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九月的“烟头攻势”……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03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从8月15日到9月3日解说日本投降:为什么有好几个抗战胜利日……

明月之泣:明朝忠臣史可法和扬州十日

明军降将李成栋和嘉定三屠

希特勒的“泰坦尼克号”:“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沉船记

俄乌战争观察:阶段性回顾战争,“精神犬粮”和赫尔松大反攻真相

俄乌战争观察:“理想的历史教训”,简述乌军库皮扬斯克突击战(2)

俄乌战争观察:突击、突击,从库皮扬斯克到伊久姆(3)

俄乌战争观察:解说库皮扬斯克大捷之后的全局战争态势(4)

俄乌战争观察:哈尔科夫收复,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的相持,赫尔松战场的对抗,扎波罗热战场的异动……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将向扎波罗热突击……


俄乌战争9月17日态势图。红色炸弹圆环为俄军炮火袭击,在粉红色二战区的蓝色爆炸圆环、个别圆形爆炸圆环,为乌军远火袭击。图示明显可见,俄军进攻性火力主要集中在顿巴斯战场。赫尔松战事明显趋缓。


2022年9月18日,俄乌战争进行207天。

(本文续接《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反攻的“政治战机”和罗斯托夫后勤线》)


17日晚上,这才收到朋友发来的ISW机构昨天晚上20时的战况综述,大致内容有五,归纳简述如下:


其一,乌军在收复伊久姆,发现了新的“万人坑”和俄军针对乌克兰军民的酷刑室。


ISW评估认为,这个发现证实布恰事件不会是孤立事件,此后,随着乌军收复失地,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类似事件。


9月16日,乌克兰总参谋部发布图片,显示了哈尔科夫州伊久姆的一个大规模墓地,该地点有400多具尸体。此外,乌军还在沃夫尚斯克、库皮扬斯克、巴拉克利亚、伊久姆等地发现了多个刑讯场所。


其二,9月15日、16日夜间,乌军炮击了俄境内别尔哥罗德州瓦卢伊基地区多个目标。乌军可能使用HIMARS袭击了俄军赫尔松总部,继续造势南部反攻。


9月16日,俄国克宫接受媒体采访,称乌军如继续打击俄国境内的军事设施,俄军将扩大对乌克兰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 


其三,乌克兰抵抗中心发出警告,称俄军可能会在9月17日至20日期间,向占领区发起假旗袭击。


乌方发出的这个假旗袭击的警告,颇具悬念。


其四,乌军于9月16日完成占领了整个库皮扬斯克市。同时,小部乌军精锐部队开始向奥斯基尔河以东地域发起攻击。


这大概是俄乌战争沉闷、平淡的一天。


之前,众多媒体、自媒体热议的一个接一个的大反攻并没有出现。


现在俄军需要在重创以后再次调整俄乌战争战略、部署;乌军则需要在夺得开战以来第一次战役反击胜利后,继续蓄力,等待战机。


我在昨天的文章提及,乌军要等待的重要战机之一,就是等待北约、欧美国家破局俄国核威慑战略、核衡势政治,以及较彻底地解决扎波罗热核电厂危机,进而全力援助、支持乌克兰抗战。


不过,这个问题,一直少为网络认同。


回到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


我长期写作军事、军史题材,较为了解沙俄、苏联及俄国之军史战史,也较为了解2014年克里米亚冲突,及之后乌军改革,俄军部署等相关情况。因而,战争爆发最初10个小时,我得到朋友支持,几无间断地接到了俄乌双方的若干碎片战报。


当晚22时(北京时间),经过观察、分析俄军投入战场总兵力;俄军向乌克兰北方、东方、南方纵深分路用兵,突击纵深地域;俄军黑海舰队、空天军及导弹部队远程火力攻击目标、效率;以及观察俄军各路精锐无一例外都是以机械化战争套路展开作战,尤其俄军空降兵以低空突击闪击霍斯托梅尔机场,乌克兰电台、网站24小时不间断向外发布各个战场战况(这是判断俄军战果的重要中性依据)等等。因而撰文《俄乌战争第一天:闪击与信息》


这篇文章,我维持以前观点,即俄国为军事大国,非军事强国,综述战况认为:


