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根翠竹何以撑起亿元产业

邱桀 刘舒文 当代江西 2023-12-14

竹林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资源存储。如何把毛竹的价值“吃干榨尽”?铜鼓县探索了一条从竹产品到竹木加工生产,再到竹业商贸、旅游的全产业链。


从把鲜竹笋制成笋干、软包装竹笋,到将毛竹制成竹签(牙签、竹筷)、竹工艺品(竹键盘、竹鼠标),再到下脚料烧成竹炭,铜鼓将竹精深加工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构建起涵盖竹笋、竹筷、竹签、竹家具、竹炭、竹工艺品等竹深精加工的完整的竹产业链,年产值达7.5亿元。

铜鼓人在烈日下晾晒笋干。陈小鸿/摄

一棵小竹笋,一年卖出1.3亿元
在大塅镇双红村,“85后”朱亮是双铜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我省将鲜笋制成包装笋的第一人。
双红村是铜鼓最大的林业村,有4万多亩毛竹林。以往,村民采用传统方法,将鲜笋榨成笋干销售。朱亮家是当地的笋干销售大户,一年生产近万斤笋干。2002年,年仅17岁的朱亮开始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到处卖笋干。
有一天,朱亮突发奇想,若将这些水笋进行真空包装,会有销路吗?于是,他买来真空包装机,生产了50包软包装笋丝,放在县城一家大型超市代销。很快,软包装笋全部卖完。受此激励,朱亮进而办起了铜鼓县石花尖食品有限公司,建起了生产线,注册了“石花尖”笋制品商标,开始专业生产软包装笋丝。
“当时笋干只要26元/公斤,可以生产18包软包装笋丝,平均5元/包,利润很可观。”朱亮回忆。
生意越做越大,朱亮也从不吝啬,向前来学习技术的村民倾囊相授,将加工笋的经验无偿分享给他们。先富帮后富,村里陆续办起了竹笋软包装厂10余家。
2015年,朱亮的公司通过了SC(食品生产许可证),村内的其他企业也陆续通过了SC认证,或者办起了家庭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有了SC认证,产品就可以顺利进入大型超市,对于提高产品销量有很大帮助。”
如今,双红村有大大小小的竹笋加工企业13家,年产值近7000万元,吸纳150余名村民在村内企业上班,双红村成了全省乃至全国软包装笋生产名村。

工人忙着晾晒竹拉丝。陈小鸿/摄

一根小牙签,畅销世界五大洲
今年上半年,铜鼓县江西金柱实业有限公司牙签出口创汇160万美元。
笔者走进金柱实业有限公司厂区内,只见运送毛竹的车辆进进出出,车间里工人忙个不停,一根根毛竹从断料、开片、拉丝到烘干,一支支牙签像流水一样诞生了。公司副总经理涂强透露,公司一天可产15吨,约1.2亿支牙签。
金柱实业是排埠镇唯一的牙签生产企业。此前,他们的拉丝先是出售给湖南,由客户加工成散签,再销往浙江、广东、广西、山东等地。
“2008年,我们把产品链向前推进了一步,把拉丝做成散签,直接供应给浙江、广东的客户。”公司总经理曾闯说。
同年,金柱实业的产品链又往前跨了一步,除了生产拉丝、散签、竹签,还做起了包装签,直接面向消费者。
金柱实业的包装签从原竹做起,把拉丝制成牙签,再把牙签装瓶,卖给消费者。制作一个牙签瓶,需要3套模具。公司有60多种不同设计与工艺的牙签瓶,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我们从半成品到包装签,都是通过生产去沉淀,在产业链中寻找机遇,而传统作坊很难做到这一点。”曾闯说,“有了自己的产业链,就有了市场主动权。”2019年,金柱实业注册了“签般好”牙签品牌。
2019年7月,企业完成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获得了竹制品自营出口权。有了自营出口权,金柱的包装签出口海外,就减少了诸多中间环节,节约了运营成本。
目前,金柱实业的牙签、烧烤签产品通过深圳港、宁波港出口海外,出口至东南亚、南美、欧洲、非洲等地的27个国家。公司年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其中外贸出口占比60%。
与金柱实业一样,铜鼓竹产业企业都奔走在“从做半成品到成品,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这条产业进阶之路上。如今全县有牙签、竹签、竹筷、竹帘等生产企业33家,总产值达到2.8亿元。

