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中国有一个视频叫《初心》,
全网播放量超过13亿,
它堪称全中国人都在看的视频!
点击观看:全中国最牛的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641khc3o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初心》视频过后,
本以为很难再出现,
如此超正常现象的情况了,
没想到就在刚刚过去的,
2018年,母亲节那一天,
一篇关于他和母亲的文章,
又立即引爆全网,
短短24小时全网阅读量,
居然又超过了10个亿!
在他的书架上,摆着这样一张照片。记录下了儿子陪伴母亲散步的温馨时刻,儿子拉着母亲的手,漫步在公园中。
这是一个,
伟大的中国儿子和母亲创造的奇迹,
而今天一个特殊的日子,
我们更想来说说他的父亲……
他,就是习仲勋
1913年10月15日,
习仲勋出生于陕西富平县习家庄,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家庭,
他有6个兄弟姐妹,
父亲习宗德没上过学,一直务农,
一家人都很贫穷,挣扎在饥饿线上。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
懂事的他,5岁就下地干农活了,
可一家人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于是,父亲为了生计在外奔走,
当时正处于军阀割据,混战不断的年代,
父亲在外见到了许多事情,
回家后,满是感慨地对孩子们说:
长大了不要做官,也不要经商。
当官的欺压老百姓,
商人又难免唯利是图,多重钱财。
如果有了学问,就做一名教书先生,
用自己的本事传书授道,受人敬重。
要不就种庄稼,还是做个本分的农民,
总之,要做勤劳正直的人。
热文阅读
珍藏版||胡锦涛主席深情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你听过吗?
小小的他还无法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但他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了心中了。
1922年,9岁的他上了小学,
他天资聪颖,好学好问,
成绩十分出色,他的同学说:
“老师每天布置一大堆背书任务,
我们一听就头脑发涨,
许多学生因为背不过书而挨板子。
但仲勋好像不很费力气就能熟背如流,
考试老是第一。”
不仅学习好,他还很有组织能力,
经常组织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
他机智勇敢,指挥有方,
轻轻松松就能攻入“敌阵”,
小朋友都愿意接受他指挥,
称呼他为“习司令”。
1926年,他进入渭北地区,
最有名的立诚公学高小部上学,
学校里的许多老师都是进步的知识青年,
在学校的影响下,
才13岁的他就加入了共青团,
开始参加革命斗争,
从此走上了长达70多年的革命道路!
后来,国民党盯上了立诚公学,
他只好转学到富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而他一入学,
就立刻投入到新的革命活动中,
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传,
反对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他的行动很快引起当局注意,
1928年,他被抓捕入狱了,
在被关押5个月后,由于国民党,
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的宽赦,
他才侥幸被释放。
他在狱中意志十分顽强,
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
出狱后才刚刚15岁的他,
就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那个年代入党,不是为了荣誉和权力,
而是代表一个人,
要为国家,要为理想,
视死如归,奋斗到底的决心!