开战第一天战况显示,俄军战略失策,战线过长,战法老旧,少见高科技作战,整体作战效率极低,俄乌战争已经趋向持久战态势。


战争当日,在简中网络乃至全球媒体和自媒体,极少有这样的推论。显然,我的这篇文章确为最早提出俄乌战争趋向持久战的文章之一。


次日晚间22时,我撰写《俄乌战争第二天:用战争常识,去看战争》


文章继续综述后续战事,分析俄乌双方兵力、火力差距悬殊,却显示出俄军处处被动、联络不畅及乌军神勇表现等战场态势,认为乌军在一线抗战的同时,北约和美军事实上在幕后“指指点点”,已经在高科技“灰色地带”介入了俄乌战争。


两篇文章发出,朋友们留言纷纷,大家隔网论道,不亦乐乎。


然而,这两篇文章完全背离当时众多挺俄挺乌媒体的主流观点,也唤起一波崇“尚俄军威武”的军迷、“质疑屁股是否坐歪”的军迷、以及更多坚信电视军事家的军迷的愤骂和举报。


当天,两篇文章因为确实存在一些措辞问题,即被删除。


9月17日,俄军在顿巴斯战场多个方向发起攻势,均无取得进展。


文章被删除确属遗憾。但是,两篇文章分析俄军战略失误、战法老旧,以及提出的俄乌战争趋向持久战,北约和美军在高科技“灰色地带”介入了俄乌战争等观点,确实在后续战事里渐成现实,并且得到了较多读友、朋友见证。


与网络“碎片化、分散化”写作不同,这两篇文章的重要观点基本在后续俄乌战争文章得到系统化、深度化的解释、分析、综述。


其中,北约、美国在高科技“灰色地带”介入了俄乌战争;俄国以核威慑、核衡势政治极力震慑、反制北约、美国的介入;以及北约、美国的援助和介入将会直接关系俄乌战争转向等问题,作为俄乌战争的核心问题,延续至今。


然而,如同当初激情挺俄者对我第一、二篇文章骂声如潮。


现在,我每每提及北约、美国与俄国在虚拟战场、抽象战场相互对抗、博弈问题,留言同样不妙。


无法解释,唯有苦笑。


不过,我对俄乌战争观察系列的写作,依然艰难、谨慎地坚持着尽量靠近事实这个底线。


目前,核威慑,北约、欧美等多国与俄国展开博弈,以及北约、美国如何助战乌克兰将严重影响俄乌战争进程等等,就是俄乌战争最大的现实。


即便乌军取得哈尔科夫及库皮扬斯克突击战大捷,但是,现在,决定俄乌战争的走向的主要力量,依然是北约、欧美等国与俄国的博弈。


即北约、欧美等国能否反制、破局俄国的核威慑、核衡势政治战略,能否全力援助和支持乌克兰抗战。


那么,有没有可能,北约和欧美无论经济、科技、实力均是领先俄国,完全不会惧怕俄国,必将针锋相对反击俄国,最终赢得战争全面胜利?


又或者,俄国国力已经衰弱远不及苏联,因而无法以核威慑、核衡势政治影响北约、欧美等国援助和介入乌克兰抗战?


事实给出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在哈尔科夫及库皮扬斯克突击战胜利以后,乌军一战夺回了哈尔科夫的伊久姆。但是,乌军却并没有顺势再夺回顿涅茨克的红利曼。


乌军攻势止步于顿巴斯战场,即可侧映北约、美国对顿巴斯战场的基本战略。


其次,俄国战场失利,加大了对北约、美国的对赌。


近期,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喊话、警告俄国不要激发核战争之后,美国总统拜登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采访,也谈及俄乌战争可能会出现战术核武器或生化武器,可能影响二战以后的世界格局话题,并且喊话警告克里姆林宫,连续说出三个“不要、不要、不要”。


拜登态度强硬斜视俄国,轻视俄国,仅是观感。转向逻辑上看,拜登每日百忙,如不是感到俄国核威慑、核衡势政治影响战局迫切,又何须这样高调发声,喊话俄国?