奔步科技工程师指导车间工人操作。周亮/摄

一根小楠竹,价值翻了一百倍
在铜鼓,一根小楠竹的售价大约是10元钱。铜鼓县奔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一根毛竹加工成竹键盘、竹鼠标、竹音箱等产品后,其价值可达1600元,为原材料价格的百倍。
走进奔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展区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竹产品,小到竹U盘、竹鼠标、竹计算器,大到竹音箱、竹制汽车内饰和多功能竹菜板,各类竹质加工品琳琅满目。
奔步科技是铜鼓县江桥竹木业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江桥竹木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原以竹地板为主营业务,年产竹地板达500万平方米。但随着竹地板加工行业涌入者增多、竞争加剧,渐渐地这个行业利润越做越低,公司效益也远不如前。怎么办?
2006年前后,公司决定转型。竹子还能做什么?当时3C数码前景可观,可不可以把竹子和数码产品结合到一起?
历经9个多月的试验、摔坏1000多个模型后,公司终于研制出第一代竹键盘。产品一经推出,当年卖出2.5万套,销售额达200万元。
最初的竹键盘,只有框架是竹质,键帽还是塑料的,而生产一个全竹键盘并非易事。
没有现成机器,只能自己造。为此,公司技术工程师肖强带领团队改写代码,经过多次数控实验,研发出专门用来生产竹键帽的机器:一根竹条送进去,就可实现自动切割、做弧、倒角、钻孔。
“键帽安装在键盘框里,要不松不紧,确保整齐排列的同时又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误差不能超过0.2毫米,而我们做到了不超过0.1毫米。”肖强说。
竹键盘取得成功后,肖强又带领团队继续攻关,设计出竹鼠标、竹制计算器、竹音箱等10大系列80多个品种的竹产品,畅销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地。

铜鼓县江桥竹木业公司的车间内,工作人员检测入库的竹键盘。周亮/摄

一粒小竹屑,昔日废物今成宝
42岁的吴美明每逢过年回老家时,他总是发现老家河边,堆满了竹木加工企业倾倒的下脚料——锯屑。
这些锯屑能不能再利用呢?他上网搜索发现,不少地方用这些锯屑加工生物质颗粒或者机制炭。排埠镇乃至整个铜鼓县竹木加工企业特别多,竹木下脚料丰富,如果将这些废物利用起来,应该很有前途。之后,他到北方的几个机制炭厂进行考察,心中便有了计划。
2011年,吴美明索性卖掉了3套房产,回到老家排埠,开始了机制炭的创业之旅。选址,买地,做环评安评,建厂房……2013年初,排埠镇金启机制炭厂正式开工。
金柱公司生产牙签,每年产生下脚料近1.6万吨,这些原本被视为无价值废料的下脚料,成为了金启公司的“原材料”,在解决下脚料处置难题的同时,还为公司创造了新价值。
如今,金启每年收购下脚料4万吨,为当地毛竹深加工企业增收1700多万元,炭厂余热销售给两家竹制品厂年收益超百万元。
用“竹”资源,做“竹”文章,4家公司、4个案例,这是铜鼓县立足资源禀赋演绎点“竹”成金的缩影。
如今,竹林不仅是铜鼓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当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资源存储,铜鼓人正想方设法把毛竹的价值“吃干榨尽”。
俯瞰漫山竹林。 陈小鸿/摄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江西维A水稻诞生记
县域经济如何更“经济”
解密流传至今的西周古傩遗风
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团结就是力量》为何经久不衰
赣东北城市群如何打造“硬核”之翼
县域经济靠什么扬优成势
赣西城市群如何舞动腾飞之翼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吴志军:“两翼”联动助力赣鄱崛起
省域副中心,赣州成色几何?

抗战牺牲的第一个江西籍将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