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六:南方陷阱与顿巴斯战场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4-08

橡树原创《俄乌战争综述》系列篇文章: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

《俄乌战争综述之六:第三阶段战事,局势混沌,以打促谈》

《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网络写手的假旗攻势与俄乌战场的持久态势》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一:战争没有结尾,战争还要继续》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三:第五阶段的战事何时拉开》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四:三个战场异动情况的观察》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五:基辅撤退与布恰事件》


战场新人。


俄乌战争4月6日大致态势图。


序言:作为橡树朋友,读友,为鼓励、支持我专心写作,请三点一转助力。


4月6日,俄乌战争持续第四十一天。


这里,结合俄乌五次谈判进展情况,分段归纳分析最新俄乌战争态势和进程:


甲、战争爆发及第一阶段,从2月24日战争爆发至2月28日:


俄军以高科技立体大纵深闪击战突袭乌克兰,开辟了基辅及北线战场;哈尔科夫及苏梅东方战场;顿巴斯及黑海与亚速海沿岸战场。


然而,俄军战略紊乱,攻击乏力,不能实现速战决胜目标,使得战争很快渐趋持久战、消耗战态势。


这时,俄国稍微放弃初战倨傲姿态,俄乌在白俄罗斯境内开始了第一次谈判。


不过,这期间俄乌战争态势不清,俄乌双方碰面泛谈,没有达成实质性结果。


乙、战争第二阶段,从3月1日至3月9日:


俄军闪电攻击受挫,伤亡惨重,俄国称将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


——现在回望这个事件,可以确认,将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并非克里姆林宫的真要违背世界核俱乐部游戏规则和“核衡势”政治,以及惊慌失措。


这是俄国在初战失利,得到了可信的北约及美军等通过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实际介入俄乌战争,军援乌克兰作战等等情报以后,为抗衡、反制北约及美军逼压的“核政治”的战略手段。


事实上,俄国在后续战事不利期间,曾经反复、多次采用“核政治”手段,比如攻占切尔诺贝利核电厂、扎波罗热核电厂、以“匕首”导弹打击廉价目标等等,都是以“核政治”的招数配合俄军行动,借以遏制、吓阻北约和美军等深度介入俄乌战争,为己方争取战略主动。


因此,每当有朋友问及俄乌战争是否会触发核战争,或者战术性核打击等事件,我都非常肯定回答,不可能。


事实上,俄国的“核衡势”政治对北约和美军介入俄乌战争确实形成一定影响,但是并没有形成决定性作用。


至今,包括俄军迫于无奈退出基辅战场,在军事行动日趋不利的情况下,已经逐步缩小了对“核政治”这张王牌的使用。


对此,读友完全可以参考最新新闻,自行思考,感悟。


言归正传。


在战争第二阶段,随着北约和欧美国家公开声援、支援乌克兰作战,乌军以分散式作战,对俄军侧翼和后勤线进行广泛战术出击,使得俄军处处不利,陷入非常窘困的境地。


同时,随着多国、多集团、多实体的更多的政治、外交、金融、AI、网络、电磁等非武装斗争元素融入战场,俄乌战争已经从武装斗争的立体现实战场,并且向更多维度战场扩展,广延、出现了抽象战场和虚拟战场。


至此,俄乌战争转入高科技总体战态势。


这是乌军以“美式”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电磁战的高科技战争,对抗俄军高科技立体化大纵深机械化战争的高科技总体战。


