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危局如何破

文颖 当代江西 2024-05-12

用事故排查隐患、用生命敲响警钟的案例数不胜数,代价重如千钧!每一场事故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组组幸福的家庭,安全隐患,绝不容忽视。


前不久,正当元宵佳节阖家欢聚之际,在南京雨花区某小区的一起重大火灾案,让全国上下感到沉重揪心。截至23日24时,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44人在院治疗。

经初步分析,此次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存放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通报刚出,“电动自行车违规入户充电何时休”的话题,再次被推至舆论中心。

在公众辩解与声讨、担忧和呼吁的众声喧哗里,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充电,为何接连发生却又屡禁不止?管理要怎么抓?危局该如何破?成为当前社会基层治理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

南京“2·23”火灾事故现场图。图源央广网

以蓄电池为辅助能源的电动自行车因其操作简单、骑乘方便,污染小、噪音低等优点,极大满足了短途出行的需求,成为人们便捷经济的代步工具首选。

目前,在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至少已有3.5亿辆,平均下来,每4人中就有1人拥有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令人爱之,也令人恨之。

2023年12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东新店村一村民自建房发生火情,事故造成4名被困人员遇难。经初步调查,火灾为电动自行车起火所致。

2023年12月13日,广东省惠东县某高层小区发生火情,起火点位于12层8号房。经调查,火灾是推入室内的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热失控引燃周边可燃物所致,事故造成2名未成年人遇难。

......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其中,充电时发生火灾的占比在80%以上。

致人伤亡的案例里,超一半发生在夜间电动自行车充电过程中。

2022年12月8日凌晨,天津某小区一楼道内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突然发生爆燃,事发监控表明,仅5分钟内,电瓶相继发生了18次剧烈爆炸,浓烟滚滚,熏黑了整个楼道。

高发场所则往往集中于居民住宅区。有统计显示,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中居民住宅起火数占比最高,约为61.3%。

一串串触目惊心的事故数据,无不告诫其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禁止电动车上楼入户。徐骏/作 新华社发

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人为因素看,心存侥幸、贪图便利是致命的弱点。在2021年8月1日起实施的《高层居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37条中明确表示,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各社区、各物业服务企业在公告栏或电梯内也长期张贴有“禁止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等相关通知。

面对明摆着的规定和通知,不少人却置若罔闻,执意推车进楼入户充电,心存侥幸,滋长了“入户充电、人车同屋”乱象。

其实即使不充电,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在居民楼内,尤其是堆满杂物的楼道内,也存在自燃隐患,极不安全。

据燃烧实验证明,电动自行车着火1分钟左右就会冒出刺鼻浓烟,随即便会发生爆炸,燃烧产生的毒气100秒内足以使人窒息死亡。

也有的人,为图方便省事,选择私拉电线充电。这种现象不仅限于低层住户,一些中高层同样能看到飞线垂下,一旦发生短路,出现漏电、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禁止飞线充电。王鹏/作 

从事故源头看,电池质量良莠不齐,是市场的堵点。据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北京市发生的33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火灾中,因电池故障导致的有30起。

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介绍,电动自行车电池一般有铅酸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电池、磷酸亚铁锂电池等多种类型,每种电池的充电电压并不完全相同,在改装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混用,从而导致过充电,进而引发起火爆炸。

2022年3月10日,广州市石壁街石壁三村一民房发生火灾,起火直接原因系未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自身锂电池故障,引燃周边可燃物。此次事故致1人死亡,由专业司法鉴定所提供的鉴定显示,现场锂电池残骸具有热失控痕迹特征。

同时,行业内三无产品、私自改装屡禁不绝。一些小厂家采用简陋的方式组装品质参差不齐的电芯,在电芯间的绝缘、防撞、防穿刺和电池管理系统上节省成本,拆机电池的不良使用大大增加了事故风险。相关责任部门对厂家的监管不到位,消费者的日常不良充电习惯,也间接成为事故发生的帮凶。

从外部环境看,设施匮乏、服务滞后,是使用者的痛点,也是管理者的难点。按现有电动自行车的占有规模,其与城市空间、公共安全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当前多数老旧小区在建设初期根本未考虑到增长迅猛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对于很多小区电动自行车车主来说,公共充电桩的稀缺,室外停放空间的匮乏,还有防盗设施的不齐全,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将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入户充电。

与此同时,不少物业人员则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管理成本高制约了效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处罚权,除了张贴宣传标语和日常劝导之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危局如何破?防患于未“燃”,还需多方发力、积极探索、疏堵结合。

“广泛宣传+居民自觉”。社区、物业及相关部门可通过微信群、警示板报、讲座等线上线下方式,向居民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醒居民要时刻做好安全防范。

同时,广大电动自行车车主也要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自觉养成安全使用的习惯,在购买电动自行车电池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并及时对电池进行检修或更换。

图源小央画话

“科技赋能+人力巡查”。目前,为杜绝电动自行车进出楼道,已有一些社区联合物业公司启用高层建筑“智能识别电梯阻车系统”,以“算法识别+声光报警”的方式,精准管控电动自行车和电池“乘梯上楼”。

除此之外,社区及物业工作人员还须加大巡查整治力度,尤其针对夜间等重点时段。

“完善设施+强化监管”。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尤应重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探索以政府“补一点”、物管“贴一点”、居民“出一点”的方式,解决居民充电贵、充电难问题。

针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停放、充电、管理等各个环节,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主体法定职责要求,发挥法律的惩戒、震慑、教育、预防功能,相关部门应强化源头监管,严厉处罚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

用事故排查隐患、用生命敲响警钟的案例数不胜数,代价重如千钧!每一场事故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组组幸福的家庭,安全隐患,绝不容忽视。近日,各地也再次密集出台了电动自行车相关管理举措,尽管任重而道远,但每个人都不应置身事外。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电影过年”看点几何?
候鸟如何“衔”来好“钱”景
庐陵:阳明心学的预演场
罗城扎粉成长史
何以“稀金”

水江假发闯世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