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俄乌战争观察:阶段性回顾战争,“精神犬粮”和赫尔松大反攻真相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03
前言
本篇文章以全新军事视角,综述、推演俄乌战争最新态势、进程,全景综述赫尔松反攻的真相,文中纠错国内网文误传,为免读者误会,也免被一些自媒体朋友借用,因而采取付费阅读模式。原创干货,凭搜集、分析、推演开源素材原创,犹如老农刨地,纯属心血结晶。奢求能够以文记录一场遥远战争,一段苍凉历史,一段属于你与我在相隔网络的共同记忆。感谢朋友理解与支持。 本文全文约12500字左右,设置赠阅,一颗白菜价格,感谢阅读,三点一转。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会不会出现在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观察:俄国求和、克里米亚大反攻和网络的“横店神剧”……

永远的“八一三”:淞沪会战的战略价值论

永远的八一三:淞沪会战战略论与东北军被失落的番号……

俄乌战争观察:以“核威慑、核政治”,斡旋对赌美国

俄乌战争观察:克里米亚的“大反攻”和扎波罗热的“核气息”

从8月15日到9月3日解说日本投降:为什么有好几个抗战胜利日……

明月之泣:明朝忠臣史可法和扬州十日

明军降将李成栋和嘉定三屠

希特勒的“泰坦尼克号”:“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沉船记



题记:


我希望我的文章不仅可以讲述一段战事,还能够与朋友们分享一种思考的方式。


2022年9月4日,俄乌战争持续第193天。


昨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为写作本文,耽误了一个重要的日子。


今天,也是我在成都的“原则性居家”第3天。


十来天没有写俄乌战争了。


最近两天,好几位朋友发来战况资料和催更,于是,鉴于俄乌战争出现较新态势,我继续对俄乌战争战况予以分析、综述。


俄乌战争态势在继续复杂化的同时,也呈现有三个基本特征。这些战争特征在战事进程里逐渐形成,因而,这些战争特征与我在2月、3月、4月期间相关文章的推演、分析细节,颇多逻辑上的吻合。


(相关文章,朋友有闲,可以自行查阅本号的历史文档)。


第一特征、俄乌战争以俄军发起机械化大纵深闪击战拉开帷幕,却在数天之内转入了持久战态势,而后,俄乌战争演化为一场核战争威胁下的高科技总体战。


目前,俄乌战争基本为持久战和消耗战态势。


虽然世界多国、多组织或明、或暗介入战争。但是,俄乌双方国力、军力差距依旧明显。同时,核战争(核泄漏、核恐吓)对俄乌战争形成威胁,战争持久化正在激发俄乌双方及更多参战国经济矛盾等等。都使得俄乌战争态势日趋复杂、严酷,而远不是国内自媒体狭隘理解的“一战、二战”和“横店神剧”战争情况。


俄乌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没有一面倒的迹象。


其中,乌克兰的军民抵抗意志、北约及欧美等国家是否持续支援、保障乌克兰抗战,将成为决定俄乌战争走向的最为重要的条件。


第二特征,在10年、20年的宏观战略视角,我个人分析且不认同俄国在俄乌战争可能会取得胜利。


但是,如在克里姆林宫稳定常态下,作为世界超级能源大国、核大国、武器储备大国,俄国有能力在2年-5年内,在有限的俄乌战场维持进行不扩大化的俄乌战争(即“特别军事行动”)。


9月1日,俄国开始以国产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Red OS”和办公套件“P7-Office”等全面替代微软及西方相关产品,正式拉开与欧美主要国家全面科技脱轨的帷幕。


不容置疑,俄国如是无法改变这个状态,将长期受到欧美及更多发达国家的国家围堵、制裁,必然在金融、科技、文化、人口、政治和民族思想等多方面,为这场战争付出惨重代价。


其中,俄军为一场“特别军事行动”付出太多人员伤亡,尤其精英军官伤亡,为人口资源本来就极度匮缺的俄国未来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战略失败。