后来他回家乡,父亲见了他,
并没有责怪他参加革命、入狱,
对他说:等你长大了,
为广大穷人办事就好了。
落马官员人生往事
1929年,陕西关中地区发生大灾荒,
他深爱的父母相继去世,叔叔也病重,
全家的重担一下子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艰难苦闷的日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一片抑郁中,
他想起了小说《少年漂泊者》,
书中主人公历尽艰辛,最终走向革命。
1930年,17岁的他,
依依不舍地和6个年幼的弟妹告别:
“我们没了父母,你们要互相照顾,
不能让叔父作难。”
之后,就毅然背起行囊,泪别故乡,
投身到了更广阔的革命事业中。
这一步,他迈得并不容易……
他重新联系上了党组织,
组织指派他走白色建军路线,
很快,他就发展了二三十名党员。
才19岁时,
他就领导了共产党在甘肃境内,
第一次革命武装斗争:甘肃两当起义。
1933年,
他又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在陕甘边根据地几乎陷入绝境之时,
他主持陈家坡会议,
做出了正确而理智的判断,
这个会议对西北的革命意义极其重大,
相当于西北的遵义会议。
1934年,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举行,
21岁的他,被选为主席,
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娃娃主席”。
小编推荐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根据地,
毛泽东在几处破旧的村落墙壁和大树上,
看到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布告》。
布告虽经日晒雨淋,斑驳不清,
但上面“主席习仲勋”的署名,
让毛泽东还是一下子就记住了“习仲勋”。
见面之后,
毛泽东更惊讶于这个“习主席”的年轻。
年纪轻轻就有了主席的权利,
可他并没有因为权力而自鸣得意,
不管是谁,无论多大多小的事,
他都会亲自见面过问。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那时,
他就意识到了廉政风气的重要性。
他带头执行政府的供给制,
从吃饭穿衣到办公用品,
全部统一筹办,每个人按最低标准发放。
为推动廉洁风气,他还认真制定了,
自己的生产节约计划:
和勤务员合作种棉花、白菜,
每天捻毛线1小时,一年内,
衣服被褥不要公家补充,冬天睡冷床,
只烧炉子不烧炕,提前停火半个月,
锻炼身体争取不用公家医药费……
他总是说:我是农民的儿子,
我这个人没什么特殊能力,
是个很普通的人。
辛勤耕耘才有收获,才能生存。
他为人敦厚,深受群众爱戴,
而且毛泽东对他的印象一直不错。
1942年,
他调任西北中央局党校校长,
第二年才30岁的他,
就担任起重要的绥德地委书记。
1945年10月,
被誉为“模范边区模范干部”的他,
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
这一次是毛泽东亲自点的将。
抗战胜利后,
他又和彭德怀一起指挥了,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
三战三捷。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他都为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战友们都说:他一直任劳任怨,
只要为了党、为了人民,他从无怨言!
现任党政领导名录:
十九大后被查的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名单(附:照片简历及违纪事实)
毛泽东也亲笔为他书写题词:
“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没有,
停止为党、为人民服务。
他以敏锐的眼光,
最早关注到了中国疆藏问题。
当时青海大小叛乱很多,形势复杂,
他提出:
一切工作都要在民族团结基础上,
采取“稳进慎重”方针进行。
而在处理民族问题时,
他的方法是相互尊重,平等以待。
争取各民族上层人士,
争取宗教方面人士,
然后去发动,不可颠倒过来。
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思路,
为稳定西北开发西北,
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他成功争取了,
青海昂拉部落第十二代千户,
项谦归顺中央政府,
此后再未反叛。
毛泽东对他是赞不绝口:
“仲勋,你真厉害,
诸葛亮七擒孟获,
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他还是一个优秀的文艺领导者,
他主持制定了:
整顿提高、重点发展、
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16字方针,
指导了建国初期的文教工作。
他认为,作家进城几年不出作品,
作家有责任,但是党的领导也有责任,
领导应给文艺工作者,
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有些作品不是基本立场观点上的错误,
不能完全否定,
即便是立场观点上的问题,
也要耐心帮助,
而不是乱上纲上线,扣大帽子。
之后,他历任:
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
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等中央要职。
参与了国家重大方针、
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党政领导名录
他还与党外人士建立了良好关系,
他与张治中的交往,被人们称为,
是“党与非党交往的典范”。
他和十世班禅大师的友谊深厚,
当他到广东工作时,
班禅立即就跑到广东休养,
两人一见面,班禅就对他说:
“我是奔着您来的啊!”
他的政治生涯可谓一片辉煌,
然而他之后的命运却天翻地覆,
运动来了,他的苦难也随之而来!
1962年,他遭康生诬陷,
3年后,被下放到,
洛阳矿山机械厂当副厂长,
从副总理到副厂长,
这样的人生落差换谁都受不了,
而他毫不沮丧,坦然面对,
每天上午劳动,下午读书看报,
晚饭后就走到苹果园里,和工人们聊天。
可那些人还是不肯放过他,
轰轰烈烈的文革来袭,
他再次受到残酷迫害!
