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北京地坛医院院长李昂:抗“疫”战场指挥若定的背后
提示:点击上方"北广人物"↑免费订阅本刊
李昂,一直陀螺一样旋转于各个分身——北京地坛医院院长、北京重症救治专家组成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速写,以运动中的目标为主要描写对象;对李昂,只能速写了。 法定假日的5月3日,他从医院开车和宣传中心陈明莲主任奔到北京台:“赶过来的,时间紧,不赶不行。” 初见李昂,在北京台门口;再见李昂,在化妆间。 接下来,他被化妆、被拍照,彩排、吃饭、开车离开。 其间,大家开玩笑:“他吃饭了,你再问问。” 呃,真不忍心了:“坚决不问了,能不能让人好好吃个饭啊?”大家笑。
院长速写
李昂,实事求是,属于特别生动、难得的采访对象:
他幽默、风趣,反应快,“卧底”“特种兵”“集结号”等名词信手拈来类比,让普通受众秒懂专业领域医生的职能区别; 他心理素质佳,零点专家会前几分钟能坐着补个小觉,多忙碌也不忘自嘲,甚至笑纳医生、护士们线上、线下游戏把他做成“实名靶子”; 他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京腔京韵,任谁随便问吧,都接得住,且回以有理有据的陈述; 他有同理心、习惯换位思考,保洁、保安、志愿者甚至医院门口的网约车司机,都被他记挂在心里,“他们让我感觉不到什么叫冬天”; 他是专家、ICU出身,对一线医生的理解、爱护温暖到位,对自己三缄其口,却小心记得哪位的孩子不要轻易问,哪位的老人要屏蔽信息、以免担心; 他管理有章有法,取得了相当大的生产力兑换,却在医护人员难得室内消毒、室外晒太阳的时候,选择不去打扰,隐身而去; 他一招一式都是优等生模样,问他却回以四两拨千斤的玩笑:“我学习一般,学习好的都成专家了,学习不好的当院长”; 他1968年生人,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头发浓密、身材板直,却得着机会就自我解嘲:“根本没时间锻炼了,老吹牛想当初了,现在啥也不敢说了”; 他应该是个孝顺儿子吧,在化妆间草草吃口工作餐,一边打哈哈:“我就不吃老咸菜疙瘩了,相煎何太急啊”,一边说吃完就去看看老母亲、再回医院; 他不喜欢照相,站在那里的身体语言是“拍吧,就这样吧,快点结束吧”; 他坦诚直接:“其实从我个人来说,我更希望传染病医院永远在大家的视线之外,因为我们宁愿当病毒的卧底,永远不希望被关注,但是我们永远希望能抓住这毒枭,我们要保北京的安全”……面对如此李昂,原音重现的方式呈现,会更“保鲜”吧?
“我从来不承认有拐点”
拐点是啥?确诊病例开始下降、高风险转低风险、可以出门撒欢儿了?其实,这只是我们方便理解的多个单线性说法。在李昂那里,就没拐点。
“人文的另一种感觉:换位思考”
人文是啥?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北京市第3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孙英春教授,他大半辈子都在想“如何做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1月24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重症。难熬又混沌的日子里,有一扇窗引孙教授看外面的世界。地坛ICU主任刘景院在窗上贴了一张字条:“窗帘不要拉下来,孙教授要看风景!”
神出鬼没,霹雳手段
李昂的工作时间, 24小时的任一片刻,均有可能。零点的专家会,下半夜的查房……李昂深情而不悲情、更不喜煽情,乐观向上的生长态,盎然。他会说:“随时有几分钟,就能睡着、补一觉。”不过,对身边专家的身体状况,他却关注到毫厘,甚至不惜动用霹雳手段。
记者:孙教授复诊说住院时有天下半夜醒来,看到有人全副武装的查房,问您是谁?
未雨绸缪,时刻准备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预”这件事上,李昂带领团队打出了“大神”般的招式。只不过,上苍把他们预计的流感,换成了“新冠肺炎”。
“感谢保洁、保安、网约车司机”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么文艺的话,在李昂这里,表象上看直接跳过了第一阶段,他满眼都是别人。或许,他“见自己”的时候我们不曾看见。就像走路时,他随口一句:“我给你们的永远是最好的一面”。
“联盟,点对点在行动”
2018年3月31日,北京地坛医院牵头成立了感染性疾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85家,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李昂的“见众生”,有上面提到的向内,更有向外。
(图片提供 地坛医院)
管理到位,文化暖心
管理,是个大词儿,更是学问。这里我们强调一点:细节。一个人有没有自我管理,一个团队有没有到位的管理,往往个人或管理者的言谈举止就有管中窥豹的效果。别忽略细节吧,会直接暴露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的生产力。采访中,李昂院长和陈明莲主任配合默契,那种联动的生产力,扎扎实实,扑面。
愿景从不遥远
愿景,希望看到的情景。在李昂这里,是希望看到的具体情景,越细越好。而且,到期“结账”,有“残酷”上演。
【后记】 采访结束,彩排中,李昂还有很多肺腑之言。
●什么叫举全国之力?什么叫中国速度?北京就缺A型的抗体血浆,各方紧急联系武汉,血浆很快到了地坛医院,给病人进行了有效救治。 ●地坛医院走过74年了,在每次的疾病防控过程中,我们都没有缺位,我们都是绝对的主力,我们连下场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在地坛医院像蒋荣猛(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赴鄂抗疫109天)这样的大夫很多,他们每天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一个战场默默地走向另外一个战场。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永远听不到集结号的特种兵。 ●我们王凌航为首的这些专家们,如同我们的侦察兵,他们必须有一双火眼金睛,他们同时又像狙击手,对我们的目标要随时出击,更要长期的坚守。 ●我最害怕的事情是我的员工在战斗的过程中受伤倒下……
立夏了,寒冬、春意就这么远去了。 我们会忘记像李昂一样、内心更愿意远离大家视线的白衣天使吗? 李昂难得说到的“害怕”,那未来万一有发生,我们愿意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当他们不被理解时,我们站出来发声;当他们遭遇危险时,换我们来守护他们…… 拥抱能保护一个人,而一个个坚强的后背能保护世界。 经此一“疫”,愿我们都能学着像李昂和他带领的团队一样,拥有钢铁般的后背。
图片提供 方非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监制:张露
编辑:戴武 康宁 周绍辉
摄影:钊贝贝
Modifi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