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1962,情怀扭曲的往事
橡树的抗日战争文稿系列:
防失联微信号:zhuerduo1222(注明添加)
修改、删减版
洞朗中印边境对峙发生后,1962年中印战争成为网络热点。
这一年,为网络出了很多传说。比如,网文常见,中国以小部队,轻松打败印度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几乎兵临新德里城下。
什么《流浪者》丽达、拉兹,什么尼赫鲁、宝莱坞,假设不是中国人当年慈悲为怀,高抬贵手,印度历史当时就得被改写。假设如此,遑论现在洞朗边境对峙?
一声叹息。
《杨家将演义》,陈庆之七千白袍军北伐无敌,以及“八大锤大闹朱仙镇”,其实纵观中国历史,英雄豪杰大胜敌军的传说颇多。但是,像1962年中印战争,如此回肠荡气,享誉各界的经典传说,还是不太多见。
本文,橡树带你走马观花看看,传说和历史,到底有那些差别。
一、关于林亲自指挥,大手一挥,愤怒说“百年耻辱”,指示全歼印度锡克人旅的传说。
一般来说,粉丝特别钟意这个传说。这类传说最后,有神来之笔,比如,伟人预言,一战换取三十年和平!有这事吗?我还真不知道。
这类传说,大概率出炉于不知名网吧的激情“内幕”。你要真愿意相信,我没办法。
综合资料分析,1962年中印战争战前,周恩来对中印边境局势尤其关注。
老革命,对军队具有绝对影响力,腾出手专抓对印关系,看完《周恩来军事文选》,会明白对印度作战决策中,周恩来重要的决定力量。
往战区配置重炮,牵引汽车的目击人数至少一个排。
1962年,林彪职务为国防部长。中印战争前后,林彪处于养病状态。继彭德怀之后,当时中国军队主要工作,改由另外一个德高望重的元帅贺龙主持。
有传言说,林彪名义养病,实则退隐专注打仗。这也是风传而已。即便到文革时期,林彪声望到达峰顶,甚至,传说出“林彪指挥八一南昌起义”了。但也没有林彪亲自指挥中印战争的官方记录。
当然,作为国防部长,参与对印作战部队调动,以及参与签署一些作战文件,这是非常可能。
除却林彪之外,十大元帅里面,朱总淡泊,聂荣臻抓核导,罗荣桓重病。陈毅当时忙于外交备战,刘伯承时任国防战略小组组长,是唯一一位由官方记录参加对印作战最高指挥成员之一。
罗瑞卿,当时身兼党政军多个重要职务,是对印作战的主要领导人。
由此,可见中印战争中,罗瑞卿是周恩来当时的主要助手。林彪、贺龙、刘伯承则是参与指挥者。
二、中印战争,解放军势如破竹,以小部队大败印度大军,在西线,解放军打进印度边境,几乎兵临新德里。(更为荒诞的,是打到距离新德里仅数十公里的说法)。
1962年的中印战争西线战区,在中印边境西段,主战场大致在新疆阿克赛钦和西藏阿里狮泉河谷、班公洛、班公湖地区。前段时间解放军踢飞退,踹翻一位丢石头的印度大兵,就在班公湖。
这也可以客观认为,1962年和2017年,在班公湖一带,中印边境两国控制状况基本没有改变。
整个西线战场,在沿传统习惯线内侧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600公里地幅内,高海拔的战区,人烟稀少,终年严寒,绵绵不绝的高原冰川、高山,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更是大雪封山。
西线,无交通少氧气的战区,想想,最多也是互相打点冷枪的麻雀战。派大兵团越过这样的地带去威胁新德里,可能只有“网吧将军”才会下这个决心。
来,各位哥们想象一下。站在这样自然条件下的战区,没打仗,两腿都要打颤。何况还要爬涉一大片生命禁区,完成行军、集结、进攻、撤退,最后,还带威胁一下印度首度新德里。
整个1962年中印战争,实际上都在中印传统争议地区发生。中国军队根本没有踏进印度国境一步。甚至,激战中,枪炮弹也没落入对方国境线内。
三、印军王牌军三个集团军在东线被击败,中国军队以少胜多,印军两个旅被全歼,中国士兵没有一个被俘,印度王牌军战力和国军二三流部队相当。
看了不少文章,往往看几句就失望。再看点击数字,大得惊人。看来,人人都喜欢说评书的。不然,一说到岳武穆,也不会人人都要联想八大锤大闹朱仙镇了。
1962年中印战争,印度和中国一样,在西线战场均是投入少量部队。
在东线战场,中国投入包括18军、54军等番号的3个陆军师,以及若干地方边防武装。
