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点击上方“深大社科学报”可订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目录摘要
比较视域下国家能力建设的历史渊源、
制度逻辑及中国贡献
李媛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北京100091 )
摘 要: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放大了不同社会制度、文明体系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加剧了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分歧。各政治行为体对国家和政府责任的价值认知对于其权力组织、制度框架和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以国家能力作为切入点考察和比较中西抗疫模式差异背后的历史渊源和制度逻辑,它在政治价值基础、动员组织能力、体制吸纳能力、制度韧性等方面分别表现为理性政治与德性政治、紧密型社会与松散型社会、权利本位与家国一体、最小化政府与积极国家等诸多差异。疫情暴露了西方政治理念误区和制度性缺陷,构建有利于全人类发展的治理体系成为核心议题。中国可以为解决人类难题提供有益的思想启示和制度资源:一是强化责任政治逻辑,重新思考和界定国家的角色和功能;二是增强内聚力,重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连续性和有机性;三是创新上下互通的协同网络,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四是增强协同应对危机意识,推动构筑全球治理新秩序。
关键词:新冠疫情;国家治理;国家能力;历史渊源;制度逻辑;全球治理
作者简介:李媛媛,文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理论与文化政策研究。
中国数字政府建设历程、实践逻辑
与历史经验
祁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政府行政实践的不断变革。随着信息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及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数字政府已逐步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形态,因此,从“全过程”视角揭示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建设历程、实践逻辑与历史经验尤为必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字政府发展先后经历了政府信息化筹备与普及阶段、电子政务建设阶段以及数字政府建设阶段,在政府信息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数字政府建设目标更加清晰,信息技术实施架构和制度基础日益完善。以信息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政策行动、设置“规划式”发展议程是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全过程所遵循的实践逻辑;而党和国家重视数字政府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并重、坚持“渐进式”发展则是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实践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
关键词:数字政府;信息化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历程;实践逻辑;历史经验
作者简介:祁志伟,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数字政府、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研究。
魏晋六朝“韵”的内涵建构与审美分野
陈玉强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要:探讨魏晋六朝“韵”内涵的不可通约性,揭示“韵”的审美分野现象,是基于对这一被忽视的历史现象的学理考量,旨在统一性之外探求差异性,以呈现“韵”的复杂面貌。文艺美学对“韵”多层涵义的参与性建构及选择性使用既存在意界融合,也存在审美分野,且后者要早于前者。经过考证,现存佐证“韵”字始于先秦及汉代的文献或不可信或存疑,至三国曹魏时期才出现对“韵”的释义,以之为“音和”。晋人品评人物舍声言韵,将“韵”指向抽象的人物气度,以不和谐的放旷怪诞为大韵;其后南朝画论与文论形成了“舍声”与“即声”论“韵”的审美分野。谢赫《古画品录》所论之“韵”不是指形式的和谐美而是指形象的生动传神之美,它的哲学基础不是汉代元气说而是魏晋玄学的形神之辨,它契合的是中国美学传神写意的理论体系。刘勰《文心雕龙》中“韵”字有33处,基本没有脱离声韵范围,其哲学基础是儒家的“中和”学说。刘勰固守“韵”的本义,呼应了当时重视探讨声韵的学术风尚,他忽视“韵”之新义,由此形成了他在韵论上的历史局限性。文论对“韵”之形上性的探讨至宋代才有突破,随着余意之韵在文论中的出现,“韵”在文论与艺论中才走向意界融合。
关键词:魏晋六朝;韵;内涵建构;审美分野;范畴;《古画品录》;《文心雕龙》
作者简介:陈玉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
“野望”事象的诗性存在与书写
殷学明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摘要:“事象”在中国古代也称“象事”,即事(动作)之形象。“野望”作为一种文化事象和心理事象在中国古代经传史书、诸子散文、诗词歌赋等诗性文本中大量出现,见证了华夏文明从山野张望、朝野观望到文野守望3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士人尤其是诗人的3种极具民族风格、华夏特色的行动自觉。与“端坐吏人旁”的宴饮事象不同,“野望”事象是诗人远离尘嚣、栖身于野、凝神守望,运用“响字构图”、“托事于物”等创作手法对万物之造化、人事之冷暖以及生命之运动等各种事态进行的诗性呈现与书写。“野望”事象不仅真实记录了中国古代士人尤其是诗人困厄之时不避险难、致命遂志的豪迈人格和诗性情怀,而且还深刻揭示了华夏民族社会变迁、时代更迭和文化焦虑的历史真相,其诗意性书写有着一般历史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在人的自然性日益消失的今天,“野望”事象对反思人类文明的两面性以及摆脱社会压抑、回到自然本性、净化灵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深入发掘研究。