俄军在现实战场、抽象战场和虚拟战场全面陷入被动态势。


可能是为了调整战略扭转被动态势,俄国相比第一次俄乌谈判放低了身段,在四天期间,连续与乌克兰进行了两次谈判。


3月4日,俄乌举行第二次谈判。


3月7日,俄乌举行第三次谈判。


这两次谈判正值俄军调整对乌战略,重新组织攻势期间,俄乌双方在战场和谈判桌上针锋相对,没有达成实质性成果。


不过,两次谈判以后,俄乌双方达成了在多个交战城市开辟人道主义通道意见。


丙、战争第三阶段,从3月9日至3月17日


战事旷日持久,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呈现明显“烂尾”态势。


为此,俄军调整速战决胜的对乌战略,将主要攻击方向转为基辅和马里乌波尔。


同时,俄军面临电磁战、网络战、智能战和信息战全面不利,遂以传统战略及核政治、“混合战争”模式,凭借己方兵力、火力的数量、体量优势,频繁强调“核战争”、“生化战争”概念,以弹性军事压迫和谈判的两手,寻求尽快善后俄乌战争。


俄乌战争转入战略核威慑情况下的高科技总体战。


3月14日,俄乌第四次谈判以视频方式进行,乌克兰明确划定了俄军退兵,维护包括克里米亚地区主权等谈判底线。


这次谈判同样没有达成实质性结果。


俄乌谈判似乎成为交战双方保持接触,控制战争规模和掩护战争布局的军事行动。


俄乌战争出现了战争、静默、谈判并存态势。


丁、战争第四阶段,从3月18日至3月30日:


俄乌战争围绕两个核心战场进行:


即北线基辅战场,南线马里乌波尔战场。


在这个阶段的战事中,俄军以高科技立体化大纵深机械化作战,对抗乌军以“美式”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电磁战的高科技作战,完全陷入了乌军四面出击、精确打击的被动态势。俄军完全无效应对乌军作战,为打通俄国本土、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地区的陆上通联,不惜付出惨重伤亡、沉重战损,强攻阿里乌波尔。


同时,俄军为配合南线战场攻略,抢占具有外交和政治高地,开始重点布局以包围态势逼压基辅,以远程火力威胁基辅的战略。


俄乌战争的消耗战、持久战态势既使俄军付出沉重代价,同样也致使乌克兰军民出现了空前规模的伤亡。


俄乌战争态势日趋严峻。


3月29日,被俄乌及世界各国抱以极大希望的第五轮俄乌谈判结束,世界舆论争相报道、炒作俄乌战争和平曙光出现。


同时,相关“俄国防部也决定大幅减少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面的军事行动”的新闻,似乎使得俄乌战争阴霾正在快速消散。


然而,就在后续谈判尚未进行之时,最近多日,有媒体报道了乌克兰对俄乌谈判提出的新主张:


一、乌克兰可以放弃加入北约,承诺放弃核武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变成一个“中立国”。


但是,乌克兰按照北约的集体安全原则,需要得到美、土、英、法、德等五国承诺安全保障。


二、俄军必须退至俄乌战争爆发前位置。


三、俄军退出顿巴斯地区,乌政府与顿巴斯地区武装谈判、恢复乌政府与地方武装对地区的管理及主权问题,推动顿巴斯地区的高度自治。


四、维护乌克兰领土完整和重新定义克里米亚的主权。


五、俄国支付一定战争赔偿,承担乌克兰部分战后重建。


六、乌克兰政府的谈判条款需要全民公投作最后决定。


显然,乌克兰并非很多媒体解释那样愿意大踏步退让。


如以乌克兰这个谈判主张与俄国进行谈判,既与俄方的谈判主张分歧极大,更必然深深刺激俄国的政治神经……尤其在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地区主权问题上,俄乌几无共识可能,战争注定必将进行下去。


然而,也就在这个关键节点,俄军真的开始了从基辅、切尔尼戈夫一线全面撤军。


主动示弱?