再次,就是俄美双方军事实力和军事科技存在悬殊这个事实。


基于这个现实推认,美方真如传闻那样毫无顾忌俄方核威慑,不在意五个合法拥核大国的核衡势政治利益,那就该全力扶持、支持乌克兰抗战。


就此,乌军得到北约、美国援助,即可天天发起一场哈尔科夫大反攻,俄乌战争后期走势明确,绝不会如现在这样沉闷、单调、相持、相耗。


可见,如要观察、分析俄乌战争,绝对无法回避、忽略核威慑、核衡势政治,以及北约、美国与俄国的博弈等问题。


其实,持这样的观点,并非仅我一人。


9月16日,美国前驻乌克兰大使(2003-2006)、大西洋理事会欧亚中心高级主任约翰赫布斯特接受了乌克兰权威媒体戈登媒体创始人德米特里戈登采访。


作为乌克兰问题的专家,约翰赫布斯特的这次采访谈话几乎重叠了我在前几天文章里面的相关论述:


“这场战争可能会持续5-10年。


但是,如果美国给了乌克兰足够的支持,战争也许会在六个月内结束。”


5-10年,以及6个月后的2023年2、3月份。


真是奇妙的数字。


这些数字与我多篇文章的推测数字完全一致。相信长期关注阅读我的俄乌战争系列的朋友们应该非常熟悉且会心一笑。


可见,如是在俄乌战争相关国际政治及战略态势层面去冷静观察,那么,美援直接影响俄乌战争进程的问题,确属无法回避。


除非捂眼不看。


否则,我们就必须要承认和考虑俄乌战争确实存在的这个现实。


趋向北约化的乌军机械化步兵。


9月17日黎明,乌军精确远袭俄军在梅利托波尔等地的多个军事目标,再度发生“烟头事件”。


不过,绕到这个现实的背后,还是可以发现一丝缝隙。


这个缝隙,就是非顿巴斯战场的反击战、突击战。


只要有了这个缝隙,乌军即可得到北约、美军援助,寻隙而动,以高科技作战优势,在战役方向痛殴俄军机械化集群。


换言之,顿巴斯战场既是俄乌双方对战的主要战场,同时也是北约、美英等国和俄国博弈的主战场。


俄乌战争爆发,顿巴斯战场一直为俄军确定的主战场。在哈尔科夫及库皮扬斯克突击战惨败以后,克里姆林宫为缓和俄国民族情绪,更是再三重申“特别军事行动”的“解放顿巴斯”的战略目标不变。于是,克宫这些申明进一步为顿巴斯战场赋予了政略、战略意义。


——受此影响,俄乌战争至今,在顿巴斯战场,北约、欧美等国对乌军的援助和助战确实极为谨慎,极为小心,这也使得乌军在顿巴斯战场长期处于被动态势。


现在,虽然俄军刻意主动夺得了顿巴斯战场的一些优势,但是,俄军处在高科技战争洼地,再受兵力紧张限制,因而难以兼顾扎波罗热战场、赫尔松战场,也就给乌军留下了反击的机会。


此前,乌军在6月顿巴斯战事失利以后,主要作战方向转往赫尔松、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战场,频繁以远程火力实施精确打击俄军前线浅纵深诸多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击战”。


如此等到战机浮现,乌军这才利用己方信息、智能、电磁、网络等高科技优势,发起了哈尔科夫及库皮扬斯克突击战,取得大捷。


在北约及英美等国没有反制、破局俄国核威慑战略的前提下,乌军以这样的战法,在非顿巴斯战场痛殴俄军,实属让克里姆林宫陷入“吃苦难言”之窘境。


乌克兰舆论认为,乌军“哈尔科夫行动是现代军事史上最辉煌的一次行动”。


如这样有效的战法,乌军绝对不会只用一次。


现在,作为俄乌战争的最主要的支撑城市,俄国境内罗斯托夫往卢甘斯克、往顿涅茨克,以及经马里乌波尔、托克马克、莫洛昌斯克、梅利托波尔、新卡霍夫卡等要点往赫尔松的诸多后勤线,似乎处处都是适合乌军予以攻击的极佳目标。


考虑俄军为顿巴斯战场赋予的政略、战略意义,俄军在顿巴斯战场部署兵力最多,赫尔松战场地形最为复杂等等的现状,诸如罗斯托夫往赫尔松的后勤线,那些靠近扎波罗热战线的托克马克、莫洛昌斯克、梅利托波尔等要点,都有可能受到乌军攻击,继而成为下一个库皮扬斯克和伊久姆。


