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姑塘关何以被称为“万里茶道第一关”

叶华青 当代江西 2024-05-12

通过姑塘关,便可领略到万里茶道是一条长长的、色彩斑斓之路,从这条路,可以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多元文化的交融,还有沿途各地、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的动人场景。


在九江长江之滨、鄱阳湖畔,有一座历经300余年的海关旧址,它就是位于九江市濂溪区、有着“万里茶道第一关”之称的姑塘海关。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种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神奇的“东方树叶”自古以来就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它从中国出发,历经万里之行,形成了伟大的“万里茶道”。
这是一条沟通东亚与中西亚、欧洲之间的,与“丝绸之路”齐名的重要国际贸易通道。
在这条漫长的国际商道上,姑塘关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条金色的商路上,被称为“万里茶道第一关”。
姑塘海关旧址。图源:九江濂溪区发布
关于姑塘关的设立,《中华大典》中“九江府”章节有介绍:
“雍正元年世宗宪皇帝念湖口关形甚险,商船不利停泊,特命移归九江,别设分司于大姑塘,停差监督,令巡抚选贤能官二员,驻劄(同‘扎’)收税。商船由湖广抵江西者,纳税九江,由江西至湖广者,纳税大姑塘。自是商民往来,咸称便焉。”
由此可见,姑塘关是根据当时通航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的,那时的姑塘分关与九江钞关并存,但职能作用有所不同。
那么,清政府为何选择在姑塘设关?
首先,解决偷税漏税问题。在地理位置上,九江距鄱阳湖、长江交汇处有数十里,鄱阳湖与长江下游往来的船只因不经九江,故常有偷税漏税现象发生。
雍正元年(1723年),因“遗算于湖口”,也就是说,因为监守不严,这处咽喉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问题。
江西巡抚裴度“在当时的县级府衙星子以及德化进行考察之后,决定在两地交界处开设钞关,目的就是对江西内河流域船只以及长江下游船只进行商贸税务收取。”
于是,他呈旨刚刚即位不久的雍正皇帝,奏请在此设立姑塘钞关。雍正皇帝旋即下诏,在姑塘设立九江钞关姑塘分关,使之成为鄱湖入江地惟一通商口岸和货流中心。
这样一来,九江、姑塘两榷关汇集七省商船,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均超过明代关税收入,居全国首位。
其次,独特的地理交通环境。姑塘,位于庐山东麓、鄱阳湖的入江口,与大孤山隔水相望。它现在是九江市濂溪区的一个镇,距离九江城区13公里。这里三面环水,一面依山,东濒鄱阳湖,与湖口隔湖相望。
江面宽阔,水深适宜,终年不冻。港内既可停泊大小商船,上下客货;又可靠泊军用舰艇,当作军事基地。
在姑塘设关之前,这里已形成了较好的地理交通环境,商贸环境浓郁,便于船只往来,进行商品贸易。
再次,商贸集散已成规模。自宋朝以来,姑塘逐渐形成了古镇市井的格局。这里视线开阔、水流平缓,沿湖岸边每间隔几家就有一处码头,便利货物装卸。
街道铺着长条的青石或麻石,两旁的店屋密集,店挨店、铺接铺。湖边房屋多傍水而筑,背湖面山,街下有水,水街同行。
当时有许多的米行、瓷行、茶行、货栈、客栈、糟坊、茶坊、酒楼和会馆等活跃在市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另外,姑塘还是当时由东侧登庐山的重要客源地和中转地,南来北往的旅人游客络绎不绝。
姑塘海关陈列展。图源九江濂溪区发布
姑塘关为何被称为“万里茶道第一关”呢?
从万里茶道线路走向来看,万里茶道首先从闽赣交界处的武夷山出发,然后进入江西内地。
就钞关和海关而言,姑塘关无论是清朝1723年时设立姑塘钞关,还是1861年清政府在英法胁迫下成立九江海关姑塘分关,都是从武夷山出发的“万里茶道”所扼守的水路第一道税收关卡,为闽茶、赣茶和徽茶集散、缴税的必经关口。
从姑塘关的重要位置来看。历史上的姑塘,形成于三国和西晋,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姑塘背靠姑山,处鄱阳湖口,赣江、信江、修河、博阳河、饶河等赣境内河,汇入鄱阳湖经此入长江。