相应,印军也在东线战场部属重兵。其第四军若干番号部队先后在东线战区出现。包括第7旅、第11旅、第48旅、以及第62旅、第65旅、第67旅。印军是作战后勤混编部队,总人数大致在三万人以上。
当然,局部战区敌我双方的人数对比,中国优势,也有指挥高明的原因。
中印军队的较量,几乎所有网文描叙的势如破竹的一面倒的胜利,在那段历史中,也不尽然属实。
中印因为军队战训经历不一,存在战前准备、装备导致的战力差距。印军脱胎英军,武器多是栓动步枪和二战老旧机枪。而且,印军官僚主义泛滥,苏、美、英等国支援的武器,尚在封存状态,没有用于前线。
实战中,塔格拉山——克节朗河战役,中国军队以诱敌深入,突然埋伏、袭击,打掉印军王牌第7旅战力,俘虏该旅旅长,以较小战损取得完胜。
之外,后期若干战役,虽中国军队无一例外控制了战场主动,但是,每次战役中,对印军击溃战居多,自己战损也较严重。
比如,在山高、谷深、坡陡、林密、路险、水急的瓦弄战场,穿插部队依靠天才的山地战术家董占林的指挥,以突袭破敌,统计下来,战损和印军大致相当。
印军战损包括少量的伤亡,更多的数字是大量战俘。中印战争中,两个印度旅被打掉战力,溃散而逃。溃逃不是被全歼。
当然,印军有打不赢可以跑、降、藏的条令,被俘的数字相对较大。相比之下,中国军队战损,几乎都是伤亡、掉队失踪。
而失踪,在当时,是不会被统计为被俘的。
夸口1962年中印战争,没有一人被俘,显然也是无聊的人在网吧吹牛。这不符合起码的战争逻辑。
四、中国全胜之后,主动停战撤退。同时,富饶的藏南地区也没印军侵占。中国有战胜国之名,无战胜国之实。印度则反之。
如此,我也感到委屈。1962年的国际社会,太不像话了。就这么对付赢家?
中印,存在喜马拉雅天然战略隔离带。这个隔离带即便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同样也不可逾越。
当年,东线和西线两个战场,仅在秋高气爽后才有100来天便利作战气候。其他时候,气候恶劣,天冻地寒,无法作战。所以,气候原因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到点了,就该停战。
任何对比军队战力,工业水平,粮食储备等得出谁强谁弱,那是书呆子。
不信,你把泰森和潘长江同时丢在冰窟窿,数上30秒,再捞起来看看,他俩是不是一个熊样。
其中,在东线主战场,解放军确实兵不血刃占领了藏南重镇达旺地区。并且,在这一战区击溃了准备反击的印军主力。但是,当时已经接近入冬。11月后,铺天盖地的大雪即将到达,届时,藏南和国内的交通将进入完全封绝的状态。
危险吗?不退军,解放军藏南重兵将成为孤军,陷入漫长的无后勤状态。战争第一、二阶段,中国虽然取得战术、战役的胜利。但是,战区准备一个月的战备物资,在一周内激战,就已经消耗殆尽。
要在漫长的后勤线上,支撑一次战争,其艰难可想而知。实现局部胜利,顺势退军,无疑是当时中国军队明智之举。
这就是当年的战争。
后勤,战争之血!西藏高原漫长、艰难的运输线,才是那场战争最大的天险。
五、对印度作战打出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两国边境和平?
1963年初,印度再次占领达旺,随之,印军全面向北推进。在1963年底,恢复了战前中印两国实际控制线。
这一年,中印边境再次出现多次战前中印边境景观——两国大兵针锋相对,或者吐口水,或者丢石头,一切都如往常。
其实,中印边境吵吵闹闹的小动静,就像今年发生在洞朗的越境事件类似,只要外交处理、沟通得法,矛盾完全可以避免。
1962年的这次战争,在后来几十年,误导着中印双方的交流。
认真看看地图,假设,锡金没有被印度兼并,那么,这次洞朗危机也就无从谈起。
1967年9月,中印再次在锡金和西藏边界,掰了一次手劲。这次颇具规模的掰手劲,距离上次战争,不过4.5年。随后,印度主导,吞并了中印交界的锡金王国。再随后,中国承认了这个事实。
看网文的人肯定少有人知道。
外交逐步进入输出革命的套路。——这一年,文革来了。
限于审稿,本文重发有所删减,完整版请注明添加微信,说明喜欢阅读的内容。
加微信zhuerduo1222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点击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