他对这运动感到困惑不解,
当看到红卫兵到处“打砸抢烧”时,
他更是感到气愤,
身边人都劝他别管,可他非要管,
他说:我不怕!他们不讲道理呀,
我这一辈子没有见过,
这样把国家财产拿出来烧的。
政治局常委人生历程:
可他很快就自身难保,1967年,
他被强行揪到西安关押、批斗。
看一个人的品质和为人处世,
不是看他,
洋洋得意时有多少人围着他,
而是看他落魄不堪时,
还有多少人肯站出来帮他!
陕西省原省长赵伯平,
在八届十中全会西北组会议上,
坚持认为“仲勋是个好同志”,
结果因此遭到株连,
可赵伯平还是坚持不批斗他,不表态。
当造反派把他拉到操场批斗时,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全都赶来了,
台下足足有数千人,
他们都觉得他是个大英雄。
那天十分闷热,
他快被毒辣的太阳晒晕了,
看到他不停地流汗水,
有位乡亲跑到台上就给他打伞,
斥责那些批斗他的人:你们喊什么?
大家都记得不,1962年闹春荒时,
要不是他说了话,
让老百姓到陕北驮粮,
给关中道几个县调拨救济粮,
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哩!
就这样在群众们的斥责下,
批斗会不得不草草收场了。
毛泽东(右一)、刘少奇(右二)、朱德(右四)、周恩来(右六)、陈云(右八)、郭沫若(右七)、习仲勋(右三)、周扬(右五)
当时周恩来处境也不好,
但还是亲自接见西安造反派代表,
并批评道:“我都不知道,
你们为什么随便把习仲勋抓到西安!
你们抓住一个习仲勋,
以为如获至宝,那是一个刺猬。 ”
就这样1968年,他又被接回了北京,
但回北京并不意味着他的苦难结束,
而是就此开始了,
长达8年的漫长监禁岁月!
习仲勋与两个儿子,左:近平,右:远平
他被监禁在北新桥交通干校,
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里,
与世隔绝。
10万+文章: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依然有着非凡的意志。
他在小房间里,
坚持每天两次特殊散步:
一圈一圈转圈子,
从1开始,转一圈数一下,
转到10000圈,
然后倒着数,从10000转到1。
他说他锻炼身体,是相信党,
相信自己会有一个正确的结论,
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出去做贡献。
1972年,经周恩来特别批示,
他和家人在分别7年后,终于相见,
他老泪纵横,7年光阴,
他居然已经分不清两个亲生儿子,
谁是近平,谁是远平。
后排右起:近平、远平。
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他才终于得到彻底平反,
而他蒙冤,被迫害的时间,
竟长达16年之久!
而更让人敬佩的是,平反后,
他从不多谈过去遭受的迫害,
只是满怀热情地又投入到工作中。
改革开放时期,
他离开北京,主政南粤,
带领广东“杀出一条血路”!
他刚到广东时,
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不仅要解决文革遗留问题,
“逃港潮”问题,还得推行新的政策。
为尽快让广东人民过上好日子,
他是夜以继日,拼了命地工作,
每天都是凌晨后才休息,
到了夏天,
他又冒着酷暑一连跑了23个县。
他想把失去的16年时光夺回来!
1979年4月,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他,
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
是他率先向邓小平建议,
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
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
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
为全国摸索出一点经验。
邓小平同意了,对他说:
“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
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
杀出一条血路来!”
