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点击上方“深大社科学报”可订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大历史观逻辑
王双印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大历史观,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立足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持“两个结合”,最终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传承历史的必然选择、是立足当下的必然要求、是展望未来的精神保证,要通过尊重文明多样性、文明平等性、文明包容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历史观;民族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简介:王双印,历史学博士,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深圳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研究。
从中西方文明差异看中华文明的
内在统一性
刘志刚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刊部,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中西方对待文明冲突的观念差异,决定了中西方文明的不同历史走向。西方文明史上虽然有过古希腊文明的一度兴盛和罗马帝国时代的短暂统一,但政治分裂、族群分治、宗教与世俗对抗成为历史常态。地理扩张伴随着文明中断,族群冲突无法弥合,政治共同体仅限于局部,宗教与世俗相互排斥,体现了西方文明“分”的逻辑。而中华文明作为传承数千年且从未断流的唯一文明形态,因其内在统一性而体现出“合”的逻辑。因秉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中华文明不仅塑造了“天下一家”的国家共同体,而且形成了“华夷无外”的民族共同体、“大一统”的政治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文明因其内在统一性,在维护中华民族地理归属感与国家认同意识的同时,积淀了“华夷一统”的民族共同体观念与“和为贵”的价值准则;“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与兼收并蓄的精神气质,涵养了中华文明“家国天下”的集体主义伦理。
关键词:中华文明;西方文明;内在统一性;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简介:刘志刚,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刊部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欧美早期中国文学史书写:
文学史观与编纂方式
顾明佳1,2
(1.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83;2.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欧美早期中国文学史以独特的域外立场、新颖的研究视角呈现出与国内文学史书写截然不同的编纂理念、理论分析,为中国文学史书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在资料采择上,欧美早期中国文学史重视对源文献的摘录与译介,尊崇并大量纳入儒学经典文献,具有泛文化的文献采择视野;在文学观上,既遵从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学观念,又受到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整体秉持折中式的中国大文学观,认为其以儒学为主体、以政治功利为导向;在文学史观上,注重社会历史、王朝政治等外部因素对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认为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致使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有稽古守旧、作伪深重的特点,同时重视发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并十分推崇民间文学;在编纂方式上,采用时代、主题、文类兼而并行的组织构架,从中国语言文字谈起,将背景知识、作家生平、作品内容简介作为编纂的主体,体现了含混通俗的特征。
关键词:欧美早期中国文学史;资料采择;文学观;文学史观;编纂方式
作者简介:顾明佳,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编纂体系研究。
近世日本的排佛融儒:
以丧、祭礼为视角
谭甜甜
(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香港 999077)
摘 要:近世日本深受儒教影响。在该时期,朱熹《家礼》中的丧、祭二礼尤为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并拥有广泛的研究基础和深入的实践基础。然而,在寺请制度下,佛寺垄断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丧祭事务。为了摆脱佛寺的控制,神道群体吸收并挪用儒学知识,从而构建起了系统化的神道葬祭礼仪。在该过程中,早期的吉田流葬祭仍然保留了一定的佛教元素,然而,自吉川神道与垂加神道的开创者吉川惟足、山崎暗斋开始,他们将注意力转向儒学知识,并在参考儒礼的基础上实践丧、祭礼,显示了排佛融儒的学问倾向。不仅如此,为了凸显神葬祭的纯粹性与历史延续性,垂加神道的后继者与国学神道者或将儒式神主改造成神道式灵玺,或引述神代卷来解释儒礼做法,试图抹除儒礼元素,以此“复兴”古神道之法,从而走向了儒礼的“神道化”。这也是近世神道群体在丧祭层面自主意识的显著体现。最终,神道群体的自主意识酿成了幕末神葬祭运动,而儒学知识充当了排除佛教并实现神道自立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江户时代;神葬祭;《家礼》;三礼;神道化;寺请制度
作者简介:谭甜甜,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博士后,主要从事中日文化交流、日本近世思想史研究。
他者视角与本位立场:“中国认同”
问题式的学理源起与逻辑证成
傅才武,李 越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中国认同”是西方汉学与中国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问题域。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证成。由于中西文化视角的差异,西方学界对中国的认知建立在“他者”框架基础上,形成一种“镜像”的“中国的认同”,其使得“中国认同”失焦、失准。这是“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学理源起。受西方影响,海外华人与中国港澳台地区分别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性认同”与“‘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的“中国认同”命题的逻辑证成路径。“中国的认同”把中国文明体国家置于西方民族国家的对位,“中国性认同”把中华文化传统置于群体权益的对位,“‘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把中华文明的国家大共同体置于地域文化的地区小共同体的对位。“中国认同”出现“镜像”以及“中国认同”问题式出现多重逻辑证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民族与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失调与分离。只有通过“中国认同”问题式来质疑“他者”,建立起“中国认同”的中华文化本位立场,树立国家认同优先于地域认同的“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基本前提,才能还原“中国认同”的“原真性”,重构民族主体性,树立中华文化自信。“中国认同”的“原真性”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体性,以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位一体为其核心表征。文明共同体与国家共同体的相互嵌套构成统一而自洽的“中国认同”问题式逻辑证成。