不可思议。


戊、战争第五阶段,4月1日至往后……


俄军退出基辅战场,无论原因,都是俄乌战争一个具有战略反转意义的事件。


俄乌战争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前,俄军无论全面进攻、重点进攻,都没有夺得战场的绝对优势,反而,俄军因为军队高科技装备的落后,频繁遭到乌军及乌军盟友予以电磁、信息、智能和网络的全面压制,因而,俄军不仅在马里乌波尔攻势难以取得进展,更在基辅、哈尔科夫、苏梅和切尔尼戈夫、尼古拉耶夫等战场,屡屡陷入被动,损失非常惨重。


基辅战场遗弃的俄军车辆。


面对来自多维战场的高科技压制,俄军并无有效战法对抗缺乏重武器的乌军,最后只能完全靠着己方在体量和数量的优势,用持久战、消耗战与乌军的高科技分散式作战对抗。


为此,俄军付出了惨重的兵员伤亡、物资消耗的代价。


——4月3日,在哈尔科夫及伊久姆战场,1架俄军顶级的苏-35战机即遭英国“星光”防空导弹击毁。这一战例,即有俄军以最先进战机“拦截”单兵导弹,用体量数量硬抗惨痛战损的观感。


这是一场交战双方有着科技代差的高科技总体战。


高科技使得战争向多维空间发展,激发战争变数,远非一颗装满政治的大脑可以认知。


然而,偏偏这场战争又被赋予了太多的克里姆林宫的特殊政治内容。


战局势成骑虎。


俄军如果非要无视己方在俄乌战争的被动态势,唯有靠己方的兵力、战力的体量、数量,用廉价的机械化远火攻击,对基辅形成直接的威胁,以寻求通过谈判和政治解决战争。


在俄乌战争全局并没有(那一方)夺得了(明显)战略优势,俄乌双方谈判思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情况下,俄军对基辅形成包围态势,将是关系俄乌谈判走向的基础战场保障”。


为此,俄军在3月的大多数时间,为完成俄乌战争战略、政略目标,都在咬牙在基辅战场维持攻势。


这是俄国力争俄乌谈判在面子政治上的胜利与谈判的必须的战略逻辑前提。


然而,俄军却在多日重兵围攻马里乌波尔没有取得战果,同时基辅乌军并没有发起战役规模反击的情况下,在截止4月5日,非常诡异地打破了俄国的政治与战争的逻辑,快速从基辅、切尔尼戈夫、苏梅等地完成了撤军。


(相关细节,请参考阅读:《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四:三个战场异动情况的观察》《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五:基辅撤退和布恰事件》


俄军在战役、战略面上的军事异动引发世界性关注、热议。


原因诸多,消耗太大,耗不住了,可能就是核心原因。


基于俄乌战争不是俄乌两国“封闭性”战争而已经全球化的现状;俄军无法对乌克兰形成常规战的绝对优势;基辅战场为俄乌战争的核心战场等情况,可以认为,俄军重心转向南方及顿巴斯地区,假设可以得到一定的战役胜利,但是,俄军的任何军事胜利必须要通过和谈、政治手段,才可能落地成为真正的战果。


在无法在军事上有效压制乌军的态势下,俄军唯有维持“基辅攻势”,才能勉强保留政治与谈判解决战争的主动、希望。


因此,俄军放弃基辅战场,基本可以认为俄军在战略面上已经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


(长按添加关注流浪的橡树,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关注公众号朋友,可以长按加我微信好友。祝好冬安。

(长按关注流浪的橡树的长江杂谈公众号,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欢迎、希望与关注我的朋友们交流。橡树问好。


己、现在,俄乌战争似乎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局节点。


俄乌战争态势变得更为复杂。


如果无法判读俄乌战争存在的现实战场、以高科技战争为根本的虚拟战场、以“混合战争”为基础的抽象战场等新战争态势;无法认知世界主要国家、企业、集团等等实际通过虚拟战场、抽象战场,或明或暗地深度介入战争,俄乌战争实际已经为全球化态势等问题;那么,观察者都可能再落“顿巴斯大合围”和“绍伊古封神”的窠臼,继续误判战争走势。


