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不要提前还房贷其实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小蛋糕的叙事逻辑问题

观星老道 观星老道伽利略 2022-09-19

房贷也许并没有那么“贵”,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正在逐渐变冷。


根据界面财经消息:北京地区银行房贷利率已普遍按照新的5年期LPR报价降低15个基点,首套房贷利率由此前的5.15%降至5%;二套利率由此前的5.65%降至5.5%。北京地区一家大行某支行个贷人员表示,该行已经按照新的5年期以上LPR执行,首套房贷利率由此前的5.15%降至5%,二套降至5.5%。以商贷100万元、期限25年、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测算,此次下调后首套房月供减少约88元,二套房减少约90元。


老道评:每次看到这些新闻就想笑,煞笔小编才喜欢把具体数字88块、90块这种往上写。


首先更正一个误区:房贷因为还款方式采取分期月供,导致其真实的年化利率远非4%、5%、6%看起来那么美好。00后羡慕的老一辈“上车人”承受的实际房贷利率就要更高得多。


最近讨论要不要提前还贷的人开始变多,我想大概是因为大家开始学会算账了。然鹅~聪明人是2021年考虑这个问题滴,聪明钱是2022年一季度直接付诸实践滴。今年我写了好几篇文章聊这事:15年来房贷出现首次负增长意味着什么? 普通打工人恐怕还没有条件考虑提前还贷,这两年有能力提前还贷且已经还清的都不是一般家庭。负增长的房贷就目前来说更多是因为新增房贷需求变少了而到期的月供又在按时还款所造成的居民资产负债表被动衰退。


如果不考虑还贷能力来讨论还贷意愿,这其实不是算账问题,而是做蛋糕or分蛋糕的叙事逻辑影响心理感受:虚拟或现实?滤镜下的世界,真相取决于你的选择



就好像我的同龄男生们当年其实没有粉过王心凌…甜美系女星是从日本抄到台湾,又从台湾输出到大陆港澳,以前不火的,人到三十了你一票我一票给她拉票是因为39岁的她更能让三十岁的你快乐,而非39岁的她笑容比19岁那年更甜。


作为购房者如果选择跟银行合作,就能提前住上自己当时购买力并不能支撑的房子,提前享受生活并在未来通过增长的收入兑现同银行的债务——这是98年全面房改以来的一代人逐渐被现实教育接受的逻辑。


那么这里需要对“提前享受”的价值进行衡量,而不是计算每个月多还少还几十块房贷。起影响的其实是内心感受,也是对叙事逻辑的认同。与其说大家觉得贷款买房再还月供更划算,不如说大家选择相信“明天会更好”。所以购房者通过与银行合作提前过上了“更好的明天”,自然没有过多介意银行利息的存在。


因为假如购房以后收入一直涨,那即使房价不涨的情况下购房者过几年也会考虑用结余把房贷结清然后改善置换更好的房子或者干脆再买一套。所以虽然未来二十年/二十五年/三十年需要连本带利还很多钱给银行,只要有上述预期支撑那都不算事儿。


而现在的一些人,尤其是Z世代,则考虑拒绝与“资本”合作。银行作为重中之重的重资产行业,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当然成为首选被抵制的对象——按现在的人说法“不能让银行挣钱”。究其原因,是存量博弈环境对人心态的改变。


不仅银行贷款,当今任何事都是这样:


做大蛋糕的时候,大家在意的是合作,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吃到蛋糕;


分小蛋糕的时候,大家在意的是不吃亏,究竟吃没吃到蛋糕并不重要。


这两种人群互相认为对方是煞笔:前者觉得后者放着蛋糕不知道吃简直是傻子;后者觉得前者是“卷王”、“工贼”。


前者在乎的是通过合作能带来多少好处,后者想的是:要收钱咱就免谈,我不重要钱也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至于我的一些读者考虑的现在要不要提前还房贷,处理起来特别简单:


A、如果你认为明天会更好,那就不用提前还,等着换房改善;


B、如果你认为明天会更糟,但你自己会更好,那也不用提前还;


C、如果你认为明天会更糟,你也会更糟,那就提前还贷吧。


最后,如果越来越多人选择不贷款或者提前还贷,那这种处于对未来前景悲观的用脚投票导致居民资产负债表衰退就需要一次新的杠杆乾坤大挪移来承接(不管是企业部门加杠杆or政府部门加杠杆),否则即会出现悲观逻辑的自我实现:同小姐姐再谈杠杆乾坤大挪移


相关阅读:危机的脚步(15):打破刚兑的这些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