关键词:中国认同;他者;镜像;中西比较;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简介:傅才武,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学基础理论、文化史、文旅产业发展政策等研究;李越,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学基础理论研究。
创意经济时代文化记忆媒介的
转型与发展
车 达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文化记忆作为一种与社会、媒介和文化情境紧密相连的动态构造,彰显了人类记忆的社会化维度。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记忆的生成与建构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格雷马斯矩阵被巧妙地应用于这一知识场域中剖析文化记忆构建机制,揭示了媒介作为构建文化记忆中最活跃变量的核心地位。随着文化内容从物理形态到数字化传播和存储的转变,以“仪式”和博物馆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记忆媒介经历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转型,旧媒介为文化记忆提供稳固且权威的依托。新的媒介形式引领文化传播的创新,作为象征性与商品性并存的记忆媒介的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再生产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储存方式,该方式以其普适化的传播样貌所形成的某种暗示构建起文化记忆的全新图景;兼顾官方记忆与大众记忆平行书写的新媒介给文化记忆的书写方式带来颠覆性的革新,它不断丰富着文化记忆的构建模式,使之获得一种更为大众化、更加多元化的表述空间,进而推动和强化了官方与大众记忆之间极高的流通与互动性,促进了多元解读视角的形成。但同时,在文化记忆媒介演化的进程中所产生的虚假记忆、信息过载、数字鸿沟和数字伦理等一系列新问题,也成为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的知识命题。
关键词:文化记忆;传统文化媒介;新媒介;创意经济;文化认同;数字媒介
作者简介:车达,信息与传播科学博士,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助理教授,深圳大学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公共文化政策、法国文化传播研究。
区域性安全公共产品视域下“一带一路”
沿线投资保障体系的构建
黄 河,刘彦彤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经过1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基于现实情况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是深受欢迎的区域性公共产品及供给平台。面对当前地缘政治的复杂格局和国际协调机制有效性不足的挑战,国际及地区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项目投资、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正遭遇着日益复杂的投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阻碍海外项目正常运作、增加额外项目成本、导致企业转变重点投资市场等。为有效防范各类传统和非传统风险、确保海外项目投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保障体系的构建,保障区域性安全公共产品的持续供给。一方面,应当打造体系化的制度类安全公共产品,根据区域国家的实际需求建立起长期有效、开放包容的区域性安全防范机制,为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提供应对措施;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地区安全观的塑造,推出能够凝聚区域共识的观念类安全公共产品,从思想层面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对于中国政府和企业而言,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与沿线国家的有效安全对话渠道是基础,完善投资规则和安全制度框架是核心,加强风险管理是支柱,强化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关键。
关键词:区域性安全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安全合作
作者简介:黄河,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刘彦彤,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数字经济缩小城市间绿色发展
差距的逻辑与效应
郑 威1,2,3,陆远权4
(1.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3.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4.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摘 要: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数字经济纵深推进可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并为实现城市间绿色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将数字经济作为重点考察因素嵌入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收敛模型,以中国277个地级市2012-2020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间绿色发展差距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考虑空间效应与城市异质性因素后,中国城市绿色发展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即城市间绿色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收敛至同一稳态均衡水平。数字经济有助于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收敛,其不仅发挥了缩小城市间绿色发展差距的正向功能,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缩小地理邻近城市的绿色发展差距。数字经济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提高城市绿色发展速度,从而缩小城市间绿色发展差距,而绿色技术效率并非数字经济缩小城市间绿色发展差距的重要机制。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收敛速度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并且数字经济对缩小城市间绿色发展差距的促进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显著。
