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点击上方“深大社科学报”可订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目录摘要


作为身体美学范畴的健康

郭勇健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健康首先是医学和体育学的概念,但是作为价值词,可以发展为身体美学的一个审美范畴。身体美学的“健康”不同于体育美学的“健美”,因为健美只能用于身体,而健康理应适用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审美对象。健康概念在文学批评中已被大量使用(如歌德、丹纳、梁实秋等),然而尚未上升为审美范畴。尼采初步地将健康发展为一个审美范畴,这使他成为身体美学的先驱。但尼采用“强力”界定健康,强力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支配,显然未曾把握健康的真意。尼采哲学未能逃离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囹圄,而后者是衰败、病态的根源。现象学克服了主客对立、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立,超越了主体性形而上学。在现象学的基础上,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健康”才真正成为可能。

关键词:审美范畴;健康;体育美学;身体美学;尼采;现象学

作者简介:郭勇健,文学博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


美之精神内质和价值意趣

蔡  毅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在文艺价值的诸多构成因素中,美是核心成分也是基础部分。因为美既是一切文艺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和要义构成,也是文艺内容形式的托底奠基成分。美是一切文艺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意趣,是文艺价值的凝聚升华与追求目的。美不单指向自由、解放、善行和美德,更指向心灵、精神和灵魂,还指向一个高贵美好的理想世界。美展示自由精神,凝聚一切力量,提升文艺作品的价值品味与精神境界。美之精神内质涵括美形、美情、美意3个方面。无论是物或是人,美形皆为世人提供了味之不尽的心灵享受,极致高妙的永恒之美。美情则把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情感、情思加以提炼升华,改造成富有审美意味、美感形式和价值意趣的再生情感。美意则是主宰、引导和支配美情的头脑和心脏。倘若说美形的功用主要是亮眼、养眼,那么美情的功用主要就是亮心、养心,美意则是支配形体和情感的最高统帅,是一切文艺的根本价值之所在,也是引导所有文艺活动的最终依据。

关键词:美;文艺价值;精神内质;意趣;意义;核心统领;灵韵光晕

作者简介:蔡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二级),省文史馆馆员,曾任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美学、文艺评论等研究。


高等教育质量满意度:差异与解释

李子联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从学习者满意度的角度来探析和纠偏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而根本性的路径。在进行微观调查的基础上,综合从学习者的内在先赋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满意度的结构性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第一,学习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普遍较低,相对于国家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而言,学习者更满意于自身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第二,高等教育质量满意度与学习者性别、家庭、高校类型和所在区域的关联性不明显,但会因所在年级的不同而呈现出认知差异,前三年满意度逐渐下降,最后一年则略有提升。第三,学习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满意”主要来自于其对所学课程实用性差、杂乱无章和枯燥无聊的感知,而对所在高校、所学专业和任课教师则具有较高的喜好度。因此,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的理论体系,不断增强其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关联度,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满意度;结构性差异;内在先赋因素;外在环境因素

作者简介:李子联,经济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研究。


群众积极分子研究:进路、知识谱系

与研究策略

唐   娟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摘要:群众积极分子是指普通群众中那些愿意为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而积极参与集体行动的关键少数人。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群众积极分子现象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主题之一。国外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视角对群众积极分子进行研究,但并未形成一个独立主题。国内学者的研究经历了4个阶段,就研究策略和叙事方式而言,可概括为符号-定义、行为-过程、历史考据3种模式。20世纪50~80年代早期的文献具有浓重的政治宣传特色,对群众积极分子的叙事传递着当时的意识形态规划和社会精神的政治导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权益性和自治性两类群众积极分子被视为改革进程中基层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结构性事实和政治现象;同时,以往革命运动中群众积极分子的角色和功能开始成为历史政治学的研究问题。总体上,群众积极分子研究进程日益体现出学科背景多元化、研究立场本土化、研究方法实证性的格局。对既有群众积极分子的理论议题和相关知识进行集成研究,一方面旨在响应并细化群众路线理论和社会动员理论;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百年基层政治和社会治理变迁的“中国性”。