但是,俄军长期战略不利,却不代表在短期之内,乌克兰能够凭借自身军力,反击俄国,收回失地,包括网络流行的乌克兰将收复顿巴斯地区及克里米亚地区。


俄乌战争至少会持续至2023年5月前后。


渡过2023年的冬季和春季,受全球政治、外交、经济影响,2023年5月将大概率会是俄乌战争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拐点。


届时,无论舆论、政治、外交和军事情况如何,俄乌双方大概率会重启谈判。


最终,交战双方通过和谈,必然在专属己方的频道,在战略、宣传和实际控制地上达成妥协,各自赢得专属自己的有条件的“胜利”,继而结束战争。


在克宫政治结构常态下,俄乌战争在三五年的短期,大概率不会出现一边倒的胜利和失败。


第三特征,俄国坚持强化俄乌战争为“特别军事行动”概念,正在通过军事、外交和行政的手段,驱动俄乌战争从俄军进攻乌克兰的“入侵作战”,转向为“俄乌民族传统矛盾”引发的武装冲突的“混合战争”模式。


赫尔松战场乌军榴弹炮阵地。


赫尔松战场的俄军地下厨房。


俄军这个战略企图,很少有专业军事机构提出。


我最早在3月19日思考这个问题。


但是,当时无法理解俄军全面进攻乌克兰的战略,仅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提出《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到了4月21日,俄军战略渐趋明显,我在《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六:将承载俄乌的“私人恩怨”的顿巴斯战争》,提出俄军可能存在这个战略企图。


(有兴趣朋友可以回顾参考。能够体系化分析、推演、综述俄乌战争,这也是我写俄乌战争系列的一个特色)。


现在,战争持续第193天,俄国既无停战之意,反而频出政策进行扩军,尤其强调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就此,俄国尽力将俄乌战争推向“俄乌民族传统矛盾”引发的武装冲突的“混合战争”战略变得清晰起来


相信在未来半年之内,会有更多人发现、研究俄军这个战略:


即俄国企图将“两个国家的战争转变为一个地区的武装冲突”的战略。


实战中,俄国从开战至4月,在北线基辅战场、切尔尼戈夫及苏梅战场失败,此后,在4月至7月期间,俄国放弃基辅及北线战场,将战争重点转向顿巴斯及乌东地区,并且较为成功地将顿巴斯及乌东战场推动为“俄乌民族传统矛盾”引发的冲突性战争的“试验战场”。


无论舆论、评论如何高调解释,也无论北约、美国确具远超俄国的战力和强硬的外交语言,战事证明,北约及欧美多国因而对顿巴斯及乌东战场一直非常敏感,极为克制,并非全力支援、保障乌克兰方面在顿巴斯及乌东地区的作战。


受其影响,4月至今,乌克兰连续失去伊久姆、波帕斯纳、红利曼、以及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等重要城市。在8月上旬,俄军在形式上完成了对斯拉维扬斯克及克拉马托尔斯克等地的三面战略合围态势,夺得了顿巴斯战场的绝对优势。


不过,战场态势、优势毕竟不等于直接的战果。


受在顿巴斯及乌东地区连续攻势作战的惨重战损影响,俄军占据战略优势,却在短期之内难以组织足够兵力连续发起攻势,因而正在国内各地继续编组新的营战术群,以此投入后续战事。


同时,俄军继续在赫尔松、扎波罗热等占领地区收敛攻势,转入防御,推动“公投”和策动分离运动,明显企图在这些地区复制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地区的“公投”和策动分离运动等套路,继而推动在赫尔松、扎波罗热地区的俄乌战争向“俄乌民族传统矛盾”引发的冲突性战争转化。


“两个国家的战争转变为一个地区的武装冲突”的战略,是俄国企图取得俄乌战争全胜的重要前提条件。


这里,请参考回顾第一态势。


可以假设,俄军完成“战争转变为冲突”战略,必将严重影响乌克兰的军民抵抗意志,尤其影响北约及欧美等国家支援、保障乌克兰抗战。就此,乌克兰后续抗战将无从谈起。


如此态势,乌克兰、北约及美、英、法、德、波兰等国非常清楚。


就此,破坏俄国的“战争转变为冲突”的战略,即成为乌克兰抗战的短期战略目标。


8月以来,北约及美、英、法、德、波兰等国不断进行声明限制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的同时,以实质性加大军援和“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支持乌克兰方面实施了战争以来最大规模反攻。