之后,在他带领下,
广东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
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提供了最宝贵的经验。
70年代的深圳,还叫做宝安县。这里是广东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晚年回到北京,
他还是不分日夜地工作,
参与了一系列,
重大决策的研究、制定,
处理了许多重大、复杂的疑难问题
……
1993年后,
他不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
他曾说:“现在我退居二线了,
就要在深圳住下去,
在深圳恢复我的健康。
深圳是我的家,
我要看着深圳发展。”
2001年,已经88岁高龄的他,
身体状况不好,家人为他举办生日,
习家三代人都欢聚一堂为他祝寿,
然而时任福建省省长的近平缺席了。
他太忙无法来,
但他深情地写了封长信给父亲,
信中这样写道:
“自我呱呱落地以来,
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
对父母的认知,
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
从父亲这里,
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
一是学父亲做人,
为人坦诚、忠厚,
一辈子没有整过人,
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
二是学父亲做事,
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我辈于父亲相比,实觉汗颜。
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
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
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
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
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
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
还是极左路线时期,
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
心中始终有明灯,
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
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您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
热爱家乡父老,
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
您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
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
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
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
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
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
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
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
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
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听完儿子的信,他欣慰极了,
他对家人和亲朋好友们说:
儿子就该以工作为重,
以国家大事为重,
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2002年5月24日,
习仲勋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在他生命的最后,
他对子女说的话只有一句:
“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
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
他用一生,身体力行,
教诲儿女们,
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不灭的革命精神,
他优秀的革命家风,
他为子女留下的宝贵财富,
为中国,为所有中国人民,
所做的一切,
都值得我们深深的敬仰!
光荣一生,亦清平一生,
英雄一世,亦坎坷一生!
2018年5月24日,
习仲勋逝世16周年祭!
视频:习仲勋之国事春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167chtdg0&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
习仲勋同志的家风
说到习仲勋同志的家风,就不由得想起《人民的忠实勤务员——习仲勋》这篇文章。这是1950年《群众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发表的介绍习仲勋革命经历和优秀品质的文章,今天读来仍然给我们很多教育和启迪。习仲勋的爱国心、报国志、赤子情都与人民群众的休养生息、愁苦安乐息息相关,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清晰折射出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和良好家风的传承。
故园不泯清风颂
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农民家庭的习仲勋,13岁在家乡立诚学校读书时就开始接受先进思想,参加进步学生团体。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1928年春参加陕西省立第三师范爱国学生运动,遭国民党地方当局关押于三原、西安等地,在狱中他坚持斗争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习仲勋离开故乡,进入杨虎城部从事兵运工作。习仲勋在回忆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时常常从父亲为自己取名说起。他说:“父亲信奉‘严是爱,宠是害’的教子格言。给我取的相近小名,冠以习姓时就成了习相近。恰好与《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词义相反。结果上学时,不少同学都说我怎么叫了这么个名字?这是因为我在兄弟排行中为长,即取了相近,我的堂弟仲辉排行为二,却取名相远,胞弟取名相良。也许父亲当时还有更深的寓意。”
