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恨水”长流黎滩河

王珍 当代江西
2024-09-28

在张恨水写于1924年的散文《旧岁怀旧》中,他念念不忘的梦里江南,就是他曾经居住了近一年的江西黎川;文章中提及的桥与河,即为黎川古城的新丰桥和黎滩河。


黎滩河。黎川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长桥大抵跨河而通山,桥正中建屋,敞轩而观四面。桥下临闸,以围大数丈之木轮,置闸口中。水自上流头来,激轮辗转如飞,浪花作旋风舞,至为可观。”
这段优美的文字,出自张恨水写于1924年的散文《旧岁怀旧》。张恨水念念不忘的梦里江南,就是他曾经居住了近一年的江西黎川;文章提及的桥与河,即为黎川古城的新丰桥和黎滩河。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这位文学大家与江西黎川因何结下了深厚情缘?黎川人民与张恨水的后人又是怎样续写这份情缘?
张恨水故居。黎川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01
在黎滩河上打开文学大门
1905年,张恨水的父亲张联钰调任黎川县担任税官,10岁的张恨水跟随父亲来到黎川。他曾在长篇回忆录《写作生涯回忆》中写道:“由南昌到新城的木船上,发现了一本《残唐演义》,我四叔正读着,把我吸引住了,我接过来看下去。我已开始读小说了。”这是张恨水人生中第一次接触通俗小说,他的文学启蒙竟从黎滩河上的行船开始。
张恨水的父亲非常重视教育,在黎川期间,为张恨水及其四叔请了一名私塾老师端木。端木先生是个“三国迷”,常带一本《三国演义》来上课,小恨水一有机会就拿起来看。在端木先生的影响下,他对古典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张恨水常用省下的零花钱跑到书铺去买小说,日积月累,居然攒了两三个小书箱。张恨水的父亲只许他看《儒林外史》《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红楼梦》等“闲书”往往被扣留。为了不被父母发现,他白天把书锁到箱子里,晚上等大人睡着后,便点上蜡烛偷偷地看。只可惜“东窗事发”,还是被父母发现。
父母担心张恨水在床上点蜡烛太危险,容易引发火灾,便放松了对他的管束。由此,张恨水在黎川获得了“小说迷”的雅号,为后来创作通俗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在黎川,张恨水爱上了古典诗词,唐诗宋词滋养了他特殊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爱好。
在黎川生活了近一年,张恨水随父亲离开黎川,来到江西新干县。1912年,父亲因病去世,张恨水全家迁回潜山。两年后,19岁的张恨水赴南昌求学,不久又前往汉口投靠在报馆工作的本家叔伯张犀草,开始了媒体生涯,自取笔名“恨水”。
1924年,张恨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此后,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让张恨水名声大噪。张恨水将我国传统章回体小说与现代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相融合,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上都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进,作品雅俗共赏,深受读者欢迎。

黎川古城。黎川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02
在梦里江南追寻恨水足迹
2011年5月,张恨水四子张伍先生、长女张明明女士千里迢迢来到黎川,开启“寻根之旅”。两位老人参观了祖父和父亲的旧居。他们没有想到,先辈的旧居保存得如此完好。旅居美国的画家张明明女士画下了父亲故居的草图全貌,并挥毫写下了“溪水潺潺,书声琅琅”的赠言。之后,兄妹俩公开发表了《黎川,父亲的梦里江南》,让张恨水与黎川再续前缘。
漫漫寻根路,总有后来人。2013年4月,张恨水之孙张纪,沿着先辈的足迹来到黎川,感受祖父当年的“江南记忆”。看着祖父的老屋,他深情地写下了《黎川笔记》。黎滩河上的廊桥、保存完好的祖屋、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当地的特色美食都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
张恨水后人走进黎川油画产业园区并合影。黎川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张纪先生在《黎川笔记》中写道:“看到我祖父的1924年《旧岁怀旧》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县为闽赣交界处,距杉关约六十里。是处万山丛杂,林齐深密,驿路一线,曲折于山水间。’百年来,沧海桑田,祖父当年出行的那种不易可想而知。河流纵横交错,航运就是重要的交通方式。无论走向哪里,必定要乘船,无论走多远,船总会把你摇晃到目的地。我的祖父在一百一十年前的某一天,就是乘着小船,追随着他的父亲从南昌来到黎川。也就是在小船上,数日的旅程中,我祖父第一次看到了小说。”
张恨水旧居历经岁月风雨,依然保存完好,成为黎川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他的后人深为感动。2013年6月,张明明女士在纽约参加节目访谈中,重点介绍了张恨水在黎川的童年故事,用精美的图片和画作展示了黎川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让小城黎川首次登上了世界文化艺术的殿堂。
2015年7月,张恨水的二女婿洪克珉先生怀着对老人的敬仰之情,风尘仆仆来到黎川,捐赠了张恨水生前的书信、治印、旧照、诗词作品、手稿原件和复印件,丰富了张恨水旧居的馆藏资料,让来到黎川古城的参观者走近先生、了解先生。
03
在名人效应下绘出黎明山川
一直以来,黎川人民对张恨水先生始终怀着浓厚的崇敬之情。
2017年8月,“黎明山川·梦忆心远”——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在黎川举行。活动以张恨水逝世50周年为契机,邀请张恨水研究界的权威学者、知名作家以及先生的家人,共同探讨张恨水文学的历史地位,梳理和解密先生与黎川的不解之缘。活动期间,张恨水先生的小女儿张政为其旧居揭牌并捐献图书。
张恨水后人走进张恨水旧居并合影。黎川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为把张恨水文化魅力贯穿到黎川古城景区的打造中,黎川县筹措资金对张恨水先生旧居进行修缮,打造为景点纪念馆,还原张恨水先生童年时代的生活场景,展示张恨水先生生平事迹、写作生涯和文学创作成就。同时,该县充分运用抖音、小红书等线上平台,大力宣传黎川的文化底蕴,讲好“恨水故事”,不断提升黎川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年6月,张恨水先生的后人来到黎川寻访张恨水在黎川的生活足迹。他们参观了黎川古城景区、孔庙、油画创意产业园和张恨水故居,举行了张恨水作品捐赠仪式暨寻访张恨水黎川生活足迹座谈会,向黎川县有关部门捐赠张恨水生前用过的长袍和著述作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恨水旅居黎川的印记,见证了年少,写满了故事,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吸引着后来人前来观瞻。据统计,每年到张恨水旧居参观的游客达8万多人次。
张恨水先生的文学魅力和精神风范将在黎滩河长流不息,先生始终牵挂的“梦里江南”——黎川也将更加出彩。

黎川古城夜景。黎川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整个评论区为什么都认识他
“乒乓奶奶”为何这么可爱

快递进村怎么打通“最后一公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