综上分析所述,只有了解、理解俄乌战争三个态势,才可能顺延战争逻辑去分解、判读整个战争的战略、进程和态势。


最近,俄乌战争的热点,是乌克兰在赫尔松地区的大反攻事件。


我一直都在关注俄乌战争,也经常会与国内外几位资深军迷朋友略作战争推演。不过,最近10天,我并没有写俄乌战争及乌克兰在赫尔松地区的大反攻作战。


我逐渐疏于写作俄乌战争的原因有四:


其一、这类文章偏重时讯,有较强的时效性,如果点赞、阅读太少,确实没有心情再写。我不是“自媒体记者”类的作者。平时忙于事务,确实精力有限。


其二、我写作俄乌战争的心态不够超脱,偏重理性,不能为取悦、满足读者阅读需要去“针对性”写作。虽然很多朋友善意建议,反正韭菜就是一个“割”字,但是,我的写作底线明确,确实无法为三五碎银而违心迎合读者,也就索性尽量减少这类题材写作。


其三、无关智慧、正义、道德、爱国等等,现在的国产网络,有太多背离现实、常识和逻辑的相关俄乌战争的文章。在上篇文章《“原则居家”,独坐书房,想起了冰箱里面,尚有肉否》,我将这类文章打包戏称为“精神犬粮”。


其实,网络存在“防火墙”,对于绝大多数的新媒体团队、写手是极大的“福音”。局面犹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双轨制”。


现在,全球媒体每天相关俄乌战争的文章产量何止上万。只要每日穿梭内外,搬运有道,团队协作,即可在嫁接、罗列口号、鸡血以后,心情舒畅地挥动镰刀……


每每我收到一些“热情”留言,经常将我的俄乌战争文章与这些每天一篇、数篇的“精神犬粮”并列赞誉,确实让我尴尬苦笑。


如是再有几位读者在阅读之时心情不爽留下几句“粪骂”,我就更无写作俄乌战争的想法。


我想,如是减少俄乌战争写作,也许可以让这些尽兴取关。


于是,拖延至今,直到很多好友留言问及赫尔松战事,于是,在俄乌战争进入的一个关键窗口期,遂继续作文,综述、解读最新的俄乌战争。


鉴于在本篇文章里,我将拿两篇最新的公众号文章与实战比较及全景综述赫尔松反攻的真相,为免更多读者误会,也为免被一些做视频号的朋友借用,后文部分,将采取付费阅读模式。


战争持续7个月,但是乌军还是主要沿用“苏式”设备,并没有实现“北约”装备换装。


关于“赫尔松大反攻真相”。


所谓“赫尔松大反攻真相”,应该是在大量收集多方开源战况及相关即时资讯,大量比照多方的开源战场态势图的基础上,再结合俄乌国情、国际政治、外交、战争等等常识及底层逻辑,予以综合分析而得到的一种结论。


因此,在我看来,如要看清“赫尔松大反攻真相”,即先要在了解俄乌战争现阶段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去认知乌军为什么要发起赫尔松大反攻。


战争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最极端、最复杂方式,在千变万化的态势的背后,必然存在严谨的逻辑和理性。


乌军为什么要发起大反攻?


为什么要选择在赫尔松发起大反攻?


本篇文章以全新军事视角,综述、推演俄乌战争最新态势、进程,全景综述赫尔松反攻的真相,文中纠错国内网文误传,为免读者误会,也免被一些自媒体朋友借用,因而采取付费阅读模式。原创干货,凭搜集、分析、推演开源素材原创,犹如老农刨地,纯属心血结晶。奢求能够以文记录一场遥远战争,一段苍凉历史,一段属于你与我在相隔网络的共同记忆。感谢朋友理解与支持。 本文全文约12500字左右,设置赠阅,一颗白菜价格,感谢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