姑塘因处于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的交通枢纽位置,使得其在“万里茶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姑塘关的容纳和通达量来看。姑塘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鄱阳湖出入口的水陆货物集散地。
姑塘区域,湖岸向山脚下的陆地凹入,形成诸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湖汊,当地人将其中较大的称为湾,较大的湾共有十个,具备宏大的呑吐量。
“居民稠密”,“烟火数千家”,“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灯明”,“帆樯蔽江、人货幅凑,日夜不绝”……都是当时这里的真实写照。
全盛时期姑塘古镇有商号近千家,人口逾三万六千余人,是彼时“江西四大名镇”之一,被誉为“小扬州”。
从当时对朝廷的税收贡献来看。设关以来,江西和周边区域航行在鄱阳湖上的船只,常在姑塘泊港作业。
有资料显示:“九江榷关在清乾隆四十—年(1776年)即征收税银66.21万两,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征收税银58.47万两,道光九年(1829年)征收税银60余万两,均高于当时的江海(上海)关。这其中姑塘关则占有可观分量,是‘船物流通,收税畅旺’的要地。”
姑塘海关旧址。图源九江濂溪区发布
“万里茶道”是以茶叶贸易作为发端的,也是中西方沟通交流的一条文明之路。
“万里茶道”是由许许多多像“姑塘”这样的商贸区域连结起来的,从而贯穿中西、绵延万里,深刻影响着沿途各地的商业、文化、工业、建筑、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宗教。
“万里茶道”的兴盛带动了许多像姑塘这样的商贸城镇的繁荣,反过来,商贸城镇也进一步推动了“万里茶道”的发展繁荣。
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姑塘关,便可领略到万里茶道是一条长长的、色彩斑斓之路,从这条路,可以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多元文化的交融,还有沿途各地、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的动人场景。
昔日风云变幻的姑塘关,浓缩着中国海关发展的历史。从它的诞生、成长,到全盛时期,再到停止运营,被日本炸毁,再到修复……无不见着历史。
1862年12月21日,九江关正式开关征税,姑塘海关见证了中国关税制度的演变:由常关到海关。
近代以后,随着交通格局的变化,水运的地位下降,姑塘关开始由盛转衰。1931年,姑塘海关正式关闭。
从1723年到1931年,这里经历了九江钞关姑塘分关和九江海关姑塘分关的演变,见证着半部中国海关发展的历史。
九江关、姑塘关所处的独特区位,以及潜藏的巨大商机,让帝国主义列强垂涎欲滴,虎视眈眈。
于是,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丹麦、葡萄牙、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等国先后到九江设立领事、商行、公司等。
1938年7月23日凌晨,日军波田支队800余人分乘汽艇70多艘,在10余艘炮舰掩护下,在姑塘强行登陆,姑塘镇及姑塘海关被日本军队轰炸,化为废墟。姑塘关,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灰飞烟灭。
历史不容忘记。姑塘海关见证了鄱阳湖畔的百年沧桑,宛如一本爱国主义教科书,记录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浮沉。
姑塘关,作为“万里茶道第一关”,承载了多少中华民族顽强拼搏、抵制侵略、英勇善战的故事。
存的九江姑塘海关旧址修建于1902年,海关建筑历经炮火洗礼仍完好保存至今,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2019年10月,九江姑塘海关旧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化盐入水鲜到心
千亿新钢,何以向“新”
“赣剧之父”石凌鹤
诗词背后的人生:曾巩的故乡往事
从《追风者》看苏区的红色金融实践

一凿一斧中的指尖“琴”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