他们可能会认为俄军将集结兵力向南方及顿巴斯地区、黑海和亚速海沿岸地区出击,从而重新夺得战略主动。


最后,俄军争取在顿巴斯及乌东地区夺得战果,以宣布“特别军事行动”取得胜利,继而选择在5月9日前停战。


5月9日,为俄军的胜利纪念日,通常,俄国会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和庆祝活动。


然而,正如前文介绍,俄军本来就处于军事科技代差的洼地,等待放弃基辅战场,失去用体量、数量消耗对方的机会,实则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战争的控制。


因而,俄军想要在5月9日以前体面终战,确实较为困难。


目前,俄军从基辅战场撤退的军队极度疲倦、士气低迷、战损惨重,短期内肯定无法增援和改变南方战场及顿巴斯战场态势。


事实上自俄军撤退基辅战场以来,俄军在南方及顿巴斯战场不仅继续胶着在马里乌波尔战场,同时,俄军向乌军控制的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地域的推进、作战,往往也仅以炮火打击为主,地面部队兵力紧张,因而推进困涩和缓慢。


事实上,具美军、乌军情报部门披露,受基辅及北线战场变化影响,在顿巴斯战区的俄军士气堪忧……


同时,俄军南线作战同样缺乏有效反制乌军信息化、智能化的分散式作战的手段,因此,俄军也是一味依靠数量和体量优势,对乌军展开消耗攻势,兵员、物资损失极大,也面临严重的补给问题。


即便在俄军重兵合围,看似胜利近在咫尺的马里乌波尔战场,最近多日,俄军攻势连续受挫,至少2个营级战斗群受到重创撤离,疲态尽显,攻势似乎难以继续。


——4月5日,俄军称在马里乌波尔取得进展,驻防乌军海军陆战队第36旅第503营的267名海军陆战队成建制向俄军投降。


不过,这条消息来自车臣军队网红大佬卡德罗夫,尚需观察。


唯一可以确认的事实,即为多家军事网站发布的态势图,即在经过连续多日激战,马里乌波尔战场态势几乎没有变化。


战争态势不可造假。


是以,马里乌波尔现状,足以说明了乌军的顽强抵抗和俄军的进攻无效。


这是战况。更是奇迹。又是必然。


马里乌波尔态势图。战场态势严峻,但是俄军用在一线兵力颇显不足。


马里乌波尔城区被摧毁的民宅。


其实,在俄乌战争中,北约、美国等为乌军作战提供信息和情报的保障,以及秘密为乌军提供电磁战、智能战、网络战和信息战助力,欧美多国以外交战、新闻战、金融战、政治战对峙俄国,深度介入俄乌战争,已经成为公开事实。


此外,单就乌军能够对俄军形成绝对电磁压制的事实而言,乌军在理论上就有打破俄军制空封锁的可能。


其实,就战争常识而言,乌军能够在顿巴斯战区腹地,在俄军重重围困之下,坚守马里乌波尔近月,始终保持旺盛战力,同步乌军全局战略行动,精确重创俄军多个重要军事目标,必然有着一个高效的C4I系统,以及有着一个秘密的直升机运输走廊保持对外联络保障,必然是非常肯定的事实。


——近日,美国在军援乌军的清单上赫然罗列美军战术安全通信系统,这是美军极为罕见的军援项目。此外,参考之前新闻爆料,乌军国际战队精英空降马里乌波尔,旋即乌军精准打击了俄军高级军官和数艘登陆舰等重要目标。如此战例事例即可侧证,这样能够匹配美军全球战略系统,高效提升前线部队作战效率的通讯系统,很大可能已经用在了马里乌波尔的实战。


如今,俄军消耗时间,消耗兵力,久攻不下,受挫坚城,随着战事延续,马里乌波尔事实上已经是捅在俄军身上流血不止的伤口。


之前,在俄军重点围攻基辅和马里乌波尔以来,美军等军方机构多日连续评估认为马里乌波尔局势危在旦夕。


马里乌波尔在摇摇欲坠间坚持到了现在……


如今,俄军放弃了基辅战场,乌军有着比俄军更快的,调动高科技战争资源支援南线及马里乌波尔战场的能力。同时,乌军本来就在马里乌波尔连续挫败俄军攻势……如此态势,美军等欧美军方机构依然维持原来评估,坚持认为马里乌波尔危在旦夕,似乎就有了诡异的战略意义。


俄军参谋部每天同样都会抽掉大量的人员研判美军等公开情报。


因此,乌军和美军完全有可能选择性释放信号,以刺激俄军不能停止攻势?