关键词:野望;事象;诗性;存在;书写;传承
作者简介:殷学明,文学博士,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缘事诗学研究。
文化产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
的创新文化功能
范玉刚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
摘 要:文化产业作为契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受到现代信息文明技术驱动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亟需强化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创新文化功能,使之自觉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促进产业升级、蕴蓄创新意识和培养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引领社会风尚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把发展重心落在促进文化价值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与拉动消费结构升级、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上。具体言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和推动产业高级化的孵化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提高社会开放水平和政府开放能力的促进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社会风尚的引导者,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契合文化消费的代际转换特点,文化产业应以创新文化价值导向引领文化消费,在回应时代之问中担当文化使命。
关键词:文化产业;新发展格局;创新文化功能;新发展阶段;文化使命
作者简介:范玉刚,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和文化产业研究。
新文创语境下“城市礼物”生态建构的
中国经验及中国范式
张晓刚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摘 要:“城市礼物”作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比较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典范性“城市礼物”的发展模式可以发现,基于产业化运营思路,我国“城市礼物”实践形成了从运作模式、遴选机制、设计制作、品牌推广到营销渠道的完整锻造链条,从而为全球“城市礼物”的发展贡献出独特的中国经验:以有效激活城市文化资源为导向,以城市设计竞争力为依托,以组织引导力为推手,以产业孵化力为支撑,以营销推广力作保障,在供给端、组织端、产业端、消费端等不同端口发力,协同式互动创生“城市礼物”品牌。针对我国“城市礼物”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构成主体、运营主体和消费主体不明晰的三大关键性问题,则需借助新文创的创新思维和商业模式来加以创造性突破。在此过程中,建构以城市IP为核心的“城市礼物”生态体系,并确保其健康有序运行是关键所在;需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链接文化主体、智创文化产品、搭建立体渠道的“四轮驱动”持续为“城市礼物”发展赋能。惟此,方能实现从“中国经验”到“中国范式”的新跨越,为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礼物”实践提供极具启发性和重要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城市礼物;中国经验;中国范式;新文创;城市IP;生态建构
作者简介:张晓刚,文学(艺术学)博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美学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
结构升级的机理及规律:
基于成本视角的实证分析
朱 彦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摘 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既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依托,也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必然。理论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机制、竞争效应机制、学习效应机制、合作效应机制和专业化效应机制降低制造业生产与交易成本,进而助推制造业结构升级。据此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中国大陆2003~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及规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升级,且这种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的。第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和行业异质性。第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呈现先负后正、先弱后强的“U”型趋势,只有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上升至特定水平后,其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学习效应、合作效应和专业化效应才开始显现出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力量。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结构升级;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中介效应
作者简介:朱彦,经济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会展经济与经济法研究。
减税能够有效推动
中国经济动能重塑吗?