关键词:群众积极分子;研究进程;知识谱系;研究策略;中国性

作者简介:唐娟,法学博士,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城市政治和城市治理研究。


社会网络嵌入、信任互惠与文化集群

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企业生命周期

的动态分析

姜照君1,2,吴志斌1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2.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社会结构资本与社会关系资本对文化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全国714家文化集群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社会网络联结强度、社会网络规模与信任互惠关系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文化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文化集群企业与其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信任互惠关系,无论对于全样本,还是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文化集群企业,均能显著提高其创新绩效;(2)社会网络联结强度能够显著提高全样本和成长期文化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尤其能够促进成长期文化集群企业的创新发展;(3)文化集群企业建立广泛的社会网络规模,对全样本、初创期与成熟期文化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成长期文化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于文化企业而言,需要根据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动态调整嵌入社会网络关系的强度,加快其阶段性创新目标的实现;对于文化产业园区职能部门而言,需要注重营造诚信互惠的产业集群环境,有效发挥制度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文化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社会网络嵌入;信任互惠;文化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生命周期

作者简介:姜照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吴志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媒介文化与产业研究。


走向产城人文融合的文化生态保护:

理论演进、实践探索与机制建设

周   洁

(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摘  要:文化生态学研究经历了从系统论到地理学再到人类学的多重视角和理论变迁,这一理论应用到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体现为生态博物馆、非遗社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3种实践方式,尽管分别存在着理念落地较难、对象不易把握、资源难以协调等具体问题,但总体理念还是广受认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生态保护体系的构建需要走向产城人文融合的方向,一方面要厘清文化生态的内生性逻辑,对指向地理边界的空间关系、指向时间轴线的历史关系、指向异质文明的文化关系和指向个体群体的社会关系有新的认识,使自然、生活、社会和产业4个亚生态圈层处于动态平衡,以整合思维推动文化生态保护的多维联动;另一方面要从全域视角构建跨行政区划的协调机制,宏观层面强调制度建设和资源整合,中观层面着力构建四大保育体系,微观层面重点强化民间活态保护,以此共同促进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传承和复兴。

关键词:文化生态;非遗文化;产城人文融合;活态保护;活化传承

作者简介:周洁,文学博士,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汕头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育与活化研究。


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价值本质

与价值构成

何玉长,刘泉林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  200433)

摘  要:数字经济是劳动者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和融合国民经济各产业,创造数字产品和其他产品的价值创造活动或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关键在于数字技术基础,数字技术融入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中,使生产力要素得以技术升级并有机结合应用于劳动过程中,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升。数字经济的价值本质是劳动,因为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源于劳动,数字经济的劳动是数字化劳动。数字劳动和劳动产品也具有数字化特质。数字经济的价值构成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数字劳动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包括数字制造、数字设施与设备、软件设计等;二是数字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产业形成数字农业、数字工业、数字服务业,这些产业创造的产品价值包含着数字经济的贡献。数字经济的价值增长将有力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劳动;价值本质;价值构成

作者简介:何玉长,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刘泉林,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消费金融:

动因、风险及防控

程雪军1,2

(1.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  200444;2.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  100028)

摘 要: 尽管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增长迅速,但是依然存在营销获客成本高、消费场景获取难与风险管理水平低等难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其在消费金融场景的优势日益明显,不断在智能识别、营销、风控、客服以及催收等场景深化应用。然而,人工智能在消费金融场景应用方面面临诸多风险:机器学习算法导致消费金融应用的“黑箱”与“歧视”,大数据难掩“同质化”问题导致数据风险高企,人工智能可能侵犯金融消费者隐私与权益,人工智能与消费金融结合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人工智能对消费金融法律与监管带来重大挑战。对此,应当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加强人工智能基础学科研究,从源头上防范黑箱与歧视问题;搭建以征信系统为基石的数据共享平台,夯实人工智能的数据基础;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人工智能应用的技术性风险;重视“政用产学研”综合发展,培养人工智能与消费金融复合人才;强化人工智能消费金融监管,推进“AI治理+法律治理”双轮驱动。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智能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风险防控

作者简介:程雪军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上海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法律与监管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法律与金融科技研究。


“关键少数”:意蕴、风险与治理

彭前生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关键少数”是中央权威向基层渗透的枢纽,抓住“关键少数”已成为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途径。在代议制民主政体下,“关键少数”就是掌握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责任的政治精英。依据委托-代理理论,作为政治代理人的“关键少数”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必须履行政治委托人(人民)的意志。然而,在政治生活领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政治代理人拥有信息优势,在公共权力运行中可能会产生为一己之私而偏离公共意志的政治风险:一是“关键少数”在“官本位”等思想的作用下产生僵化、教条、为官不为的政治“偷懒”;二是作为管理者、组织者的“关键少数”高高在上、严重脱离群众的政治自负;三是“关键少数”为谋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滥用权力的政治腐败。抓住“关键少数”,防范政治风险,一要实现对“关键少数”的有效监督;二要实现“关键少数”与社会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畅通流动;三要实现对“关键少数”的有效管控。