观察马里乌波尔最后的得失,即为一个极佳参考。


图1,俄军在顿巴斯战区及南方攻守态势,以及伊久姆与哈尔科夫、俄国本土及顿巴斯地区的关联图。


图2,乌东地区伊久姆战区态势图。


目前,俄军在南线及顿巴斯最大的战果,就是打下了伊久姆。


伊久姆类似马里乌波尔,为哈尔科夫与顿巴斯地区、俄国本土的重要枢纽,极具战略价值。


从上面选用的交通图观察,即可发现,俄军如果控制伊久姆,即可与南方的卢干斯克、顿涅茨克俄军呼应,钳击夺取斯拉维扬斯克。


这里的铁路、公路条件非常适应大兵团机械化运动。


因此,俄军如果能够打通上述地区联系,即可利用公路、铁路在顿巴斯地区以机械化进军四面出击,甚至西进威胁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等地区。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则是顿巴斯地区威胁第聂伯河沿岸及乌克兰腹地的门户。


这应该是俄军放弃基辅战场以后的另外一个重新设定的主要攻击方向。


纸面分析,俄军如果打通这个线路,即可夺得南方及顿巴斯地区的战略主动,从而以军事优势配合谈判,以求达成5月9日以前的退兵、停战。


但是,事情可能并非纸面上设定攻略那么简单。


比如布恰惨案,即为一个非常遗憾、惨烈、残忍、非人道的但是。


布恰街道上被击毁的民用车辆和受害平民遗骸。此后,随着乌军收复俄军占领地区,可能还会有类似布恰事件的指控。


4月6日,捷克赠送、运往乌克兰的T72坦克。


最近数日,基辅西北布恰发生屠杀事件终于彻底曝光,全球媒体持续报道、跟进,欧美多国开始驱逐俄国外交官,联合国机构和多国政府更是相继声明,表示要通过独立的国际调查,查明真相并追究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显然,查明事件真相和追凶等事宜,可能只有等到战后。


在战时状态下,布恰惨案深度点燃了俄乌双边仇恨,必然激化俄乌对立,尤其乌克兰强调和谈内容需要全民公决,更使得后续俄乌谈判充满变数。同时,恰布事件确属惨烈,必然会激起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同情而加大对乌克兰的军援。


事实上,就在4月5日、6日,美、英、德、波兰、捷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相继调整了军援乌克兰计划,新增加的军援项目除却不包括固定翼战机,增加了前期罕见的更先进的无人机、坦克、装甲车、自行榴弹炮、火箭炮等等远程打击及重型装备。


假设这些重型军援快速到位,届时,乌军既有智能、信息、电磁、网络等高科技战争资源保障,又得以改变轻型陆军现状而拥有更强大的机动兵力、远程打击能力,势必为俄军后续的顿巴斯作战带来更大麻烦。


总之,俄乌战争第五阶段已经完全展开了。布恰惨案似乎正在将顿巴斯战场变为陷阱。


这个阶段的中心战场除却马里乌波尔,即为伊久姆及斯拉维扬斯克地区。


然而,俄军现在失去了直接威胁基辅的机会,又要面对两个现实,即布恰惨案点燃了的俄乌民族的仇恨,以及欧美源源不断输送的规模化军火……


可以推测,俄军在顿巴斯的战争将面临战力得到提升的乌军的顽强抵抗,因此,俄军再想单方面控制战争、停止战争,在5月9日以前谈判停战、撤军,似乎变得非常困难。


我是橡树,与朋友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感谢转发、支持。


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4月6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