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丨当保险行业遇上互联网,历史开始换轨……

2016-06-08 一本财经 一本财经

“互联网保险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个风口”,这种预判,从去年便开始陆续出现。


随着大佬、资本、创业团队的入场,和保监会新政策的加持,原先不温不火的互联网保险市场,开始沸腾起来。


一些互联网新玩家入场,他们试图整合资源、突破桎梏、颠覆传统,尽管前途荆棘密布,但他们披荆斩棘,走得步履坚定而决绝……


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比2011年增长近69倍;于此同时,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已有超过100家,融资总金额超过70亿人民币。


互联网保险从降生开始,就开始了对传统保险的改造与升级,就像历史的车轨,已能听见轰然换轨之声。


行业开始出现星火燎原之势。


1互联网保险公司


风头最劲的,应该是4家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易安、安心、泰康。


众安保险,是互联网保险行业无论如何绕不开的标本。腾讯、阿里、平安等投资,估值500亿,是互联网保险的领头羊。


众安主要的玩法,就是针对不同合作场景,推出小额、高频、碎片化的保险产品。


官网数据显示,众安目前已推出200多款产品,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过3.91亿,保单数量超过41.69亿。




盛名之下,众安也开始面对质疑:众安对接的场景,都是其他平台的用户,没有形成自己用户群体,如此的众安,和外包公司有何区别?


不过众安已开始自身突围之路,近期动作频频。


除了与更多的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切入不同的场景,众安还频频涉足个人消费市场,推出线上、线下的个人消费信用保证保险产品。


众安保险还与分期乐合作,完成了首笔场外资产证券化融资。


这意味着,众安未来的服务对象,不限于个人,其他互联网公司,也会成为众安掘金的领域。


众安保险,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也开始出现偏转——不再是保险公司,而是FinTech(金融科技)。


这个定位的转变,颇有意思。


从一个金融机构,变成科技公司,说明众安未来可能真的会成为金融产业链条其中一环的供应商。


众安似乎放弃了纵向的垄断,选择了横向的切割市场。


另外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开始蓄力发力。


其中最晚成立的易安保险,在近期晒出自己的百日成绩单。运营四个月后,易安保费收入达380万,与24家公司达成深度合作。


而中国移动,近期宣布将出资20亿,联手招商局旗下招融投资、航信股份等股东,联合出资50亿元,发起设立“招商局仁和财产保险”与“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两家保险企业,分食互联网保险蛋糕。


中国移动8.34亿的用户和覆盖全国的门店、渠道资源,这次跨界备受瞩目。


国泰君安的保险行业研究报告中提出,互联网保险业务丰富了保险业态,但短期内不能取代传统保险业务。


即便如此,互联网对保险的改造,将是不可逆的趋势。


互联网的场景捕捉力、用户信息聚合力,都是传统线下保险无法比拟的。互联网玩家正在发力,发起一场对传统保险的革命。


2网络互助


除了互联网保险的四大家族,行业出现了一支“异军”,他们试图用巧力撬动行业,四两拨千斤。


这群玩家,叫“网络互助”,他们竭力避开与“保险”二字扯上关系,避免尽早加上政策的枷锁。但是,从本质上而言,网络互助确实是相互保险的一种模式。


比如,一群人聚集起来,共同商量为一种病,或一种风险“众筹”,比如癌症,每个人出10块钱,如果谁真得了癌症,就将大家凑一起的钱为他治病。


说白了,这也是保险的真正意义和核心价值——互助,为未来投保。


甚至,它“采取小额收费、发生互助事件后再均摊互助资金的模式”,更符合保险的本质。


从2011年第一家网络互助平台抗癌公社的成立,到近期水滴互助、斑马社先后获得天使轮融资,网络互助模式开始受到资本追捧。



(水滴互助创始人 沈鹏)


这件看起来“公益”的事情,却受到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追捧,核心机密到底如何?


互助,完全符合人性中,对未知的恐惧和孤独感,需要保障和抱团取暖——以此为切口,是最高效而低价获取用户的方式。


就像在最早期,水滴互助仅通过几篇新闻稿,撬动了1.5万的会员。这要放在O2O时代,得需要烧多少钱才能获得这么多用户?