关键词:“关键少数”;政治风险;政治自负;政治腐败;治理路径

作者简介:彭前生,政治学博士,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


社会自治处罚的法治悖反、制度回应

与规制路径

蒋都都

(湘潭大学信用风险管理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社会自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实践中,社会自治组织频繁运用与行政处罚相当的处罚方式维护自治秩序,时有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情形发生,行政法应予以关注。社会自治组织设定和实施具有行政处罚属性的处罚有其民主正当性,是自治内在逻辑与自治管理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和我国现行《行政处罚法》存在冲突,其合法性饱受质疑。面对涌现已久的社会自治处罚,《行政处罚法》应当适当调整以回应社会自治的治理之需并对其加以规范。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新行政法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未来《行政处罚法》之修改,应超越传统予以制度回应,有条件地允许社会自治组织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并从处罚设定、处罚实施、处罚救济3个环节进行法律规制,建构起兼顾社会自治自主性与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自治处罚制度。

关键词:社会自治;社会自治处罚;行政处罚法;社团罚;行业处罚;失信惩戒

作者简介:蒋都都,欧洲学博士,湘潭大学信用风险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社会信用法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人权因素:

缘由、功用与对话机制

黄   瑶,王   薇

(中山大学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有别于其他文化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只保护符合现有国际人权文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权因素进入非遗保护领域,在主观上既是为了抵消文化多样性的负面效应,同时也希望借人权法的方式促进非遗保护的发展,客观上则与联合国大力推动条约形式的国际人权框架全面落实有关。在近10年的非遗名录评审中,人权因素显现出双重功用:一是作为判断遗产项目能否获得国际保护的标准,二是促进了文化权利、尤其是“获取和享有文化遗产的权利”的发展。在非遗保护与人权保护的互动中,二者彼此促进,文化权利成为沟通人权普遍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有力载体。因《公约》缺乏处理文化权利与其他人权间冲突的明确规则,新近在非遗名录评审中增设的“对话机制”为解决此等冲突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人权要求有望在《公约》后续实践中得以明晰,从而更好地推动非遗保护与人权保护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权;文化权利;对话机制

作者简介:黄瑶,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法团队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国际法学、立法学研究;王薇,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法团队成员。


政府干预转型与乡村产业发展:

基于国家农民关系重构的视角

魏程琳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上海  200092)

摘  要:政府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后税费时代,国家农民关系发生重要变化,地方政府亦转变乡村产业干预策略,通过重构农技服务体系、强化党政服务能力引领地域产业发展,其经验在于技术与行政服务机制有机嵌入乡村社会,激活了社群自主发展产业的机制。在这一过程中,由行政部门、科研组织和村社技术精英构成的新农技服务体系,通过示范机制成功地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扩散到乡村;县域政府通过稳定产业政策、落实服务责任和基层组织动员,顺利地将产业服务资源输入乡村。政府在产业服务中与农民形成互动式治理机制,有效回应了农民的产业发展需求,形塑了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贡献了地方经验,也为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国家农民关系重构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政府干预;乡村产业;互动式治理;农技服务体系;党政服务引领;国家农民关系

作者简介:魏程琳,社会学博士,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与城乡基层治理研究。


走向生活世界:后脱贫时代

反贫困社会工作的范式转型

刘   振,徐立娟

(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天津  300384)

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后脱贫时代,绝对贫困问题在统计意义上虽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反贫困事业的终结。相对贫困将成为贫困治理的重点。后脱贫时代的相对贫困并不必然反映在绝对收入上,而是具有相对性、多维性以及风险性等特征,既体现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也包含着民众期望与诉求的扩大,这要求后脱贫时代的反贫困实践实现一种生活化转向。社会工作具有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多重空间,也能够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呈现出利益协调者、多面综合体、社会保障机制等多种面向,在后脱贫时代具有介入贫困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后脱贫时代的反贫困社会工作需要实现领域扩宽,将“生活”纳入社会工作的视野;需要进行理念转换,关注案主的“生活叙事”;也需要进行方法转型,重塑技术理性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质言之,后脱贫时代的反贫困社会工作需要走向生活世界。

关键词:反贫困社会工作;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生活世界;范式转型

作者简介:刘振,社会工作学博士,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发展史和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徐立娟,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博士,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反贫困社会学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农村基层治理困局与优化路径:

