘一代人的激情与失落,这样的电影通常都会传递出较为相似的剧作结构与情感。
换句话说,我们甚至能在《芳华》里找到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的《五月之后》、菲利普·考夫曼《布拉格之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其他国度青春片的痕迹——全世界被卷入时代漩涡,无法挣脱、深陷其中并最终走向悲剧的年轻人们,皆殊途同归。
《高山下的花环》, 《铁甲008》, 《 新兵马强》, 《花枝俏》, 《闪电行动》等
对越自卫反击战电影代表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主旋律电影的一个分支
《芳华》最特殊的依然在于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当下绝大多数国内导演都不能触碰,更不可能用大阵仗拍出来进行公映的时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是被中国战争片反复提及拍摄的题材,尤以1984年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出名。
虽然当时很多同题材战争片有较大的时代局限性和主旋律诉求,但已经有了不少对时代的讽刺意味表达。之后这个题材变得极度敏感,21世纪后更是几近绝迹。
《芳华》这次对时代的回溯虽有浪漫化、光良化的倾向,并没有一味残酷到底,只是夹带了少量对政治环境与集体主义的批判和一代人理想主义的幻灭,但已经足够难得。“光良化”三个字,可以说是严歌苓的《芳华》与冯小刚的《芳华》在整体基调上有所分歧的地方。严歌苓笔下文工团里集体主义的残酷,在冯小刚的电影中被相当程度地诗意化、浪漫化了——不仅在具体情节上进行了弱化、去冲突化处理,并在电影前半段的视听情境营造上创作了一场接一场的小清新式的纯情戏码。
文工团不再是严歌苓小说中一个暗礁林立之地,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躲避于时代下的“小乌托邦”。直到“触摸事件”爆发之前,电影一直致力于这些怀恋情绪的抒发和渲染青春的美好,铺陈出一个个人物的身世背景和团里的喜怒哀乐,当然,也有常见的拉帮结派和欺凌事件,这也为之后的事件埋下伏笔。
中段战争场面的切入虽有伏笔,依旧显得突如其来般突兀,即便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战争在当时人们观念中的突如其来”。在那个完成度并不高、并不漂亮的长镜头之后,故事发展的节奏就显得较为仓促了(和删减版有关?)。这也导致之后涉及到社会批判的部分也多是赶马车般地快速通过,反而又回过头把戏份拉向了女二号的情殇,陷入三角恋等较为跳戏的支线内容。当然,纵观后半段还是有几场不错的戏,诸如那场慰问演出-独舞的交叉剪辑戏,有相当大的力度。
整体而言,《芳华》是一部佳作,而非杰作。打一开始罗攀辨识度很高的摄影加上几乎没停下来过的配乐,就令电影显得非常形式化,但两者的配合又令整套视听不至于违和;服装、美工等具体年代感细节处也做的相当考究。题材与切入口都非常难得,抓住了大时代下的私人经历、体验与情感,完成度亦不错,很有可能会成为今年华语片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而最大的两个问题也在之前提了:一方面是其对主题的呈现,在“镣铐”之下表露出了无可奈何的避重(批判)就轻(怀恋);另外便是电影在后半段的叙事节奏、人物塑造、情节走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