也就是说,互助只是一个获取用户的噱头,核心目的,就是低成本建立社区。


这个社区,其实无比精准——他们一定是对健康极为重视的用户。不论是广告、医疗服务,都是未来变现的想象力。


但这个模式,面对两大问题:


第一,人性风险,互助在国外已发展很好,但没有征信体系和信用度较低的中国,这种模式,是否能覆盖骗保的风险?


如果一个人,明知道自己有癌症,又加入了会员呢?因此,各个团队的风控,是否到位,至关重要。


几乎每个平台都有180天的观察期,聘请专业的医疗团队来把关,但很多病是慢性病,这180天是否能有效把控风险,尚不可知。


第二,政策风险。保监会的硬性门槛,让合规性成为一个难题。


监管层一直对这支新生力量,保持谨慎态度。


2015年,保监会两次对“虚假相互保险公司”和“互助计划”进行风险提示;在今年5月初,保监会在答记者问时,直接点名夸克联盟及其“驾车风险互助计划”。


对于“网络互助”,监管层态度比较强硬。


要求在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和宣传的过程中,不得使用保险术语,承诺责任保障,或与保险产品进行对比挂钩;


不得宣称互助计划及资金管理受到政府监管、具备保险经营资质;


不得非法建立资金池。


保险行业,毕竟是政府和巨头的战场,互联网想来分食,政府恐怕很难轻易放开围栏。


3第三方保险服务平台


从互联网保险公司到网络互助,都试图切入保险本身。这个高门槛的领域,让互联网玩家,博弈不断。


还有一群更聪慧的玩家,他们躲过了最为惨烈的竞争之地,却又将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且拥有中立的立场,缓冲用户和保险公司的紧张关系。


于是,第三方保险服务平台,开始兴起。


而这一领域,相比网络互助,获得了更为开放的政策支持。


2015年7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落地。新政策取消了互联网保险网销平台的牌照限制,允许部分险种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区域,扩展至未设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这意味着,监管层鼓励互联网保险规范发展。


据曲速资本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备案105家。


第三方保险服务领域,吸引了更多玩家,也引起了资本的关注。



(慧择网CEO 马存军)


今年3月,一站式保险服务平台慧择获得由万融时代资本、创东方、拉卡拉联合投资的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5月,互联网保险定制平台悟空保获得由凤凰祥瑞资本领投、风云资本跟投的1亿元PreA轮融资。


玩家不断涌入,最直接原因,是保险销售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数据显示,保险销售佣金市场空间大约为2000亿元。


目前,传统保险的销售渠道,主要以代理人和银保渠道为主,占比超过九成。而线下渠道高额的“提成”费,也是导致商业保费高昂的主因之一。


互联网保险的线上销售模式,正好解决了“人力”、“地推”、“高提成”的问题。


这个战场,好不热闹。大佬云集,玩家翻花般创新。


淘宝、携程、网易等互联网平台,开始兼业代理,由于切入场景且手握大批流量,销量惊人;


慧择、中民保险网等大而全的保险超市,定制化产品、精细化服务,成了反击大佬的力器;


OK车险、最惠保等专注车险等某一领域的平台,重度垂直,小而美;


还有创新产品平台,保险黑板擦、保险特卖平台大特保等,创新模式。


无论是小而美,还是大而全,第三方保险服务平台,都在产品定制和理赔服务方面进行突破。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保险渗透率为4.25%,发达国家平均渗透率在10%左右。这意味着,国内的互联网保险市场仍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这个巨大的空间,吸引着玩家探索,也吸引着巨头跨界。


慧择网的CEO马存军,在接受一本财经的专访时提到,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只是把互联网看成一个销售渠道。


马存军认为,实际上,互联网对于保险行业真正的革命,是通过大数据、用户数据沉淀,进行定制化、个性化的的保险产品推荐,以及服务。


传统保险,在用户眼中,不是理财产品,就是诈骗。这个长期的误区和紧张的保险关系,让行业发展举步维艰。


互联网保险,正在点点滴滴重塑行业业态,让保险回归其本质——“一人为众,众为一人”。


欢迎关注金融科技第一深度新媒体“一本财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