汤旖璆
(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减税既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关键措施。基于2002-2019年数据,剖析自加入 WTO 以来我国主要税种减税对经济动能重塑的影响,研究发现:(1)增值税减税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渠道,全面推进经济动能多维重塑;企业所得税减税以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及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媒介,重点聚焦新动能培育,且“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之间存在次序性逻辑,企业所得税减税需要首先解决人力资本错配问题,而后才能释放创新活力。(2)北方省份新动能培育的正向激励作用主要源于增值税减税,而南方省份则主要得益于企业所得税减税。(3)增值税减税在经济震荡期和经济减速期并不利于经济动力平稳换挡,直至改革期才开始释放正向效能;企业所得税减税的经济驱动激励作用自减速期开始显现,积极培育支撑未来发展的经济驱动。(4)财政自给率低的区域能够通过增值税减税获得更为强劲的经济动能重塑表现,财政自给率高的区域企业所得税减税新动能培育效能释放更为充分。(5)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减速期会扩大经济动能重塑差距、加速区域分化,其余时段则有助于实现经济动能重塑进程趋同,契合协同发展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增值税减税;企业所得税减税;经济动能重塑;新动能培育;传统动能改造;区域差距
作者简介:汤旖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组织界别协商:
分层建构与多层互动
王 栋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廉政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
摘 要: 社会组织界别是指政协体系中以社会组织名称命名,以社会组织身份的成员作为主要来源,以社会组织本身及其关注领域的问题为主要协商议题的界别类型。社会组织界别及其协商民主的发展对于优化政协界别结构、扩大统一战线、增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组织界别协商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应遵循“循序渐进-重点突破”“协同发展-区别对待”“双向推动-多元支撑”的辩证性发展逻辑,本着“深层改革-基层创新-中层搭建-顶层设计”的路径稳步有序推进;在分层逐步建构基础上,通过各个层级之间资源对接和条件共筑,从而形成上下层级相互促进的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界别协商发展局面。通过多层协商民主体系以及各层之间畅通互联机制的构建,可以进一步促进各层次各领域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为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有效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关键词:社会组织;界别协商;政协;分层建构;多层互动
作者简介:王栋,政治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组织、社会智库研究。
协商治理中关系生成与规约的本土逻辑
魏崇辉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摘 要:西方治理是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应对,制度化痼疾使得治理出现乱象。我国需要辨识治理的普适性与本土性,批判西方治理的意识形态性,实现对西方治理的超越,凝练治理的中国样态。协商治理是党领导人民以协商民主实现国家治理的公共治理模式,是治理的中国样态。治理研究要立足社会情境与社会结构,直面“权利”“权力”等基础性命题及“关系”等本土命题。既要认识到消解资产阶级权利的必然性,又要坚守住权利底线。传统文化为中国人安身立命提供了基本的精神基石,寻求权力的传统价值根基及其制度化是破解权力异化的可行路径。权利保障与权力运行塑造了实然的协商治理关系形态,判断中国式关系的着眼点在于关系主体所担当的角色及在角色互动中的定位。现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党内关系和党群关系,判定关系就是定位角色,定位在党内关系和党群关系中的角色。推进协商治理、规约关系需要精准角色定位,探寻关系背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本土可能归因。
关键词:治理;中国协商治理;权利;权力;关系;本土性
作者简介:魏崇辉,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治理研究。
跟踪纠缠行为的刑法规制:
释义、根据与进路
赵雪浛,焦宝乾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8)
摘 要:跟踪纠缠行为是加害人故意反复且持续对被害人实施的、足以使被害人陷入恐惧且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的跟踪、骚扰和纠缠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跟踪纠缠行为虽然并未侵害被害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但其本质上是一种造成被害人心理恐慌的危害行为,并且有发展为暴力犯罪的潜在危险。尽管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立法将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但相关法律规范在内涵界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长久以来,由于跟踪纠缠行为的危害性被过于低估,我国尚未针对该行为进行刑事立法,现行非刑事法律规范的相关条款也难以有效惩治该行为,致使加害人时常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为了有效规制跟踪纠缠行为,保护被害人的私人生活安宁权,可以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刑法学理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增设跟踪纠缠罪。在罪状建构上,建议对跟踪纠缠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进行类型化梳理,设置适用跟踪纠缠罪的行政处罚前置程序;在刑罚配置上,建议选择以自由刑为中心并辅以罚金刑的刑罚方法,规定与跟踪纠缠行为的危害程度和加害人再犯的可能性相适应的量刑幅度。
关键词:跟踪纠缠行为;刑法规制;法益保护原则;私人生活安宁权;暴力犯罪;潜在危险
作者简介:赵雪浛,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理学、司法学研究;焦宝乾,法学博士、博士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理学、法律方法论研究。
请求权竞合诉讼的实践误区及规制路径