治理资源运转视角

王文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全面优化农村基层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既能够强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治理能力,还能够重塑乡村建设发展的环境生态。治理资源要素是影响农村基层治理的“元问题”,借助治理资源运转视角观测农村基层治理,可以构建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即治理资源的筹集、配置、流动和代际更替构成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全程“画卷”。然而在实践中,农村治理资源的整体性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基层治理运行的首要难题,从源头上阻碍着农村基层治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具体表现为资源外流侵蚀基层治理基石、主体弱化阻断基层治理落地、治理资源流动缓慢降低基层治理活力、资源断层阻碍基层治理创新。面对客观形势,理应将充实治理资源和提升资源流转效率作为破解农村基层治理困局、优化基层治理工作的核心路径,既要整体布局、科学配置农村治理资源,积极培育充足的农村治理主体,也要精准促进治理资源流动,不断集聚与革新农村治理资源。

关键词:农村基层治理;运行困局;治理资源运转;治理资源短缺;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王文彬,管理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研究。


隐喻认知的具身性及文化过滤性

孙  毅1,王  媛2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

2.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摘  要:人类身体数千年以来均被视为一种介质来用于认识和体验外部世界,这种“体认”世界的过程被赋予了底蕴深厚的隐喻性。隐喻不仅仅是纯粹的修辞手段,更是基础的人类认知与思维方式。隐喻认知虽具有身体或心理基础,但其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文化模型的影响,文化和身体共同成为影响人类语言的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隐喻作为自我认知的具象体现,蕴含着人类生理基础、身体体验的共性,暗合“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同时,不同的文化模型也塑造和影响了人们的信仰、行为方式及其对世界和自身经历的讨论方式,因此,隐喻也不可避免地反映着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个性。基本隐喻多基于身体经验,而复杂隐喻将基本隐喻与文化融合,更倾向于具有文化特异性。通过梳理隐喻认知的具身性和文化性,可以厘清隐喻认知、身体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隐喻认知的文化性对其具身性的过滤作用,这为研究隐喻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隐喻认知;具身性;文化性;基本隐喻;复杂隐喻;过滤性

作者简介:孙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主要从事当代隐喻学与翻译学研究;王媛,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


数字资本主义的生成机制及基本特征

李   妍1,2,韩志伟1

(1.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深圳青年学院,广东  深圳  518049)

摘  要:数字资本主义是对数字媒介主导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统称。从内在生成机制看,它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涌现对当代资本主义重构的过程。可从“数字资本积累”、“数字活劳动创造”和“数字剩余价值剥削”等方面对其进行理解。其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命、普及和进一步发展,分别为数字资本积累、大量数字活劳动的产生以及数字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了条件。就主要特征来说,与传统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相比,数字资本主义主要呈现为“数字泰勒主义盛行”与“生活生产化”。前者表现为劳动工具统一化、劳动操作极简化和规训手段自动化,后者表现为生活空间工厂化和生活时间殖民化。无论其表现形态如何变化,数字资本主义本质上仍然从属于资本主义,其受资本逻辑支配所必然带有的剥削性和强制性没变。批判数字资本主义不是要否定数字化带来的生产力进步,而是要展示从数字劳动异化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

关键词:数字资本主义;资本积累;数字劳动;剩余价值;数字泰勒主义;生活生产化

作者简介:李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深圳青年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韩志伟,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研究。


宋代理学家的铭文书写与文体自觉

陈  莹,马自力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摘  要:理学家是宋代铭文的主要创作群体之一,铭文亦可看作宋代理学家普遍使用的一种文体。从作品意蕴看,理学家铭文逐渐下移至日常生活,成为理学家截取生活片段、留存生活记忆的一种书面载体,真实反映了宋代理学家的精神生活面貌与人生价值选择。从文体功用看,以铭文“明道”可看作是宋代理学家一种自觉的文体选择。在可自由选择文体的情况下,理学家倾向用铭文来阐释观念、切磋义理、传教后学。究其原因,铭文的体用与理学文章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方面,铭文“正名审德”的道德属性隐含“道器合一”观念,与理学“明道”文章观的道德本位视角和道德中心架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铭文“以诏后世”的传承功用被理学家发挥为“传道”的文章教化功能。

关键词:铭文;宋代理学;文章观;文体功用;文体自觉

作者简介:陈莹,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宋代文学研究;马自力,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公 众 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755-26534976

投稿邮箱:sdxb@szu.edu.cn

官方网站:http://xb.s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44—1030/C

版权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深大社科学报

延伸阅读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