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文旅向何处去
”
在秋雨绵绵的庐山植物园,嘉宾对当今爱情电影如何“促融合、新表达、出风格”展开讨论;随着《长安三万里》的画面切换,开场诗画表演《望庐山》带领观众徜徉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庐山诗词歌赋中;在牯岭街心公园,主题盛典浪漫开演,“高山上的光影情书”的核心创意尽显“中国式浪漫”……
从庐山诗文出发、以不同年代的爱情电影故事和旋律为纽带,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的独特韵致尽显。上周,如果你到了庐山,不论你是哪个年龄层相信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型活动带来火爆人气,但如何做好引客到留客,进而变成常客?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第四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主题盛典。刘杨/摄
一
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缘起43年前的一部老电影《庐山恋》,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
活动年年有,今年有哪些特色?笔者亲临现场,有几点感受。
首先是规格高。从活动举办主体来看,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指导,联动文旅、文联、影视等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从联动层级来看,盛典由CCTV6电影频道主持人蓝羽、演员郭晓东主持。从参与人群来看,既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知名电影导演冯小刚等电影界知名人士,又有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携程副总裁张旭等跨界专家。
其次是亮点多。恰逢七夕,庐山以文化为链、以山水相邀、以爱情为题、以光影为媒,围绕“在人文圣山望见电影高峰”“一次‘爱的拥抱’”“一封‘光影情书’”三个层次,依托爱情电影讲述“山的故事”。《将进酒》《大林寺桃花》等名篇佳作,伴随民歌、摇滚、钢琴联奏等艺术形式,为观众铺开了一幅链接庐山文脉的立体画卷,展现了“庐山天下悠”的内涵。
爱情论坛、研讨大会等活动接二连三,填补往届空白。邀请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从电影、商业、体育等多角度对庐山办好国际爱情电影周、发展好文旅产业建言献策。如何讲好庐山的故事,江西人的这份渴求创新、走向世界的诚心和努力令人动容。
庐山旅游业态创新提升研讨会。刘杨/摄
二
庐山,蕴藏哪些故事?
唐朝李白遥望庐山瀑布,感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居易建庐山草堂,盛赞“匡庐奇秀,甲天下山”,自此,庐山便以山水名山之姿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宋代朱熹在庐山脚下建白鹿洞书院,讲学之风盛行,名流大家咸集,为庐山铺就了浓厚的人文底色。民国时期,庐山因盛夏清凉适宜避暑被称为国民政府“夏都”,国民党中央党校就设于此。新中国成立后,庐山除了延续其政治色彩先后承办三次“庐山会议”,还新添了疗养胜地的美誉,一度成为中央领导和高级干部疗休养基地。
1980年《庐山恋》电影热播,使其成为爱情朝圣之地,由此引入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文化。2004年、2007年先后被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16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庐山天下悠”。
目前,据携程大数据分析,庐山在省内TOP10热门景区中位列第三,对比主要山岳型景区增长情况,旅游人次增长71.58%、交易额增长87.67%,远不如张家界、黄山的翻番式增长。作为省内“老大哥”的庐山甚至被“特种兵旅游”带火的后起之秀武功山弯道超车,庐山旅游发展遇到了瓶颈期。
分析主要原因有:客观原因在于旅游选择多元化。纵览全省,武功山高山草甸景色别致、大觉山峡谷激情漂流、中源乡避暑性价比高,当越来越多的“平替”出现,不可避免地分流了庐山游客;
主观原因在于文化运用还不成熟。明明手握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的黄金名片,作为爆款爱情电影取景地,庐山书院文化、历史故事、诗词文化未能充分利用,全域旅游氛围不够浓厚。
第四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主题论坛嘉宾合影。李梦玉/摄
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放眼全国,各地旅游发展已然风起云涌,你争我赶。庐山如何突破瓶颈、破局创新?
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借电影周契机,打造爱情文旅IP。庐山因爱情电影打动了那一代人,将“第一吻”定格为共同的情感记忆。如今要想缔造“爱情之山”,关键在于共情。对于有着《庐山恋》情结的人群,开发出“重走爱情路”的文旅品牌。针对年轻人则不断提供满足其身心需求的文旅品牌、旅游体验。例如,打造爱情小镇,可挖掘与庐山相关的南唐中主李璟与漱玉仙子、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夫妻树”等文化素材,打造系列爱情网红打卡地。
强化文化IP,打造“网红刷卡地”。若要给出一个庐山让你最不能拒绝的理由,那一定是文化。历代文人墨客、政治要人、社会名流在庐山的故事俯拾皆是,发生在庐山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除了加强新媒体传播拉升庐山声量,更要为游客提供可进入、可体验的文化生活。
例如,徐霞客曾在庐山游览5天,为历险探奇,舍大道不走,取道石门涧,攀百丈梯到天池,“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为登庐山绝顶汉阳峰,“攀茅拉棘”;为考察三叠泉,“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沿着徐霞客的脚步游庐山,在游玩中强健体魄,在赏景时学习地理知识。再如,行至花径,赏江州司马笔下的大林寺桃花;到仙人洞,学毛泽东“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气概,给游客最沉浸的文化体验。
科技赋能,打造数字庐山。数字经济浪潮正日益渗入文旅产业链的各要素和环节,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和强劲动力。跟着朱熹看众人筑寺传道、歌咏赋诗,做一天古人;跟着陶渊明探寻桃花源、“采菊东篱下”;跟着陆羽感受千年前的潺潺流水,品一品“天下第一泉”……在虚拟现实、三维建模、高清融合投影等高科技的加持下,这些都可以轻松实现。
以白鹿洞书院数字化打造为例,数字庐山就可以创办智慧文旅图书馆,建立身临其境的数字化虚拟场景,让古代典籍活起来,让查阅者切身体会不同背景、不同时代的知识表达,吸引游客来白鹿洞书院。再利用VR技术,结合庐山国学,创办虚拟国学学堂,开发出与教材授课内容以及实训相匹配的课程。也可以打造文创空间,开发衍生文旅产品,吸引国内外创客入驻城区文创园。
全域旅游,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跳出庐山看庐山,实现山湖城联动。以庐山为中心,连接山下资源,联通城区景观,如东林大佛、周瑜点将台、南康古城等;发展鄱阳湖水上景观,尤其是落星湾、沙湖山湿地公园以及区域内沿湖一带“最美风景线”,将山上山下、环山景点串珠成链;辐射周边资源,借助国家长江文化公园(九江段)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全域文旅产业。
赏四季风光,沐千年文风,期待庐山真正唱响“天下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