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遂川建政,见证了什么

范录军 当代江西
2024-09-28

遂川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这里开启了遂川建政的伟大实践。遂川建政,到底见证了哪些重大史实?


这个暑假,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迎来了一拨拨研学者,有当地的中小学生,也有全国各地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他们一边聆听讲解员的解说,一边端详革命时期的文物……
遂川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这里开启了遂川建政的伟大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以法治方式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是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为我们开辟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先河。
遂川建政,到底见证了哪些重大史实?

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实践
1928年1月4日,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张子清率领下,在遂川大坑击溃恶霸肖家璧的反动武装,后顺利占领遂川县城。
1月24日,正是大年初二,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在县城张家祠(李家坪)前宣告成立,近两万工农群众及工农革命军战士参加。在锣鼓声、欢呼声中,毛泽东将裹着红绸的县工农兵政府大印交给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王次淳。
毛泽东说,新年伊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了!我们的工农劳苦群众解放了!他指着新当选的县工农兵政府主席王次淳说,这位就是你们的县长,叫王次淳,西庄人。前几天还在挑大粪,现在要当县长了。
毛泽东举起一只手,伸出小拇指说:“从前,土豪劣绅当权,我们是这个。”然后伸出大拇指说:“如今农民当县长,我们是这个。但是,革命单靠一个县长不行,还要大家团结奋斗。一根稻草,一拉就断,把稻草拧成一股绳,就不容易断了。”
老百姓唱起了新编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同往常年;工农革命军来了,又分谷子又分田……”

首次宣布人民军队军规军纪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这首妇孺皆知的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早源于毛泽东在遂川提出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1927年10月23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大汾遭遇肖家璧靖卫团袭击。战后战士们疲惫饥渴,途经一块红薯地,大家一拥而上挖起红薯就吃。毛泽东随队伍赶上来,看到这一情景很是生气,说:“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不是军阀的队伍,怎么能随意侵犯群众的利益呢?”大家惭愧地低下了头。毛泽东耐心地说:“几个红薯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了一支队伍的作风和纪律,我们只有秋毫无犯,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啊!”
10月24日早晨,毛泽东站在遂川县荆竹山村前的“雷打石”上,第一次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打土豪筹款要归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1928年元月25日,在遂川县城李家坪为部队分兵下乡做群众工作而召开的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毛泽东要求全体干部战士把“六项注意”牢记心头,贯彻到行动中去。战士们有的把它写在住地墙壁上,有的写在自己的包裹布上,通过对“六项注意”的贯彻执行,部队遵纪爱民的风气逐步形成。

代表工农利益的施政大纲诞生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颁布《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以下简称《临时政纲》)。
这是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指导时任遂川县委书记陈正人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起草、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代表群众利益的施政纲领,也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目标和政权组织形式。《临时政纲》也成为井冈山地区和后来赣南、闽西等根据地建设的初步蓝本。
为使群众容易理解,毛泽东将大纲中一些深奥难懂的语句改成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如将“不虐待儿童”改成“不准大人打小孩”,“废除聘金聘礼”改成“讨老婆不要钱”,“废除土豪的债务”改成“借地主的钱不要还”等等。
《临时政纲》是党的主张与群众意愿相结合的结晶,充分体现了新政权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性质和宗旨。
首次提出游击战术“十二字诀”
1928年元月下旬,工农革命军前委和遂川、万安两县县委在遂川召开的联席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敌来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十二字决。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区后,以宁冈为大本营,分派部队四处游击,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至1928年2月,攻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个县城,取得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提出了“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原则。
在战争实践中,毛泽东不但善于运用古代兵家著作中的理论知识,而且善于吸收井冈山与绿林武装的盘旋经验,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形成新的独特的游击战术。
毛泽东笑着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这是他对游击战术的最早总结。
“十二字诀”后来发展成游击战“十六字诀”,成为我军以弱胜强、屡试不爽的游击战术法宝。
毛泽东亲手创建草林红色圩场
毛泽东在遂川草林镇创造性地开办“全国首个红色圩场”,通过繁荣市场贸易,畅通红白两区物资的交流,活跃边界经济,在解决边界民众生活困难以及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党在革命年代做好经济工作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草林圩是湘赣边界四大圩场之一,1928年有600多户人家,200多家店铺,但多为豪绅地主所垄断,圩上最大的豪绅黄礼瑞在圩镇周围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强行抽税。单是从黄坳到草林这七十里路上,就有五道税卡。老俵们说:“逢圩莫逢草林圩,沿路关卡数不尽;草林圩上走一圈,流尽穷人血和泪。”
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攻下遂川城后,土豪劣绅四处放风,说共匪要烧杀抢掠。生意人卷着细软跑了,老百姓也纷纷躲藏起来,草林圩冷冷清清,一片萧条。
毛泽东对分兵发动群众的连长曾士峨、党代表罗荣桓说:“这次下去,切莫性急,一口难吃热糖包。慢一点,稳一点,耐心做群众工作局面总会打开的。”
罗荣桓命令宣传队打起红布小旗,分头深入到各村,宣传群众,开展社会调查,执行群众纪律,想方设法突破口子。圩镇和各村到处贴满了“打倒土豪劣绅”“保护中小商人”“取消苛捐杂税”等标语。
为彻底揭穿土豪劣绅的反动宣传,打击黄礼瑞等土豪劣绅的破坏活动,罗荣桓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制定了“保护工商业,团结中小商人”的政策。
毛泽东还教导工农革命军要大力向群众宣传:保护中小商业者,对他们的东西连“一个红枣也不能动”。这一政策得到了中小商人的拥护,草林圩开始复活了,粉碎了国民党反动谣言“大店货物归公,老板杀头,小店铺子没收,老板带走”和“靖卫团打不死你,我却要困死你”的经济封锁。
“遂川建政”,见证了一面为广大群众竖起的革命旗帜,见证了一套边界政权建设架构的组织机构,见证了一系列为边界发展壮大构建的经济政策。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的政权建设伟大尝试,是马克思主义政权思想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要实践。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铜鼓为何不再“大张旗鼓”
“乒乓奶奶”为何这么可爱

快递进村怎么打通“最后一公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