关键词: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差距;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收敛;溢出效应
作者简介:郑威,经济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数字经济与城市转型研究;陆远权,历史学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
我国孤独症儿童群体的社会现状、
现实困境与优化建议
汤兆云,刘科成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摘 要: 孤独症儿童作为我国数量十分庞大的一个儿童弱社会群体,其日常生活与社会参与都面临诸多问题,表现为:国家(政府)层面的投入不足,外部监管薄弱;市场(经济)层面的“经济人”理性思维与社会服务理念相矛盾,特殊教育体系规范性不足;家庭层面的认知度不够,经济能力有限等。要摆脱孤独症儿童群体的社会难题与困境,就必须加强对孤独症儿童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障,使国家(政府)、市场(经济)、家庭三方主体配合起来,多方面进行优化与改进:一是增加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专门公办孤独症学校的资金投入,为孤独症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二是推广“公建民营”学校机构的建立,加强国家和政府对民办孤独症学校的监控管理与绩效评估;三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孤独症专业教师,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诊疗和教育干预提供切实可行的专业保障;四是做好员工福利待遇体系建设工作,避免员工流动性大与引进困难的状况,使孤独症学校既“用对人”又“用好人”;五是把家长学习相关知识与社会加强知识普及结合起来,完善社会公益服务网络和社会救助格局。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精神障碍残疾疾病;特殊教育;社会支持;福利三角理论
作者简介:汤兆云,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研究;刘科成,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三孩政策”课题组)研究助理,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研究。
中国古代自然法:表达、特征与再认识
孙 康
(山东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 266237)
摘 要:中国古代自然法中公认的元概念是“天”,具体存在三种表达。天道是一种自然法则,道家是较为完整纯粹的自然法思想的代表,其中庄子讨论了“恶法非法”等涉及自然法价值的命题,但对实证法影响不大。天谴是一种政治法则,由董仲舒将阴阳家和儒家学说相融合形成,阴阳家也蕴含较纯粹的自然法思想。天理是一种社会法则,由朱熹等理学家抽象而来,为君主、官吏和百姓所共享,体现了儒家自然法思想。儒家局部蕴含着一定的自然法思想,对法律实证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将儒家整体视为自然法主义,进而将其与被视为实证法主义的法家二元对立并不准确。虽然中西自然法皆源于自然规律,但中国古代自然法以儒家为载体,在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法”转化的过程中,既没有发展出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以限制君权,也没有进化出财产权理论以保护私权,国家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围绕维系君权独尊的目标而构建。儒家蕴含的自然法成分具备有限的工具理性,整体上存在碎片化缺陷。但中国古代自然法对民众守法意识的形成影响深远,依然可为当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提供思想资源。
关键词:自然法;实证法;限制权力;民本论;守法儒家化
作者简介:孙康,法学博士,山东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教育法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法律文明史研究。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的
数智化发展逻辑与建构路径
杨立民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051)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将法律服务的运作场景推向一个崭新境界的同时,也必将在“器”和“道”的层面对法律服务产生结构性影响,使法律从业者面临职业角色的转型和工作归属的重塑。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看,对生成式AI在法律服务中地位和角色的考察,不应再囿于现有制度体系和职业逻辑,而是要超越传统的职业视角和“工具论”立场,理解法律服务数智化发展的复杂动态和不确定性,全面考察生成式AI应用于法律服务的技术机理、行业可行性和赋能场景,分析“工具论”心理可能引发的法律职业“去技能化”现象,系统探讨生成式AI在重塑法律服务的基本内涵、运作范式、群体构成、市场供给关系等方面的深层次影响。不过,以宏观视角考察法律与技术的关系,生成式AI还不能完全取代法律职业群体,因为蕴含于其衍生逻辑中的一些根源性问题以及AI技术与法律固有属性之间的内在张力尚未得到解决。以生成式AI赋能法律服务,需要在国家、职业、市场、技术等层面调和法律职业与智能技术之间的属性张力,并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
关键词: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结构性影响;数智化发展
作者简介:杨立民,法学博士,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律职业、法律与科技创新研究。
数字经济、数字素养与农业转移
人口深度市民化
张元庆1,2,刘 烁3