假设乌军在战略上确定了这个攻击方向,可能沿袭“赫尔松反攻”造势而发起哈尔科夫大反攻的战法,那么,近期之内,乌军就会在罗斯托夫往卢甘斯克、往顿涅茨克的后勤线频繁发起牵制性攻击,同时,也会在扎波罗热发起试探性进攻。


罗斯托夫往顿涅茨克、卢甘斯克、马里乌波尔、梅利托波尔及赫尔松的交通线大致示意图。放大可见具体交通线。

近期,几乎每过一天,仔细判读战场局势,都会发现乌军战略企图都会有所清楚地凸显。

实战似乎正在趋向这个方向。

现在,作为俄乌双方的舆论热点,赫尔松战场实则不利双方攻防,在9月之后实际已经趋向对峙态势。

近期,乌军持续多日向俄军方向及浅纵深地区实施远程火力精确打击。

9月16日、17日,俄军可能不堪忍受乌军远火袭击,遂在乌军进攻的多个方向,以猛烈炮火协同连级规模的地面突击集群,向乌军防线发起突击,以求驱逐乌军的远程火力。

乌军全无地面野战动作,仅仅以火箭炮、重炮和空中火力实施远程攻击,近乎没有悬念地重创并且击退俄军攻势。

不过,从近期赫尔松战场双方炮战和攻防作战来看,乌军在赫尔松战区的空中力量比重提升较快,同时,乌军的高科技精确远程打击与俄军的机械化狂轰滥炸的“炮火洗地”攻势比较,优势继续增加,如是双方都以远程火力相互攻击,时间稍长,俄军定然更为吃亏。

目前,国外一些军事博主及乌克兰的军事博主,他们基本倾向乌军将在10月继续加大在赫尔松方向的攻势。

然而,如是分析赫尔松战场态势趋向稳定,地理不适合反攻,9月-10月战区可能降温、出现雨雪天气,更加限制机械化机动等等因素,可以推测,乌军可能继续高调进行“赫尔松反攻”,实际攻击方向则会转向到俄国境内罗斯托夫往卢甘斯克、往顿涅茨克,往赫尔松的诸多后勤线的要点上。

如今乌军以远程火力精确打击发起“烟头攻势”,既有心理优势,又有更多的武器和射程更远的制导增程炮弹。因而,乌军如是向奥斯基尔河以东地域挤压,向斯拉维扬斯克往红利曼方向挤压,即可迫使俄军卢甘斯克及红利曼一线后勤线完全暴露。

同时,乌军继续稳定巴赫摩特防线、顿涅茨克以西外围防线,也可以远程火力袭击俄军顿涅茨克及波帕斯纳、赖西昌斯克区域的后勤线。

事实上,这两个方向也是最近乌军的主要战术方向。

9月16日、17日,顿巴斯战场的外围,甚至出现了乌军战机。

(不过,顿巴斯战场受北约、美国与俄国博弈影响,乌军实战可能以M777榴弹炮等远程火力为主,战场罕见或者不用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乌军战机也仅在外围作战)。

至于战线漫长的扎波罗热战线,对乌军而言,纵深宽阔,尤其适合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机动。至于分布在后勤线的诸如托克马克、莫洛昌斯克、梅利托波尔等要点,都在乌军射程之内。

9月17日,在扎波罗热方向的梅利托波尔、奥尔良斯克、莫洛赫尼莱曼等地,俄军多个军事目标均发生了来路不明的“烟头事件”。

俄军兵力紧张,处在信息、电磁、智能、网络等军事高科技洼地,防不胜防。
可见,乌军远程精确打击对俄军而言,简单粗暴,完全成为俄军心病。
综上所述,以乌军现在装备、训练、士气和其他高科技作战装备都显完备,战机也颇为成熟,发起攻击不过弹指之间。

如此,乌军向罗斯托夫往扎波罗热及赫尔松方向后勤线、往顿涅茨克方向后勤线、往卢甘斯克方向的后勤线等多个区域多个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发起“烟头攻势”,可能将为俄乌战争在9月下旬至整个10月的主要看点。

请与橡树同行,一起观察俄乌战争。

我的微信,请一定简单说明,然后添加交流。

2022年9月17日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