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纯贩卖观众的情怀,并不能成为翻拍剧的万能“通行证”,只有精益求精、沉下心来打磨的好作品,才不会透支观众的信任。
”作者 | 曾德斌
题图 |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海报
翻拍经典,又一次“翻车”了。近日,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赶在暑期档登上了荧幕。然而,影片上映首日,票房和口碑双“扑街”。首日票房不足170万元,从情节、演技、妆造到角色颜值均被群嘲,网友吐槽“真是一黛不如一黛”。该片导演胡玫发文回怼,引发一场网络口水战。每逢有影视作品翻拍,相关话题都会霸榜热搜,足见经典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但事实上作品播出后,反响大多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还是老版好看”。既然翻拍总是难以超越经典,为什么经典“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翻拍的路上”?影视翻拍到底是毁经典还是再创新?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2024)豆瓣评分3.7分。翻拍剧,是指经典作品被重新拍摄或改编演绎。表面看这似乎是件多方共赢的行为,编剧创作有捷径、资本有钱赚、平台有收视、观众有剧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纵观国产剧的发展历程,其本质是电视剧市场化与创作规律不断博弈的过程,但这些年来国产剧过度依赖经典IP改编,原创剧本大幅萎缩,缺乏新鲜感的影视圈,让观众直呼审美疲劳。的确,从这些年老剧本拿捏观众口味的现实来看,确实存在越翻拍越尴尬的现象,老剧本即使被盘出包浆,新作也难以超越原创经典。比如观众熟悉的抗日经典剧《亮剑》,网友表示,只要换台时看到《亮剑》在播,都会放下遥控器看上半天。穷剧组拍出来的《亮剑》,评分高达9.5分,投资4000万元翻拍的《新亮剑》评分却只有4.7分,口碑连原剧一半都赶不上。这些年,从四大名著到志怪传说,凡是广大读者、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几乎都被影版、剧版、网版翻拍了一遍,有些甚至是换一套班子拍好几遍,其中不乏有在众口难调中完成致敬的佳作,但更多的是粗制滥造的“劣质品”,还有的干脆篡改重写主线故事,更有甚者不在影片质量上下功夫,却在油背头、整容脸、露骨香艳等镜头上用足心思。当这种远未达预期的作品面世之时,也就是观众从期待到失望的转变之时。在这种影视生态下,观众难免会掀起一股又一股怀旧热潮。
《西游记》(1986)剧照。
不论是本土的经典名著,还是翻自国外的《无价之宝》《拯救嫌疑人》等一众评分走低的影视作品,从“烂片比”的角度出发,翻拍俨然成了一个贬义词,以至于一些经典IP还在准备翻拍时就已经被骂了,越骂越翻拍、越翻拍越骂,似乎形成了一个不良的闭环。经典翻拍争议不断,但热度缘何不减反增?“冷饭热炒”,自带流量。对于投资方来说,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开发原创剧本投放市场,是存在较大的风险和诸多不确定性的,而选择翻拍那些被市场充分检验过的经典,观众知晓率高、关注度高,从情感层面也更愿意接受。事实上,市场上也确实不乏原创投资失败的案例,比如冯小刚执导的《1942》,从剧本、演员到制作,都可谓大手笔,但是票房却不尽如人意,而沿用《甲方乙方》老套路的商业电影《私人订制》,还没上映单广告收入就已经回本。于是,在流量的加持下,即使顶着骂声一片,“炒冷饭”照样赚得盆满钵满。原创不够,翻拍来凑。翻拍热的背后就是原创冷。据统计,2021年全网电视剧正片播放量排名中,前二十部国产剧中有65%是IP改编剧,原创仅占35%。在市场不明、投资回报不清的前景下,国内外很多热衷翻拍的制作方都坚信,原作的巨大影响能让翻拍项目启动初期融资比原创项目更加容易,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比如,近年来面对新兴媒体强势崛起的挑战,迪士尼等好莱坞制片厂在减少原创电影数量的同时,更加倚重大制作的IP电影来降低市场风险,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代表的故事世界模式风行一时,并被视为娱乐产业的重要创新。“新瓶装旧酒”,同样丝滑。影视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进步,为翻拍作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支撑。《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制作团队充分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特效技术和高清摄影技术,将小说中的魔法世界生动地呈现在大银幕上。从霍格沃茨城堡的壮丽景象到各种神奇生物的逼真塑造,再到紧张刺激的魁地奇比赛和惊心动魄的魔法对决,这些场景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魔法世界。这种对原著的忠实再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做法,正是“新瓶装旧酒”的成功实践。
《红楼梦》(1987)剧照。
借助原剧的生命力进行翻拍,本身并没有错,但翻拍背后利益驱动的浮躁人心和急功近利,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所在。翻拍而不“翻车”,什么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文艺创作不能“啃老”。宋代黄庭坚曾有诗作“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与我们当下的翻拍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其核心就在于创新。翻拍也是一种学习致敬,但不能停留在照搬照抄、刻板模仿,好的翻拍剧之所以能延续经典,就是对经典进行了时代化、本土化创新。创作者们唯有增强阅读时代的能力、提炼生活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才有可能在翻拍中塑造出新的经典。贩卖情怀不是万能“通行证”。不可否认,在流量为王的导向下,创作者的心态是浮躁的,都想抓住流量蹭热度、圈快钱。心态悬浮必然导致剧情悬浮,一些翻拍作品之所以“翻车”,从表象上看是对经典的敬畏不够,本质上是找不到与现实生活对应的连接点,找不到与现代观众的共鸣点。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既因其历经岁月的淘洗,仍然具有思想上的穿透力、情绪上的感染力,更因为与一代代读者和观众共同成长,已经成为共同记忆的一部分。因此,单纯贩卖观众的情怀,并不能成为翻拍剧的万能“通行证”,只有精益求精、沉下心来打磨的好作品,才不会透支观众的信任。打铁还需自身硬。上世纪80、90年代的作品给我们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每个时代的作品都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和人情风貌,想要翻拍非常困难,无论是作品的创作,还是演员的形象气质,都是翻拍无法企及的。老版《红楼梦》的创作者们不仅熟读原著,一些演员更是花上几年时间揣摩人物性格,才最终成就了一代经典。制作班底和演员对于“文采风流”气质的感受与呈现,是我们通向曹雪芹精神家园的桥梁。创作者们只有在剧本雕琢、演技打磨、作品把控上下功夫,才能在与观众共鸣、共情中实现翻拍作品的出彩。优秀的翻拍作品应该是经典作品的华丽重生,而不应陷入“十翻九渣”的争议旋涡。创作者们只有秉持初心,沉下心来,夯实内功,才能在翻拍中不“翻车”,延续原作带来的“泼天富贵”,解锁属于作品本身的“流量密码”,在观众认可中“翻”出更多贴近生活、绽放光芒的时代佳作。
陈晓旭在《红楼梦》(1987)中饰演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