胡思博1,赵志超2
(1.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实务中请求权竞合应对深陷误区,“择一而诉”或“择一消灭”模式均不足采。两种模式存在违背处分权主义要求、妨碍纠纷一次性解决、与受害者中心主义规范目的冲突以及与《民诉法解释》第247条矛盾等危害。对于请求权竞合问题的应对,实体维度与程序维度存在不同追求,前者着眼于对竞合的请求权之间的关系作出合理解释,后者着眼于一次性解决纠纷与避免双重给付判决。在请求权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依照《民法典》第186条进行解释只适宜采用请求权自由竞合说或请求权相互影响说。相应地,程序上必须通过诉的客观合并或诉讼标的概念的局部调整才能与以上理论适配。无论是“请求权自由竞合说+诉的客观合并”或“请求权相互影响说+诉讼标的概念的局部调整”,两种诉讼规制路径都能极大地缓解请求权竞合难题,避免“择一而诉”与“择一消灭”模式的消极后果。从实践贴合度与规制合理性两方面考虑,前者可以作为规制路径优化的近景目标,后者则可作为未来司法实践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请求权竞合诉讼;择一而诉;择一消灭;请求权竞合说;诉的客观合并;诉讼标的
作者简介:胡思博,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教授,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赵志超,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性别视角的阐释
苏云婷
(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摘 要:作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基于实践进程的治理范式,导向一个符合人类共同善的美好未来,而社会性别视角也可以为人类理解并破解全球治理难题提供洞见。建立社会性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链接,可以发现,在批判主流治理范式、倡导全球治理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及达致理想社会等方面,二者存在共同立场。人类命运共同体涵养着最朴素的基于性别平等的平等观念,还原了共同体逻辑的性别维度,进而指向内蕴性别因子的全球正义伦理,成为平等、正义、关怀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呈现出治理的真实图景,在无政府状态、全球治理和共同体当中,为女性从缺席到在场的转变提供了必要和可能。以联结逻辑审思对立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编织出安全的关系网格,关注个人生活和人之命运。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普遍的伦理共识,这一全球正义伦理建基于朴素的性别伦理,生发出具有包容性的整体主义伦理情怀,切近通向理想治理图景的有效路径,使两性关系、人的生命、国家命运趋向光明前景。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性别;女性;全球治理;关系逻辑;全球正义
作者简介:苏云婷,政治学博士,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政治学研究。
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原则演进的
思想史逻辑及路径
刘文艺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宗教批判。这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思想演绎和历史发展的始终。像之前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一样,他们试图通过宗教批判,将异化为天国的“神圣世界”还原为人间的“世俗世界”,把“神性”还原为“人性”,以彰举“世俗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在此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原则也历经演化,呈现出由“宗教是团体无意识的神话表达”到“宗教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主观虚构”,再向“宗教是‘类’本质的自我异化”演进的逻辑特征。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逻辑所展现出来的“滤洗”基督教教条中的超自然成分、否定基督教历史的一般合法性和颠覆神圣世界的理性支柱,亦即把“人的世界还给人”的激进历程,不仅为青年马克思走向科学的宗教批判开辟了道路,而且为青年马克思由“宗教批判”经“社会-政治批判”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进而发现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迪。
关键词: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世俗世界;神话;个体自我意识;自我异化
作者简介:刘文艺,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当代创伤研究:范式、缘起与脉络
李 飞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200444)
摘 要:1990年代在西方人文研究中出现的当代创伤研究,将创伤概念从个体病理领域转化到历史、文化领域,强调创伤对个体与集体意义生产能力的崩塌效应。创伤研究与记忆研究有融合的趋势,但两者确属不同研究范式。当代创伤研究缘起于创伤话语从临床研究向人文研究的流动,以及西方文论的内在危机及其“伦理转向”。从概念、方法与议题来看,当代创伤研究有后解构创伤研究、批判性创伤研究、多元化创伤研究三条发展理路。后解构创伤研究从分离的角度界定创伤,继承了解构批评文本细读和修辞分析的方法,关注创伤的传达与再现问题;批判性创伤研究从社会性冲击的角度界定创伤,尝试将精神分析等理论中的相关概念用于社会文化分析,关注历史创伤的修通或哀悼;兴起于21世纪的多元化创伤研究从多种角度拓展了创伤概念,多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关注创伤与媒介、身份、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互动关系。1990年代以来创伤研究风起云涌,虽然面临种种问题,创伤概念与创伤研究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创伤;当代创伤研究;后解构创伤研究;批判性创伤研究;多元化创伤研究
作者简介:李飞,文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公 众 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755-26534976
投稿邮箱:sdxb@szu.edu.cn
官方网站:https://xb.s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44—1030/C
版权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深大社科学报
延伸阅读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