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婺源石堨凭什么跻身世界遗产
婺源石堨,是勤劳智慧的婺源人民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其营造的优美水景观与古村落、古建筑、古街、古道、宗祠等遗址遗存融合一体,除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深藏着独特的传统美学艺术。
”
作者 | 戴桂祥
题图 | 婺源县水利局供图
一场秋雨过后,位于婺源江湾镇的汪口古村愈发玲珑。村口的乐安河,碧水汪汪,那座成曲尺状设计的平度堨上水流成瀑,喃喃述说着“田润粮丰、旱涝保收”的传奇故事。平度堨呈南北向布置,南边是雍水溢流坝,顶长120米,最大堰高3米,顶宽2米、底宽15米;北堨头向河流上前折成九十度,长35米。堰体由当地工匠因陋就简,就地取用当地盛产的毛石、鹅卵石干砌(砂砾填缝)而成。这种看似简单的建造却蕴含着不小的科技含量,在不设闸门的情况下,既能平缓水势,又便于通舟、放木,既解决了蓄水、通舟、缓水势的需求,又为村庄周边的农田带来灌溉之利。平度堨是婺源最富盛名的石堨,也是最能展示婺源石堨垒石技艺的艺术珍品。
婺源县水利局供图。
截至2023年,婺源县现存坝长5米以上、水位上下高差0.8米以上的石堨,共计2052座,其中百年以上的有1181座。数量之多、时间之久,世所罕见。“罕见”之外,还有惊奇。婺源石堨在结构设计、建筑工艺、创新理念等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垒石技艺的高超手法和卓越的水利工程技术。在结构设计上,因地制宜,巧妙布局。婺源石堨一般修建在河流较窄、水位落差较大的地方,利用坚固岩体筑坝,拦截水流,抬高水位,不仅能够有效灌溉农田,还能防洪、调节水量,满足多样化的水利需求。为了突出石碣的实用性,在建设规模上,依耕地大小而建,引水渠道较大,分水渠道规模较小,实现了耕地有效利用的最大化。在建筑工艺上,就地取材,技艺精湛。石堨的建造采用当地盛产的毛石、鹅卵石等自然石材,这些石块未经打磨,长短不一交错布置,辅以片石、砾石和沙子填充夯实,直接干砌而成,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这种施工工艺不仅保证了石堨的强度,还能够有效传递水压,因而石堨在历经千百年的流水冲刷后,依然保持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建造师们还根据地形水势灵活设计出一字形、V形、S形、拱形等形态多样的石堨,既实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朴素思想与实用技能,同时又展现出工匠们高超的技艺水平。在创新理念上,生态友好,科学管理。按照“深淘滩、低作堨,宽砌底、斜结面”的设计思路,婺源石堨既要能在蓄水期阻拦泥沙,减少水土流失,又能在冬修期掏沙补田,保护耕地肥力。同时,婺源石堨还融入了生态友好的设计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管理,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外,当地村民还形成了每年中秋前后自发检修石堨的传统习俗,这种代代相传的维护方式,使得婺源石堨的科学工艺和管护方式得以传承至今,确保这些古老的水利工程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