(1.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004;2.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3.沈阳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摘 要:数字经济凭借其共享性、正外部性等特征,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表现出推动作用,而数字素养具有内生性,有助于强化内生性深度市民化路径。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可能存在“马太效应”,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内部产生市民化不平等问题。基于CSS2019数据,从社会融合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多元回归、Blinder-Oaxaca分解及RIF回归等方法,探究数字经济、数字素养对农业转移人口深度市民化的影响及其不平等效应,结果发现:(1)与城市居民对标,农业转移人口在经济融合和行为融合维度得分显著较低,而在公平感知融合维度二者差异不大。(2)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深度市民化水平,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缩小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水平差距。(3)数字素养在数字经济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深度市民化过程中起到了弱正向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内部深度市民化不平等的风险。(4)数字经济、数字素养对农业转移人口深度市民化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和代际差异。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深度市民化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而西部地区数字素养的影响更大;数字经济发展对老一代农业转移人口深度市民化的促进作用更大,而数字素养对新生代的影响更强。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素养;农业转移人口;深度市民化;社会融合
作者简介:张元庆,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企业管理研究;刘烁,经济学博士,沈阳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统计与城镇化研究。
马克思劳动现代性重建的哲学阐释
李维意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由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形式是开启现代性最核心最基础的物质力量。马克思秉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原则,在资本现代性解剖中发现雇佣劳动导致主体性“出离”,论证了劳动现代性重建的生存本体论、生产实践论和历史辩证法。马克思把劳动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超越了黑格尔对劳动的抽象理解,批判了费尔巴哈把劳动理解为理论活动,其以“感性活动”为核心,打通了劳动、实践和生产概念,阐明了劳动现代性重建的生存本体论。马克思以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实现为目的,把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作为开启现代性的钥匙,以生产实践的革命性变革为基础,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颠覆资本现代性和重建劳动现代性的途径。马克思劳动现代性重建的历史辩证法包括宏观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人体解剖和猴体解剖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方法、理想范畴和现实范畴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方法。新时代秉持马克思劳动现代性重建思想,有利于推进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现代性;生存本体论;生产实践论;历史辩证法
作者简介:李维意,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劳动哲学、空间哲学研究 。
当代西方文论的历史构型及其“内外”
王 丹
(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当代西方文论研究文学的历史基本建立在对语言的自觉关注之上。尤其是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为肇始的语言批评所提出的“语言问题”,从内核上规定着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构型过程。尽管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上,以“文学理论”“理论”“文化研究”“反理论”“后理论”等形貌呈现的理论话语都有其独特理解,但承认语言研究是文学阐释的前提或基础却是一种共识。不过,由于对“语言”的认知存在着差异,各种批评理论阐释文学的方式其实是不一致的。当代西方文论对文学的语言研究,也因此经历了一个从关注语言本身到聚焦语言活动的转换过程,并具体外化为“语言形式研究→语言结构研究→语言活动研究”的发展脉络。回到“历史现场”,澄清当代西方文论的历史构型和语言批评演化之间的这种“内外”关联,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语言批评的意义、功能和深度的认识,亦可为审视外来理论知识的“中国化”过程及其产物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语言批评;西方文论;历史构型;语言问题;重心转换;外化轨迹
作者简介:王丹,文艺学博士,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学研究。
后人类语境下科幻电影叙事中的
身体想象与异质美学
刘永亮
(安徽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摘 要: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想象自我和展示自我的空间。在虚拟现实世界里人类各种想象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得以实现,从而预见未来,也标志着后人类时代的到来。在科幻电影中人类肉身自然生命的身体被后人类技术的身体、媒介的身体、数据化的身体所取代,成为碳基、硅基、虚拟的信息程序等多种样态并存的赛博格的身体,此时的种族、性别、身份都产生了异化。“后身体”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在虚拟的社会景观中人类的身体也成为后人类的一部分。在科幻电影中后人类的身体叙事被描述为异质化的身体,表现出碎片化、反线性、跨媒介、交互性、景观化、沉浸式的叙事特征。科幻电影中的身体想象与叙事表达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观念,打破了人类主体性的传统哲学命题,进而形成一种异质美学。异质美学依存于物质技术发展,但其审美对象并不是完全客观化的物象,它是虚无的、异质的;而异质美学又注重人类参与其中的过程性体验,它是人类存在的生态遭遇过程。由此可见,异质美学既是对虚无主义的超越,亦是对生态主义的延续。
关键词:后人类;科幻电影;身体叙事;异质美学;赛博格;跨媒介
作者简介:刘永亮,艺术学博士,安徽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视觉文化、艺术学理论、艺术美学、文艺评论研究。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公 众 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755-26534976
投稿邮箱:sdxb@szu.edu.cn
官方网站:https://xb.s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44—1030/C
版权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深大社科学报
延伸阅读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