1996年,习仲勋的妹妹习冬英谈到父亲对子女教育时曾说,那时家里孩子多,父亲和蔼的面容中透射出几分严厉,总是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不要打架,不要骂人。孩子们常常吵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父亲一声咳嗽,家里顿时就静了下来。他虽然没上过学,终生为农。但他经历较广,知书达理。他期望子女们以农为本,耕织传家,做勤劳正直的人。因而对孩子们管教很严,我们都怕他。哥哥、弟弟刚五六岁时,他就带他们到田间去做一些拔草、锄地之类的简单农活,并给我买了一架纺车,让我跟着妈妈学纺线织布。
生活于一个勤劳和谐家庭中的习仲勋,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谈举止,效仿先辈为人处事的风范,受益匪浅。劳动人民忠厚、友善、勤劳、忍让、负重的优良品德,深深影响了儿时的习仲勋。若干年以后,习仲勋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常常深情地谈起父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我的父亲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农民,他总是对我们说,‘如果有了学问,就做一名教书先生,用自己的本事传书授道,受人敬重。要不就种庄稼,做个本分的农民’”“我的母亲勤劳贤慧,对婆婆特别孝敬。婆婆患病时,她把精心做的莲子汤送到床前,而自己却省吃俭用”。
在延安时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担任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常常在家庭饭桌上高声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围坐在桌前的孩子们也稚气地和起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优良的祖训家风,数十年的身体力行,如涓涓流水,细雨春风,培桃育李,代代传承。
胸有家国品自高
习仲勋对子女的教育是慈爱而严格的,他特别注意从小事抓起,培养孩子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品德,不允许有任何的优越和特殊。孩子的衣服和鞋袜,都是依次“接力”,大孩子穿旧了打上补丁让小的再穿。
习仲勋的长子从中国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户县一个国防科研单位工作了1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军后勤学院恢复,急需从军内外选调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他就因所学专业对口被选中,并迅速办妥了调动手续。但就在即将启程赴京报到时,却没有了消息。原来习仲勋知道了此事,亲自出面“挡驾”。他未和儿子商量便给后勤学院领导做工作,让撤回了调令。他认为干部子弟不能特殊,应当带头在艰苦地方工作。习仲勋还让陕西省委主要领导帮助做说服的工作:后勤学院需要科技人才,陕西同样需要科技人才,而在陕西会更好地发挥专长,不能让人说习仲勋刚恢复工作,儿子就调到了北京,这样会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习仲勋的二女儿毕业于外交学院,熟悉法文,1983年,刚刚筹建的光大公司有意接收习仲勋女儿到光大工作。习仲勋闻知后,便当面谢绝了王光英先生的好意,说:“还是不要调她去好。你这个光大公司众目睽睽,别人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后来他将此事告诉了女儿,女儿委屈地说:我是外文干部,到光大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做点事情,有什么不好。习仲勋严肃地说:只要有才能,在哪里都可以发挥。但你是习仲勋的女儿,就要“夹着尾巴做人”。
百年伴侣“两地书”
习仲勋的夫人齐心,是抗日战争初期在太行烽火中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奔赴延安的八路军女战士。1943年春,习仲勋出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齐心也同一批青年奉命来到绥德师范学习,并担任秋三四班党支部书记。由此,他们相识相爱,结为百年伴侣,携手走过了58个春秋。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时期,都突显出“革命”这一时代的印记。
1944年4月28日,仅几位军地领导一起聚餐的“婚礼”散去之后,习仲勋便对新婚燕尔的妻子说了一段“革命情话”:从此往后,我们就休戚相关了。但是,我不愿意陷入个人生活的小圈子。艰难岁月,革命斗争是第一位的,彼此之间不可能也不允许有过多的关照。你应当一如既往地到基层去,到斗争第一线去。习仲勋还深情回顾了自己在开辟陕甘边苏区时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的情景和体会,鼓励齐心说:如果能做好一个乡的工作,就能做好一个区的工作,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两个月后,齐心便到绥德县沙滩平区第一乡当乡文书,后来又任中共义合区委副书记、延安市北关区委副书记,参加了老区土改、生产救灾等重要工作,直到全国解放调西北局机关农村政策研究室后,还参加了长安县“三反五反”试点工作。婚后8年多,他们分多聚少,又心心相印,鸿雁传书。习仲勋总是写信鼓励妻子:“农村是一个大学校,是学而不尽的知识宝库,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安心基层,竭诚为群众服务。”齐心的一位好友看了这些来信,惊讶地说:这哪里像夫妻的通信,完全是革命的两地书呀!
习仲勋担任国务院领导后,齐心先在马列学院学习,后留中央党校工作,因为离家较远,与家人团聚只能是周末和节假日有限的时间,自然就谈不上参加重要公务活动了。一次,周总理不解地问习仲勋:怎么老不见齐心同志呢?后来,周总理决定,齐心以副总理夫人身份参加外事活动。但这样的机会仅有一次,即:蒙古总统泽登巴尔夫妇访华,按照国际礼节齐心陪同习仲勋参加了接待活动。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习仲勋因《刘志丹》小说遭康生诬陷,蒙冤16年。其间,齐心受株连被“审查”,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七载有余。夫妻俩又天各一方,苦度时日。1978年,习仲勋冤案昭雪,出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后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多次率团出国访问。按规定,夫人是可以陪同的,但习仲勋仍嘱咐妻子谨守自己工作岗位,使得她仍未踏出国门一步。用齐心的话说,最远只去过深圳沙头角。2004年春,齐心才应友人之邀去过一次香港,还是没有走出国门。
这就是胸有家国、品自高洁的习仲勋,这就是习仲勋真实诚挚、代代传承的家风。
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2002年5月24日)祖籍河南省邓州市,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建国以来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家主席习近平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